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麗瑩
Lai, Li -Ying
論文名稱: 海外台灣僑民國家認同的世代差異-以多倫多地區僑社為例(1971-2004)
指導教授: 黃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台灣僑民國家認同世代差異族群理性的國家選擇情感式的國家認同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6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長期以來,「國家認同」在台灣一直是一個最複雜、最具爭議、最難解決,但卻又對台灣未來前途影響最深遠的重要議題。
    在全球化的資訊時代裡,世界就是一個地球村,台灣做為一個開放的社會,不能忽視海外僑民的感覺,而加拿大多倫多地區台灣僑民國家認同的發展情形是否也跟台灣相同?其世代間差異又是如何?都是本文想探究的問題。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及文獻分析法,並以現年16歲以上的僑社台灣移民為研究對象,並獲得五項結果:一、加拿大多倫多地區僑社台灣移民國家認同的發展情形,「台灣人認同」呈迅速遞增,「中國人認同」呈迅速遞減;統獨意識的發展則傾向「維持現狀」。二、台灣人移居加拿大大多仍保有「台灣認同」;另外,多倫多地區台僑的國家認同對象還是以台灣為優先,而且年輕世代對台灣的認同比中老年世代強。至於國家認同強度方面,台灣國內民眾與多倫多地區台僑願意為台灣上戰場的比例都超過三成。三、對多倫多地區的台僑來說,不管是「理性的國家選擇」或是「情感性的國家認同」,都是以「維持現狀」居多,支持統一的越來越少,贊成台獨的越來越多。而在四大族群中,閩南族群具「情感性國家認同」的比例較高,新住民(外省人)較具「理性的國家選擇」,客家族群則介於兩者之間。四、外省人不見得支持統一,本省人不見得支持獨立。五、16-25歲年輕世代自認是台灣人的比例最高,大多有強烈的台灣意識,認同台灣,但又不排斥統一。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所得,分別提出建議:一、政府應充分善用親我僑胞力量以維護與加拿大的雙邊關係並爭取國家權益。二、全面檢討整體僑務方針,持續推動僑務功能,避免「利益均沾」式的僑務政策,運用網路科技打造台灣認同。三、摒除統獨等意識型態之爭,勿再操弄族群議題,全力打造公民社會,凝聚國家新認同。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研究方法、架構、程序與步驟……………………… 4 第三節、研究範圍、研究抽樣與研究限制 ………………… 9 第四節 名詞界定與文獻探討 ………………………………… 12 第二章 台灣國家認同的爭議 ……………………………………25 第一節、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轉變 …………………………… 26 第二節、台灣國家認同的分歧 ………………………………… 34 第三節、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對立 ………………………… 39 第四節 多倫多台灣僑民國家認同-一個經驗的敘述 ………… 41 第三章 加拿大多倫多地區的台灣僑民現況 ……………………43 第一節、台灣僑民居住分佈 ……………………………… 43 第二節、多倫多台灣僑民移民原因、途徑與移民趨勢 ……… 48 第三節、台灣僑民基本特徵 ………………………………… 53 第四節、多倫多僑情 ………………………………………… 56 第四章 國家認同問卷基本資料分析…………………………… 61 第一節、受試者個人基本資料分析 …………………………… 61 第二節、個人特質與國族認同交叉分析 ……………………… 66 第三節、個人特質與統獨意識交叉分 ………………………… 73 目 次 第五章 國家認同的世代差異 ……………………………… 77 第一節、國族認同的世代差異 ……………………………… 77 第二節、文化認同的世代差異 ……………………………… 80 第三節、制度認同的世代差異 ……………………………… 83 第四節、統獨意識的世代差異 ……………………………… 89 第五節、疆域認同的世代差異 ……………………………… 100 第六章 國家認同相關問題分析 ……………………………… 105 第一節、統獨意識與族群差異交叉分析 …………………… 105 第二節、國族認同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 …………………… 115 第三節、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 ………………………… 121 第四節、國家認同強度的世代差異 ………………………… 132 第七章 結論 …………………………………………………… 137 第一節、研究結果與發現 …………………………………… 137 第二節、研究建議 …………………………………………… 146 第三節、研究檢討與展望 …………………………………… 150 參考書目 ………………………………………………………… 154 附錄 ……………………………………………………………… 159 表 次 表1-2-1 台灣僑民國家認同的世代差異問卷架構分析……… 7 表1-3-1 研究進行所需概述…………………………………… 9 表1-3-2 研究抽樣表…………………………………………… 10 表2-1-1 台灣民主化進程與國家認同主張變遷……………… 28 表2-2-1 出生世代與國家認同(2003年)表………………… 38 表2-3-1 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對立一覽表………………… 40 表3-1-1 2001年多倫多地區台灣出生僑民居住地分佈表………46 表3-1-2 調查家戶選擇現居住成是最主要原因……………… 47 表3-2-1 離開台灣的主要原因一覽表………………………… 49 表3-2-2 歷年台灣出生僑民移入多倫多趨勢一覽表………… 50 表3-2-3 加拿大台灣僑民的移民類別一覽表 ………………… 52 表3-3-1 移居各地區台灣僑民基本特徵……………………… 53 表3-3-1 移居各地區僑民在工作者按工作身分及從事行業 、職業別 ………55 表3-4-1 諳大略省各大都會地區講母語人口一覽表………… 59 表4-1-1 教育程度與移民年代一覽表………………………… 63 表4-1-2 族群與移民年代一覽表……………………………… 64 表4-1-3 性別與教育程度一覽表……………………………… 64 表4-1-4 世代受訪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65 表4-2-1 個人特質與國族認同交叉分析表 …………………… 70 表4-3-1 個人特質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表 …………………… 75 表5-1-1 國族認同的世代差異表 ……………………………… 79 表5-2-1 文化認同的世代差異一覽表………………………… 82 表 次 表5-3-1 對台灣政治制度認同的世代差異一覽表 …………… 86 表5-3-2 對加拿大政治制度認同的世代差異一覽表………… 87 表5-3-3 對中國政治制度認同的世代差異 …………………… 86 表5-4-1 請問你比較傾向台灣獨立還是兩岸統一 ,或者維持現狀 ………………………………………90 表5-4-2 統獨意識的世代差異一覽表Ⅰ ……………………… 91 表5-4-3 統獨意識的世代差異一覽表Ⅱ ……………………… 94 表5-4-4 統獨意識的世代差異一覽表Ⅲ ……………………… 96 表5-4-5 統獨意識的世代差異一覽表Ⅳ ……………………… 99 表5-5-1 (中華民國)疆域認同的世代差異一覽表 ………… 103 表5-5-2 (中國)疆域認同的世代差異一覽表 ……………… 104 表6-1-1 族群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一覽表Ⅰ ………………… 107 表6-1-2 族群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一覽表Ⅱ ………………… 108 表6-1-3 族群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一覽表Ⅲ ……… ……… 111 表6-1-4 族群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一覽表Ⅳ ………………… 112 表6-2-1 國族認同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Ⅰ …………………… 117 表6-2-2 國族認同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Ⅱ …………………… 120 表6-3-1 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一覽表Ⅰ………………… 123 表6-3-2 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一覽表Ⅱ ………………… 125 表6-3-3 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一覽表Ⅲ ………………… 126 表6-3-4 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一覽表Ⅳ ………………… 129 表6-4-1 國家認同強度的世代差異一覽表 …………………… 135 表7-1-1 移民年代與世代 …………………………………… 144 表7-1-2 英語文程度與世代 …………………………………… 145 圖 次 圖1-2-1 研究架構圖 ………………………………………… 6 圖1-2-2 研究流程圖 ………………………………………… 8 圖2-2-1 出生世代與國家認同(2003年)…………………… 38 圖3-1-1 大多倫多區域圖 …………………………………… 44 圖3-2-1 移居海外僑民移居原因 …………………………… 48 圖5-1-1 國族認同的世代差異圖 ……………………………… 78 圖5-2-1 文化認同的世代差異圖 ……………………………… 81 圖5-3-1 對台灣政治制度認同的世代差異圖 ………………… 85 圖5-3-2 對加拿大政治制度認同的世代差異圖……………… 87 圖5-3-3 對中國政治制度認同的世代差異圖 ………………… 88 圖5-4-2 統獨意識的世代差異圖Ⅰ …………………………… 91 圖5-4-3 統獨意識的世代差異圖Ⅱ …………………………… 93 圖5-5-1 (中華民國)疆域認同的世代差異圖 ……………… 103 圖5-5-2 (中國)疆域認同的世代差異圖 …………………… 104 圖6-1-1 族群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圖Ⅰ ……………………… 106 圖6-1-2 族群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圖Ⅱ ……………………… 107 圖6-1-3 族群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圖Ⅲ ……………………… 111 圖6-1-4 族群與統獨意識交叉分析圖Ⅳ ……………………… 112 圖6-3-1 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圖Ⅰ ……………………… 123 圖6-3-2 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圖Ⅱ ……………………… 125 圖6-3-3 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圖Ⅲ ……………………… 126 圖6-3-4 國家認同對象的世代差異圖Ⅳ ……………………… 128 圖6-4-1 國家認同強度的世代差異圖 ………………………… 135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二期》,頁1-45。
    (2003),《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江宜樺(2000),《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國家認同〉,載:林佳龍、鄭永年編:《民
    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
    李金梅、黃俊龍譯,Emerst Gellner著(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
    聯經。
    李筱峰(1996),〈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見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275-302。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李登輝(1999),《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2002),發表於世界台灣人大會書面致詞。
    吳睿人譯,Benidict Anderson著,(2001),《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
    宋明順(1976),〈東南亞華人及其前途-民族主義及社會主義的衝擊〉,載自南洋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論文第五八篇。
    吳乃德 (1999),〈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型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三期,頁:53-85。
    (2001),〈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載: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第四期,頁:75-118。
    林佳瑩、徐富珍譯,Earl Babbie著(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
    林濁水(1999),〈從脫華,到華人世界的和解,到華人世界的政治秩序〉,載自《一國良制論文集》,發表於一國良制與多民族多軌政治研討會,台北,1999/6/5-7日。
    汪宏倫(2001),〈制度脈絡、外部因素與台灣之「national question」特殊性:一個經驗與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學》,第一期,頁183-239。
    (2001),〈台灣為何要「自找麻煩」~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的國格需求〉,載: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頁207-302。
    洪鐮德(2001),〈多元族群的和諧共處—以新加坡為例〉,載自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黃囇莉、劉豁夫(2004),〈台灣意識VS 中國意識. ──雙峰社會下的國族認同〉,台北: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2004/10/25。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沈思》,台北:圓神。
    彭芸(2003),〈政治信任、社會資本與媒介行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3年11月4日。
    僑務委員會(2002),《台灣地區移居海外僑民概況調查報告》。
    (2002),《加拿大1980-2001年兩岸三地移民人口統計表》。
    (2003),《台灣地區移居美國僑民長期追蹤調查制度與方法(含2003年調查結果)》。
    (2003),《加拿大華人人口推估(1991-2002)》。
    大陸委員會(1998),〈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結果摘要。
    (2000),〈民眾對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的看法綜合分析報告〉。
    (2003),〈民意調查: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的看法〉結果摘要。
    (2005),〈民意調查: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的看法〉結果摘要。
    姜蘭紅、徐榮崇(2003),《澳洲台灣僑民現況之研究》,台北:僑務委員會。
    齊力、徐榮崇(2004),《2004年加拿大台灣僑民現況之研究報告》,未出版,台北:僑務委員會。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載自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1996),〈臺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教育與中國國家民族認同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研究學院﹐1996/06/01。

    張茂桂、吳忻怡(2001),〈關於民族主義論述中的認同與情緒〉,載自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楊青矗(1987),《台灣命運中國結》,台北:敦理。
    楊芙宜(2002),〈民主化、政治機會與國家認同變遷:台灣九0年代國家認同的共識與分歧〉,發表於2002年台政會學術研討會,台北。
    (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從政治菁英論述到民眾態度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正鋒,《台灣民族主義的意義》,http://www.wufi.org.tw/shih/natlism1.htm。
    (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2000),《台灣人的國家認同》,http://www.wufi.org.tw/shih/f0008.htm。
    桂宏誠(2003),〈國家認同問題的根源與依歸〉,國策評論,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2/IA-C-092-120.htm 92/07/15。
    夏誠華(2005),《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政策研究(1912-2004)》,台北:玄焋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劉義周(1997),〈統獨態度的世代差異〉,載,《兩岸關係問題民意調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政大選研中心,1997/5/17-18。頁:4-3-1~4-3-19。
    鄭端瑞(2003),〈中國的挑戰與台灣的現實〉,發表於「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美日台國際研討會,政大國關中心舉辦,2003/12/11-12,http://iir.nccu.edu.tw/meeting/paper/中譯/鄭端耀的文章.pdf。2005/3/31。
    盧建榮(2000),《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加拿大公民暨移民部http://www.cic.gc.ca/english/immigrate/index.html
    (1990),http://www.cic.gc.ca/english/pdf/pub/1990stats.pdf
    (1996),Facts and Figures。
    (2000),Facts and Figures。
    (2001),Facts and Figures。
    (2002),Facts and Figures。
    (2003),Facts and Figures:Immigration Overview –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Residents。http://www.cic.gc.ca/english/pdf/pub/facts2003.pdf
    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
    (2005),Toronto:
    http://www12.statcan.ca/english/census01/products/standard/themes/RetrieveProductTable.cfm?Temporal=2001&PID=62124&METH=1&APATH=3&PTYPE=55440&THEME=43&FREE=0&AID=0&FOCUS=0&VID=0&GC=99&GK=NA&SC=1&CPP=99&SR=1&RL=0&RPP=9999&D1=0&D2=0&D3=0&D4=0&D5=0&D6=0&GID=431591
    Anderson, Benedict(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 on the Origo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Verso
    Chiang,Alex “A survey on Canada’s immigration policy,” in Canadian Studies Vol.2,p.191-220,Taipei: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ellner, Ernest(1983),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ang, Gungwu(王賡武)(1999) “Chineseness: The Dilemmas of Place and Practice,” in Cosmopolitan Capitalists: Hong Kong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ed. Gary G. Hamilton (Seattle &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9), 118-134.
    (1974)“Chinese Minorties in Southeast Asia”, Negara, Vol.1,No.1, December,1974.
    Wong, L.L.(2004)“Taiwanese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in Canada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Overseas (ISSCO)”,
    Issp Sun Yat-Sen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 Academica Sinica.
    Merritt, Richard L.(1966),“Symbols of American Community, 1735-1775”, North Haven, Conn.,
    Kymlicka, Will(2001),“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