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慧玲
HuiLing Lai
論文名稱: 段玉裁的周禮學---以<<說文解字注>>為範疇
指導教授: 王關仕
Wang, Guan-S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0
中文關鍵詞: 段玉裁三禮周禮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4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題目:段玉裁的周禮學———以《說文》注為範疇
    姓名:賴慧玲
    指導教授:王關仕先生
    畢業年月:八十九年七月
    論文摘要:
    本論文以《說文解字》段注為主,輔以段氏著作:《周禮漢讀考》、《儀禮漢讀考》、《經韻樓集》正補編,參閱清人對禮的見解,試釐出段玉裁對《周禮》學的研究。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 緒論,敘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經過。
    第二章 敘段玉裁與其著作。
    第三章《說文》段注引《周禮》部分
    第四章《說文》段注引《周禮》鄭注部分(包含先鄭、後鄭、杜子春之注)
    以上二章是全文之重心所在。
    首先將《說文解字》9353字中,段注引《周禮》之文抽出,再依段注引《周禮》原文及引《周禮》鄭注分成二章。此二章是同又分三節探討:第一節名物編,第二節制度編,第三節儀節編。每一節就《說文解字》段注引《周禮》及鄭注部分,逐條列出,並加案語,或說明出處、或補充說明字義、或引《儀禮》及《禮記》之文說禮制、或引用前人的考釋、或引清學者對禮的詮釋以作比較說明、或某字於三禮中有幾種義項者,分別以(一)、(二)……標明之、或說明異文、或說明借用情形。若段注說明已詳,則不另立案語。
    第五章結論
    此章採統計的方式,就段注引《周禮》及鄭注《周禮》之文以說字者,其引《周禮》文、先鄭注、杜子春注、後鄭注、正先鄭注、正後鄭注、正杜子春注等共若干條,藉以說明段氏《周禮》研究。

    第一章 緒論 頁碼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對象…………………………1 第二節 研究課題…………………………………4 第三節 研究方法…………………………………5 第二章 段玉裁與其著作 第一節 段氏生平…………………………………7 一、金壇幼學時期:雍正十三年-乾隆二十四年………7 二、宦海浮沉時期:乾隆二十五年-乾隆四十五年……9 三、引疾歸養時期:乾隆四十六年-乾隆五十七年……14 四、僑居吳門時期:乾隆五十八年-嘉慶二十年………15 第二節 段氏交遊…………………………………19 一、師長部分………………………………………………19 二、朋輩部分………………………………………………20 (一)宦海浮沉時期………………………………………20 (二)引疾歸養時期………………………………………21 (三)僑居吳門時期………………………………………22 三、弟子部分………………………………………………24 第三節 段氏著作……………………………………25 一、自著類…………………………………………………25 (一)生前梓行者 (二)後人補刊者 (三)未刊者 二、纂輯類………………………………………………27 三、校批類………………………………………………27 四、其他…………………………………………………28 第三章 《說文》段注引《周禮》部分 第一節 名物編…………………………………………30 一﹒服用……………………………………………………30 二﹒飲食……………………………………………………41 三﹒宮室……………………………………………………49 四﹒車馬……………………………………………………54 五﹒軍器……………………………………………………61 六﹒旗幟……………………………………………………66 七﹒玉器﹑符節……………………………………………70 八﹒喪葬物…………………………………………………75 九.祭祀之器………………………………………………76 十.樂舞……………………………………………………77 十一﹒動植物………………………………………………81 十二﹒財用…………………………………………………87 十三﹒田物…………………………………………………90 十四.其他…………………………………………………92 第二節 制度編…………………………………………92 一﹒職官……………………………………………………92 二﹒政教……………………………………………………100 三﹒地理區域………………………………………………102 四﹒刑法……………………………………………………107 五﹒軍事……………………………………………………110 六﹒田制……………………………………………………113 七﹒郊社﹑群祀﹑祭祀之儀………………………………114 八﹒天文曆法………………………………………………118 第三節 禮儀編…………………………………………119 一﹒通禮……………………………………………………119 二﹒飲食……………………………………………………128 三﹒朝聘……………………………………………………131 四﹒農事……………………………………………………133 第四節 其他…………………………………………134 第四章 《說文》段注引《周禮》鄭注部分 第一節名物編…………………………………………148 一、 服用………………………………………………148 二、 飲食………………………………………………163 三、 宮室………………………………………………178 四、 車馬………………………………………………181 五、 軍器………………………………………………199 六、 旗幟………………………………………………205 七、 玉器、符節………………………………………210 八、 喪葬物……………………………………………217 九、 祭祀之器…………………………………………221 十、 樂舞………………………………………………228 十一、 動植物………………………………………234 十二、 財用…………………………………………246 十三、 田物…………………………………………250 十四、 其他器物……………………………………257 第二節 制度編……………………………………265 一、 職官………………………………………………265 二、 政教………………………………………………271 三、 地理區域…………………………………………273 四、 刑法………………………………………………279 五、 軍事、田獵………………………………………282 六、 田制………………………………………………284 七、 郊社、群祀、祭祀之儀…………………………284 八、天文曆法…………………………………………291 第三節儀節編…………………………………………293 一、通禮…………………………………………………293 二、朝聘…………………………………………………294 三、冠、昏………………………………………………298 四、射禮、投壺…………………………………………299 五、農事…………………………………………………301 六、卜筮…………………………………………………302 第四節其他…………………………………………………304 第五章 結論 一、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所引禮書……………………326 二、 段氏引《周禮》原文凡三三四條……………………326 三、 段氏引《周禮》鄭注之文凡五一五條………………327 四、 凡《周禮》用字不齊一者,段氏據形音義以通之…327 五、 段氏《說文解字注》引《周禮》注的補充說明……328 附錄 表一:段注引《周禮》目錄………………………………332 表二:段注引《周禮》鄭注目錄…………………………336 參考書目……………………………………………………341 圖:

    參考書目
    壹、 古籍
    一、 三禮及禮學相關著述
    (一)、《周禮》部份
    △《周禮鄭大夫解詁》一卷 漢.鄭興撰 玉函山房輯佚書 收藏於傅斯年圖書館
    △《周禮鄭司農解詁》六卷 漢.鄭眾 玉函山房輯佚書 收藏於傅斯年圖書館
    △《周禮正義》(楚學社本) 清.孫詒讓 台北:藝文 1931
    △《九旗古義疏》 清.孫詒讓 北京:中華 1958
    △《周禮漢讀考》(經韻樓刻本) 清.段玉裁 台北:大化 1977
    △《周禮疑義舉要》(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江永 台北:藝文 1990△《考工記圖》(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戴震 台北:藝文 1990
    △《九穀考》(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程瑤田 台北:藝文 1990
    △《考工創物小記》(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程瑤田 台北:藝文 1990
    △《周禮故書考》(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徐養原 台北:藝文 1990
    △《考工記車制圖解》(皇清經解) 清.阮元 台北:藝文 1990
    △《周禮》(十三經注疏本)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台北:藝文 1993△《周禮故書疏證》 清.宋世犖 上海:古籍 1995
    (二)、《儀禮》部份
    △《儀禮正義》 清.胡培翬 台北:藝文 1986
    △《儀禮漢讀考》(經韻樓刻本) 清.段玉裁 台北:大化 1986
    △《儀禮釋宮》(通志堂經解) 宋.李如圭 台北:台灣商務 1986
    △《儀禮釋宮增注》(續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江永 台北:藝文 1990
    △《禮經釋例》(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凌廷堪 台北:藝文 1990
    △《儀禮今古文異同疏證》(續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徐養原 台北:藝文 1990
    △《儀禮校勘記及釋文校勘記》(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阮元 台北:藝文 1990
    △《儀禮今古文疏義》(續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胡承珙 台北:藝文 1990△《儀禮章句》(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吳廷華 台北:藝文 1990
    △《儀禮圖》(續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張惠言 台北:藝文 1990
    △《儀禮》(十三經注疏本)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台北:藝文 1993
    (三)、《禮記》部份
    △《禮記集解》 清.孫希旦 台北:文史哲 1984
    △《禮記析疑》(四庫全書) 清.方苞 台北:台灣商務 1986
    △《禮記校勘記及釋文校勘記》(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阮元 台北:藝文 1990
    △《禮記鄭讀考》(續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俞樾 台北:藝文 1990
    △《禮記》(十三經注疏本)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台北:藝文 1993
    (四)、《大戴禮》部份
    △《大戴禮記解詁》 清.王聘珍 北京:中華書局 1992.1
    (五)、總類
    △《禮書通故》 清.黃以周 台北:華世 1976
    △《經典釋文》(通志堂經解) 唐.陸德明 台北:台灣商務 1986
    △《三禮圖》(通志堂經解) 宋.聶崇義 台北:台灣商務 1986
    △《儀禮圖》(通志堂經解) 宋.楊復 台北:台灣商務 1986
    △《學禮質疑》(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萬斯大 台北:藝文 1990
    △《鄉黨圖考》(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江永 台北:藝文 1990
    △《禮箋》(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金榜 台北:藝文 1990
    △《禮學卮言》(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孔廣森 台北:藝文 1990
    △《求古錄禮說》(續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金鶚 台北:藝文 1990
    △《白虎通疏證》(續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陳立 台北:藝文 1990
    △《禘說》(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惠棟 台北:藝文 1990
    △《宗法小記》(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 清.程瑤田 台北:藝文 1990
    二、 經學類、小學類及其他相關著述
    (一)、經學類
    △《爾雅正義》(國學基本叢書本) 清.王念孫 台北:台灣商務 1968
    △《經義述聞》 清.王引之 台北:台灣商務 1979
    △《詩毛氏傳疏》(續經解毛詩類彙編) 清.陳奐 台北:藝文 1990
    △《毛詩》(十三經注疏本)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 台北:藝文 1993
    △《左傳》(十三經注疏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台北:藝文 1993
    △《公羊傳》(十三經注疏本) 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台北:藝文 1993
    △《穀梁傳》(十三經注疏本)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 台北:藝文 1993
    △《爾雅》(十三經注疏本)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台北:藝文 1993
    (二)、小學類
    △《說文釋例》 清.王筠 台北:世界 1961
    △《釋名疏證補》(國學基本叢書本) 清.王先謙 台北:台灣商務 1968
    △《廣雅疏證》(國學基本叢書本) 清.王念孫 台北:台灣商務 1968
    △《說文通訓定聲》上下 清.朱駿聲 台北:京華 1970
    △《說文段注箋》 清.徐灝 台北:廣文 1972
    △《說文義證》 清.桂馥 台北:台灣商務 1975
    △《釋名》(四部叢刊.正編本) 東晉.劉熙 台北:台灣商務 1979
    △《爾雅義疏》 清.郝懿行 台北:藝文 1987
    △《說文句讀》 清.王筠 台北:中華 1988
    (二)、相關著述
    △《惜抱軒全集》 清.姚鼐 台北:台灣中華 1965
    △《段玉裁遺書》 清.段玉裁 台北:大化 1977
    上冊:《古文尚書撰異》三十二卷(經韻樓叢書),《毛詩故訓傳定本小箋》三十卷(經韻樓叢書),《詩經小學》三十卷(抱經堂叢書)、附:《詩經小學錄》四卷(拜經堂叢書),《周禮漢讀考》(經韻樓叢書)、附:《儀禮漢讀考》一卷(經韻樓叢書)
    下冊:《春秋左氏古經》十二卷(經韻樓叢書)、附《春秋左氏傳五十凡》一卷(經韻樓叢書),《汲古閣說文訂》一卷(嘉慶二年五硯樓刊本),《經韻樓集》十二卷(經韻樓叢書)、附:經韻樓文集補編二卷(段學五書),段玉裁先生年譜一卷(段學五書)
    △《文選》 梁.昭明太子輯,唐.李善注 台北:藝文 1989
    貳、 近人專著
    一、 禮類
    △楊向奎 《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上、下冊 上海:人民 1962、1964
    △王關仕師 《儀禮服飾考辨》 台北:文史哲 1977
    △章景明 《殷周廟制論稿》 台北:學海 1979
    △李曰剛等 《三禮研究論文集》 台北:黎明 1981
    △周世輔、周文湘 《周禮的政治思想》 台北:東大 1981
    △吳煥瑞 《儀禮燕禮儀節研究》 台北:文津 1982
    △施隆民 《鄉射禮儀節簡釋》 台北:中華 1985
    △吳宏一 《鄉飲酒禮儀節簡釋》 台北:中華 1985
    △曾永義 《儀禮樂器考》 台北:中華 1986
    △侯家駒 《周禮研究》 台北:聯經 1987
    △錢玄 《三禮名物》 江蘇:古籍 1987
    △錢宗範 《周代宗法制度研究》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1989
    △邱衍文 《中國上古禮制考辨》 台北:文津 1990
    △呂思勉 《中國制度史》 台北:丹青 1990
    △彭林 《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 北京:中華社會科學 1991
    △陳戍國撰 《先秦禮制研究》 湖南:湖南教育 1991
    △錢杭 《周代宗法制度研究》 上海:學林 1991
    △姚漢榮 《中國古代文化制度簡史》 上海:學林 1992
    △楊向奎 《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 北京:人民 1992
    △錢玄 《三禮辭典》 江蘇:古籍 1993
    △彭林 《周代禘祭平議》西周史論文集 西安:人民教育 1993
    △陳戍國撰 《秦漢禮制研究》 湖南:湖南教育 1993
    △王煒民 《中國古代禮俗》 台北:台灣商務 1994
    △楊天宇 《儀禮譯注》 上海:古籍 1994
    △鄭定國 《周禮夏官的軍禮思想》 台北:文史哲 1995
    △李景林等 《儀禮譯注》 吉林:文史 1995
    △錢玄 《三禮通論》 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1996
    △林尹 《周禮今注今譯》 台北:台灣商務 1997
    △楊天宇 《禮記譯注》 上海:古籍 1997
    △馮紹霆 《周禮:遠古的理想》 上海:古籍 1997
    二、 小學類
    △董同龢 《上古音韻表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一 台北:台聯國風 1944
    △羅振玉 《三代金吉文存》 台北:文華 1970
    △容庚 《金文編》、《金文續編》 台北:大通 1971
    △楊樹達 《積微居小學論叢》 台北:大通 1971
    △于省吾 《商周金文錄遺》 台北:明倫 1971
    △林尹著,林陽注 《中國聲韻學通論》 台北:黎明 1982
    △張舜徽 《說文解字約注》一~六 台北:木鐸 1984
    △徐中舒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台北:文史哲 1988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 四川:辭書 1988
    △林尹 《文字學概說》 台北:正中 1991
    △竺家寧 《聲韻學》 台北:五南 1991
    △郭沫若 《商周古文字類纂》 台北:文物 1991
    △李國英 《說文類釋》 台北:書銘 1993
    △胡楚生 《訓詁學大綱》 台北:華正 1994
    △陳新雄 《訓詁學》上 台北:學生 1994
    △李國英 《小篆形聲字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 1996
    △丁福保 《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 第一~十二冊 台北:鼎文 1997
    △余行達 《說文段注研究》 成都:八蜀 1998
    三、 相關著述
    △蔡冠洛 《清史列傳》 台北:啟明 1965
    △王國維 《王國維先生全集》 台北:文華 1968
    △馮煦重修 《金壇縣志》 台北:成文 1970
    △張佩綸 《管子學》 台北:台灣商務 1971
    △蔡冠洛 《清代七百名人傳》 台北:世界 1971
    △李元度 《國朝先正事略》 台北:文海 1972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台北:台灣商務 1972
    △徐世昌 《清儒學案》 台北:燕京文化 1976
    △姜亮夫 《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 台北:華世 1976
    △那志良 《古玉鑑裁》 台北:國泰美術館 1980
    △錢穆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 台北:東大 1980
    △侯外盧 《中國思想通史》 北京:人民 1980
    △趙爾巽 《清史稿》 台北:洪氏 1981
    △楊向奎 《清儒學案新編》 山東:齊魯 1988
    △馬承源 《中國青銅器》 上海:古籍 1988
    △那志良 《中國古玉圖釋》 台北:南天 1990
    △王國維 《定本觀堂集林》 台北:世界 1991
    △張舜徽 《清儒學記》 山東:齊魯 1991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 台北:三民 1991
    △王茂等 《清代哲學》 合肥:安徽人民 1992
    △江藩 《國朝漢學師承記》 北京:中華 1998
    △張仲立 《秦陵銅車馬與車馬文化》 西安:陜西人民 1994
    參、 學位論文
    △李雲光 《三禮鄭氏學發凡》 五二年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
    △李國英 《周禮異文考》 五五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周何 《春秋吉禮考辨》 五九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宋鼎宗 《春秋左氏傳賓禮嘉禮考》 六十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白慕堂 《左傳中關於禮的史料之分析》 六一年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王關仕師 《儀禮服飾考辨》 六二年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
    △沈秋雄 《說文解字段注質疑》 六二年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
    △章景明 《周代祖先祭祀制度》 六二年台大中文所博士論文
    △鮑國順 《段玉裁校改說文之研究》 六三年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
    △嚴定暹 《周禮春官禮樂思想之研究》 六五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李玉和 《周禮秋官刑法思想研究》 六六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徐福全 《儀禮士喪既夕禮儀節研究》 六八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謝忠正 《殷周至上神信仰與祭祀比較研究》 七十年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
    △汪中文 《儀禮鄉射禮儀節研究》 七十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邱德修師 《商周禮制中鼎之研究》 七十年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
    △小林茂 《春秋左氏議禮考述》 七十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周保羅 《周禮官聯研究》 七一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季旭昇師 《詩經吉禮研究》 七二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江美華 《甲金文中宗廟祭禮之研究》 七三年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
    △文智成 《儀禮喪服親等服制研究》 七四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李淑珍 《東周喪葬禮制初探》 七五年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梁煌儀 《周代宗廟祭禮之研究》 七五年政大中文所博士論文
    △周聰俊 《饗禮考辨》 七七年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
    △鄭吉雄 《經史與經世:清代浙東學者的學術思想》 七九年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
    △彭美玲 《鄭玄毛詩箋「以禮說詩」研究》 八一年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
    △張中惠 《儀禮大射儀職官研究》 八一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韓碧琴 《儀禮鄭注句讀校記》 八一年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
    △林素英 《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 八二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林尚節 《春秋喪禮研究》 八三年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
    △林素英 《從古代祭禮透視其政教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 八五年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
    △彭美玲 《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 八五年台大中文所博士論文
    肆、 期刊論文
    △陳夢家 〈射與郊〉 《清華學報》13卷1期 1941
    △陳槃 〈古社會田狩與祭祀之關係〉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21本 1948
    △陳槃 〈侯與射侯〉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22本 1950
    △高明 〈建國以來商周青銅器的發現及研究〉 《文物》 1959年10期
    △唐蘭 〈弓形器(銅弓柲)用途考〉 《考古》 1973年第3期
    △張秉權 〈祭祀卜辭中的犧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三十八本
    △楊泓 〈戰車與車戰〉 《文物》 1977年第5期
    △〈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 《文物》1979年第1期
    △隨縣擂鼓墩一號考古發掘隊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掘報告〉 《文物》 1979年第7期
    △余行達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述評〉 《南充師院學報》 1982年4期
    △毛玉玲 〈段玉裁的以聲說義〉 昆明師院學報 1983年1期
    △夏鼐 〈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漢用途〉 《考古》 1983年5期
    △經本植 〈段玉裁汲古閣說文訂與說文解字注〉 《四川大學學報》 1985.3
    △楊英杰 〈先秦旗幟考釋〉 《文物》 1986年2期
    △劉雨 〈西周金文中的射禮〉 《考古學報》 1986年第12期
    △周光慶 〈段玉裁對古漢語詞義特性的探討〉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6年2期
    △劉雨 〈西周金文中的饗與燕〉 《大陸雜誌》83卷2期
    △周光慶 〈段玉裁對古漢語詞義關係的研究〉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7年3期
    △李中生 〈段玉裁與金石銘刻之學〉 廣州《學術研究》 1988年3期
    △杜迺松 〈金文中的鼎名簡釋……兼釋尊彝、宗彝、寶彝〉 《考古與文物》 1988年4期
    △劉雨 〈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禮〉 《考古學報》 1989年第4期
    △田海峰 〈有關曾侯乙編鐘的幾個問題〉 《文博》 1990年第3期
    △張仲立、黨士學 〈秦陵銅車車輿結構與車輿衣蔽再探〉 《文博》 1990年第5期
    △黨士學 〈再談秦陵銅車馬的幾個問題〉 《文博》 1990年第5期
    △李曉華 〈古代官服上的十二章紋〉 《文史知識》 1990年3期
    △尚民杰 〈冕服十二章溯源〉 《文博》 1991年第4期
    △陜西秦俑考古隊 〈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清理簡報〉 《文物》 1991年第1期
    △楊建芳 〈龍紋、渦紋、穀紋、蒲紋、乳丁紋東周玉器主要紋飾的演變及定名〉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22期 1991
    △孫機 〈略論始皇陵一號銅車〉 《文物》 1991年第1期
    △劉昭瑞 〈尊、爵、卣、的定名和用途雜議〉 《文物》 1991年第3期
    △劉又銘 〈周禮官聯辨義〉 《孔孟學報》 64期 1992.9
    △周聰俊 〈殷周禮制中醴及醴器研究〉 《大陸雜誌》 86卷4期 1993.4
    △〈河南新發現七音孔陶〉 《文物》 1993年第4期
    △曹瑋 〈西周編鐘的禮制意義〉 《南方文物》 1994年2期
    △方秀珍 〈曾侯乙墓樂縣與周代禮制〉 《江漢考古》 1994年3期
    △許金枝 〈周禮中有關軍問題之研究〉 《中正領學術研究集刊》 13卷 1994.6
    △陳溫菊 〈由六瑞六器看周禮的成書年代〉 《孔孟月刊》 33卷1期 1994.9
    △馮浩菲 〈鄭玄三禮注解句要例舉證〉 《漢學研究》 15卷1期 1997.6
    △魏慈德 〈試論周禮中行政區域的畫分及其居民組織〉 《孔孟月刊》 38卷7期 2000.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