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冠如
LAI, KUAN- JU
論文名稱: 國小級任教師以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教學之個案研究
The Research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ceeding visual art education by material kit package
指導教授: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藝術教育視覺藝術課程材料包
英文關鍵詞: art education, visual art course, material kit packag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25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教育的本質在引導人綜合運用認知與感受去觀看世界,並表現對人事物的理解與詮釋。然而,台灣藝術教育在升學主義掛帥之下長期不受重視,視覺藝術教師無法專才專用,使得級任教師使用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課程教學。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國小級任教師以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教學之個案研究,記錄不同背景教師的課前準備、教學方法、教學活動、教材使用方式等。本研究採「參與觀察法」、「半結構式訪談法」、「焦點團體訪談法」,以彰化縣某國民小學三年級,二個班級,學生53人為觀察對象,研究者作為一個完全觀察者,不參與任何教學過程,只以旁觀者角色,實地觀察課程以配合該校課程規劃為主要範疇,詳細記錄同樣課程單元中,每班教學課程設計、師生互動、教學過程、教材使用等。觀察結束後,再針對教師進行半結構深入訪談與學生焦點團體訪談,以求更深入了解教師和學生對視覺藝術課堂中使用材料包之接受程度與看法,提供反省思考的機會,也提供未來改進之參考。經質化分析後,本研究獲至以下結論:

    一、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師多以級任教師取代,教師養成背景皆無視覺藝術相關,且缺乏參與視覺藝術相關進修。
    二、國民小學視覺藝術課程實施在教師缺乏視覺藝術專業知能之下,缺乏課程設計,多以材料包取代自編課程,課程內容難以突破手操為主。
    三、國民小學視覺藝術課程實施依賴材料包為主,教師在缺乏視覺藝術專業知能之下,導致教師備課不足、依樣畫葫蘆的材料包教學活動和放任式的創作活
    動。
    四、國民小學視覺藝術課程多以級任教師實施,不論課前準備、課程規劃和課程實施皆依賴材料包為主,導致課程內容重複且一致性高、阻礙學生創造力發
    展和教師視覺藝術專業知能不足,進而影響教師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成效,並使學校藝術教育缺乏實施效能。

    關鍵詞:藝術教育、視覺藝術課程、材料包

    The art education is aimed to guide people using their cognition and feeling to see the world from combined perspectives, at the same time express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planation of everything. On the other hand, art education in Taiwan have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 due to the higher priority to obtain tertiary education. This led to a phenomenon that art teachers are unavailable to perform specifically, at the same time indirectly encouraging the use of Material kit package in art courses. The research mainly probes the use of material kit package in visual art course in elementary school. We record the teaching preparation, skills, activities, the use assistant tools of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In the research, we us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 focus group, taking 53 students in two third grade classes in Chang-hua. The researcher acts as an observer, not participating in teaching, and records each class’s teaching des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use of tools in the same subject. After the observation, we have a 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 toward the teachers and focus group to stud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s their opinion and reacceptance of the use of material kit package in visual art classes which helps us think twice and make the class better. After qualitative research, we have this result:

    1. First, teachers who are in charge of the visual art cours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re almost replaced by class tutors. Because of the crush of teachers' training, the resource of teachers isn’t sole anymore which can't really reach the specificity.
    2. Second, classes without teachers who graduated with degree of visual art might not have good course structure. Mos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re replaced by material kit package which have limited further elaboration of course designs.
    3. Third, as what mentioned above, most of the teachers rely on material kit package and do not really prepare the courses wholeheartedly. This leads to the same curriculum
    activities every year and also the indifference of teachers towards the atmosphere of art activities.
    4. As conclusion, most of the visual art cours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re conducted by the class tutors instead of professional art teachers who graduated with bachelor degrees. That leads to the declining of performances in courses preparation, courses design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ools. As the result of these, the same curriculum contents limit the students from developing their creativity. All of these make the art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becomes impracticable.

    Key words:art education, visual art course, material kit package

    目次…………………………………………………………………………………i 表次………………………………………………………………………………iii 圖次………………………………………………………………………………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視覺藝術教育思潮的演進與發展…………………………… 13 第二節 視覺藝術教師專業內涵與背景……………………………… 47 第三節 材料包之源起與內涵………………………………………… 59 第四節 應用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教學之相關研究………………… 7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7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83 第四節 研究實施與流程……………………………………………… 86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91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9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9 第一節 個案教師之視覺藝術教學專業養成背景………………………99 第二節 個案教師對視覺藝術材料包教學之課程看法…………………104 第三節 個案教師以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教學之活動…………………118 第四節 個案教師以材料包進行視覺藝術教學之成效…………………1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5 第一節 結論……………………………………………………………155 第二節 建議……………………………………………………………160 第三節 省思……………………………………………………………163 參考文獻………………………………………………………………………… 165 中文部分……………………………………………………………………165 外文部分……………………………………………………………………171 附錄……………………………………………………………………………… 173 附錄一 專家效度檢核表…………………………………………………173 附錄二 教師訪談提綱……………………………………………………175 附錄三 學生訪談提綱……………………………………………………177 附錄四 訪談代碼表………………………………………………………178 附錄五 參與觀察代碼表…………………………………………………179 附錄六 教師訪談編碼表…………………………………………………180 附錄七 學生訪談編碼表…………………………………………………182 附錄八 參與觀察編碼表…………………………………………………183

    中文部分
    王德育(譯)Viktor Lowenfeld著。(1991)。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
    術談兒童教育。台北:三友。
    王麗姿(1991)。我國小學美勞課程標準內涵演變之初探。高雄:國立中山大
    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多智(1993)。國小美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議。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雁(2008)。台灣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概述,鄭明憲編,台灣藝術教育
    史105-162。台北:藝術教育館。
    丁金環(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
    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
    王麗惠(2003)。彰化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國
    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
    王怡文(2003)。高雄市國小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統整課程與協同教學之實
    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
    屏東。
    王佩霖(2004)。新竹縣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教學調查研究。新竹: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校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彰化: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正忠(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之研究。
    台北: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婉婷(2003)。澎湖縣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與意見
    調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南。
    江明曄(1997)。國民中學啟智教師專業能力運用程度之研究。彰化:彰化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余鑑(1993)。國小美勞科教師教育專業與基本能力之研究。台北:教育部中
    教司。
    呂佳真(2003)。高雄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實施現況調查與分析。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呂廷和(譯)Herbert Read著。(2007)。透過藝術的教育。台北:藝術
    家。
    呂燕卿(1989)。當今國小美勞教學之新趨勢。國教世紀,25(2),18-
    22。
    呂燕卿(1999)。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綱要與統整性互融式課程設計之觀念。
    美育,106期,29-38。
    呂燕卿(2000)。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綱要解說。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藝術網路期刊。http://www.aerc.nhcue.edu.tw/paper/9.htm。
    呂燕卿(2002)。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轉化與實踐-以視
    覺藝術問題探索與表現之教學。國教世紀,202期,5-18。ISBN:1728-
    6441。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健浩(1995)。我國啟智教育高職階段職業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彰
    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珀(1996)。教師專業與教學視導。載於八十五學年度國高中校長會議手
    冊,90-103。
    李忠和(2001)。國民小學美勞課程探究。
    http://www.aerc.nhctc.edu.tw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小美勞教師進修
    網站。(2013年1月25日)。
    周重儒(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曼麗 (1995)。解構視覺藝術教育知識體﹣探討台灣視覺藝術教育之主體
    性(上)(下)。美育,62期,32-47,美育,63期,38-49。
    林曼麗 (2000a)。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市:雄獅。
    林曼麗 (2000b)。藝術.人文.新契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理念之思考。美
    育,113,71-80。
    林儷婉(2004)。國小資深視覺藝術教師生涯與專業發展。新竹:國立新竹師
    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寶山(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隆榮(1996)。近三十年來我國國民小學美術教育發展與現況。國立教育資
    料館教育資料集刊,第十一輯。576-606。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林天祐、黃三吉、蔡佳霖、陳瑩如、葉芷嫻、羅銀慧(2000)。國民
    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的評鑑與教師遴選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
    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8-H-133-011-F19)。
    吳莉蓉(2005)。台中市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對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使用現
    況與意見調查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
    文。
    吳麗玲(2008)。台南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實施現況之研究。嘉
    義: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 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市,巨流。
    徐秀菊、張德勝、趙惠玲、洪于茜、陳尚盈、蘇郁菁、朱怡珊(2003)。台灣
    地區國民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台北:國立藝術教育
    館。
    徐秀菊、朱怡珊、蘇郁菁(2004)。臺北市國小一般藝術教育現況及問題分
    析。教師天地,130,22-30。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高雄: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袁汝儀(1999)。國民教育階段「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思考。現代教育論壇「藝
    術與 人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高震峰、陳秋瑾(2002)。教育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視覺藝
    術教育課程改革論文集,255-282。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教育部(2003)。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台北市,
    教育部。
    陳伯瑋(1987)。課程問題。莊懷義等編著。教育問題研究。台北市:空中大
    學。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材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陳瑩如(2000)。國小教師遴選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3)。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
    陳曉玲(2003)。國民中學實施「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科教學與藝術教師專業
    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
    090NCCU0332053。
    許美美(1984)。國民中學家政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分析研究。台北市: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宗仁(2003)。國小四年「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設計與實施問題之解決方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許順吉(2006)。澎湖縣國民小學視覺藝術課程實施現況與滿意度之調查研
    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台
    南。
    張祝芬(1995)。如何選用教科書。台北市:漢文。
    張展毓(2006)。高屏地區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實施現況及其可行策略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高
    雄。
    國立編譯館編研小組(1988)。中小學教科用書審查制度之研究 。台北市,
    教育部。
    郭禎祥譯(1991)。視覺的教育(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台北
    市:文景。(E.W.Eisner,1972)
    郭禎祥(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台北市:廠聯貿易。
    郭禎祥(1992)。中每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台北
    市。文景。
    郭禎祥(1999a)。描繪新世紀藝術教育藍圖。美育,110期,1-9。
    郭禎祥(2001)。新世紀藝術教育的變動。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舉辦
    之「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48。台北
    市。
    郭金蓮(2004)。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美勞教學專門能力之調查研究﹣以台中縣
    豐洲國小為例。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碩士論文。
    單文經(1990〉。教育專業知能的性質初探。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
    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振球(1989)。學校如何遴選教科書。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
    科書比較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黃壬來(1991)。國小美勞科教學研究。台北市:五南。
    黃心韻(1997)。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冬富(2002)。藝術教育史概述。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
    冊,11-36。台北:桂冠。
    黃滿珍(2010)。國小視覺藝術材料包教學對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彰化:
    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國賜(1992)。提升教師專業知能與地位。現在教育,7(2),15-21。
    詹佳幸(2004)。國中視覺藝術教師教學專業知能養成之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所碩士論文。
    廖淑敏(2010)。雲林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實施現況之研究。雲
    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惠玲(1996)。從我國國中美術教育現況談師資培育的一些課題。師大學
    報,41,573-606。
    趙惠玲(2002)。視覺藝術教學專業知能之探究。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
    區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第三屆美術教育交流研討會:藝術、人文、科技
    論文集,513-533。中華民國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
    劉振源(1999)。回顧與展望--一個退休美術教師的期盼。美育,110,20-
    29。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碧蓮(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台北:國立政
    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英姝(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詠婷(2009)。藝術即教室:創新多元適性教育的藝術方案。高雄: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臥龍(1997)。優良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14-
    28。
    簡茂發、李虎雄、黃長司、彭森明、吳清山、吳明清、毛連塭、林來發、黃瑞
    榮、張毓雪(1997)。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教育研究資訊,5
    (3),1-13。藝術教育。
    藍惠美(2003)。目前我國中小學一班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的相關問題。中小學
    一般藝術教師師資培訓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49-57。台北:國立台
    灣藝術教育館。
    藍采虹(2005)。台北市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師對教學專業知能自我省思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4NTNU5233059。
    蘇芳儀(2009)。臺中市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教育教師教學現況
    調查研究。彰化: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外文部分
    Adler,P.A., & Adler,P.(1994).Obervational techniques.In Densin,N.K., & Lincoln,Y.S.(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Benveniste, G. (1987).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San Fransico:Jossey-Bass.
    Berg,B.L.(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Allyn & Bacon.
    Creswell,J.E. (1998).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Thousands Oaks,CA:Sage.
    Darling-Hammand, L. (1990) .Teachers and teachings of a changing profession. In W.R.Houst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pp.267-290).New York :Macmillan.
    Efland, A, Freedman, J.& Stuhr, P.(1996).Postmodern art Education-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The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ion.
    Roldl N. R. (1973). Selecting competency outcomes for teacher education.Teacher Education, 14(3), 1941.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rard Educational Revie w.57(1),1-23.
    Scriven, M. (1991). Duties of the teacher.In TEMP memos-The teacher evaluation models projects.Kalamazoo,MI:enter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and Teacher Evaluation.
    Seyfarth, J. T. (1991).Persona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