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鈺婷
Huang Yu-Ting
論文名稱: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融入社區理念的設計策略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infusion curriculum planning models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指導教授: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融入式課程社區教育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 university,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Infusion curriculum, Community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融入社區理念的設計策略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融入式設計策略的情形。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作為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為了能更深入了解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融合在地的社區狀況,以釐清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設計之數量、比例、趨勢、策略與困境,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的設計中,融入式課程的總數、現況、比例及其發展趨勢。
    二、歸納出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在融入式課程的主要設計策略及需要面對的困難。
    三、根據研究的結果,對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未來的發展,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

    依據研究目的,歸納本研究分析的結論為:
    一、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的生活藝能課程,以社區在地性及地緣便利性為主要規劃課程取向。

    二、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學術、社團課程逐漸萎縮,生活藝能課程不斷增加。

    三、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的生活藝能課程規劃內容,以「市場的需求來辦理教育活動之課程」占多數。

    四、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的生活藝能課程,融入社區教育理念的設計策略偏低。

    五、台北市社區大學發展脈絡,受到社會環境、經濟、教育、政治等面向的影響。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規劃課程方案發展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對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的建議:
    (一)妥善規劃具地方特色的課程,以促進社區發展。
    (二)加強社區資源的整合。

    二、對社區大學課程未來發展的建議:
    (一)建立社區大學的講師制度。
    (二)依照不同的情境,提供適當的學習策略。

    三、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方法上加入量化研究,以增加研究結果推論的深度與廣度。
    (二)在研究對象上進一步擴大研究區域,以增加研究結果的推論。
    (三)在研究內容上可以納入更多的變項,以獲致更多面向的結果與發現。

    關鍵字: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融入式課程、社區教育。

    The research of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infusion curriculum planning models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at studying the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infusion curriculum planning models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The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and the case study examined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In order to concretely explore the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infusion curriculum planning models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The aims of this research are fourfold:

    1.To analyze the amount,the proportion,an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infusion curriculum planning models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2.To explica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models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and th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 when forming competency for living infusion courses.
    3.To provide the concrete results of the study as a reference for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According to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synthesized as follows:
    1.The trend of the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curriculum arrangement mainly bases on the regional and geographical convenience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2.The science of learning and social group curriculum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 but the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curriculum is thriving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3.Most of the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curriculum are designed to“Adult education for the community”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4.Only a minority of the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curriculum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designed for the ideality of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5.Network development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s influence by the environment, economy,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and so on factor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drawn from this study to offer the Xin-Yi community university for future research in curriculum programming.

    1.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 planning of Xin-Yi Community College in Taipei
    (1) Arrange courses with local feat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2) Applications of integrated community resources.

    2.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urriculum of community universities
    (1) Cultivate teachers of community college
    (2) Devise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3. Suggestions regarding further research
    (1)Include a quantization perspective to increase the depth and range of the results.
    (2)Extend the research subjects to increase the results.
    (3)Include more variations in the research contents to obtain more findings and result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Keyword:Community university、Skills and competency for living、Infusion curriculum、Community education。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0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08 第四節 名詞釋義-----------------------------------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外國制度對我國社區大學理念之啟發--------------19 第二節 台北市社區大學歷史背景、發展現況與特色---------31 第三節 我國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的設計理念與實施概況----38 第四節 融入式課程----------------------------------53 第五節 社區教育方案規劃---------------------------- 5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65 第三節 內容分析之類目建構----------------------------66 第四節 資料分析-------------------------------------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學程歸屬和類別區分之分析-----71 第二節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的課程分類之分析-----76 第三節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融入社區理念-----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6 第二節 建議----------------------------------------11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13 二、英文部分----------------------------------------121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方德隆(2001)。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方德隆譯、Allan C. Ornstein & Francis P.Hunkins著(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台北市:五南。
    王石番(1996)。內容傳播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
    王明心譯、Jane Vella著(1996)。怎麼聽?如何說?成人教育中的對話力量。台北:洪建全。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政彥(1996a)‧社區成人教育的社會學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30‧
    王政彥(1996b)。在社區學習。高雄市:復文。
    王政彥(1999)。社區大學─人人終身學習的場所,不應只是另類的高等教育機構,中國時報,第十五版,1999年3月9日。
    王政彥(2001)。社區終身學習合作網絡的發展。成人教育,62,頁11-21。
    田振榮(1995)。高工機械群能源教育融入式教學實驗(教材發展)。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田振榮(1996)。高工機械群能源教育融入式教學實驗(教材教學)。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9)。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學術課程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選課手冊(2001)。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手冊(2001) 。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一學年度選課手冊(2002)。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選課手冊(2003)。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手冊(2003)。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選課手冊(2004)。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手冊(2004)。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四學年度第一學期選課手冊(2005)。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手冊(2005)。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選課手冊(2006)。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手冊(2006)。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選課手冊(2007)。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手冊(2007)。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選課手冊(2008)。台北: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編印。
    台北市信義區介紹(2008)。2008年5月15日,取自網址:
    http://www.taipeilink.net/cgi-bin/SM_theme?page=43b215fc
    李大偉(1997)。國民小學技學素養課程融入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小芬(2000)。社區大學的難題。社教雙月刊,96,頁51-53。
    李建興(1992)。社區教育與課程設計。載於教育部社會司主編:成人教育。台北:台灣書店,頁114-115。
    李重志(2004)。社區大學運動的社會定位,載於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市:左岸文化。
    李素卿譯(1997)。Stephen Brookfield原著。成人學習,成人教育者與社區。台北市:五南。
    李瑛譯、Alan B. Knox著(1998)。美國多元化的社區成人學習體系,載於各國社區教育現況。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麗日(1999)。論學校與社區的結合─以「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之角度觀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研究,4,頁183─203。
    全國社區大學分佈(2008)。2008年6月1日,取自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網站,http://220.130.195.75/napcu/community/napcu_area_1.php。
    阮小芳(1998)。社會重建的起點、市民社會的基地─社區大學之理念、特色與課程規劃簡介。台北市立圖書館訊,16,頁68-82。
    吳友欽(2003)。金門縣設置社區大學需求規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明清(2004)。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瓊如、蔡明昌 (2004)。「融入式生命教育的課程設計」,教育學刊。高師教育系。二十三期,頁159-182。
    林月琴、張鐸嚴、黃恆、鍾紅桂編著(2003)。成人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孝信(2001)。成人教育傳統中的知識解放。載於楊碧雲、蔡傳暉、李鴻瓊主編: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運作實務(一)。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林孝信(2004)。成人教育傳統中的知識解放,,載於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市:左岸文化。
    林美琴(2007)。營造教學的魅力:社區大學教師手冊。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清江譯、Banks.O.著(1984)。教育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高雄:復文。
    林振春(1993) 。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6a)。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中等教育,第47期,頁66-77。
    林振春(1996b)。終身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張德永、楊碧雲、蔡傳暉(1999)。研訂「社區大學設置輔導辦法」草案報告。教育部委託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專案研究報告(未出版)。
    林振春(2001)。社區大學的危機與挑戰。社教雙月刊,106,頁41-43。
    林振春(2002)。學習型社區的願景與系統動力營造策略。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的突破與創新。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添富(2006)。社區大學與社區學習體系的建構─以宜蘭社區大學為例。載於中活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新思維。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碧雲(2001)。轉化課程的試煉─兩性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台北師院課程與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秀容(1989)。屏東縣三地鄉居民社區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哲義(1997)。社區與學校。台灣教育月刊,558,頁20─27。
    施怡如(2002)。社區大學發展脈絡、課程規劃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夢鯨(1996)。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志宏(1996)。湯普森社會思想在基準成人教育哲學上的啟示。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孫春在、黃洛斐、蔡松庭(2001)。新竹市社區大學的推展經驗。社區大學全國通訊,第八期。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北市。
    陳定銘(2001)。我國社區大學的理論與實踐。社區發展季刊,第39期,頁
    312-337。
    莊明貞(1999a)。「兩性教育」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綱要之規劃,教育研究資訊,第四期,頁28-47。
    莊明貞(1999b)。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七期,頁87-96。
    梁益嘉(2001)。日本放送大學與我國國立空中大學課程設計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永、王文瑛譯(1998)。英國的社區教育:發展的辨證,載於各國社區教育現況。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0)。社區學院的策略規劃。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麗蟬(1998)。丹麥民眾高等學校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1998a)。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1998b)。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曾台芸(2000)。國小教師對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志朗(2003)。社區大學─高等教育宏觀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第五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手冊,26。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編印。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論文。
    黃伯威(2001)。丹麥民眾高等學校與台灣社區大學課程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市:遠流。
    黃武雄(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武雄(1999a)。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5,頁28-38。
    黃武雄(1999b)。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載於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主辦:87學年度期末教學與課程設計研討會手冊。
    黃武雄(2004)。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載於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市:左岸文化。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
    黃政傑(1994)。多元文化課程。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5a)。成人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5b)。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台北縣:冠學文化。
    黃富順(1988)。比較成人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1992)。成人教育的意義、性質及其相關的名詞。載於教育部社會司主編:成人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黃富順(1999)。從大學推廣教育談社區大學的設立。成人教育雙月刊,52,頁39-45。
    黃富順(2002)。台灣地區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成人教育,69,29-4。
    馮朝霖(2000)。外推、對話與連結─社區大學課程之定位與規劃。載於楊碧雲、蔡傳暉、李鴻瓊主編: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運作實務(一)。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詹棟樑(1999)。教育原理。台北市:五南。
    楊冠政(1991)。「環境課程發展模式與程序」,環境教育季刊。第九期,頁3-19。
    楊國德(1996)。成人教育發展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鄭熙彥(1995)。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7)。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承家(2004a)。社區大學整合社區終身學習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蔡承家(2004b)。社區學習文化創新與社區教育典範的重建。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與全球化。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培村(2000)。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與省思。成人高等教育,57,頁2-10。
    蔡清田(2006)。課程創新。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1999)。社區大學的課程規劃理念與架構,載於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課程架構與修業制度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蔡傳暉(2000)。建立一個具有改革意識的成人教育傳統。載於文教基金會會訊:回饋─社區大學專輯,51,頁4-5。
    謝臥龍(1997)。兩性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流程,教育部編八十八學年度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成果彙編。台北:教育部。
    顧忠華(2000a)。台灣的社區大學與社會自治。亞洲研究,37,頁172-190。
    顧忠華(2000b)。台灣「第三部門」的形成及其對「社會自治」的影響。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摘要。
    顧忠華(2004)。將夏山學校的理想融入社區大學,載於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一)。台北市:左岸文化。
    顧忠華(2006)。社區大學的現狀與挑戰。文訊,245,頁41。

    二、英文部分
    Brinckerhoff,R.F.(1985).“Introducing social issues into science courses:modules and a short-item approach”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1985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edited by Rodger W.Bybee.Washington,DC:The Association.pp.221-227.
    Brookfield,S.(1984).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84-P89.British:Open University.
    Brookfield,S.(1985).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A Conceptual analysis.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33(3),P154-160.
    Giroux. H. A.(1992).Border Crossing: Culture worker and politics of education. NewYork & London: Rutledge.
    Hutchins,R.M.(1968).The Learning Society.台北: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
    Jarcho, Irma S.(1985).“Curricular approaches to teaching STS:a report on units, modules, and courses”, edited by Rodger W.Bybee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1985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Washington,DC:The Association.pp.162-173.
    Laughlin,Margaret A. & Engleson,David C.(1982).“Infusing Curricula with Engery Education:Wisconsin’s Approach”,Indiana Social Studies Quarterly, 33(3),pp.50-55.
    Oakley,F.(1992).Community of learning: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the liberal arts tradi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inar, W., Reynolds, M.,Slattery, P.& Taubman, P.(1995)(Eds.).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Young,M.(1998).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London:Falmer Press.
    Young,M.(1999).Knowledge,Learning and the curriculum of the Fu﹝1﹞.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5(4),463-477.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