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劻翰
Tsai, Kuang-Han
論文名稱: 穿戴式裝置提升大學生身體活動量與學習動機:目標設定調節效果
Wearable device enhance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goal setting adjustment effect
指導教授: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WisMe運動手環體適能資訊科技卡路里消耗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時間步數
英文關鍵詞: WisMe sports bracelet, physical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lorie consumption, medium and high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time, number of step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48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在為資訊科技發展快速的時代,大學生是主要使用族群之一,且大學生有身體活動參與不足與久坐問題,體育課作為大學生參與運動主要途徑之一,為改善大學生身體活動參與必須從體育課開始。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透過穿戴式裝置配合目標設定調節體適能教學改善大學生身體活動量與學習動機。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法 (時間系列設計),研究對象為107年第二學期修習大學體適能課程一個班級,共40人。將八週實驗教學分為四個期間來探討不同目標設定期間大學生體育課身體活動量改變情形。透過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 (Two-way Mixed Design) 來分析在實驗教學四個期間,學生身體活動改變情形,以及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大學生差異情形。透過成對樣本t檢定 (Paired Sample t test) 了解大學生在實驗教學前後學習動機差異情形。並透過運動手環配合目標設定回饋單等質性資料蒐集了解穿戴式裝置配合目標設定對大學生影響情形。研究結果: 一、大學生在四個目標設定期中,目標設定後 (前、中、後) 在卡路里消耗量、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時間與步數上皆顯著高於無目標設定期。 二、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大學生在八週實驗教學後在卡路里消耗量、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時間與步數上皆無顯著差異。三、大學生在八週實驗教學後學習動機顯著高於教學前。結論: 一、穿戴式裝置配合目標設定調節體適能教學有助於提升大學生課堂身體活動量。 二、穿戴式裝置配合目標設定調節體適能教學後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大學生身體活動量上無顯著差異。 三、穿戴式裝置配合目標設定調節體適能教學有助於提升大學生體適能課學習動機。

    College students have insufficient physical activity, so this study will improve this problem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Purposes: Improve the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wearable devices and goal setting to adjust physical fitness teaching. Method: The study consisted of 40 students who took a course in college physical fitness. Through the Two-way Mixed Design analyze the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changes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he difference in physical activity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ody mass index. Through Paired Sample t test analyze the difference in learning motiv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sult: 1. The physical activity data of college students during all goal setting perio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goal setting period. 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physical activity data between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ody mass index afte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3. The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eaching. Conclusion: 1. This kind of teaching intervention helps to improve the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ollege students.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ody mass index after such teaching intervention.3. This kind of teaching intervention helps to improve the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itness class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資訊科技輔助體育教學 8 第二節: 目標設定調節體育教學 15 第三節: 大學生從事身體活動情形 21 第四節: 大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 27 第五節: 文獻總結 31 第六節: 研究假設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6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9 第六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41 第七節: 資料編碼與引用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大學生在配戴穿戴式裝置不同目標設定階段身體活動差異結果 43 第二節: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大學生身體活動量差異結果 51 第三節: 穿戴式裝置配合目標設定對大學生學習動機影響結果 5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結論 63 第二節: 建議 63 參考文獻 64 附錄 73 附錄一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 73 附錄二研究參與意願暨知情同意書 75 附錄三體適能課身體活動紀錄表 76 附錄四運動手環配合目標設定回饋單 77

    方進隆 (1999)。大專概念導向的體適能教學。中華體育季刊,12 (5),112-116。
    王耀德、盧俊宏 (2004)。不是炒冷飯!而是要進一步挑戰:再談運動領域中目標設定理論。大專體育,70,130-135。
    王文科、王智弘 (201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
    王俊明、吳淑卿 (2016)。大學生肥胖體型與身體活動量之研究。南開學報,13 (2),33-42。
    宋孟遠、張世沛、步國財 (2006)。不同身體質量指數與體適能表現差異研究-以國立勤益技術學院學生爲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 (1),115-128。
    李明俊、李政吉、林益偉、周建智 (2009)。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之情境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班級氣氛。北體學報,18,46-59。
    李永祥、余宗龍 (2014)。計畫行為理論對大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之影響因素。大專體育學刊,16 (1),45-58。
    李尹鑫、何金山、劉強、相子元 (2013,10月)。结合加速规及陀螺仪判段下肢动作之型能与强度。發表於刘卫国 (主持),运动装备、训练器械、测试仪器等的应用与研制。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分會舉辦第十六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桂林市,中國。
    吳本元 (1997)。明確目標與接近性目標對籃球籃下投籃成績的影響。體育學報,23,335-364。
    吳尚庭 (2011)。資訊科技輔助情境式大專籃球 興趣選項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市,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
    吳尚庭、陳五洲 (2011)。社群媒體網站對體育輔助教學之應用--以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臺灣體育論壇,2,1-10。
    林貴福 (1993)。國小體育實務。台北縣:心理圖書有限公司。
    林淑芬 (1997)。目標難度、內外控取向對桌球發球準確性表現的影響。大專體育,32,171-181。
    林智煌 (2005)。傳統加媒體教學對國小不同年級學童踢毽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林子文、黃美瑤、張惠萍、林啟川 (2011)。目標設定介入對視障生身體活動量與運動自我效能之影響。體育學報,44 (2),593-607。
    周麗卿 (1995)。不同難度之目標設定在桌球發球運動情境中之驗證研究。銘傳學刊,6,261-306。
    周宏室 (2013)。大學體育課的願景。學校體育,139,6-14。
    邱奕銓、黃斐馨、洪升呈、辛麗華、陳國肇 (2010)。北桃地區私立技專院校學生體育課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大專體育學術專刊,208-216。
    范振義 (2006)。大學生身體活動、情緒智力及自尊心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
    洪韻蕎 (2011)。傳統體育教學與科技中介體育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效影響之比較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市,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洪櫻花、林素婷、蔡協哲 (2013)。大學新生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在體適能表現差異之比較。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1 (2),72-82。
    施國森、張世沛、張志銘、陳金海 (2013)。臺灣地區大學生運動參與和睡眠品質相關之探討。成大體育學刊,45 (2),1-22。
    涂馨友、黃美瑤、徐岳聖、何鎔靜 (2008)。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輔助國小五年級體育對學童態度與動作技能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學術學刊,97年度,40-54。
    陳益祥 (1993)。明確目標與漸進目標對動作表現的影響。體育學報,16,423-436。
    陳偉瑀、黃素芬 (2004)。目標取向、目標難度和自我監控對大專生運動表現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6 (1),95-107。
    陳冠如 (2005)。比較不同肥胖度之大學新生身體活動與其影響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
    陳冠如、葉莉莉、楊宜青、盧豐華和王文玲 (2006)。影響大學新生入學前一年身體活動量的因素探討。長庚護理,17 (4),408–417。
    陳偉瑀、王俊明 (2007)。自我調整學習之目標設定與自我監控對大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表現的影響。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0,57-86。
    陳敬能、蔡蘇南 (2009)。大專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動機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 (1),127-133。
    陳品華 (2004)。融入式介入方案對技職大學生自我調整學習之影響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7 (1),159-180。
    陳根 (2013)。智能穿戴改變世界─下一輪商業浪潮,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陳暄安 (2018)。合作學習應用於定向越野教學對大學生學習動機及班級氣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許泰彰 (1999)。目標設定理論在運動領域中的應用及其效果之探討。大專體育,45,125-131。
    張春興 (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世沛 (2011)。男性大學生身體質量指數、健康體能與睡眠品質之關係。大專體育,115,80-87。
    張簡旭芳、李尹鑫、相子元 (2016)。穿戴科技於運動科學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30 (2),121-127。
    教育部體育署 (2015): 教育部體育署104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10817&ctNode=691&mp=11
    教育部體育署 (2015) : 成年國人標準體重計算法。https://www.fitness.org.tw/direct05.php
    國家發展委員會 (2017):「106 年網路沉迷研究調查」。台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彭詩晴 (2008)。大學女生身體活動與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應用社會生態學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市,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曾智檉 (2009)。探討大學生修習體育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情形。休閒保健期刊,1,149-164。
    黃奕清、高毓秀 (1996)。大一新生之動機、內外控人格特質與運動行為關係之探討。衛生教育論文集刊,9,177-185。
    黃清雲 (2000)。新科技在體育之應用—理論與實際。教育科技與媒體。
    黃淑貞、洪文綺 (2003)。大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長期追踨研究。衛生教育學刊,19,115-135。
    黃明雪、劉小曼、黃美瑤 (2006)。大專學生體育課體育態度與學習動機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5年度,116-121。
    黃若飴 (2007)。探討性別和不同性質體育課程下教導方式、學習動機及學習策略與大學生桌球課學習滿意度之間的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5-36。
    黃素珍、施國森、高文揚、陳弘順、張世沛 (2011)。中部地區大學生運動參與行爲之調查。運動與遊憩研究,6 (1),37-45。
    黃文彬 (2013)。大專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在體育態度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 (2),26-39。
    黃偉揚 (2017)。大學體育課程法令規範與必選修制度。大專體育,140,19-26。
    黃尹政 (2018)。評估穿戴式科技羽球教學輔助系統對羽球技能學習之成效–以正拍殺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
    湯惠娟、何明璇、林婉玉、王政梧、王暐博 (2007)。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危害健康行為之相關研究。遠東學報,24 (1),43-54。
    楊佳益 (2012)。身體活動或運動與健康促進。屏東教大體育。15,25-33。
    楊昌珣 (2004)。資訊科技輔助運動技能教學可行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劉翠薇、黃淑貞 (2001)。台北縣某商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衛生,34,1-32。
    葉仰道 (2006)。不同電腦輔助教學模式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排球接發球策略認知及技能學習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運動科學研究所。
    潘玉龍、陳五洲 (2016)。論我國資訊科技輔助體育教學之應用。大專體育,138,40-54。
    盧秋如 (2005)。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大學生學習動機與桌球技能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蕭偉成、張瑞泰 (2013)。高中生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體活動量之探討-以計步器為研究工具。高師大體育,11,2-16。
    羅孟影 (2009)。探討大學女生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體活動量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America Learning & Media. (2014). Wearables in education: Devices and analysis. June, from http://www.americalearningme dia.net/edicion-004/267-innovation/3661-wear ables-in-education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 (1), 210-230.
    Bauman, A., Ainsworth, B. E., Sallis, J. F., Hagströmer, M., Craig, C. L., Bull, F. C., Sjöström, M. (2011). 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sitting: A 20-country comparison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41 (2), 228-235. DOI: 10.1016/j.amepre.2011.05.003
    Borthwick, A. C., Anderson, C. L., Finsness, E. S., & Foulger, T. S. (2015). Special Personal wearab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Value or villain? Journal of Digital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31 (3), 95–92.
    Cervane, D., Jimani, N., & Wood, R. (1991). Goal setting and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f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on complexity decision-mak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 257-266.
    Chen, A. (2001). A 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 for motivation research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Quest, 2, 35-58.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 Bidd1e, S. J. H. (2002). A review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in physical activity: Predictive valid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ddi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4 (1), 3-32.
    Keller, J. M. (1987).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0 (3), 2-10.
    Keller, J. M.(1990). Motivational categories of the ARCS model. Unpublished manuscrip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Tallahassee, Fl.
    Keller, J. M. (1999). Motivation by desig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Tallahassee, FL,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Keating, X. D., Guan, J., Piñero, J. C., & Bridges, D. M. (2005). A meta-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4 (2), 116–126. DOI: 10.3200/JACH.54.2.116-126
    Locke, E. A., & Latham, G. P. (1990). A theory of goal setting & task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s, NJ, US: Prentice-Hall, Inc.
    Lindberg, R., Seo, J., & Laine, T. H. (2016). Enhancing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Exergames and Wearable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 9 (4), 328-341.
    Mossholder, K. W. (1980).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goal setting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5 (2), 202-210.
    McCown, R. R., Driscoll, M. & Roop, P. (1996). Facilitating student motivation. Needham Heights, M: Allyn and Bacon.
    Oral Roberts University (2016). Oral Roberts University integrates wearable technology with physical fitness curriculum for incoming students. Retrieved February 1, 2017, from http://www.oru.edu/news/oru_news/20160104_fitbit_tracking.php
    Troiano, R. P., Berrigan, D., Dodd, K. W., Mâsse, L. C., Tilert, T., &McDowell, M (2008).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Measured by Accelerometer.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40, 181-188. DOI: 10.1249/mss.0b013e31815a51b3
    Wikipedia(2018). Quantified self October 30, 2018,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antified_self
    We Are Social and Hootsuite (2018). DIGITAL IN 2018 IN EASTERN ASIA ESSENTIAL INSIGHTS January, 30 from https://wearesocial.com/blog/2018/01/global-digital-report-2018
    Zimmerman, B. J., & Kitsantas, A. K. (1996).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of a motoric skill: The role of goal setting and self – monitoring.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8, 60-75.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6/1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