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奕成
LinYiCheng
論文名稱: 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s between Taiwan and India
指導教授: 王如哲
Wang, Ru-Jer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9
中文關鍵詞: 印度比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評鑑
英文關鍵詞: India, comparative education studies,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80下載:10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自1975年發展以來,累積了豐富的成果。然而,在高等教育日益大眾化、市場化與國際化的趨勢之下,高等教育品質的確保與提升被視為必須持續努力的工作。本研究之比較研究對象-印度,近年來在經濟發展上迅速崛起,並被美國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將其與中國大陸、俄羅斯、巴西共同譽為「金磚四國」。高等教育是一國的經濟命脈,印度除了在經濟發展上擁有傲人的成就,其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措施在國際上也備受肯定,值得我國深入探究與學習。此外,印度近年來在與台灣同樣受到高等教育迅速擴張的衝擊,而產生高等教育質量不均的質疑。因此,本研究擬就蒐集台灣與印度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相關文獻與官方文件資料,運用文件分析法以及Bereday的比較教育研究法,進行國際比較分析。根據上述,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一、探討高等教育評鑑之內涵;二、探討高等教育評鑑模式;三、探討台灣與印度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沿革;四、探究台灣與印度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實施現況;五、比較台灣與印度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評鑑模式;六、歸納分析結果,提出結論並試圖對台灣和印度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的未來發展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兩國教育行政機關決策之參考。
  比較分析過程中,以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脈絡(包含發展分期、評鑑動機、評鑑機構性質、評鑑類型)以及實施現況(包含評鑑機構、評鑑類型、評鑑目的、評鑑內容與標準、評鑑程序、評鑑結果的處理與運用)為比較點,探討二國之異同。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對二國提出具體建議,以供二國之教育行政決策人員制定政策之參考。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Taiwan from 1975, it has accumulated lots of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trend of popularization, marke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assurance and enhancement of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seen as continuous work. In this research, the comparative object—India, as one of “BRICs,” which was named by Goldman Sachs with China, Russia, and Brazil, has a fast progress in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Except for its high achieve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ia’s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lso confirmed in the world-wide, so it will be worth for Taiwan to inquiry and trace. In addition, both Taiwan and India have impacted on the rash extens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there were generated the query of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would utilize document analysis and Bereday’s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to compare th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between Taiwan and India. Based on abov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listed as follows: 1.to explore the content of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2.to explore th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model; 3.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Taiwan and India; 4.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Taiwan and India; 5.to compare the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model in Taiwan and India; 6. to induct the analysis outcome, make the conclusion and bring up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 as some reference upon policy mak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y, the researcher us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onsists of development periods, the motive of the evaluation, the nature of the evaluation institution, and the evaluation types) and the practice situation (consists of evaluation institutions, evaluation types, evaluation purposes, evaluation content and criteria, evaluation procedure, and the manip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outcomes) as comparative point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and India. Finally, the researcher would base on the conclusions to bring up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 as some reference upon policy mak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與待答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高等教育評鑑之內涵 23   第二節 高等教育評鑑之模式 42   第三節 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制度現況 71 第三章 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與現況 85   第一節 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沿革 85   第二節 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實施現況 93 第四章 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與現況 123   第一節 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沿革 123   第二節 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實施現況 129 第五章 綜合比較 155   第一節 發展沿革之比較 155   第二節 實施現況之比較 16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77   第一節 結論 177   第二節 建議 184 參考文獻 191   中文部分 191   西文部分 196 表次 表 1-1 國內跨國性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相關博碩士論文及期刊論文 6 表 1-2 Bereday 兩種並列模式 13 表 2-1 學者對高等教育評鑑目的之看法 27 表 2-2 內外部評鑑比較表 30 表 2-3 機構評鑑與專業領域評鑑比較表 33 表 2-4 美國六個區域認證機構之認證宗旨與目的 45 表 2-5 美國六個區域認證機構之認證內容與標準 51 表 2-6 美國高等教育認可制度之重要內涵 57 表 2-7 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之重要內涵 70 表 3-1 大學校院評鑑認可結果之處理方式與有效年數 106 表 3-2 系所評鑑認可結果之決定標準、認可有效年數及結果處理方式 117 表 4-1 印度高等教育評鑑規準評分權重百分比分析表 141 表 4-2 印度高等教育評鑑規準關鍵面向權重分析表 142 表 4-3 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分數級數表 150 表 5-1 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發展沿革比較表 159 表 5-2 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目的比較表 166 表 5-3 台灣與印度評鑑內容與標準比較表 169 表 5-4 台灣與印度高等教育評鑑方法與過程比較表 171 表 5-5 台灣與印度實地訪評比較表 173 表 5-6 台灣與印度高教育評鑑結果處理與運用比較表 175 圖次 圖1-1 比較分析的步驟 15 圖1-2 研究步驟圖 17 圖1-3 研究架構圖 19 圖2-1 美國高等教育認可制度架構圖 50 圖2-2 英國高等教育評鑑機構演變圖 61 圖3-1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教育部及學校之權責關係圖 93 圖3-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組織架構圖 94 圖3-3 台灣大學校院校務評鑑標準之PDCA循環圈 100 圖3-4 台灣大學校務評鑑流程圖 106 圖3-5 台灣大學校院校務評鑑認可結果審議程序 107 圖3-6 台灣系所評鑑流程圖 117 圖3-7 台灣系所評鑑認可結果審議程序 118 圖4-1 NAAC品質保證流程圖 138 圖4-2 印度高等教育評鑑與認可流程圖 149 圖4-3 印度高等教育評鑑計分流程圖 150

中文部分
王如哲(2008)。國際大學研究績效評鑑。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保進(1997a)。大學教育評鑑之內涵分析。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頁161-217)。台北市:五南。
王保進(1997b)。大學評鑑模式(二)-品質保證制度。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頁257-296)。台北市:五南。
王保進(譯)(2002)。H.R.Kells著。大學自我評鑑(Self-study Process:A Guide for Postsecondary and Similar Service-Oriented Intitutions and Program,4th Edition)。台北縣:正中書局。
王保進(2003a)。規劃成立大學評鑑事務之財團法人專責單位報告。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王保進(2003b)。主要國家高等教育評鑑實務暨我國資訊學門評鑑制度之規劃。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保進(2006)。以品質保證為目標的美國高等教育認可制度。評鑑雙月刊,2,47-50。
王保進(2007)。英國研究品質評鑑結果之實證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0(1),51-75。
王保進(2010)。導入品質保證內涵與重視學生學習成效之大學校務評鑑。評鑑雙月刊,24,54-58。
王瑞壎(2009)。美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台北市:台灣評鑑協會。
王麗芬(1998)。大學校院教育學程自我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伍振鷟(1990)。我國高等教育之回顧:體制、組織與功能。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
制、功能與學校組織(1-29)。台北市:師大書苑。
呂美員(1982)。我國大學教育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美員(1991)。我國大學教育評鑑概況及改進。載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教育論文集(81-91)。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李晃昇(2006)。中美兩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
周祝瑛(1999)。大陸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兼論台灣相關議題。台北:師大書苑。
林友文(2009)。金磚四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依儒(2004)。我國高等教育經濟效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侯永琪(2009)。高等教育評鑑機構認可之國際探討。評鑑雙月刊,3,26-30。
夏茂林(2009)。印度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對我國的啟示。高教發展與評估,25(4),71-79。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市:揚智文化。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n.d.)。成立宗旨。2010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lp.asp?ctNode=394&CtUnit=147&BaseDSD=7&mp=2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9)。99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2010,3月10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983117 572153.doc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0)。100年度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實施計畫。2010,3月10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0322974 66.doc
秦夢群(1989)。學術自由的定義及其有關層面的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427-450)。台北市:台灣書店。
教育部(1997)。八十六學年度大學綜合評鑑試辦計畫評鑑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11月)。大學評鑑結核退場機制。教育部電子報,284。2010年4月23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130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高等教育簡介2010。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高教司(1992)。八十一至八十四學年度國立大學中程校務發展之政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高教司(1993)。大學校院教育評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高教司(1996)。教育部大學教育評鑑計畫草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高教司(2005a)。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計畫執行暨評鑑結果公布說明。2010年,4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list/B0068/0815.doc
教育部高教司(2005b)。成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規劃草案。2010年,4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list/B0068/94 0825.doc
教育部高教司(2010)。2010年中華民國高等教育簡介。台北市:教育部。
黃仁德、羅時萬(2002)。現代經濟成長理論。台北市:華泰。
陳立軒(2007)。英國、美國、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芳全(2006)。教育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1),173-210。
陳曼玲(2008)。「申覆」與「申訴」的差異。評鑑雙月刊,15,54-55。
郭斌(2009)。印度高等教育外部質量保障-15年發展的經驗、問題及啟示。現代教育科學,6,55-58。
陳舜芬(1993)。高等教育研究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
張植珊(1979)。教育評鑑。台北市:教育部。
黃琬婷(2007)。從澳洲高等教育評鑑反思我國高等教育評鑑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漢強、蘇錦麗(1993)。大學評鑑委託公正學術團體辦理之研究與評估。教育研究資訊,1(5),69-83。
陳漢強(1997)。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3-39)。台北市:五南。
張德銳(2000)。台灣學校教育評鑑制度。載於林天祐(主編),台灣教育探源(103-105)。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陳儀綸(2004)。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樹坤(1982)。美國大專院校認可制度之研究,教育計畫叢書之六十九。台北市:教育部教育計劃小組。
楊玉惠(2003)。大學學門評鑑制度規劃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洪(2002)。印度高等教育概述。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8),16-22。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台北市:心理。
楊國賜(2005)。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台灣教育,632,2-12。楊瑩(2005)。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台灣教育,632,13-20。
楊瑩(2006)。英國高等教育研究評鑑改革新趨勢。評鑑雙月刊,3,47-50。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蓋浙生(2006)。建構我國高等教育退場機制知檢視。教育與心理研究,29(1),29-46。
蔡小婷(譯)(2007)。D. Neubauer著。美國高等教育認可的流變。評鑑雙月刊,18,31-35。
劉秀曦(2008)。英國高教育評鑑制度。台北市:台灣評鑑協會。
劉維琪(2005)。美國大學評鑑認可制度的介紹。高教簡訊,166。
潘慧玲(2001)。美國認可制。2010年4月10日,取自 http://web.ed.nt nu.edu.tw/~panhu/american.pdf
鄭德興(1994)。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供需、機會均等與經濟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全(2008)。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顏若映(1997)。大學評鑑模式(一)-認可制度。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219-256)。台北市:五南。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市:揚智。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
戴曉霞(2005)。大學評鑑的興起、模式與問題。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545-558)。台北市:高等教育。
藍婉心(2006)。高等教育評鑑對我國學術自由之影響-以95年度系所評鑑為例。教育政策與行政宜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錦麗(1995)。大學學門評鑑試辦計畫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蘇錦麗、詹惠雪(2006)。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新發展:QAA機構審議的作法。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73-206。

西文部分
Alstete, J. W. (1995). Benchmar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dapting best practices to improve quality. Washington, DC: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Bereday, G. Z. F. (1964).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Bogue, E. G. & Saunders, R. L. (1992). The evidence for quality: strengthening the tests of academic and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Publishers.
Boulmetis, J. & Dutwin, P. (2000). The ABCs of evaluation: timeless techniques for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r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Brown, R. (2004).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K experience since 1992.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Dill, D. D. (1995). Through Deming’s eyes: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quality assurance policies i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1(2), 95-111.
Frazer, M(1992).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 Craft(Ed.),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pp.161-168).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Glidden, R. (1983). Specialized accreditation. In K. Young, C. M. Chambers& H. R. Kells(Eds.), Understanding accreditation(pp.187-20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Goldman Sachs (2003). Dreaming with BRICs: The path to 2050. Global Economics Paper, No. 99.
Goldman Sachs (2005). How solid are the BRICs? Global Economics Paper, No. 134.
Green,D. (1994). Trends and issues. In A. Craft(Ed.),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pp.168-177).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Hopkins, D. (1989). Evaluation for school development. London: Open University.
IBE(2006). India. World Data on Education 2006/07. Retrieved November 1, 2009 , from http://www.ibe.unesco.or g/fileadmin/user_upload/archive/Countries /WDE 2006/ASIA_an d_the_PACIFIC/India/India.pdf
Kaul,S. (2006). 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Retrieved December 6, 2009, from http://www.i crIer.org/pdf/ WP_179.pdf
Kells, H. R. (1988). Self-study process: A guide for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Kells,H,R (1992). Self-regul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 on collaborative systems of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
Lenn,M.P.(1992).The US accreditation system. In A. Craft(Ed.),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pp.161-168.London:The Falmer Press.
Lamb,A.(1993).The discipline review of Australian law schools.Working papers,93.6.Melbourne University, Australia:Center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McGhee, P. (2003). The academic quality handbook: Enhancing high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s. London/Sterling, VA: Kogan Page.
MHRD(2010). Annual Repart 2009-2010. Retrieved June, 2010, from http://www. education.nic.in/AR/AR2009-10/AR2009-10.pdf
Millard, R. M. (1983). Accredit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43, 9-28.
NCATE (2008). NCATE Unit Standards. Retrieved April 12, 2010, from http://www.
ncate.org/public/unitStandardsRubrics.asp?ch=4
NAAC& COL(2006).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Retrieved April 19, 2010, from http://www.col. org/SiteCollectionDocuments/PUB_QAHE_Intro.pdf
NAAC(n.d.a). About NAAC. Retrieved April 19, 2010, from http://naacindia.org/aboutus.asp
NAAC(n.d.b). Assessment&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April 19, 2010, from http://naacindia.org /peervisit.asp
NAAC(2007). New Methodology of Assessment&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April 19, 2010, from http://naacindia.org/Publica tions/methodology2007.pdf
NAAC(2007b). Guidelines to the Peer Visit. Retrieved May 20, 2010, from http://naacindia.org/publications/Guidelines%20to%20Peer%20T eam.pdf
QAA(2009a). An introduction to QAA.Retrieved April 15, 2010, from http://www.qaa.ac.uk/aboutus/IntroQAA.pdf
QAA(2009b). Handbook for Institutional audit: Eng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Retrieved April 15,2010,from http://www. qaa.ac.uk/reviews/institutionalAudit/handbook2009/InstitutionalAuditHandbook2009.pdf
RAE(2008a). RAE2008 Quality Profiles. Retrieved April 16, 2010, from http://www.rae.ac.uk/aboutus/quality.asp
RAE(2008b). RAE 2008 Panel criteria and working methods. Retrieved April 16,2010, from http://www.rae.ac.uk/pubs/ 2006/01/docs/genstate.pdf
Stella, A. (2002).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in Indian higher education: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Assessment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NAAC). Paris: IIEP.
Stella, A. (2004).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in India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s of a decade.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10, (2), 115-127.
Stella, A. & Gnanam, A. (2005). 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 False understandings and true overestimate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11, (3), 227-237.
Stufflebeam, D. L. (1971). The relevance of CIPP evaluation model for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Journal of Rese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5(1), 19-25.
Stufflebeam, D. L. (2003).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In T. Kellaghan & D. L. Stufflebeam(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pp. 31-62.)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Temple, J. (1999). A positiv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on growth. Economic Letters,65(1), 131-134.
UGC(n.d.). UGC Genesis. Retrieved April 20, 2010, from http://www.ugc.ac.in/about/genesis.html
Vught, F. V. (1994).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n Alma, D. E. ,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 selected paper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ontreal, 1993.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Young, K. E. (1983). Accreditation:Complex evaluative tool. In K. Young,C. M. Chambers, &H.R.Kells(Eds.), Understanding accreditation(pp.187-20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