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褚唯真 Chu, Wei-Chen |
---|---|
論文名稱: |
幼兒繪畫主題和內容呈現之生活經驗 |
指導教授: |
賴文鳳
Lai, Wen-F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0 |
中文關鍵詞: | 繪畫 、生活經驗 |
英文關鍵詞: | drawing, life experienc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HDFS.010.2018.A0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2 下載:6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希望探討幼兒繪畫呈現了哪些生活經驗。本研究主要以觀察記錄、訪談、文件蒐集的方式來蒐集資料,在幼兒繪畫時,以錄影和錄音的方式輔助紀錄幼兒言談和行為動作。訪談對象包含幼兒、教師與家長,以了解幼兒的繪畫及生活經驗。研究對象包含四位幼兒。本研究以三個月時間蒐集資料,以幼兒入班時自由創作時間蒐集畫作。本研究總共蒐集100幅自由畫作品,以繪畫作品輔以訪談內容,分析繪畫主題。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幼兒對於有興趣的內容或是主題課程為主要的繪畫主題
二、印象深刻的生活經驗成為繪畫主題
三、結合幼兒的兩種經驗呈現於繪畫中
This research aimed to understand how children represented their life experience in their drawing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and one-on-one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Video and audio recording was adopted while children were drawing. Participants included four children; their teachers and parents were also interviewed. Total data collection period was three months and 100 drawings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The primary topics of life experiences represented in the drawings were as follows.
1.School activities that children were interested.
2.Special activities impressed children were represented in their drawing.
3.Drawings that combined above two kinds of experiences.
壹、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原作者:Smith, Johnathan A.)。臺北市:遠流。
王玉、梁波(譯)(1996)。兒童塗鴉‧線畫‧彩畫:兒童造型的早期形式(原作者: Grozinger, Wolfgang)。臺北市:世界文物。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原作者:Jorgensen Danny, L.)。臺北市:弘智文化。
王敏旭等(譯)(1990)。兒童行為觀察法(原作者:Bushnell, M. Margaret)。臺北市:心理。
王德育(譯)(1983)。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術談兒童教育(原作者:Victor Lowenfeld)。臺北市:文泉。
吳仁芳(1993)。兒童繪畫造形與色彩表現特徵。國教月刊,9-17。
吳佳綺(譯)(2010)。質性資料的分析(原作者:Gibbs, Graham R.)。新北市:韋伯文化。
吳惠琴(2004)。幼兒繪畫表現形式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原住民及一般幼兒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大學,屏東市。
呂廷和(譯)(1975)。透過藝術的教育(原作者:Read, Herbert)。臺北市:雄獅。
李奉儒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原作者:R.C.Bogdan, S.K.Biklen)。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李怡靜(2000)。兩個小畫家—小律和小媃圖畫背後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昭明、陳欣希(譯)(2008)。人類發展的文化本質(原作者:Barbara Rogoff)。臺北市:心理。
李英輔(譯)(1991)。兒童是天才‧塗鴉萬歲:由兒童畫認識兒童的心(原作者:熊本高工、福井昭雄)。臺北市:聯明。
李棉絲(2011)。運用圖畫書導賞引導幼兒繪畫表現的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臺北市。
李菁芸(2006)。卡通影片對幼兒繪畫圖像表達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玉山(1990)。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與兒童繪畫發展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思騏(2010)。兒童族群、年齡與性別之創造思考、人物繪畫及自由繪畫表現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周容瑜(2015)。童畫童話共賞-幼兒假日回憶畫增進親子關係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寶林(1986)。繪畫與視覺想像力。臺北市:遠流。
夏勳(1975)。兒童美術之開拓。臺北市:夏勳。
夏勳(譯)(1988)。兒童畫的發展過程(原作者:Rnoda Kellogg)。臺北市:世界文物。
張明慧(2002)。線畫教學研究-幼兒線畫內容表現之分析與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耿彬(2006)。從幼兒繪畫內容探討幼兒認知、環境因素與幼兒繪畫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張錦雪(2008)。家庭創造氣氛與幼兒繪畫創造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台南市。
許信雄(譯)(1979)。幼兒藝術性發展與輔導(原作者:Lowenfeld & Brittain)。臺北市:孫沛德。
陳育淳(1999)。大眾文化對兒童繪畫發展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芬美(1992)。幼兒繪畫能力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金燕(2006)。兒童繪畫發展階段與年齡、性別和智力表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輝東(1990)。幼兒畫指導手冊。臺北市:藝術家。
陳穎彬(1996)。紅配綠畫童年-兒童繪畫的發展過程。臺北市:雄獅圖書。
陸雅青(1988年1月)。兒童畫中用色現象之探討。色彩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陸雅青(1999)。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臺北市:心理。
黃采蓉(1976)。幼兒畫的創作。臺北市:雄獅。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楊千瑩(2009)。幼兒繪畫表現形式與風格研究─以近十年世界兒童畫展幼稚園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葉春秀(譯)(1985)。兒童畫的世界(原作者:若森榮樹)。臺北市:允晨。
趙雲(1981)。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臺北市:藝術家。
潘元石(1989)。幼兒畫教學藝術。臺北市:信誼基金。
蔡金柱、李叡明(譯)(1993)。兒童畫的心理與教育 : 畢生力作⋅兒童美術教育大觀(原作者:霜田靜志)。臺北市:世界文物。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原作者:L.S.Vygotsky)。臺北市:心理。
黎瓊麗、黎鴻彥(譯)(2006)。培養藝術家:幼兒藝術教學(原作者:Koster)。臺北市:湯姆生。
賴文茂(2004)。得獎為取向的兒童繪畫特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賴碧慧、吳亮慧、劉冠麟(譯)(2004)。幼兒藝術與創造性發展(原作者:Robert Schirmacher)。臺北市:華騰文化。
顏肇基(2009)。童「畫」與童「話」:幼兒繪畫活動中圖像和語言交相建構現象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佑芳(2011)。幼兒繪畫發展及繪畫內容之分析-以大班八位幼兒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蘇振明(1986)。幼兒線畫教學研究。臺北市:中華色研。
貳、外文部分
Burkitt, E., Jolley, R., & Rose, S. (2010). Th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that Shape Children’s Drawing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t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9(3), 257-270.
Coates, E., & Coates, A. (2006). Young children talking and draw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16(2), 133-150.
Cox, M. V. (1998). Drawings of People by Australian Aboriginal Children: the Intermixing of Cultural Styles.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17(1), 71-79.
Cox, S. (2005). Intention and meaning in young children's draw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4(2), 115-125.
Happerstad, M. H. (2008).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s drawing and accompanying peer interaction in teacher-initiated drawing sess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Years Education, 16(2), 133-150.
Kinnunen, S., & Einarsdottir, J. (2013). Feeling, Wondering, Sharing and Constructing
Lif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Life Changes in Young Children's Drawing Sto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45(3), 359-385. doi:
10.1007/s13158-013-0085-2
Lim, B. (2004).Aesthetic discourses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Dewey, Steiner and Vygotsky.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74(5), 473-486.doi:10.1080/0300443032000153633
Maria,A. (2014). Communicating and Thinking Through Drawing Activity in Early
Childhood.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28, 85-100.
Soundy, C. S. (2012). Searching for Deeper Meaning in Children's Drawings.
Childhood Education, 88(1),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