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婷逸 Ting-Yi Tsai |
---|---|
論文名稱: |
鉸鍊式結構造型應用於木質板材之創作研究 Creation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Hinge Structure Applied to the Wood |
指導教授: |
劉建成
Liu, Chien-C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0 |
中文關鍵詞: | 鉸鍊式結構 |
英文關鍵詞: | Hinge struc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38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創作研究主題「鉸鍊式結構」為荷蘭Snijlab公司所研發的創新性技術,基於「原創不一定是發明」的觀點,除了對此新興技術的好奇之外,再加上個人對木質材料情感上的偏好,因此,希望透過結構實驗的方式,探尋平面木質材料的最佳柔性表現,以及造形設計創作的發展過程,能為「鉸鍊式結構」找出更廣泛的可能應用價值。
本創作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與創作實證方式進行。對相關文獻、學理與設計案例做基礎研究探索,分析當代設計思潮與目前工藝設計之發展趨勢,並比較設計案例之優缺點,綜合出後續創作之立論依據。在此以「鉸鍊式結構」的實驗結果為基礎,以立體造形與實用性為原則,秉持「美感結合實用」的核心概念,透過數位輔助技術與設備,採用密集板材與榫接技法,設計發展創作出:方形上蓋盒、三角開蓋盒、柱型長式提籠、錐型短式提籃及自由組裝式圓罩等系列作品。
經由本研究文獻分析與創作實證之彙整,獲致以下三點結論:一、結構即裝飾。利用鉸鍊式結構的柔性機能,可解決造形局部的接合與組構問題;擴大此結構之運用面積,更能達到極佳之視覺裝飾效果。二、效率與多樣性的兼顧。透過數位技術,除了能輕易大量複製產品,亦能客製化處理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構件,兼顧效率與多樣性。三、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產業的新結合。只需單一材料及簡單步驟,便能輕易產出具手工藝質感的設計成品,為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產業,融合出另一種「工藝設計」新方向。
This creation study "hinge structure" is the innovative technology invented by Dutch Snijlab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idea that "might not invent while being original", as to the new developing curiosity of technology, and individual's partiality to the wooden material. So, through the way of structural experiment, seek the best flexible manifestation of the wooden panel. The evolution created by shape design, explore the other possible using value of "hinge structure" out.
Through documentary analysis, case study research and empirical creative ways to explor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oretical and design cases. Analysis contemporary design ideological and handicrafts development trend.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sign cases, and summarize the conclusions as a basis. According to the "hinged structure" as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ree-dimensional shape and the principle of practicality, and "aesthetic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ity" of core concepts. Through digit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using MDF and joggle skill to develop and create: square box with cover; triangle box with cover; long cylindrical cage; short conical basket; and the round cover of assembly type, etc.
Lastly this research summa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categories for conclusion: 1. The structure is the decoration. Using the flexible function of the hinge structure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tructure joints. Expand the use of this structure area can get better decorative effect. 2. Both efficiency and diversity. Through the digital technology, not only can easily copy a lot of products, but also can tailor-made personalized different but similar parts. 3. Combines traditional crafts and modern design industry. Just a single material and simple steps can easily create works like handicrafts, and open up another direction of the "Crafts Design".
專書
Becksvoort、Christian,1998,《The Shaker Legacy》,Taunton Press。
PANTOGRAPH,2011,《創意造型+模型製作》,克莉絲,台北:龍溪。
Philip Wilkinson,2014,《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看懂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關鍵》,台北:旗標。
Sharon、Kalman,1991,《Shaker Style: Gift of Simplicity》,The Michael Friedman。
Thomas Hauffe,2010,《設計小史》,陳品秀,台北:臉譜、城邦文化出版。
朱輝球、馮四東、吳天麟,2007,《立體構成及應用》,中國: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李硯祖,2002,《造型藝術欣賞》,台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佩玲,2002,《和風浮世繪─日本設計的文化性格》,台北:田園城市出版。
李佩玲,2003,《和風賞花幕─日本設計美學的演繹》,台北:田園城市出版。
安愛卿,2010,《品,芬蘭:漫步於芬蘭設計》,呂欣穎,台北:博誌文化出版。
林品章,2005,《造型原理:藝術•設計的基礎》,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金慧建,2008,《造型設計與表達基礎》,中國: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邱茂林、洪育成、陳佩瑜,2007,《木家具─台灣新意匠WOOD FURNITURE:Taiwanese new craftsmanship》,台北:積木文化出版。
林東陽,2011,《名椅好坐一輩子―看懂北歐大師經典設計》,台北:三采文化。
邱浩修,2013,《重構自然―數位構築方法下的建築新詩性》,台中:東海大學創藝學院建築研究中心。
柳宗悅,2013,戴偉傑、張華英、陳令嫻譯,《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台北:大鴻藝術。
高軍、俞壽賓,1991,《西方現代家具史》,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桂元龍、徐向榮,2007,《工業設計材料與加工工藝》,中國: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許之敏,2004,《造型設計基礎》,大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陸紅陽、喻湘龍,2006,《現代設計元素•工藝設計》,中國:廣西美術出版社。
朝倉直巳,1994,朱炳樹、洪嘉永、林品章譯,《藝術•設計的立體構成》,台北:龍溪。
張啟、王柯、陳朝傑,2007,《設計構成基礎與經典案例解析》,中國:中國電力出版社。
劉一星,2005,《木質廢棄物再生循環利用技術》,大陸:化學工業出版社。
潘東波,2009,《包裝設計與基本結構》。台北:相對論出版。
盧永毅、羅小未,1997,《工業設計史》,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論文
何立山,2004,〈木質材料在產品設計應用之探討〉,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吳弦修,2013,〈文化意象應用於木質產品設計-以仿生造形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林貴生,2009,〈器─林貴生木質創作論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侯啟全,2003,〈「趣,玩,設計」─活動榫接在木製家具中的設計創作〉,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陳長志,2006,〈木質材料意象應用在家具設計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劉美雯,2009,〈劉美雯木工創作論述〉,華梵大學碩士論文。
期刊
于國華,2008,《視界•2008臺灣工藝創意產業》,〈國際、yii、43時尚與ECO ARTS〉,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P.56-61。
石大宇,2008,《視界•2008臺灣工藝創意產業》,〈工藝時尚計畫〉,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P.76-81。
呂豪文,2008,《視界•2008臺灣工藝創意產業》,〈工藝設計新軸承―工藝產業的轉型與定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P.101-111。
李朝金,2010,《文化創意MIT‧時尚新台灣:工藝思路―工藝創思設計系列講座成果專輯》,〈設計的未來考古學〉,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P.34-41。
杜瑞澤,2010,《文化創意MIT‧時尚新台灣:工藝思路―工藝創思設計系列講座成果專輯》,〈生活型態趨勢與設計變革〉,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P.48-55。
林瑑璜,2001,《電腦輔助建築製圖能力本位訓練教材》,〈認識木材〉,中華民國職業訓練研究發展中心。
林幸蓉,2002,〈座具型制的演變=The Form Evolution of Chairs〉,台灣工藝期刊。
林秀娟,2011,《工藝印記:台灣百年工藝文化特展》,〈綠工藝思潮的進行式―工藝美善精神之重返與創新〉,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P.108-119。
姚仁寬,2008,《視界•2008臺灣工藝創意產業》,〈工藝研發新視點〉,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P.56-61。
陳啟雄,1997,《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台灣傳統家具的結構與裝飾之研究〉,Vol.6,No.1,p.1-15。
黃俊傑,2009,〈木藝創作實習〉,建置木質材料設計教學成果展示交流空間設施及開發實習教材,97學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黃宏仁,2010,《文化創意MIT‧時尚新台灣:工藝思路―工藝創思設計系列講座成果專輯》,〈親人性•新工藝〉,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P.174-177。
張文信,2010,《文化創意MIT‧時尚新台灣:工藝思路―工藝創思設計系列講座成果專輯》,〈台灣工藝―異業、異類結盟的創造力〉,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P.104-111。
楊裕富,2008,《台灣工藝文化整體形象之塑造與提升》,〈視界•2008臺灣工藝創意產業〉,P.90-97。
鄭順福,2001,《家具木工能力本位訓練教材》,〈特殊壓床的使用〉,中華民國職業訓練研究發展中心。
網路資料
Artek官網,〈ARMCHAIR 42〉,瀏覽日期:2013年12月8日。
http://www.artek.fi/products
Design Milk官網,〈KERFCHAIR BY BORIS GOLDBERG〉,瀏覽日期:2013年11月29日。http://design-milk.com/kerfchair-by-boris-goldberg/
ELISA STROZYK官網,瀏覽日期:2013年11月21日。
http://www.elisastrozyk.de/seite/woodtex/woodentextiles.html
How to Bend Wood,瀏覽日期:2013年11月29日。
http://www.wikihow.com/Bend-Wood
LaVie 設計美學家,瀏覽日期:2013年10月30日。http://www.wowlavie.com/life_in.php?article_id=AE1300894&c=%E5%AE%A4%E5%85%A7%E5%AE%B6%E5%B1%85
Less is More—北歐極簡設計探源,瀏覽日期:2014年8月1日。
http://www.mottimes.com.tw/cht/article_detail.php?type=2&serial=180
Snijlab官網,瀏覽日期:2013年9月29日。https://www.snijlab.nl/en
Wikipedia,瀏覽日期:2013年9月27日。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ving_hinge
Y-Chair設計大師Hans J. Wegner的另一經典之作,瀏覽日期:2014年7月15日。
http://www.searchome.net/article.aspx?id=9332
大肯曲木家具木業股份有限公司-綠色貿易資訊網,瀏覽日期:2013年9月29日。
http://www.greentrade.org.tw/sites/default/files/18.%E5%A4%A7%E8%82%AF%E6%9B%B2%E6%9C%A8%E8%BC%94%E5%B0%8E%E6%88%90%E6%9E%9C%E5%A0%B1%E5%91%8A--f1011212v1.pdf
王怡仁,2009,〈木質材料性質〉,瀏覽日期:2013年7月15日。http://140.130.94.202/fps/hand.out/Ho_d.pdf
丹麥倉庫:現代椅子的故事,瀏覽日期:2013年9月27日。
http://blog.roodo.com/d_wh/archives/25209694.html
台灣Wiki,〈曲木家具〉,瀏覽日期:2013年9月27日。
http://www.twwiki.com/wiki/%E6%9B%B2%E6%9C%A8%E5%82%A2%E5%85%B7
阿爾瓦•阿爾托:捕捉自然的靈魂,瀏覽日期:2013年8月2日。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63440&PostID=6425278
近代日本設計的開山祖師爺─渡辺力,瀏覽日期:2014年7月15日。
http://blog.roodo.com/ngisedjr/archives/21304076.html
夏克(SHAKER),瀏覽日期:2014年8月2日。
http://www.hdgr.org/fel/Student/Shaker1.htm
惟德國際,瀏覽日期:2013年7月15日。
http://www.wellwood.tw/brand_technology.php?no=1&t_no=5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瀏覽日期:2014年7月3日。http://hdg.tosai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