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宛慧
Lin, Wan-Hui
論文名稱: 國中生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and Mental Health in Yilan County.
指導教授: 陳李綢
Chen, Li-Chou
毛國楠
Mao, Kuo-N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8
中文關鍵詞: 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心理健康
英文關鍵詞: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trategies, mental health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27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5下載:7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國中生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
―以宜蘭地區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之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以宜蘭地區之公立國中生740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國中生人際互動量表」、「正向心理健康量表」。並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變量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女生人際關係優於國中男生,而國中男生較國中女生傾向使用「競爭策略」因應人際衝突,在心理健康中「自我悅納」程度較佳。
二、七年級學生在人際關係中的「人際困擾」解決能力與「心理健康」都較佳,並較八、九年級少用「競爭策略」與「逃避策略」等負向人際衝突因應策略。
三、國中生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三者之間有關係。
四、根據典型相關,國中生就人際關係與策略而言,愈少使用「競爭策略」與「逃避策略」因應人際衝突者,及「人際困擾」解決能力愈佳者,其在心理健康中「情緒平衡」層面表現愈佳。
五、從多元迴歸分析中,人關係與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能有效預測心理健康約46%的變異量,而人際關係中的變項中,又以「人際認知」對心理健康的預測力較高。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做為實務工作者及未來
研究之參考。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and Mental Health in Yilan County.
Lin Wan Hui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and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mong the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I-Lan, we randomly selected 740 students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a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cale”, and “Positive Mental Health Scale”. The obtained data was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un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reveals as follow:
1.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better than 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compared with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ore often used “competitive strategy” coping with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and they had a higher level of “self acceptance” in mental health.
2.Seventh-graders had better ability to solve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Moreover, Seventh-graders less often used negativ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such as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avoidance strategy”, than did eighth-graders and ninth-graders.
3.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and mental health exist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According to canonical correlation, as far a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trategies are concerne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used fewer“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avoidance coping strategy” with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had better ability to solve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and had better performance of “emotional balance” in mental health.
5.According to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can significant predict about 46% of the variation in mental health, wherein “interpersonal cognition”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had higher predictive power.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for practitioners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posed.

目次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次 ….. vi 表次 viii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人際關係及其相關研究 6 第二節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心理健康及其相關研究 19 第四節 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及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1 第五節 資料分析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4 第一節 國中生在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的現況 34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的差異情形 37 第三節 國中生在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的相關 42 第四節 國中生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對心理健康的預測分析 53 第五章 討論 61 第一節 國中生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性別與年級的差異性 61 第二節 國中生人際關係、人際衝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相關性和預測情形 6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2 第三節 研究限制………………………………………………………………………74 參考文獻 75 附錄 87 附錄: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8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財印 吳百祿(2002)。從青少年問題談情緒智力、情緒管理與生活輔導。學生輔導通訊,83(11),38-47。
王淑俐(1995)。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臺北市:合記。
王慧琦(2011)。大學生寬恕型態與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0,4-25。
王怡婷(2010)。少年之父母教養態度、家庭互動與其心理健康關係研究-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朱家德(2012)。基隆市國中生網路使用情形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江承曉 (199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彥陵(2006)。大學生親密關係中依附類型、衝突因應與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吳治勳、吳英璋、許文耀、蕭仁釗(2008)。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之編製和心理計量特性研究。測驗學刊,55(3),535-557。
吳炳緯(2011)。老人人際親密、社會參與及心理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瓊如(1997)。國中學生價值觀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0(6),153-162。
呂紀韋(2008)。青少年心理健康篩選量表之編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52,3152-3156。
李卓穎、楊士隆(2011)。高中職同儕間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為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1),81 -132。
李金治、陳政友(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
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44,1-31。
李坤崇、歐慧敏 (1996 )。青少年因應策略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3,241-262。
李孟智(1998)。青少女之生育問題。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7(5),381-387。
李金蓮(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美珠(2007)。自然體驗方案對國中生正向情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香穎(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正向情緒與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李詩萍(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沈淑鈴(2009)。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親子依附、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對受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楚文等(1993)。新編精神醫學。台北市:永大書局。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佳蓉(2012)。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季儀(2006)。青少年知覺之家庭系統分化、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玟伶(2013)。改善學童人際困擾之行動研究: 以樂高為基礎的治療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苡彤(2008)。國中生關係攻擊角色與規範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苡彤、程景琳 (2010)。國中生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之規範信念、同理心與因應策略。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1(2),1-28。
林瑞欽(1999)。高中生的心理困擾與求輔意願、態度調查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7(3),132-159。
林梅琪(2008)。臺北市國小學童同儕衝突及其處理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琦君(2010)。高職生網路使用型態與人際關係、網路成癮之探究—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級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侯明玉(2012)。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亭妤(2006)。我國青少年正向情緒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施俊名、吳裕益(2008)。「大學生身心健康量表」構念效度驗證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4),201-229。。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下)。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洪莉惠(2010)。國小學童師生關係、幸福感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婷婷(2007)。國中生身心健康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唐全騰(2008)。國中生生活壓力、壓力因應及憂鬱情緒-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美玲(2007)。青少年早期社會關係與其心理健康、偏差行為、快樂感相關性之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9(2),23-24。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崔珮玲(2004)。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 、人格特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臺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益誠(2013)。受霸凌知覺對國中生心理健康影響之相關研究-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瑞君(2012)。臺北市高中學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其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慧儀(2003)。台灣地區高中生社會網絡、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馨文(2007)。台北市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莊馥華(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許恩婷、程景琳 (2014)。中文版「青少年同儕衝突處理策略量表」之信效度檢驗。教育科學期刊,13(2),55-74。
許崇憲(2008)。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性別差異。中華輔導學報,23, 45-80。
許舒雅(2007)。桃園區高中生獨生子女的親子三角關係、同儕關係與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緖穩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丁熒(1999)。因應量表編製的回顧與分析。台南師院學報,32,61-89。
陳李綢、羅品欣(2005)。國小學童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
陳李綢(2008)。中學生個人特質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2),323-340。
陳李綢(2014)。「正向心理健康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陳李綢(2014)。中學生正向心理健康量表編製與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院,教育與發展研究,10(4),1-22。
陳李綢、蔡順良(2006)。中學生情緒智慧、同儕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自我效
能及生活適應測量指標研究成果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邁向卓越教育研討會-教育指標與學習評鑑師資培育政策」(台北市)
陳李綢、蔡順良(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陳李綢、吳淑禎 (2011)。「新訂青年生活適應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陳李綢 (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之發展。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6(3),343-368。
陳怡君(2012)。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昌蘭(2001)。陽光照不到的青春~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問題的歸因與因應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臺東市。
陳俐穎(2013)。手足競爭經驗者的人際衝突因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星孜(2010)。台北縣新住民與本國籍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困擾與人際壓力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柔蓁(2005)。北台灣地區國小兒童依附關係、自我效能、害羞與人際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婉真(2009)。青少年人際關係的量與質、歸屬感以及寂寞感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1(1),17-37。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雙葉。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第二版。臺北:雙葉。
陳慧玲(2011)。台北市街頭藝人生活型態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程景琳、廖小雯(2012)。國中生關係受害經驗與心理孤寂感之關聯及調節因子之檢驗。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8,1-25。
馮喬琳(2006)。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衝突類型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如君(2013)。青少年的親子三角關係與人際衝突解決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佳雯(2014)。大台北地區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松元、江永盛、鄭雪霏及劉俊昌(1997)。健康教學。台北:新學識文教。
黃政昌、呂紀韋(2008)。「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篩選性評估」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絢質(2010)。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筱甄(2008)。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德祥、李介至(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23,163-195。
黃韞臻、林淑惠(2009)。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中部五所大學爲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1),41-56。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台北:桂冠出版社。
楊宜璋(2013)。高中學生倦怠感、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趙芳玫(2003)。高中職學生的焦慮與憂鬱傾向之探討—以台北縣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劉奕蘭(2012)。「青少年人際認知成熟量表」之發展研究。測驗學刊,59(1),49-74。
歐滄和(1989)。高中學生校園人際壓力因應風格及有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孟如(2010)。國中生個人特質、安全感感受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淑遠 (2006)。國小兒童於親子衝突情境中角色取替能力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
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明若(1994)。國小學童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蔡金蓮(2009)。高中職學生家庭系統分化、自我概念與人際衝突解決策略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科技大學,臺南市。
蔣桂嫚 (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體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如安、許傳盛、蔡素芬、葉玉如(2007)。96年度高雄市國中小學校園霸凌之現況調查之研究。高雄市:社會局。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盧奐均、黃財尉、李美遠(2013)。青少年身心健康量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傅莉琳(2007)。青少年人際互動、寂寞感與網路心理需求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縣某所高職單親家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蕭家盈(2011)。國中舞蹈班學生人際關係於創造性舞蹈活動中的改變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賴雅純(2006)。成人依附類型與人際衝突事件及其衝突知覺與解決策略對大學生憂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戴淑梅(200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藍慶齡(2009)。由生理、心理、社會層面探討國中階段青少年的整體健康狀況與影響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顏秀玲(2004)。民眾心理健康與檳榔、菸、酒使用行為之關係—以南部民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魏琦芳(2008)。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貫時性研究。醫護科技學刊,10(4),251-266。
魏頡(2015)。國中生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東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聿廷(2002)。單親青少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臺東市。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建文 (1979)。 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發展。教育心理學報, 11(12),99-113。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8)。人際關係與溝通(原作者: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 Verderber)。臺北市:揚智。
黃慧真(譯)(1998)。發展心理學(原作者:歐芡)。台北市:桂冠。
二、西文部份
Aldwin, C., M. & Revenson, T.A. (1987). Does coping help?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 337-348.
Berndt, T. J., & Keefe, K. (1992). Friends’ influence on adolescents’ perception in themselves at school. In D. H. Schunk & J. L. Meece (Eds). Student perception in the classroom (pp. 51-73). Hillsdale, NJ: Erlbaum.
Blake, R. R., & Mouton, J. S. (1964). The managerial grid. Houston. Texas: Gulf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rammer, L. M.(1993). The Helpering Relationship : Process and Skill. New York : Petrocelli Books
Causey, D. L., & Dubow, E. F. (1992). Development of a self-report coping measure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Psychology,21, 47-59.
Collishaw S., Maughan B., Goodman R. and Pickles A. (2004). Time trends in dolescent mental health.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45(8), 50-62
Compas, B. E., Malcarne, V. L., & Fondacaro, K. M. (1988). Coping with stressfulevents in order children and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 405-411.
Corsano, P., Majorano, M., & Champretavy, L. (2006).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experience of being alone. Adolescence, 41, 341–353.
DeLongis, A., Coyne, J. C., Dakof, G.,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2). Relationship of daily hassles, uplifts, and major life events to health status. Health Psychology, 1, 119-136
Dumont,M.,& Provost,M.A.(1999).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s: Protective role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rategies, self-esteem, and social activities on experience of stres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8(3), 343-363.
Erwin, P. (1998).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New York: Rout
Ebata, A. T., & Moos, R. H. (1994). Personal, situational and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cop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Adolescence, 4, 99–125.
Erikson, E. H. (1959).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Psychology issues, Monograph 1.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Furrer, C., & Skinner, E. (2003). Sense of relatedness as a factor in children’s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 148-162
Gilligan, C. (1982).In a different voice :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ttman, J. M., & Metettal, G. (1986). Speculations about social and affective development: Friendship and acquaintanceship through adolescence. In J. M. Gottman & J. G. Parker (Eds.), Conversation of friends: Speculations on affective development (pp. 192–237).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
Hall, N. (1987) The Emergence of Literacy.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Hall-Lande, J. A., Eisenberg, M. E., Christenson, S. L., & Neumark-Sztainer, D. (2007). Social isola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adolescence. Adolescence, 42(166), 265-286.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 Wiley
Herman-Stahl, M. A., Stemmler, M., & Petersen, A. C.(1995). Approach and avoidant coping : Implications for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8(3), 649-665.
Keridler, W. J. (1984). Crea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University Park, IL: Good Year Books.
Kilmann, R. H., and Thomas, K. W. (1977) "Developing a Forced-Choice Measure of Conflict-Handling Behavior: The MODE Instru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7(2), 309-325.
Lazarus, R. S. & 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loyd, S. A., & Emery, B. C. (1994). Physically aggressive conflic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 D. D. Cahn (Ed.), Conflict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27-4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Maslow, A. (1971).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Y: Wiley
Newcomb, A.F., Bukowski, W.M., & Pattee, L. (1993).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A
Psychology, 109(2), 189-199.
Rahim, M. A. (1983).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09, 189-199.
Richards, M., & Larson, R. (1989). Sex differences in the early adolescent life space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8(5), 617- 626.
Roth,S., & Cohen, L. J. (1986). Approach, avoidance, and coping with st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41, 813-819.
Sandstrom, M. J., & Cillessen, A. H. N. (2006). Likeable versus popular: Distinct implications for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0(4), 305-314.
Schiamberg, L. B. (198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Macillan.
Schutz, W. C. (199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o Alto, CA: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hermis, M. D., Webb, P. M., & Mzumara, H. R. (1999). An assessment of the concurr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erkler Style Preference Inventory (MSPI).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7(2), 173-185.
Sullivan, H. S.(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London, UK:Routledge.
Thomas, K. W. (1976). 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Chicago: Rand McNaiiy.
Vitaliano, P.P., Russo, J., Carr ,J.E, Maiuro, R. D. & Becker, J.(1985). The ways of coping checklist: Revision and psychometric raperties.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20, 3-26
Volkema, R. J., & Bergmann, T. J. (1995). Conflict styles as indicators of behavioral patterns in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5 (1), 5-15.
Womack, J.P., Jones D.T. and Roos D. (1990).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New York:Rawson Associate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