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學均 LIAW, Hsueh-Chun ( THOMAS LIAW ) |
---|---|
論文名稱: |
屠龍矛與金剛甲-童軍諾規銘與佛教菩薩戒之比較研究 Dragon Spear and Vajira Armor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cout Promise, Law,Motto versus Buddhist Bodhisattva Precepts |
指導教授: |
呂建政
Lu, Chien-Cheng 釋惠敏 Huimin Bhiksh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30 |
中文關鍵詞: | 童軍 、諾言 、規律 、銘言 、佛教 、菩薩戒 、比較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Scout promise, Scout law, Scout motto, Bodhisattva Precept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15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2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童軍運動與大乘佛教目的皆在協助參與者形塑一種理想的人格,兩者也同時提出了參與者在行為上的規準-「童軍諾規銘」及「菩薩戒」。此二者,也被視為各自的核心精神所在。本論文即欲將「童軍諾規銘」及「菩薩戒」二者之發展及演變過程做一系統化的整理及呈現,並透過對童軍諾規銘與佛教菩薩戒在外顯形式(應用、外在的條文和形目)、內在成因(內在意義、動機)以及發展上的比較與分析,探索童軍運動與佛教在人格形塑上相互合作的可能性。最後,對「諾規銘」與「菩薩戒」兩者現階段在各自運動(童軍及大乘佛教)中面臨問題及可能因應方式做一描述及建議。
進行研究時,主要採用文獻分析法及歷史研究法。以佛教領域中關於菩薩戒的經典、僧侶個人著作、歷史文獻,以及童軍領域中關於童軍諾規銘的童軍組織出版品、公文、法規、創始人及重要童軍運動者的相關著作,作為主要的研究文獻資料來源,並配合其所處年代的相關歷史背景進行分析,再針對同時具有菩薩戒受戒者及擔任童軍團長資格者身份的對象,進行抽樣訪談,用以了解各研究主題的現今實際狀況,並與文獻及歷史研究結果相印證。
本研究除完成對於中華民國童軍諾言、規律、銘言之發展演變及對於漢傳佛教菩薩戒之發展演變與內涵做出初步整理及比較之外,並有如下發現:
(一) 在代表諾規銘及菩薩戒兩者內涵上的人格典範、形塑方法、各自形塑運動(童軍及大乘佛教)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地位比較上,兩者趨於一致,並且沒有本質上的衝突,代表在諾規銘及菩薩戒具有同質性高的人格形塑內涵,因此有互補及合作之可能。
(二) 在諾規銘及菩薩戒兩者發展與演變過程上,兩者有高度的相似性。在兩者間有過的交會及相互影響經驗上,亦無重大衝突,並曾相互融合。兩者發展各階段過程、問題及解決方式相似,亦有正面互補性質交會或影響,應具相互參考價值,並具未來進一步合作之可能性。
(三) 在諾規銘與菩薩戒兩者現今的實踐狀況上,兩者皆面臨成效難以即時顯現及評估、社會環境快速變遷所造成之道德及價值觀改變之考驗;可能因應方式則是提升領導者專業知能。可資彼此參考的經驗及做法包括:掌握核心價值、運用彼此資源深化對青少年的了解及對宗教探索的深度,藉此開拓參與者不同的視野。實際做法包含,佛教可藉由參與童軍活動獲得最新青少年教育之趨勢及動向,童軍的榮譽議庭制度也可做為建立佛教居士團體布薩中欠缺的諫議功能參考;童軍則可引入包含禪修、法會、朝山行腳、頭陀、六度四攝等佛教修行元素,做為使活動面向多元、活動內容深化之參考。童軍諾規銘與佛教菩薩戒,在現今實踐及未來合作上,必需加以考慮:保持與時俱進、探究原始規戒條文精神及重新詮釋的能力、培養跨領域人才、發展跨領域合作的教材教案、並針對合作時所需的學理根據進行補強。
The purpose of Scouting and Mahayana Buddhism are both to assist participants in forming the ideal personality, both also made rules for participants to follow in behavior -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These two, are also treated as the core of their spirit li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asearch is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make a systematic compilation and presentation.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the connotations of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operation inbetween Scouting and Buddhist in forming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 the end, make a descrip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of the using of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in Scouting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in Boddism.
Main methods which used in the study are text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For this, the Buddhist sutra (especially those are related to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monks personal writings, history, literature of Buddhism, and those publications, documents, regulations of the Scout organization which regarding to the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are used as the main text re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are analized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n, take samples of who both taken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with qualification to be a scoutmaster to interview for underst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subject today, and corroborate with the resoults which get from the text and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clarif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of Scouts of China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Buddhist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the Evolution and connotation for both, to make a preliminary sorting and comparison, also found the following:
(A) The connotations (model of personality, methods of forming personality, importance of forming personality) of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are with similar tendency, and without conflicts in nature. It means both have a high homogeneity of personality forming connotation, it is possible complementarity and cooperation.
(B) The process of developp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are with high similarity. There is no major conflicts in historical mutual influence on rendezvous and experience, and was merged without problem. The developing process stag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re similar, with possitive 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 and impact, should be a cross-reference value, and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further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C) The practice situation of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are: both face the difficult of quick effectiveness feedback and evaluate, the charllenge of the changing of moral and value which caused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rapidly changed ; possible response way is to enhance the leader professional Skill. Reference can be funded from each other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include: grasp the core values, use each other's resource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adolescents and to explore the depth of religion, whereby participants explor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Practice contains, Buddhism may involve in Scouting to get the latest trends of youth education, Scout's Court of Honor system can be the reference for establish the function of admonish and discussion for the Upavasatha of Buddish kulapati organization. Scouting can be introduced meditation, puja, dhūta-guna, six pāramitā, Catuh-saṁgraha-vestu, and other element of Buddhist practice, as the reference for increase the content depth and the pluralistic of activities. "Scout promise, law, motto"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in today's practice and future cooperation, must consider: keeping with the times, the ability for research the spirit and provisions of the original precepts and reinterpret,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develop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plan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and reinforce the Academic Basis for the cooperation required.
中文部分
丁福保 (1992a). 行. 見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網路資料取自 2016. 05. 07,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glossaries/search.php?op=search&text=%E8%A1%8C&submit=Search.
丁福保 (1992b).教判. 見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網路資料取自 2016. 05. 21,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glossaries/search.php?op=search&text=%E6%95%99%E5%88%A4&submit=Search#.
丁福保 (1992c). 戒體. 見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網路資料取自 2016. 06. 12,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glossaries/search.php?op=search&text=%E6%88%92%E9%AB%94&submit=Search.
于君方 (2009). 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 台北, 法鼓文化.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淨行品第七(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八(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大智度論-大智度初品總說如是我聞釋論第三(卷第二)(龍樹菩薩造;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義之餘(卷第十四)(龍樹菩薩造;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第二〇四經羅摩經(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中國童子軍台南市理事會 (1948). 籌設中國童子軍總會提案附組織程序. 台南, 中國童子軍台南市理事會.
中國童子軍活動暨進程委員會 (2005?). 幼童軍團長手冊. 台北, 中國童子軍總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 (1944). 十年來的中國童子軍總會. 南京, 中國童子軍總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 (1989). 中國童子軍總會七十八年第一次工作會報紀錄. (未出版).
中國童子軍總會 (1994). 中國童子軍總會八十三年會員代表大會手冊. (未出版).
中國童子軍總會 (1994). 中國童子軍總會章程. 中國童子軍法規, 章程, 辦法彙編. 台中市中國童子軍會. 台中, 台中市中國童子軍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 (1997). 中國童子軍總會第十八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會議記錄. (未出版).
中國童子軍總會 (1999b). 世界童軍運動的使命. 網路資料取自2008.02.24, http://hq.scout.org.tw/library/document_008.pdf.
中國童子軍總會 (2004). 中國童子軍進程合格標準. 台北, 中國童子軍文教基金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 (2006). 童軍團長暨服務員手冊. 台北, 中國童子軍文教基金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 (2009). 中國童子軍總會第二十二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會議記錄. (未出版).
中國童子軍總會(譯) (1998). 童子軍運動的要義. 台北, 中國童子軍文物供應中心.
中國童子軍總會(譯).貝登堡原著 (1999a). 童子軍手冊. 台北, 中國童子軍文教基金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編 (1952). 戴季陶先生與童子軍教育. 台北, 華國出版社.
中國童子軍總會籌備處 (1934). 中國童子軍總會籌備處工作報告. 南京, 中國童子軍總會籌備處.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2009).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章程(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七日第二十二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修正通過). 網路資料取自 2010.06.04, http://www.scout.org.tw/Scout.asp?subjectid=16.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2015). 2015年三項登記人數統計表. 網路資料取自2016.04. 16, http://scouting.edu.tw/upload/104%E5%B9%B4%E4%B8%89%E9%A0%85%E7%99%BB%E8%A8%98%E4%BA%BA%E6%95%B8%E7%B5%B1%E8%A8%88%E8%A1%A8(56115).pdf.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2015).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章程(中華民國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二十四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修正通過). 網路資料取自 2016. 04. 22, http://scouting.edu.tw/Content.aspx?SeqNo=1154&TabSeqNo=0&lang=big5&lang=big5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2015). 中華民國羅浮童軍訓練與進程(中華民國104年11月23日第24屆第5次理監事聯席會議修訂). 台(104)童總字第104370號文.(未出版).
中華全國童子軍協會 (1921). 童子軍規律. 上海, 商務印書館.
中華佛光童軍團 (?). 中華佛光童軍成立簡史. 網路資料取自 06. 05., 2010, http://www.fgs.org.tw/fgs-child/active/scout.htm.
五分律卷第二十九(彌沙塞)第五分之八比丘尼法(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內政部 (1989). 人民團體法. 網路資料取自2016.04.04, from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4%BA%BA%E6%B0%91%E5%9C%98%E9%AB%94%E6%B3%95.
王建華,張關林,夏伯銘(譯).英國童軍總會原著 (2007). 世界童軍百年. 香港, 三聯書店.
台北市佛教會 (2009?). 台北市佛教會研革. 網路資料取自2009.12.09, http://www.bataipei.org/pg000.html.
四分律卷第三十一(二分之十)受戒揵度之一(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江燦騰 (1996). 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 台北, 南天.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a).佛陀.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2638.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b).慧光.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6025.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c).戒律.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2909.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d).菩薩.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5209.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e).菩薩戒.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5209.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f).三毒.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570.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g).三聚淨戒.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665.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h).波羅夷.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3442.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i).由旬.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2075.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j).懺摩.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6774.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k).懺悔.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6772.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l).布薩.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1910. 高雄,佛光山.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1988n).冥. 見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頁4054. 高雄,佛光山.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二)第一分遊行經第二初(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二四)第三分堅固經第五(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吳汝鈞 (1987). 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中華佛學學報(1) ,頁123-135.
林其賢 (2004). 尋求菩薩戒的新典範-聖嚴法師菩薩戒思想初探. 聖嚴法師思想行誼. 陳重光(主編). 台北, 法鼓文化, 頁 57-92.
林俊裕 (2008).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 (三). 慧炬 ,527(2008.05), 頁38-43.
林俊裕 (2008). 近現代佛教史之研究(一). 慧炬 ,525, 頁46-52.
林崇安 (1990).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的研究. 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 頁25-44.
法鼓山農禪寺 (2004). 菩薩戒戒壇儀範. 台北, 法鼓山農禪寺.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洪富林 (2000). 淺談童軍運動與佛教的結合. 中國童子軍月刊 37(10).
胡品清(譯), L. Nagy原著 (1986). 兩億五千萬童子軍. 台北市, 幼獅.
范純武 (2005). 一九五○年代臺灣佛教與佛教小說. 見 臺灣佛教的探索. 台北, 博揚文化.
香港童軍總會IntLingo Global Language Solutions(譯) (2001). 童軍運動與靈性發展. 香港, 香港童軍總會.
夏煥新 (1965). 童子軍教育之理論與實施. 台北, 臺灣中華書局.
孫文 (1989). 三民主義. 台北, 近代中國出版社.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第一(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秦穗齡 (2004). 童子軍與現代中國的青少年訓練(1911-1949).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
張文鑫(譯),世界童子軍總部(原著) (1993). 童子軍運動基本原則 Fundamental Principles. 台北, 中國童子軍文物供應中心.
張忠仁譯述 (1984). 美國童子軍總會組織之研究. 童子軍運動-原理,體系,機構. 台北, 中華書局: 182-188.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2015). 樂群. 見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 from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153374.
曹仕邦 (1993). 從歷史與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華消沈的原因. 見 中華佛學學報 6(7): 頁31-54.
梁福鎮 (2005). 波姆人格教育學之探究. 見 彰化師大教育學報 8 ,頁95-124.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之下(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眾許摩訶帝經(宋法賢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莊坤良(譯),馬里奧西卡(編) (1989). 貝登堡的足跡. 台北, 水牛.
郭芷菱 (2002). 童軍團長實施品德教育之方式與困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
陳天鍚 (1968). 戴季陶先生的生平.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立夫 (1983). 中國道統. 見 中華百科全書 線上版. 網路資料取自2016.05.10,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05&nowpage=1.
童軍教育月刊 (1945).敬上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書. 見 童軍教育月刊 1(2), 頁18-19.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第二(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眾受學品第七(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項慧齡(譯),麥可‧羅區格西原著 (2001). 當和尚遇到鑽石-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 台北, 橡樹林.
黃茱莉 (2006). 貝登堡童軍教育思想在我國實踐之省思.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 花蓮.
楊克敬 (1934). 中國童子軍訓練之新路線. 見 中國童子軍總會籌備處彙報 ,第十六期.
楊郁文 (1997). 阿含要略. 台北, 法鼓文化.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二(彌勒菩薩說;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賈馥茗 (1983). 教育哲學. 台北, 三民.
賈馥茗 (1999). 人格教育學. 台北, 五南.
農禪寺主編 (2005). 法鼓山菩薩戒會誦戒儀軌. 台北, 法鼓文化.
蓋其新(譯) (1940). 新譯童子警探. 長沙, 商務印書館.
趙守博 (2009). 我們是中華民國童軍─談我國童軍名稱及相關問題~童軍筆記之十八. 網路資料取自2016.04.04, http://scouting.edu.tw/Content.aspx?SeqNo=353&lang=big5.
劉彥俊 (1982). 童軍概說及其史略. 台北市, 六藝.
劉彥俊 (1985). 童軍教育. 台北, 水牛.
劉菁華 (1960). 童子軍的教育理論與實際. 台北, 正中.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等見品第三十四(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九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餘(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五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二(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蔣緯國 (1989). 戴傳賢先生之禮學思想. 見 戴傳賢先生與現代中國. 台北市, 國史館.
鄭昊章 (1933). 上海童子軍史. 上海, 中國童子軍聯歡社出版.
鄭清榮(譯);白德滿(著) (2008). 太虛-人生佛教的追尋與實現. 台北, 法鼓文化.
優婆塞戒經卷第三受戒品第十四(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戴季陶 (1959). 戴季陶先生文存. 臺北, 中央文物供應社印行.
戴傳賢 (1933). 中國童子軍總會籌備處成立經過述略. 見 中國童子軍總會籌備處彙報 1(11).
戴傳賢 (1933). 告全國童子軍工作人員書. 見 中國童子軍總會籌備處彙報 第二期.
戴傳賢 (1959). 中華民國禮制之基本觀念.見 戴季陶先生文存. 台北,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戴傳賢 (1972). 致格聰大師書. 見 戴季陶先生佛學論集. 台北, 中華佛教文化館.
戴傳賢 (1972). 鑪霍縣壽寧寺比丘殉道碑文. 見 戴季陶先生佛學論集. 台北, 中華佛教文化館.
戴傳賢 (1989). 戴傳賢論禮樂. 見 戴傳賢先生與現代中國. 台北, 國史館.
謝幼華(譯),貝登堡原著 (1959). 童子軍訓練原理. 台北, 中華書局.
謝鴻軒 (1988). 戴傳賢傳. 見 戴傳賢與現代中國. 台北, 國史館.
鍾南 (1977). 童軍教育史綱要. 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教學講義. 藏於台灣師範大學公領系圖書館.
雜阿含經卷第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一二三六, 一. 宋. (2014). 台北,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嚴家麟 (1944). 中國童子軍運動溯源. 見 童子軍學術論叢. 台北, 中華.
釋太虛 (2005a). 佛法總學. 見 太虛大師全書. 新竹, 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太虛 (2005b). 法相唯識學「人之研究」. 見 太虛大師全書. 新竹, 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太虛 (2005c). 五乘共學「人生佛教與層創進化論」. 見 太虛大師全書. 新竹, 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太虛 (2005d). 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在漢口孤兒院講詞. 見 太虛大師全書. 新竹, 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太虛 (2005e). 十五年十月在廈門鴻山寺為中華中學童子軍講. 見 太虛大師全書. 新竹, 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印順 (2000). 成佛之道. 新竹, 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 (2006a). 以佛法研究佛法. 新竹, 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印順 (2006b). 佛在人間. 新竹, 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印順 (2006c). 印度之佛教. 新竹, 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印順 (2006d). 華雨集第三冊. 新竹, 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印順 (2006e). 華雨香雲 一○、哌㗘文集序. 新竹, 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印順 (2006f). 寶積經講記. 新竹, 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見憨(譯);佐藤達玄(著) (1997).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 嘉義市, 香光書鄉.
釋東初 (2007a). 中國近代佛教史(上). 東初老人全集. 台北, 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釋東初 (2007b). 中國近代佛教史(下). 東初老人全集. 台北, 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釋惠敏 (1999). 戒律與禪法.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 (2002). 佛教入門.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 (2005a). 戒律學綱要.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 (2005b). 印度佛教史.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 (2005c). 福慧自在.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 (2005d). 律制生活.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 (2005e). 正信的佛教.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 (2005f). 菩薩戒指要.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 (2005g). 聖嚴法師教禪坐. 台北, 法鼓文化.
釋聖嚴譯;野上俊靜等著 (2005). 中國佛教史概說. 台北, 法鼓文化.
顧樹森 (1919). 英國童子義勇團組織法. 上海, 中華書局.
英文部分
"Baden-Powell's Testimony for BSA vs. "The United States Boy Scouts"." Retrieved 04. 19., 2016, from http://inquiry.net/traditional/b-p/deposition.htm.
Baden-Powell, L. G. R. S. S. (1957). Scouting for Boys. London, C. Arthur Pearson Ltd. .
Baden-Powell of Gilwell, R. S. S. B.-P. (1951). "Scouting for Boys." from http://www.thedump.scoutscan.com/s4b.html.
Baden-Powell of Gilwell, R. S. S. B.-P. (1984). Aids to Scoutmatership. New Delhi, Bharat Scouts & Guides.
Baden-Powell of Gilwell, R. S. S. B.-P. (1993). Rovering to Success. New Delhi, The Bharat Scouts & Guides.
Baden-Powell of Gilwell, R. S. S. B.-P. and E. Boehmer (2004). Scouting for boy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al, T. (2007). Baden-Powell. USA, Yale University Press.
Murray, W. D. (2007). The history of the Boy Scouts of America. Whitefish, MT, Kessinger Publishing.
Neufeldt, V. E. (ed.) (1988). Scout.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1205.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World Scouting." Retrieved 04. 14. 2016, from https://www.scout.org/node/67.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1998). Scouting: An educational system. Geneva, World Scout Bureau.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1999). "Mission Statement of WOSM." Retrieved 02. 24., 2008, from http://hq.scout.org.tw/library/document_008.pdf.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2008). Constitution and by-Laws of the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Geneva, World Scout Bureau.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2008). "World scouting today." Retrieved 02. 24. 2010, from http://www.scout.org/en/content/download/3896/34674/file/Fact%20sheet%20-%20Scouting%20Today.pdf.
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Scout Movement (2013). "History of World Scout Conferences." Retrieved 04.14. 2016, from https://www.scout.org/sites/default/files/library_files/History%20of%20World%20Scout%20Conferences_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