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佳穎 |
---|---|
論文名稱: |
社區大學社區參與指標建構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icato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University |
指導教授: | 林振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7 |
中文關鍵詞: | 社區大學 、社區參與 、指標 |
英文關鍵詞: | Community Univers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dicato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4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在建構我國社區大學社區參與指標,透過文件分析法就社區大學的背景、社區參與的意涵與目前社區參與的相關測量等進行探討,接著依CIPP模式,採用德惠法彙整17位專家學者與臺北市社區大學經驗深厚人士的意見,歷經三回合問卷往返,彙整得到社區大學社區參與指標。
本研究根據文件分析法與德惠法問卷調查結果,而獲得以下的研究發現:社區大學社區參與指標主構面包含「社大理念與組織運作」、「課程與社區參與之連結」、「社大參與社區之行動」、「社大與社區的合作與經營」等四項;次構面包含「理念與目標」、「人力與財務」、「運作與管理」、「課程符合社區需求」、「課程培育社區發展人才」、「課程凝聚社區認同」、「課程展現社區文化特色」、「社區傳播與教育功能」、「社區活動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社會公共議題參與」、「社區資源整合與開發」、「社區人才的培訓與經營」、「社大與社區組織建構合作夥伴關係」等十四項;其內涵則共計有五十三項。
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歸納出四大結論:一、理念與目標的設定,是社區參與的首要任務;二、社區人才培育與經營的重要性;三、直接參與社區的重要性;四、社區內部合作與資源共享的重要性。
This research is aim to construct domestic indicato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university. With the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we give a review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the meaning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some current survey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en we follow the CIPP model and adopt Delphi Techiques to arrange the comments from 17 experts and some experienced participants in Community University in Taipei. Afte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arrange the results into the indicato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Delphi Techiques, we discover 4 main aspects,14 sub aspects and 53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he indicators. Here are the four main aspects: The ideal of Community University and its formation, the relevance betwee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the curriculum,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and co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between the
community and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There are 14 sub-aspects which include ideal and goal, human recourses and financial affair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how the curriculum matches the need of community, how curriculum cultivates the talents of community, how can curriculum build community identity,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community,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issues of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talents, and the partnership of Community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We can reach four main conclusions from the research : (1) The primary goal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to set ideas and goals. (2) It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and manage talents of the community. (3) It is significa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ty directly. (4) It is important to cooperate and share resources with others in the community.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文山社區大學(2008)。文山社大97-2學期開課總表。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wenshan.org.tw/wscc/modules/tinyd0/index.
php?id=2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保進(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王保進(1996)。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1-18。
王派仁(1994)。兩個社區發展個案之比較—以一個城市社區與一個鄉村社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丘昌泰、陳金貴、洪鴻智(2001)。臺北市社區參與制度之研究。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08 輯。
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2)。終身學習法。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48
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2002)。社區大學評鑑制度之規劃。臺北: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江明修、陳定銘(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李素馨、蔡淑美(1995)。民眾參與在觀光規劃中之運用。觀光研究學報,1(1),66-79。
李秉真(1997)。社區實質環境、社會條件與社區福利間關係-以臺北市萬
芳社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增祿(1983)。社會福利與社區發展之研究。臺中︰社會工作研究服務中
心。
沈又斌(1994)。社區動員與都市意義的轉變—臺北市「慶城社區」的形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4)。臺灣社區大學導覽。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臺北。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5)。94年度「社區與社會參與」作業手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01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CertCU/199
00880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6)。95年度「社區與社會參與」作業手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01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CertCU/199
00880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7)。96年度「學校經營與公共參與」作業手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01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CertCU/
19900880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8)。97年度「學校經營與公共參與」作業手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CertCU/
19989611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9)。社大總數。檢索日期:2009年06月15日。取自:http://www.napcu.org.tw/napcuwebsite/
吳宜蓁(1996)。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規劃與社區意識提升。臺北:中華文化
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珮雯(2003)。高雄市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及對社區發展協會滿意度之關係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高等教育文化。
周志宏(1999)。社區大學的理想及其實踐的難題—社區大學的法令與制度問題。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籌備會等主編「第一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手冊」:新竹。
林妙香(2000)。社區義工參與社區問題解決的學習及其影響之探討—以嘉義市王田里社區義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林妍君(2002)。社區參與在臺北市社區環境改造應用之研究─以東榮社區與萬和社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2)。社會調查。臺北:五南。
林振春(1993)。當前臺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評估方法之回顧與展望。成人教育雙月刊,11,31-38。
林振春(1997)。臺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德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43-82。
林振春、劉子利(2003)。臺北市社區大學經費運用之調查分析。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ccwt.tp.edu.tw/Pub-Research.asp
林勝義(1990)。老人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臺北: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信義社區大學(2008)。教師聘審辦法。檢索日期:2008年06月15日。取自:http://www.xycc.org.tw/xycc/modules/xoopsfaq/index.php?cat_id=4
施教裕(1997)。社區參與的理論與實務。社會福利,129,2-8。
夏鑄九(1999)。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臺灣的社區營造。城市與設計學報,
9、10,175-185。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正中書局。
張其嫺(1993)。臺北市示範社區婦女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則周(2000)。釐清社區大學目標—從課程設計走出困境。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籌備會等主編「第二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手冊」:高雄。
張捷隆(2008)社大運動十年的回顧與反思。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編「社區大學十年有成研討會手冊-社大運動十年的回顧與前瞻」:臺北。
張鈿富(1996)。臺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3),18-40。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載於簡茂發、李琪明(主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頁2-25)。臺北:學富文化。
張德永(2000)。社區學院的策略規劃。臺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臺北:教育部。
梁恩嘉(2002)。大廍花鼓陣對社區意識覺醒及社區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許淑敏、邱啟潤 (1999) 。社區參與之概念及其應用。領導護理,3(1),13-18。
陳虹(2005)。中國城市居民社區參與問題的探討。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14(1):19-23。
陳怡如(2000)。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參與及其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其南(1994年10月6日)。社區與國家重建。中國時報:第十一版。
陳其南(1995年2月19日)。經營大臺灣,從小社區做起。中國時報:第十一版。
陳其南(1996)。終生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主編「社區成人教育學術研討會手冊」:高雄。
陳茂祥(1985)。淺談一般社區理論。社區發展,8(32),32-41。
陳蕙欣(2003)。社區之參與傳播研究-以宜蘭縣珍珠社區發展文化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靜誼(2007)。社區居民社區意識及對社區總體營造認知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河堤社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萬靈(2004)。社區參與的微觀機制研究。學術研究,4:77-81。
黃政傑、李隆盛等(1996)。中小學基本能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委託
專案研究。臺北:教育部。
黃政傑、翁福元、方志華、張美蓮(1997)。教育指標系統整合型研究之規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NSC85-2475-H-003-015R)。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武雄(2004)。「我們要辦怎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劃通案」。黃武雄等箸,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頁14-54)。臺北:左岸。
黃甯(1999)。德國民眾高等學校作為終生教育機構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碧雲(2005)。臺北市社區大學營運現況與未來發展。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ccwt.tp.edu.tw/Pub-Meeting.asp
楊碧雲(2008)。「臺北市社區大學十年回顧與前瞻」。楊碧雲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十年回顧與前瞻(頁13-61)。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董安琪譯(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臺北:遠流。
臺北市社區大學聯網(2008)。相關法規。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5日。取自:
http://www.ccwt.tp.edu.tw/Pub-Law.asp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1)。臺北市社區大學現代公民學程草案。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社區大學現代公民學程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3)。臺北市社區大學評鑑指標之建立。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ccwt.tp.edu.tw/Pub-Research.asp
臺北市教育局(2008)。臺北市97年度社區大學評鑑總結報告,未出版。
鄧弼文(2001)。臺灣地區地方競爭力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臺北:天下文化出版。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臺北市:三民書局。
蔡宏進(2006)。社區原理。臺北:三民書局。修定三版二刷。
蔡素貞(2008)。「從全國社大觀點看臺北市社大的發展與困境」。楊碧雲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十年回顧與前瞻(頁103-131)。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書玄、張長義(2006)。社區參與生態旅遊-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結合八煙社區為例。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20(4),243-259。
蔡傳暉 (1999)。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八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入學與選課手冊」,頁187-198。
蔡傳暉(2001)。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入學與學習資源手冊,頁281-292。
魏惠娟(1996)。美國社區學院系統概覽。輯於八十五年度獎助績優教育人員短期出國研習團第四團:終生教育的推展與實施-美國社區學院系統研習報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嚴志蘭(2004)。論城市中社區參與的功能及其實現。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12:25-27。
顧忠華(2000)。 臺灣「第三部門」的形成其對「社會自治」的影響。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研究摘要(未出版)。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V. (1991). Alternative economic indicators. London:Routledge.
Coben S.(1996).Mobilizing Communities for Participation and Empowerment. InServaes,J., Jacobson, T.L. & White, S.A.(eds.),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for Social Change. Londan:Sage Production.
Cuttance, P. F. (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Keynote address prepared foe the 3r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icators in Education, Canberra.
De Neufville (1979). Social Indicators amd Public Policy : Interactive
Process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Elsevier, NY.
Hughey, J. and P. W. Speer(2002).’Community, Sense of Community, and Networks’, in A. T. Fisher, C. C. Sonn and B. J. Bishop(eds.),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Research,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 Paris:UNESCO.
Midgley, James.(1986).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 Londan:Methuen.
Paul, S.(198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World Bank Experience.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6. Washington, D.C.
Poplin, D. E.(1972).Community: A Survey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New York:Mcmillan,Co.
Poplin, D. E.(1979).Community: A Survey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New York:Macmillan.
Putmam, R.(2000).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Servaes, J.(1996).Introduction :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and Research in Development Setting. In Servaes,J., Jacobson, T.L. & White, S.A.(Eds.).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for Social Change. Sage Production.
Spee, A. & Bormans, R. (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4 (2),139-155.
United Nations.(1981). Popular Participation as A Strategy for
Promoting Community Level Ac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White, A. T.(1982).Wh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ssignment
Children, 59/60 ,17-34.
White, S., Nair, K. S. & Ascroft, J.(1994).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Working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Londan:Sage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