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毓玲 Su, Yu-Ling |
---|---|
論文名稱: |
理性與感性的共鳴──《楚辭‧九章》研究 |
指導教授: | 高秋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6 |
中文關鍵詞: | 楚辭 、屈原 、九章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5 下載:10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屈原以一獨立作家的身分,在《詩經》寫實文學之後自鑄偉辭,另闢中國浪漫文學的藝術道路。一方面固然肇基於其本身優越的創作天才,二方面也與其生活的時代背景及本身的思想意識相關。〈九章〉誠然不若〈離騷〉般想像宏肆,也不似〈天問〉般氣鑠古今,但作為一組融強烈政治性與濃郁抒情性於一爐的生命組詩,它不僅揭示了屈原生命各個歷程的現實遭際、心靈困頓,也彰顯了屈原可與日月爭光的精神人格。
本論文將〈九章〉研究分為「創作背景」、「內容探討」、「形式析探」及「文學價值」四大面向,試圖透過屈原其人與屈原其文的綜合性理解,更深入地體察〈九章〉文字中耐人尋味之處,一窺屈原深層的內心世界。
首先,對於〈九章〉創作背景的認識乃分從「時代氛圍與思潮」、「楚民族精神特質」以及「屈原思想意識之基點」三面向切入。從戰國時代弱肉強食、競進爭強的國家意識出發,衍生出各家思想流派針對現實環境的各自對應之方,配合文本的舉證歸結出屈原思想是儒家、墨家、道家、稷下學派的有機結合,而他「入則與王圖議國事」、「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的政治角色亦表現出縱橫家的特質。再從屈原生長的楚地特有文化質素來看,「辟在荊山、蓽路藍縷」的先祖基業讓楚人以「輔有蠻夷、以屬諸夏」為自我民族定位;而長時間與南蠻文化的交流,使楚人仍保有豐盈的神話思維與宗教信仰,形成政治理性與浪漫個性兼融的民族特質。而屈原思想意識之基點,一方面以其感性思維對民族血緣展現絕對的認同;另一方面又以其理性意識對個體人格與國家命運表現全然的關注,集「滾熱的感情」與「冰冷的頭腦」於一身。
其次,在解讀〈九章〉內容方面,本論文既非以通盤角度分析其思想意識,也非將九篇文章各自獨立解析,而是結合屈原的生命歷程,歸結出「以道自任之理想」、「罹讒見疏之怨憤」、「國身一體之悲慨」、「自沉汨羅之抉擇」四個子題。屈原之「道」,一言以蔽之即是對「美」的堅持;分而言之即是落實「美德」與「美政」的人生理想。〈橘頌〉是青年屈原透過對橘的歌頌,表達他不隨波逐流的獨立人格,是對美德的宣誓與執著。而透過〈惜誦〉的自我表白,〈抽思〉與〈思美人〉的怨慕情懷,屈原儘管遭受仕途上的挫折,仍鍥而不捨地重申好美脩能的自我堅持,這是他對理想中美政的企慕與努力。及至〈哀郢〉、〈涉江〉二篇,對國君已再無眷顧期盼之意,取而代之的是對君王蒙昧愚行的揭露與對國族的眷戀之情。這是屈原將原本投注於君王身上的理想返歸己身,且將宗族情懷更集中關注於楚民族命運的思想轉捩點。最後,向來被視為屈子臨絕之音的〈惜往日〉、〈悲回風〉、〈懷沙〉三篇,一方面表現了屈原對「知」與「時」的焦慮;二方面揭露了或「遊」或「羈」的掙扎,終歸於以「向死之姿」──自沉汨羅作結。它揭示了屈原至死不屈的鬥爭精神,更成就了屈原人格價值的尊嚴。
第三,在解析〈九章〉形式部分,分從「謀篇佈局」、「意象營造」、「遣詞造句」三方面著手。「謀篇佈局」一節將九篇文章分為三組,分別是「出入時空的紀行式結構」──〈哀郢〉、〈涉江〉、〈懷沙〉;「直賦其事的抒懷式結構」──〈惜誦〉、〈惜往日〉、〈抽思〉、〈思美人〉;「感物生情的比興式結構」──〈橘頌〉、〈悲回風〉。「意象營造」一節則透過動植物意象、人物意象、神話意象以及遊觀意象的分析,建構屈騷藝術的主觀情意與美學之極則。「遣詞造句」一節雖看似枯燥單調,實則楚語楚聲的援引讓屈騷除了文字畫面之外,又多了聲情之美,也強化了屈騷鮮明的地域特色。上承《詩經》四言體式並加以擴充延展的長言句式,配合「兮」字的靈活運用、雙聲疊韻詞與連綿詞的大量出現,在在添深了纏綿悽愴的情意,是詩情與聲情的完美結合。
最後,〈九章〉由於其植基於現實卻又抒之以怨情的特殊創作背景,在文學上自有其不可抹滅的價值。從藝術表現來看,它輔助了屈騷美學系統的建立,奠定面向現實憂患的創作意識、質文相生的思想內涵以及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從作家風格來看,它展示了同為血肉之軀的屈原,在坎坷的政治生涯中由困頓掙扎以至超越得永生的歷程,為後世樹立了堪為楷模的人格範型;從文學發展來看,它更開啟了諸多創作的題材,不管是香草美人的意象典型,或是登臨望歸的行動模式,甚至是對自然萬物的體察與關注,這些種子在〈九章〉中萌芽,而在悠遠的文學道路上各擅勝場,綻放無限風華。
一、專書
(一)古籍文獻
1.楚辭類(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然民國以後注疏之作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漢)王逸:《楚辭章句》,馮紹祖觀妙齋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宋)朱熹:《楚辭集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宋)吳仁傑:《離騷草木疏》,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3月。
(明)汪瑗著,董洪利點校:《楚辭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清)林雲銘《楚辭燈》四卷,臺北:廣文書局,1963年。
(清)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戴震:《屈原賦注》,《清人楚辭注三種》,臺北:長安出版社,1975年。
(清)陳本禮箋注:《屈辭精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吳平、回達強主編:《楚辭文獻集成》,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
姜亮夫:《屈原賦校注》,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1974年。
傅錫壬:《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6年。
黃靈庚:《楚辭章句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其他類
(由於先秦古籍多非一人專著,故於此先列出通行之原作者,方便依照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周)老子著,吳怡:《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周)墨翟著,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5月。
(周)管仲著,王冬珍、徐文助、陳郁夫、陳麗桂校注:《新編管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周)左丘明著,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
(周)左丘明著,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戰國)慎到:《慎子》,收錄於朱友華、梅季、周本述譯注:《商君書、慎子、孫子、吳子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
(戰國)荀況著,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戰國)韓非著,傅武光、賴炎元注譯:《新譯韓非子》,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漢)劉安原著,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漢)劉向輯錄,溫洪隆注譯:《新譯戰國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漢)司馬遷原著,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漢)班固原著,施之勉:《漢書集釋》,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漢)鄭玄著,王夢鷗註譯,王雲五主編:《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3月修訂四版。
(漢)鄭玄、(清)劉寶楠注:《論語正義》,上海:上海書局,1998年。
(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漢)班固著,(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發行,1978年。
(漢)王充原著,蔡鎮楚注譯:《新譯論衡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梁)蕭統:《文選‧序》,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
(梁)鍾嶸原著,趙仲邑:《鍾嶸詩品譯注》,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
(明)李贄:《焚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姚鼐:《惜抱軒全集》,北京:北京中國書局出版,1991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二)近人著作(依姓氏筆劃排列,外文著作置末)
1.楚辭類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毛慶:《詩祖涅槃:屈原和他的詩》,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王德華:《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王家歆:《楚辭九章集釋》,臺北:台灣商務,2007年。
白銘編著:《二十世紀楚辭研究文獻目錄》,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李誠:《楚辭文心管窺 龍鳳文化研究之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李金坤《風騷比較新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易重廉:《中國楚辭學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吳天任:《楚辭文學的特質》,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7月。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林庚:《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
周嘯天主編:《楚辭鑑賞集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施淑女:《九歌天問二招的成立背景與楚辭文學精神的探討》,臺大文史叢刊,1969年。
姜亮夫:《楚辭書目五種》,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10月。
姜亮夫:《楚辭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姜亮夫:《楚辭通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胡曉明選編:《楚辭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馬茂元總主編,楊金鼎分冊主編:《楚辭評論資料選》,臺北:長安出版社,1988年9月。
徐志嘯:《楚辭綜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高秋鳳:《天問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高秋鳳:《楚辭三九暨後世以九名篇擬作之研探》,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陳怡良:《屈原文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陳怡良:《屈騷審美與修辭》,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陳煒舜:《屈騷纂緒:楚辭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游國恩:《楚辭概論》,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
游國恩等箸:《楚辭集釋》,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屈原研究論集》,長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5月。
湯炳正:《楚辭類稿》,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
湯炳正:《屈賦新探》,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
彭毅:《楚辭詮微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傅錫壬:《山川寂寞衣冠淚》,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楊義:《楚辭詩學》,收入《楊義文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詹安泰:《屈原 宋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趙沛霖:《屈賦研究論衡》,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趙奎夫:《屈原與他的時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趙輝:《楚辭文化背景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黃中模:《現代楚辭批評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黃碧璉:《屈原與楚文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廖棟樑:《靈鈞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劉永濟:《屈賦通箋 箋屈餘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鄭在瀛:《楚辭探奇》,臺北:萬卷頭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潘富俊著/攝影,呂勝由攝影:《楚辭植物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董運庭:《楚辭與屈原辭再考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蔣天樞:《楚辭論文集》,臺中: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蔡靖泉:《楚文學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聶石樵:《屈原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蕭兵:《楚辭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顏翔林:《楚辭美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饒宗頤:《楚辭地理考》,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
尹錫康,周發祥編:《楚辭資料海外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蘇雪林:《楚騷新詁》,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日)竹治貞夫:《楚辭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8年。
勞倫斯˙A˙施耐德(LaurenceA.Schneider)著,張嘯虎、蔡靖泉中譯:《楚國狂人──忠與諫的中國政治》(A Madman of Ch’u:The Chinese Myth of Loyalty and Dissent)﹝案:中譯本書名為《楚國狂人屈原與中國政治神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2.其他類
王國維著,馬自毅注釋:《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
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辰冬:《文學新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收錄於《華夏美學‧美學四講》,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何丹:《詩經四言體起源探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汪裕雄:《審美意象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林庚:《中國文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禹克坤:《中國詩歌的審美境界》,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一至四冊,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
年。
徐中玉主編,陳謙豫副主編,陸海明、徐文茂編:《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專題資料叢刊──通變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9月。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12月。
徐志嘯:《先秦詩:真與奇的耦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曹冕:《修辭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4年。
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楊安崙 程俊著:《先秦美學思想史略》,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
鄒華:《中國美學原點解析》,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劉熙載:《藝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蒙文通:《法家流變考》,收入《蒙文通文集》第一卷《古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7月。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編著:《美學新編》,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年。
錢鍾書:《管錐篇(二)》上卷,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譚宇權:《墨子思想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德)尼采著,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
(美)李普曼編,鄧鵬譯:《當代美學》,北京:光陽日報出版社,1986年。
(美)坎伯著,朱侃如譯:《神話》,臺北:立緒文化,1995年。
(瑞士)榮格:《心理學與文學》,上海:三聯書店,1987年。
二、學位論文(依完成日期排列)
王峰霞:《九章中的屈原形象》,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曾偉銘:《〈離騷〉、〈九章〉、〈天問〉中屈原自我形象與修辭探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9年。
賴怡君:《善惡、聖俗與生死:《楚辭》二元思維研究──屈子精神及其思維模式探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吳燕真:《招魂、尋跡與辯誣 黃文煥《楚辭聽直》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劉慶安:《九章時地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李紫琳:《詩意的棲居:楚辭中的空間感與身體感》,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 虹:《九章研究》,浙江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游麗芳:《屈賦草木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任 強:《屈原九章研究》,安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宋 濤:《楚辭意象與楚辭詩學》,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陳怡蘋:《楚辭美學探微》,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佳樺:《楚辭修辭藝術探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玲敏:《屈原的生命風姿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秋吟:《屈賦意象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傅錫壬:《楚辭語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5年。
三、單篇期刊論文(依出刊日期排列)
1.楚辭類
姚小鷗、王青:〈屈騷美詞與屈原的審美觀〉,《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夏之卷。
張登勤:〈我國最早的抒情紀行組詩〈九章〉〉,《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總第154期。
王峰、黃瑩:〈楚人文化心理論略〉,《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10年1月。
劉玉堂、尹弘兵:〈楚蠻與早期楚文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10年1月。
蔡紅燕:〈發憤以抒情 屈原〈離騷〉中的「政心」與「詩心」〉,《焦作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2009年7月。
謝北方:〈「露才揚己」與「生態自我」──論屈原的自我形象兼班固對屈原的評價〉,《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09年2月。
魯瑞菁:〈屈原仕進、隱逸與水死情節研究──以伯夷、彭咸與伍子胥三組人物為參照系的討論〉,《興大中文學報 文學與神話特刊》第23期,2008年11月。
方銘、張鶴:〈2007楚辭研究述評〉,《雲夢學刊》第29卷第5期,2008年9月。
毛麗:〈楚辭中的「香草」之意蘊〉,《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8卷第4期,2008年4月。
任強:〈屈辭中彭咸意象試析〉,《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5期,2007年10月。
趙徽:〈屈騷美學之思與儒道之辨〉,《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7卷第9期,2007年9月。李霽:〈屈原「蘭草情節」的文化層意蘊〉,《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7年8月。
金榮權:〈從楚辭神話看楚文化氣質與民族精神〉,《雲夢學刊》第28卷第2期,2007年3月。
何方形:〈屈騷精神與中國山水詩的審美情感〉,《雲夢學刊》第28卷第2期,2007年3月。
李金坤:〈楚辭自然生態意識審美〉,《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2006年12月。
高秋鳳:〈台灣楚辭研究六十年(1946~2005)〉,《國文學報》第四十期,2006年12月。
朱良志:〈楚辭的美學價值四題〉,《雲夢學刊》第27卷第6期,2006年11月。
吳承林、張岳林:〈一個倒果為因的命題──就屈原〈九章〉的整體構想問題與毛慶先生商榷〉,《皖西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5年12月。
高秋鳳:〈《楚辭˙九章》思想意識探析〉,第四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上下求索──《楚辭》的文學藝術與文化觀照」論文集,2005年11月。
陳耀基:〈楚辭體式探論〉,《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余英華:〈析九章˙悲回風的情景關係〉,《宿州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2004年10月。
馬慶國:〈橘頌及詠物詩的傳統特色〉,《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5期,2004年9月。
毛 慶:〈論屈原對〈九章〉的整體構想及整理〉,《文學遺產》,2004年第6期。
張樹國:〈悲回風為九章「大尾」說新證及作者問題〉,《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2004年2月。
王紅:〈從惜誦看屈原的「發憤抒情」說〉,《江漢論壇》,2003年7月。
羅建新:〈橘頌的詩學結構〉,《肇慶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3年2月。
何金松:〈楚辭˙九章中的非屈原作品〉,《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6期,2002年11月。
顧 農:〈〈九章〉闡釋三題〉,《雲夢學刊》第23卷第5期,2002年9月。
龔紅林:〈橘與屈子精神──重讀橘頌〉,《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4期,2002年7月。
林明華:〈〈九章〉之寫作年代及其內在聯繫〉,《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
錢玉趾:〈屈原自投汨羅江之謎破解──兼析懷沙之含義〉,《文史雜誌》,2002年第1期。
張國榮:〈楚辭˙九章˙哀郢中的「陵陽」究係何方〉,《雲夢學刊》第22卷第5期,2001年9月。
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台大中文系,2001年。
張登勤:〈屈原九章思想論〉,《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2001年3月。
潘定武:〈從懷沙、惜往日看屈原沉江的原因〉,《皖西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2月。
林怡:〈欲不死而不得不死──從九章看屈原的心路歷程並論九章諸篇情緒變化的內在關聯〉,《靈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4期,2000年10月。
黃桂鳳:〈《楚辭》對比興的發展〉(《玉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1期,2000年。
駱玉明:〈雙重旋律的人生樂章──中國文學中道德主旨與情感欲求的糾結〉,《學說中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韋愛萍:〈詠物言志 美在其中──〈橘頌〉賞讀〉,《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4月。
趙沛霖、夏康達:〈試論〈九章〉的現實主義〉,《成都大學學報》,1981年2月。
2.其他類
陸慶祥:〈儒家政治美學論〉,《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5期,2010年9月。
陳常青:〈論道家的入世思想〉,《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1卷第6期,2010年6月。
沈錦發:〈先秦儒家「聖王原理」探析 兼論先秦儒家政治與道德的關係〉,《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2期,2010年3月。
胡俊修、朱子夏:〈先秦儒道民生思想之比較〉,《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8期(總第182期)。
楊智君:〈從《墨子‧非儒》探析墨家和儒家論辯的焦點議題〉,《聯大學報》第6卷第2期,2009年12月。
趙逵夫:〈論縱橫家的歷史地位與《鬼谷子》的思想價值〉,《中州學刊》第163期,2008年1月。
王聖:〈比興的原始思維特徵〉,《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2007年10月。
于孔寶:〈稷下學風與百家爭鳴〉,《齊魯學刊》2002年第6期(總第171期)。
黃耀堃:〈兩漢辭賦亂辭考〉,《新亞學術集刊(賦學專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