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魏嘉慧
WEI CHIA HUI
論文名稱: 台灣文化政策與視覺藝術產業的互動—以《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1992-2012)》為例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policy and visual arts industry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文化政策商業畫廊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 Policy, Commercial Art Gallery, Art Taipei,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R.O.C .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4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近數十年來逐漸興起,新政府運動、文化認同、新博物館學、全球在地化、民眾參與、產業主義…等重要文化、社會、經濟等思潮,影響各國文化政策擬定內涵的方向。在二十世紀後藝術市場趨向多元繁榮發展,新興畫廊如雨後春筍般在世界各地迅速竄起,加速藝術品生產流通與交易,因此過去小型區域性的藝術品交易和展覽機制逐漸無法因應如此轉變,使得世界各國相繼舉辦各區域性的藝術博覽會,造就藝術品展覽新的交易模式。目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博覽會為一九九二年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所舉辦的「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其發展奠基在九○年代台灣藝術產業的蓬勃榮景,不僅達到高額交易量,且吸引大量參觀人潮〪之後,雖受到藝術市場泡沫化影響而陷入低潮期,但「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至此卻進入一個轉型新局面,朝向專業、國際性的新階段,基於審視藝術市場與文化政策面於「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發展脈絡命題。
    本研究將建構於國家文化政策的脈絡下,將內容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研究背景與動機目的介紹,及相關文獻資料蒐集與名詞定義。第二章論述台灣文化政策與視覺藝術產業發展,並以1992年至2012年聚焦在這二十年間措施的發展歷程脈絡,爬梳文建會所推動的文化政策,與歷史沿革發展,針對視覺藝術產業的環境整備與人才培育政策,闡述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所隱涵的意義,並說明首屆文化部的視覺藝術計劃目標與實施內容成果及其所設置藝術銀行的利弊探討。第三章以藝術市場與藝術博覽會的互動關係,分析台灣藝術博覽會源起發展,從「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外部環境,其所包含的文化政策面、藝術市場與藝術博覽會的發展脈絡與趨勢特質理解為出發,檢視其運作「MIT新人推薦特區」及「青年藝術家購藏計畫」,對於強化國內年輕藝術家的扶植與臺灣當代藝術市場影響,在面對困境與問題的探究同時,再進入於行銷國際活動運作與其定位進行分析,藉此做為未來發展參考。第四章闡述文化部與藝術博覽會的互動關係,並以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作為產業群聚,將亞洲概念作為拓展當代華人藝術平台,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綜整說明論文重點及看法,期望以此作為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New cul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currents, such as new government movement,cultural identification, new museology, glocaliz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dustrialism, etc., that have risen in recent decades have affected the direction of content decision in the cultural policy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s the art market began diversifying and flourishing after the 20th century, new art galleries sprung up like mushrooms across the world to accelerate artwork circulation and trade. As a result, small, regional art fairs were gradually unable to cope with such change, an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now excited to organize regional art fairs to bring up a new art fair model. At present, Art Taipei organized by Taiwan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since 1992 upon the flourishing art industry in Taiwan in the 1990s, is probably the most prominent of its kind in Taiwan. In addition to a high transaction volume, the event has attracted huge crowds. Although there was a setback due to the art market bubble burst, Art Taipei successfully transformed into a profess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vent. As a review of the art market and cultural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Art Taipei thus is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investigating Taiwan’s cultural policy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motivation and objectives of research, review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explains the terms and their definitions used in this thesis. Chapter 2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ultural policy and visual art industry and collates the cultural policies promoted by the Council of Cultural Affairs (now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MOC), including their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policy development during 1992-2012, so as to elaborate the implications of 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y acculturalization, specify the objectiv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first visual art project launched by MOC, and review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stallation art bank it established. Chapter 3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rt fairs in Taiwa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rt market and art fairs, with contents including the history, trends, and traits of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the art market, 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MIT Art Taipei Young Artist Discovery” and “Young Artist Collection” program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aiwan young artists and modern Taiwan art market. When investigating the adversities and problems, the operation and positioning of international activity marketing are analyzed for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development. Chapter 4 explai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C and art fairs, with Art Taipei as the industrial focus to turn Asia into the art platform for modern Chinese artists. Chapter 5 presents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where the foci and views of this research study are summarized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10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3 第四節 名詞釋疑 ………………………………16 第二章 台灣文化政策與視覺藝術產業的脈絡發展 第一節 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興發與文化治理歷程( 1992- 2012 ) ……………23 第二節 視覺藝術產業的環境整備與人才培育 ………………………40 第三節 文建會至文化部的視覺藝術計劃與實施成果   ………………………54 第三章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興發與運作瓶頸分析 第一節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源起 ………………………………62 第二節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發展 ………………………………78 第三節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運作瓶頸分析 ………………………………85 第四章 文化部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互動關係 第一節 公部門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互動 ……………………………………103 第二節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主架構因素 ……………………………………106 第三節 文建會促進「當代藝術」之措施 ……………………………………109 第四節 新媒體藝術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8 參考書目 ……………………………………134 附 錄 (一)DIVA Cologne –數位暨錄像藝術博覽會參展企劃 ………………………141 (二)文建會與畫廊協會策辦藝博會一覽表 ………………………148 (三)青年藝術作品購藏徵件計畫 ………………………149 (四)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年度藝術家-新人推薦特區名單)………………………151 (五) 年度藝術家–新人推薦特區銷售經費分配 ………………………152

    參考書目
    中文專書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林信華〔2009〕。《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臺北市:揚智文化。頁3。
    胡惠林〔2003〕。《文化政策學》。上海市:上海文藝。
    黃光男〔1994〕。《美術館廣角鏡》。臺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頁106。
    高千惠〔1996〕。《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市:藝術家。頁6。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2000〕。《文化行政》,臺北市:國之空中大學。頁110。
    張炎憲〔1996〕。〈台灣史研究的新精神〉《台灣史論文精選(上輯)》。臺北市:玉山
    社。
    曾肅良〔2002〕。《當代書畫市場》〈台灣藝術市場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三藝。
    葉謹睿〔2008〕 。《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頗析》。臺北市:藝術家。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臺北市:藝術家。頁3。
    中文譯作
    蔣淑貞、馮建三譯〔2006〕。Toby Miller、George Yudice著。《文化政策》。臺北市:巨流。
    孫玫玲譯〔2010〕。Dossi, P. 著。《藝術炒作》。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頁28。
    居延安編譯〔1986〕。阿諾德‧豪澤爾著。《藝術社會學》。臺北市:雅典。頁58。
    謝慶達譯 〔1989〕。Roger Trancik著。《找尋失落的空間》。臺北市:創興出版社。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等〔2001〕譯。Held, David等著。《全球化大轉變》。臺北市:韋伯。頁35。
    中文期刊
    于國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台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台北:今藝術。46—47頁。
    文康〔1979〕。〈台灣畫廊的滄桑史〉。臺北市:藝術家。頁27。
    王雅玲、張晴文〔2003〕。〈畫廊產業與藝術發展〉。臺北市:藝術家,第337期,頁177。
    王嘉驥〔2002〕。〈台灣當代藝術奇觀化的審思-從「粉樂町」、「粉樂町」、「粉樂町」三展談起〉。臺北市:典藏今藝術,114期。頁56。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北市:台灣社會研究,第五十二期。頁156-160。
    石隆盛〔2004〕。〈台灣藝術市場發展的下一波〉,《視覺藝術:從在地到全球的人文產業思考》。臺北市:典藏藝術家。頁19。
    何如月〔1995〕。<台灣畫廊重回祖國懷抱?>,臺北市:典藏藝術,第30期,頁118-121。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 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台灣產業研究》。頁11-45。
    邱貴芬〔1995〕。〈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張京媛主編。頁 169-191。臺北市: 麥田出版.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等譯〔2001〕,Held, David等著。《全球化大轉變》。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頁35。
    林美姿〔2008〕。《藝術市場,永遠不嫌遲連普羅大眾也著迷的新投資工具》,臺北市:雜誌265期。
    洪翠娥〔1988〕。《霍克海默、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台北:唐山。頁17-19。
    姚晤毅〔2007〕。《展覽行銷聖經》。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頁18。
    倪再沁〔2005〕。《台灣當代美術通鑑》。台北:藝術家雜誌,頁72-73。
    倪再沁〔1991〕。《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頁21-26。
    倪再沁〔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零年代的台灣美術論戰選集》。臺北市:雄獅美術。
    許彩雲〔1995〕。〈賭市仇城記-股票玩家新樂園〉。台北:遠見雜誌。第112期。
    許遠達〔2003〕。〈在都市中游牧-訪葉明勳談「找尋畫廊的新樂園」〉,台北市:大趨勢,第七期。頁8-9。
    高慈敏〔2013〕。〈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臺北市:藝術收藏+設計。第83期。
    莊國琳〔2001〕。〈從蔡國強看藝術公關這一行〉。《廣告ADM》,第224期。頁64。
    黃郁惠〔2001〕。〈胸懷千里,承志長流-新任畫廊協會理事長黃承志談畫廊產業〉,《藝術家》,310期。頁190-193。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台北,心理。頁229。
    孫玫玲譯〔2010〕。Dossi, P.。《藝術炒作》。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頁28。
    張崇山〔1993〕。博物館的展示規劃。臺北市,博物館學季刊,第7期,頁55-64。
    張慈倫〔2006〕。<台灣當代藝術家當前處境>,臺北市:《當代藝術新聞》,16期。
    張茂桂〔2002〕。〈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在台灣的形成與難題〉,《台灣的未來》,薛天棟主編。臺北市:華泰文化.。頁223-273。
    彭郁娟〔1992〕。〈畫廊協會功能展現〉,參考書目
    中文專書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林信華〔2009〕。《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臺北市:揚智文化。頁23。
    胡惠林〔2003〕。《文化政策學》。上海市:上海文藝。
    黃光男〔1994〕。《美術館廣角鏡》。臺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頁106。
    高千惠〔1996〕。《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市:藝術家。頁6。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2000〕。《文化行政》,臺北市:國之空中大學。頁110。
    張炎憲〔1996〕。〈台灣史研究的新精神〉《台灣史論文精選(上輯)》。臺北市:玉山
    社。
    曾肅良〔2002〕。《當代書畫市場》〈台灣藝術市場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三藝。
    葉謹睿〔2008〕 。《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頗析》。臺北市:藝術
    家。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臺北市:藝術家。頁3。
    中文譯作
    蔣淑貞、馮建三譯〔2006〕。Toby Miller、George Yudice著。《文化政策》。臺北市:
    巨流。
    孫玫玲譯〔2010〕。Dossi, P. 著。《藝術炒作》。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頁28。
    居延安編譯〔1986〕。阿諾德‧豪澤爾著。《藝術社會學》。臺北市:雅典。頁58。
    謝慶達譯 〔1989〕。Roger Trancik著。《找尋失落的空間》。臺北市:創興出版社。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等〔2001〕譯。Held, David等著。《全球化大轉
    變》。臺北市:韋伯。頁35。
    中文期刊
    于國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台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
    台北:今藝術。46—47頁。
    文 康〔1979〕。〈台灣畫廊的滄桑史〉。臺北市:藝術家。頁27。
    王雅玲、張晴文〔2003〕。〈畫廊產業與藝術發展〉。臺北市:藝術家,第337期,頁177。
    王嘉驥〔2002〕。〈台灣當代藝術奇觀化的審思-從「粉樂町」、「粉樂町」、「粉樂町」三展
    談起〉。臺北市:典藏今藝術,114期。頁56。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北市:台灣社會研
    究,第五十二期。頁156-160。
    石隆盛〔2004〕。〈台灣藝術市場發展的下一波〉,《視覺藝術:從在地到全球的人文
    產業思考》。臺北市:典藏藝術家。頁19。
    何如月〔1995〕。<台灣畫廊重回祖國懷抱?>,臺北市:典藏藝術,第30期,頁118-
    121。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 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台灣產業研究》。頁
    11-45。
    邱貴芬〔1995〕。〈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
    張京媛主編。頁 169-191。臺北市: 麥田出版.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等譯〔2001〕,Held, David等著。《全球化大轉
    變》。
    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頁35。
    林美姿〔2008〕。《藝術市場,永遠不嫌遲連普羅大眾也著迷的新投資工具》,臺北
    市:雜誌265期。
    洪翠娥〔1988〕。《霍克海默、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台北:唐山。頁17-19。
    姚晤毅〔2007〕。《展覽行銷聖經》。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頁18。
    倪再沁〔2005〕。《台灣當代美術通鑑》。台北:藝術家雜誌,頁72-73。
    倪再沁〔1991〕。《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頁21-26。
    倪再沁〔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零年代的台灣美術論戰選集》。臺北
    市:雄獅美術。
    許彩雲〔1995〕。〈賭市仇城記-股票玩家新樂園〉。台北:遠見雜誌。第112期。
    許遠達〔2003〕。〈在都市中游牧-訪葉明勳談「找尋畫廊的新樂園」〉,台北市:大
    趨勢,第七期。頁8-9。
    高慈敏〔2013〕。〈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臺北市:藝術收藏+設計。第83期。
    莊國琳〔2001〕。〈從蔡國強看藝術公關這一行〉。《廣告ADM》,第224期。頁64。
    黃郁惠〔2001〕。〈胸懷千里,承志長流-新任畫廊協會理事長黃承志談畫廊產業〉,《藝術家》,310期。頁190-193。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台北,心理。頁229。
    孫玫玲譯〔2010〕。Dossi, P.。《藝術炒作》。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頁28。
    張崇山〔1993〕。博物館的展示規劃。臺北市,博物館學季刊,第7期,頁55-64。
    張慈倫〔2006〕。<台灣當代藝術家當前處境>,臺北市:《當代藝術新聞》,16期。
    張茂桂〔2002〕。〈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在台灣的形成與難題〉,《台灣的未來》,薛天棟主編。臺北市:華泰文化.。頁223-273。
    彭郁娟〔1992〕。〈畫廊協會功能展現〉,《藝術家》,109期,1992年9月。頁136。
    廖志德〔1999〕。《-以設計帶動國家競爭力》。台北:能力雜誌。頁32-35。
    蔡宜容〔1992〕。〈畫廊協會正式成立〉,《藝術貴族》,31期,1992年。頁68–69。
    蔡秀卿〔1998〕。藝術產業未來的經營型態。藝術家,第280期。頁276。
    鄭功賢〔1994〕。台灣畫廊業走過一段艱辛歲月。典藏藝術,第24期。頁103。
    《藝術收藏+設計》,第49期,頁108-109。
    謝慶達譯〔1989〕。羅傑.特蘭西克(Roger Trancik)著。《找尋失落的空間》,台北,創興出版社。頁12。
    謝里法〔1982〕。〈從沙龍、畫會、畫廊、美術館,試評五十年台灣西洋繪畫發展的四程〉。雄獅美術(140) 。頁36-49。
    藝術家編輯部〔2001〕。〈藝術經濟守則與交易致勝關鍵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政府研究計畫
    林澄枝〔1998〕。《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林文珊〔2010〕。《2009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柯人鳳、石隆盛〔2013〕。《藝術經濟力Art Power》,臺北市:文化部、畫廊協會。
    陳郁秀〔2004〕。《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陳奇錄〔1995〕。《台灣光復五十年專輯》。臺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其南〔2006〕。《國族主義到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臺北市:文建會。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台北:文建會。
    陳其南、孫翔華、蔡秀芬〔2000〕,〈市民社會理想與城市文化交流〉《跨世紀國際藝文資訊交流研究會》。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康旻杰〔2001〕。《藝術‧進駐‧經營與管理─建構藝文發展契機與閒置空間之關係研討座談會實錄》。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曾長生〔2011〕。《2010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鄭乃銘〔2004〕。《2002年視覺藝術產業年表》。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劉維公、劉雯婷、陳鴻嘉等撰〔2006〕。《2005年視覺藝術市場現調查》。臺北市:文建會、畫廊協會。
    蘇昭英等〔2001〕。《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文建會、文化環境工作室,研考會〔1997〕。《文化建設與文化中心績效評估之研究》。臺北市:研考會。
    文化工作室〔1999〕。《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文建會。
    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2006〕。《2005年視覺藝術市場現況調查》。臺北:文建會。
    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東華大學侯介澤教授撰〔2012〕。《台灣藝術品移轉稅制與視覺藝術產業國際競爭力之關係及比較研究》報告。臺北市:文建會、畫廊協會。
    國家藝術基金會〔2000〕。《國家藝術基金會88-86年補助案成果分析與興革芻議報告書》,臺北市:國家藝術基金會。頁15-19。
    論 文
    李佳霖〔2010〕。《從文化經濟的角度論畫廊博覽會的價值性》,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佳真〔2009〕。《國際藝術博覽會趨勢初探-以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為例》。桃園: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論文。頁34。
    翁徐得〔2001〕。《「產業.文化.藝術─產.官.學合作下的社區總體營造」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台南藝術學院。
    彭佳慧〔1999〕。《從藝術雜誌觀察台灣藝術生態的互動關係--以《雄師美術》雜誌為例(1971-1996)》,臺中縣,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諭〔1997〕。《歐洲聯盟文化行動對於歐洲整合之意義》。 臺北市: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0-11。
    歐士豪〔2014〕。《台灣藝術產業發展與實務-以印象畫廊營運為例》。臺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縣。頁5。
    蘇昭英〔2001〕。《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臺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臺北縣,國立台北藝術學院碩士。
    蘇顯星〔2014〕。《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以歷史結構分析》,臺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集
    Bo Heurling, 1997, Culture and Working Life,Vlingby : The Swedish National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Finance, Taxation and Tributary Trade Policies during the Ming Times c. 1300-1600 The Icfai Journal ofHistory and Culture.
    Heilbrun, James and Gray,2001, Charles M.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69-174。
    Jerry C Y Liu, 2008, Does Culture Matter? The Logics and Counter-logics of Culture in Stat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Art(DCA),1994,Canberra:DCA,p7.
    Ruth Rentschler, 2002, The Entrepreneurial Art Leaders: Culrural Policy, Change an Reinvention, Brisbane: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p.17.
    Robertson I. ,2008,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Art Markets and Management, NewYork:Routledge.
    Teisman, Geert R. & Klijn, Erik-Hans, 2002, Partnership Arrangements: Governmental Rhetoric or Governance Schem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2:2 (March/April 2002). p.197-205.

    報 紙
    陳意華。〈畫廊博覽會首度與上海首爾合作-亞洲最大藝術鑑賞會〉。
    經濟日報,2008年1月29日。
    潘 罡。《文化創意產業:台灣空轉大陸火紅》。中國時報,2006年10月1日。

    網路資料
    李亭澔、王士源。《焦點:MIT作媒藝術家畫廊結連理》,非池中藝術網(2013-10-15),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8月21。網址:http://artemperor.tw/focus/310
    吳介祥,<藝術家走向市場撇步>,畫廊協會電子報(2005年12月27日),取自
    http://www.artsdealer.net 檢閱日期:2014年9月27日。
    許惠琪,〈跳脫框框,藝術品的經營管理學〉,國藝會,線上誌九月號。摘錄
    http://www.ncafroc.org.tw 檢閱日期:2014年9月27日。
    陳其南、孫華翔,《從地方到中央文化施政觀點的轉型》,臺北市:財團法人文化環境基金會。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7月25。網址:http://www.taiwanncf.org.
    郭士榛,<藝術、商業相成就 別讓產值成羈絆>(2012.9.24),人間福報電子報。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9月17。網址:
    http://www.merit-times.com.tw
    鞏平編譯(2006)。文化政策模式的演變(上)。
    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8月31。網址:http://www.ccmedu. com/bbs13 33333.html。
    龍應台。〈文化,是為甚麼?上〉,台北,財團法人龍應台基金會。2008/05/06,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8月31。網址: tp://www.civictaipei.org/about/Director/31_238_3.htm
    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2012.2.15),南方電子報。線上檢閱日期:2012年8月20。網址:http://enews.url.com.tw/south/66592
    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官網資料。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9月27。網址:http://www.artsdealer.net/2008/chi/pass.html#2005

    藝術家》,109期,1992年9月。頁136。
    廖志德〔1999〕。《-以設計帶動國家競爭力》。台北:能力雜誌。頁32-35。
    蔡宜容〔1992〕。〈畫廊協會正式成立〉,《藝術貴族》,31期,1992年。頁68–69。
    蔡秀卿〔1998〕。藝術產業未來的經營型態。藝術家,第280期。頁276。
    鄭功賢〔1994〕。台灣畫廊業走過一段艱辛歲月。典藏藝術,第24期。頁103。
    藝術收藏+設計》,第49期,頁108-109。
    謝慶達譯〔1989〕。羅傑.特蘭西克(Roger Trancik)著。《找尋失落的空間》,台北,創興出版社。頁12。
    謝里法〔1982〕。〈從沙龍、畫會、畫廊、美術館,試評五十年台灣西洋繪畫發展的四程〉。雄獅美術(140) 。頁36-49。
    藝術家編輯部〔2001〕。〈藝術經濟守則與交易致勝關鍵字〉。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政府研究計畫
    林澄枝〔1998〕。《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林文珊〔2010〕。《2009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柯人鳳、石隆盛〔2013〕。《藝術經濟力Art Power》,臺北市:文化部、畫廊協會。
    陳郁秀〔2004〕。《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陳奇錄〔1995〕。《台灣光復五十年專輯》。臺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其南〔2006〕。《國族主義到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臺北市:文建會。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
    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台北:文建會。
    陳其南、孫翔華、蔡秀芬〔2000〕,〈市民社會理想與城市文化交流〉《跨世紀國際藝
    文資訊交流研究會》。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康旻杰〔2001〕。《藝術‧進駐‧經營與管理─建構藝文發展契機與閒置空間之關係研
    討座談會實錄》。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曾長生〔2011〕。《2010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鄭乃銘〔2004〕。《2002年視覺藝術產業年表》。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劉維公、劉雯婷、陳鴻嘉等撰〔2006〕。《2005年視覺藝術市場現調查》。臺北市:文建
    會、畫廊協會。
    蘇昭英等〔2001〕。《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文建會、文化環
    境工作室,研考會〔1997〕。《文化建設與文化中心績效評估之研究》。臺北市:研考會。
    文化工作室〔1999〕。《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文建會。
    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2006〕。《2005年視覺藝術市場現況調查》。臺北:文建會。
    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東華大學侯介澤教授撰〔2012〕。《台灣藝術品移轉稅制與視覺
    藝術產業國際競爭力之關係及比較研究》報告。臺北市:文建會、畫廊協會。
    國家藝術基金會〔2000〕。《國家藝術基金會88-86年補助案成果分析與興革芻議報告
    書》,臺北市:國家藝術基金會。頁15-19。
    論 文
    李佳霖〔2010〕。《從文化經濟的角度論畫廊博覽會的價值性》,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佳真〔2009〕。《國際藝術博覽會趨勢初探-以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為例》。桃園:元
    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論文。頁34。
    翁徐得〔2001〕。《「產業.文化.藝術─產.官.學合作下的社區總體營造」研討會
    論文集》,台南:台南藝術學院。
    彭佳慧〔1999〕。《從藝術雜誌觀察台灣藝術生態的互動關係--以《雄師美術》雜誌為例
    (1971-1996)》,臺中縣,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諭〔1997〕。《歐洲聯盟文化行動對於歐洲整合之意義》。 臺北市:淡江大學歐洲
    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0-11。
    歐士豪〔2014〕。《台灣藝術產業發展與實務-以印象畫廊營運為例》。臺北縣,國立臺
    灣藝術大學,臺北縣。頁5。
    蘇昭英〔2001〕。《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臺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臺北縣,
    國立台北藝術學院碩士。
    蘇顯星〔2014〕。《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以歷史結構分析》,臺南市:國立台
    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集
    Bo Heurling, 1997, Culture and Working Life,Vlingby : The Swedish National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Finance, Taxation and Tributary Trade Policies during the Ming Times c. 1300-1600
    The Icfai Journal ofHistory and Culture.
    Heilbrun, James and Gray,2001, Charles M.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69-174。
    Jerry C Y Liu, 2008, Does Culture Matter? The Logics and Counter-logics of Culture in Stat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Art(DCA),1994,Creative Nation ,Canberra:DCA,p7.
    Ruth Rentschler, 2002, The Entrepreneurial Art Leaders: Culrural Policy, Change an Reinvention,
    Brisbane: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p.17.
    Robertson I. ,2008,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Art Markets and Management, NewYork:Routledge.
    Teisman, Geert R. & Klijn, Erik-Hans, 2002, Partnership Arrangements: Governmental Rhetoric or Governance Schem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2:2 (March/April 2002). p.197-205.

    報 紙
    陳意華。〈畫廊博覽會首度與上海首爾合作-亞洲最大藝術鑑賞會〉。
    經濟日報,2008年1月29日。
    潘 罡。《文化創意產業:台灣空轉大陸火紅》。
    中國時報,2006年10月1日。

    網路資料
    李亭澔、王士源。《焦點:MIT作媒藝術家畫廊結連理》,非池中藝術網(2013-10-15),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8月21。網址:http://artemperor.tw/focus/310
    吳介祥,<藝術家走向市場撇步>,畫廊協會電子報(2005年12月27日),取自
    http://www.artsdealer.net 檢閱日期:2014年9月27日。
    許惠琪,〈跳脫框框,藝術品的經營管理學〉,國藝會,線上誌九月號。摘錄
    http://www.ncafroc.org.tw 檢閱日期:2014年9月27日。
    陳其南、孫華翔,《從地方到中央文化施政觀點的轉型》,臺北市:財團法人文化環境基金會。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7月25。網址:http://www.taiwanncf.org.
    郭士榛,<藝術、商業相成就 別讓產值成羈絆>(2012.9.24),人間福報電子報。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9月17。網址:http://www.merit-times.com.tw
    鞏平編譯(2006)。文化政策模式的演變(上)。
    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8月31。網址:http://www.ccmedu. com/bbs13 33333.html。
    龍應台。〈文化,是為甚麼?上〉,台北,財團法人龍應台基金會。2008/05/06,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8月31。網址: tp://www.civictaipei.org/about/Director/31_238_3.htm
    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2012.2.15),南方電子報。
    線上檢閱日期:2012年8月20。網址:http://enews.url.com.tw/south/66592
    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官網資料。線上檢閱日期:2014年9月27。
    網址:http://www.artsdealer.net/2008/chi/pass.html#200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