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汪惠蘭 Wang Huey Lan |
---|---|
論文名稱: |
東漢禮學史 The ritualism history of the Eastern Han |
指導教授: |
王關仕
Wang, Guan-Sh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畢業學年度: | 86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東漢 、禮學 、經學 、禮記 、五禮 、儀禮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漢光武帝少時,曾遊學太學,「及光武中興,愛好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採求闕文,補綴漏逸。…於是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古文「雖不立學官,然皆擢高第為講郎。」元首如此,開啟了東漢經學盛於前代的局面。其中五經博士之<<禮>>大、小戴仍為<<儀禮>>。因有鑑於各史書多如<<史記>>通論歷代經學發展之梗概,未若<<漢書>>詳贍西漢一代的典章制度。因此,非斷代專論無以彰東漢禮學的盛況,於是試圖將東漢一朝經學的發展作一研究整理,使東漢禮學史能全面而系統性地呈現。本論文共分六章。撰寫及取材的標準是:合於<<儀禮>>、<<禮記>>所記載的禮儀為範疇,參酌<<五禮通考>>,及東漢一代五禮活動的實踐。第一章:緒論。文中將東漢經學的特色:今文經與古文經;師法與家法;明經與仕祿;經學與陰陽、讖緯。及東漢經學的盛因、東漢禮學流衍等問題,分析整理。以明東漢經學的源流。第二章:帝后禮儀活動編年。重點在於將東漢十二帝及諸皇后的禮儀活動按年代編繫,以史錄來呈現朝廷實行禮制的概況。編年則仿<<資治通鑑>>的方式,先記帝號、年號,次以干支、西元紀年,末並附帶改元,或即位的日期。第三章:禮學會議。東漢經學的極盛,與朝廷的論辯之風互為表裏,形成一時代的特色。此部分的成文,乃就史料所及之相關禮學的論辯,或討論五經的經義為範疇,依事情的先後順序臚列而出。並以附一「禮學會議一覽表」(綴於書末),詳列各會議的時間、議題、出席狀況、結論等,以便一目瞭然。第四章:東漢禮學者。東漢很多不見於儒林傳的禮學者,在細考其求學經歷,宦途施政,或言談論著,可發現他們<<禮>>學根基之深,並不亞於其他以<<禮>>聞名的大家。其或出身太學、鄉校、世家;或自我苦學而知名鄉里;或在地方上以禮教施政;或舉孝廉,依禮服喪。都表現出了禮學的涵養。今略依年代先後,簡列其禮學事蹟。並以附二「禮學者籍里生卒年」一表(殿於書末),以明諸學者之出生、活動時期。第五章:禮學書目。本論文禮學書目的範圍,包括:學者對於<<儀禮>>、<<禮記>>經文的闡釋與發揚;或對三禮、五經總義的探討;甚至涉及禮緯的詮釋及時人對漢儀制的忠實紀錄等。每一書目,均簡錄其作者、卷數、存、佚的情形,以見東漢禮學者著作的盛況。第六章:結論。歸納整理,並提出研究心得、研究發現,及禮學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