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斐云 |
---|---|
論文名稱: |
父職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A Study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Fatherhood Involvemen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eer Interaction of the Upper Grade Children:An Example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黃馨慧
Hwang, Shin-H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0 |
中文關鍵詞: | 父職參與 、學業成就 、同儕互動 |
英文關鍵詞: | Fatherhood Involvem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Peer Intera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6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父親教育程度、父子相處時間、母親工作狀態、婚姻滿意度、子女性別、子女數、子女出生序)對父職參與、學童學業成就及同儕互動關係之差異情形,並瞭解學童學業成就與同儕互動間之關係,同時探討影響學業成就與同儕互動的因素。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及其父親為研究對象,使用「父職參與量表」及「同儕互動量表」為研究工具,總計回收有效問卷472份。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 12.0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主要結果發現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父親之父職參與程度大致良好。父職參與層面由高至低依序為「生活需求與照顧」、「關懷鼓勵與溝通」、「管教培育與示範」、「休閒活動與陪伴」、「學校及課業參與」。
二、父職參與會因「父親教育程度」、「父子相處時間」、「母親就業狀態」及「婚姻滿意度」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學童學業成就會因「子女數」、「父親教育程度」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子女數為二人及父親教育程度愈高者,學童學業成就愈佳。
四、學童同儕互動會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其中女生優於男生。
五、學童學業成就與同儕互動關係間有顯著正相關。
六、父職參與「生活需求與照顧」及「休閒活動與陪伴」層面對學童學業成就、國語科及數學科學業成就有顯著預測力;另「子女性別」對學童國語科學業成就亦有顯著預測力。
七、「子女性別」及父職「休閒活動與陪伴」層面對學童同儕互動有顯著預測力。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作為家長、學校、社會環境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thesis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s of family conditions on fatherhood involvement as well a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eer interaction of school children.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eer interaction of school children as well as what kinds of factors which would affect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eer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se purposes, this thesis adopts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uses ‘’Fatherhood Involvement Questionnaire” and ”Peer Interaction Questionnaire” as tools to collect data. The subjects of this survey include children in upper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s and their fathers from Taipei City. As it turned out, 472 effectual data were gathered. The statistics programming software of “SPSS 12.0 for Windows” is used to do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ollowing are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thesis :
1. On the whole, the condition of fatherhood involvement is pretty good. The score of aspects of fatherhood involvement from high to low is “life necessity and care”、” concern and communication”、”discipline and model learning”、”leisure and gathering” and ”school affairs and academic involvement”.
2. The degree of fatherhood involvement significantly varies according to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time spent in the gathering of fathers and their children”、”mother’s occupation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3.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are found to le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at is, the higher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is , the better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Moreover, while a family has two children, the school children have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4. The condition of peer interaction varies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the gender factor.
And the peer relationship of female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 peer interaction “ of school children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6.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aspect of “life necessity and care” and “leisure and gathering” of fatherhood involvement to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chool children , among other things, Mandarin and mathematic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Furthermore, the predictability of “children’s gender” to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andari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as well.
7. The predictability of “children’s gender” and the aspect of “leisure and gathering ”of fatherhood involvement to peer interaction of school childre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light of the above findings,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and provides implications for parents , school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study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learning surroundings of school children.
中文部份
王 行(1997)。臺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47-78。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依慈(2005)。學生家庭背景因素對學業成就之影響—以基隆市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佩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管教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珮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32,52-57。
王郁琇(2006)。單親父親之親職實踐。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致善(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父親生活型態、夫妻關係與其父職角色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柏壽(1986)。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柏壽(1989)。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省立嘉義師範學報,2,99-152。
王舒芸(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曉萍(2005)。己婚男性的性別角色態度、婚姻滿意度及父職參與之研究-以國中學生父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叢桂(2000a)。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271。
王叢桂(2000b)。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臺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8,57-83。
王麗玲(1996)。南區大專學生對父親家庭角色態度之探討。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白怡娟(2004)。雙生涯家庭中的父親對父職角色認知與實踐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石樹培(1991)。臺北縣提前入學兒童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石金燕(2007)。父親角色知覺與父職實踐之關係及其調節變項之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伊慶春(1987)。已婚職業婦女職業取向、工作狀況、工作滿意和子女照顧方式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11,93-120。
朱經明(1982)。國中學生自我觀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4,261-274。
行政院主計處(2006)。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家庭生活。2007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129.tpg.gov.tw/mbas/society/index.html
行政院主計處(2006)。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2009年5月1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wtable5.xls
李文龍(2002)。時代變遷中的父親角色。親子教育,102,8-9。
李沛青(2007)。青少年知覺父職參與對其父子親密感之預測及其調節變項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旻陽(2005)。成為一個父親:父職的經驗與意涵。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宜賢、邱華慧(1999)。父母參與方式對兒童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的影響。生活應用科技學刊,1(1),15-25。
李美華、蔡瓊月(1999)。非理性信念、父母親教育職業水準、父母管教態度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刊,20,37-66。
李美瑩(1994)。學齡兒童氣質、家庭氣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李奕昕(2007)。職業軍人的父職角色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雪莉(2005)。父親,別在孩子生命中缺席。天下雜誌,335,234-237。
李淑娟(1996)。國中生父子關係之研究。空大生活科學學報,2,177-208。
李淑娟(2004)。父育理論之建構與驗證─父親心理社會發展、父育知覺、父職參與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淑娟、黃迺毓(2005)。父育知覺量表與父職參與量表之建構與驗證。空大生活科學學報,9,115-140。
李培安(2005)。臺南縣市高中男生父職角色認知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李慧美(2003)。已婚男性對其父親形象知覺、背景變項與實際父職角色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杜宜展(2004)。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杜宜展(2006)。父職參與行為之研究。高雄餐旅學報,8,155-175。
吳宗賢(1977)。學生個人品質與教師期待及喜愛的關係。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9,27-76。
吳秀玉(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氣氛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佳蓉(2003)。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
吳孟娟(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芬(2007)。音樂活動應用於低學業成就兒童自我效能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武典、林繼盛(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 18,97-115。
吳財龍(2007)。志願役軍官離婚單親家長父職經驗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慶元(2004)。軍人父職角色主觀經驗之探討。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靜怡(2006)。國小學童父親參與學校教育經驗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吳黛宜(2003)。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金針(1987)。國中學生性別角色與生活適應、學習成就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9,165-174。
何美瑤(2006)。從家庭因素探究原住民父母教育觀及學業成就之研究。教育行政雙月刊,41,199-214。
何斐綾(2001)。疏離也是一種危機?!─單親父子家庭兒童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玉琴(2007)。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方案之設計與評估。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沈品汝(2007)。父親知覺配偶親職支持、父職效能感與父職參與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呂素美(1994)。現代爸爸的心情故事。學前教育,17(5),6-16。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周淑娟(1998)。談同儕關係研究的另類思考。教育資料文摘,41(6),188-192。
周新富(2006)。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在臺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14(4),1-28。
林天德(1997)。小學生人關技能問卷之編製及其屬性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9,44-52。
林天德(2000)。生活背景對小學生人關技能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32,62-67。
林生傳(1976)。影響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分析與探討。高師學報,4,167-205。
林生傳(1979)。現代社會變遷中的父親角色期望。教育文粹,8,51-57。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華家政,18,41-46。
林俊瑩(2007)。檢視個人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以SEM與HLM分析我國國中教育階段機會均等及相關問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莉菁(2000)。單親父親的男性角色和親職角色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莉菁、鄭麗珍(2001)。離婚單親父親因應親職與工作角色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2),113-174。
林淑玲(2000)。臺灣地區親子互動的真面貌:期許研究觀點的突破。應用心理研究,7,7-9。
林淑真(2007)。國小學童父親父職角色性別角色與父職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清江(1986)。親職教育的功能與實施方式。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刊,9,99-104。
林雯菁(2001)。國小兒童社會計量地位與自評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林義男(1989)。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臺北市:復文。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林翠玲(2006)。國小男性教師父職參與的探討-與其他職業類別做比較。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震雯(1993)。雙生涯家庭父母親職角色與兒童性別角色態度的關係。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玉鵬(2001)。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馬信行(1985)。家庭文化背景與學業成績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51,139-165。
馬惠芬(2003)。男性眼光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胡博惇(2007)。男性軍官之親子關係研究。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蓮珍(2000)。初為人父在角色轉變過程的生活經驗。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俞國良、辛自強(2000)。挑戰與呼聲:家庭教育中親子互動現狀分析。應用心理研究,7,1-7。
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D. STOOP著。父愛不缺席:心理醫師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臺北市:智庫文化。
唐文慧(2007)。父職角色與照顧工作。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249-266)。臺北市:巨流。
唐先梅(2001)。雙薪家庭夫妻在不同家務項目之分工情形及個人影響因素。生活科學學報,7,105-132。
涂妙如(2007)。以生態系統論評析國內近二十年來「父職角色」之研究脈絡。弘光學報,50,199-219。
涂秀琴(1999)。初為人父第一個月-父親對其角色執行之認知行為。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涂信忠、陳再興(2007)。原住民鄉原住民幼兒之父親的親職經驗。家庭教育雙月刊,5,27-55。
徐敏容(2005)。育有青少年子女母親之父職期望、期望差距與其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綺穗(2000)。父職及其與子女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8,193-204。
徐麗賢(2004)。大陸臺商父職實踐程度與實踐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翁雅雪(2005)。學齡兒童氣質與父親父職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教育部統計處(2008)。主要統計表-國小概況表(87-96學年度)。2008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e.xls
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17-156。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許惠雯(2005)。理想父職之探討-兒童心目中的好爸爸。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學政、蔡塋娟(2004)。雙親家庭共親職與父職參與之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舉辦之「廿一世紀的親職教育」論文集(頁298-318),嘉義市。
陳正弘(2006)。幼兒父親的父職參與意願、社會支持及其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玉珠(2008)。國小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銘傳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安琪(2004)。以批判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秀如(2002)。國小學生父親參與子女生活及學習相關活動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陳忠傑(2004)。混齡編班中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社會行為及同儕互動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陳佳汎(2006)。雙薪家庭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參與、共親職與家庭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怡君(2005)。家庭背景、數位落差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以屏東市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怡君(2007)。消防人員父職自我效能感、父職參與和其教養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思璇(2008)。談父職角色與影響其參與的因素。教師之友,49(1),60-70。
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姿燕(2007)。身心障礙幼兒父職參與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政見(2000)。談父職角色。教師之友,41(1),54-60。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陳素秋(2007)。男性軍訓教官父職效能感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珮娟(2007)。不同性別、學業成就高年級學童之失敗歸因與自我設限行為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淑貞(1993)。父親涉入子女生活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淑美(1980)。國小及國中學生社會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119-132。
陳維君(2007)。外籍配偶家庭父職教育需求之研究─以育有學齡兒童父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曉慧(1999)。國小學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角色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靜芬(2005)。父職角色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錦賢(2006)。國小學童父親之父職角色期望及父職實踐差距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聰文(1981)。角色取代能力、同儕互動與道德判斷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3,49-110。
陳鵬仁、卓俊伶(2005)。兒童身體活動量與同儕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7,103-113。
張百蓮(2006)。男性受刑人父職教育讀書會方案設計與評估。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再明(2003)。已婚男性對其父親形象知覺、背景變項與實際父職角色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再明(2006)。從父職參與的現況論父職教育的實施。家庭教育雙月刊,4,25-46。
張佩韻(1999)。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慧卿(譯)(2006)。M. Pagnol著。爸爸的榮耀:普羅旺斯童年四部曲一。臺北市:高寶國際。
張錦鶴(2003)。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梁志彬(2003)。男受刑人父職角色認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連廷嘉、戴嘉南(2003)。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中學報,11,99-114。
郭春悅(2007)。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郭淑玲(2004)。臺灣現行融合教育國中普通生與身心障礙生同儕關係之探討。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曾平貴(2007)。家庭資源與學業成就之關連性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曾美嘉(2006)。跨國婚姻家庭父親角色及子女教養經驗之探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黃木春(1967)。兒童社會關係的研究。測驗年刊,14,61-70。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怡瑾(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工作之分工。臺南師院學報,34,341-365。
黃怡瑾(2002)。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臺南師院學報,35,313-337。
黃怡瑾、陳放子(2004)。男性親職參與與親職教育需求相關因素之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舉辦之「廿一世紀的親職教育」論文集(頁141-164),嘉義市。
黃坤瑛(1989)。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信仁(1985)。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兒童社會關係之影響。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柏嘉(2006)。生活型態與父育知覺、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保勝(1997)。臺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庭偉(2006)。父職在中年父親生命中的經驗與意義。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富順(1973)。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6,383-486。
黃琴雅(199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琴雅、羅宇媛(2006)。臺南市國小學童父親對父職角色覺知及參與之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6,47-65。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懷萱(2006)。父母的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及親子關係與兒童學業成就關係之探討。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游恆山(譯)(2001)。Carol K. Sigelman & David R. Shaffer著。發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程淑芬(2007)。雙薪家庭父親工作壓力、配偶共親職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詹秀葉(2000)。兒童人際經驗意義化研究—以被拒絕情境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詹明欽(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文金(1998)。同儕互動的社會本質。屏師科學教育,8,2-11。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慧珍(2008)。父母成就信念及父母親職行為對兒童學業成就表現的影響模式探討。人文與社會學報,2(2),149-190。
楊惠婷(2005)。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楊麗容(2007)。國中生父親參與父職教育之需求、意願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葉光輝、林延叡、王維敏、林倩如(2006)。父女關係與渴望父愛情結。教育與心理研究,29(1),93-119。
蔡佳宜(2000)。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蔡佳玲(2007)。私領域中的男性—臺灣社會核心家庭的父職文化與父職實踐。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昆輝(1980)。天馬式社交測量指導手冊。臺北市:天馬。
劉宣緯(2007)。母親的教養守門、父親的父職能力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以雙薪家庭為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潘慧玲(編著)(2007)。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市:雙葉。
鄭予靜(2004)。臺灣爸爸的父職經驗--分析台越跨文化家庭之親職互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鄭玉矞(1991)。家庭結構與學齡兒童學業成就之研究—單親家庭與雙親家庭之比較。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美貴(1985)。父母教養方式與國小資優、普通兒童學習行為之比較研究。臺北市立師專學報, 16,125。
盧浩傑(2007)。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爾柔、黃馨慧(1996)。已婚男性參與家務分工之研究。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10-18。
賴品秀(2009)。父母教養方式、學校適應、自我覺察對國小學童同儕關係的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賴麗珍(2006)。外籍新娘配偶的父職角色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鍾享龍(2007)。富爸爸─父職教育的圓與缺。師友月刊,476,44-47。
謝季宏(1973)。智力、學習習慣、成就動機及家長社會地位與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延仁(2004)。兒童保護案件中施虐父親其父職角色之研究~以身體虐待或疏忽者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謝宛臻(2007)。孩子眼中的父親--學齡前幼兒及其父親對父親參與的知覺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亞恆(2004)。族群、家庭背景與國中學業成就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美英(1998)。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3,55-60。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碧容(2006)。單親父親之父職實踐:承襲與轉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伊就(2007)。國小學生對教師、家長期望知覺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蕭春媚(2001)。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及教養的看法。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蕭彩琴(2005)。臺中縣外籍配偶之國小低年級子女同儕社會地位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蕭淑慈(2007)。父職參與和親子關係—父方與子方知覺之探討。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簡茂發(1977)。都市與鄉村兒童友伴關係的影響因素之分析。測驗年刊,24,32-40。
簡茂發(1983)。國小學童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6,71-88。
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2)。國小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測驗年刊,40,271-290。
魏秀珍(2002)。父職研究在臺灣─近十年文獻回顧分析。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協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229-260)。臺北市:師大書苑。
魏秀珍(2003)。建構父職研究的未來─生態系統理論的應用。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207-240)。臺北市:師大書苑。
魏秀珍(2005)。軍職父親之父職意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瑞玉(1998)。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1,105-140。
蘇建文(1976)。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心目中的父母教養態度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5,21-32。
蘇玲媛(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智能、父母教養方式對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淑芳(2007)。國小學童母親的父職期望、共親職與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英文部分
Barnett, R. C., & Baruch, G. K. (1987). Determinants of fathers’participation in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 29-40.
Brayfield, A. A. (1991). Employment resources and housework in Canad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19-30.
Brody, G. H., & Shaffer, D. R. (1982). Contributions of parents and peers to children’s moral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Review, 2, 31-75.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nson, W. C. (1966). Central orientations: A study of behavior organization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37, 125-155.
Carson, J. L., & Parke, R. D. (1996). Reciprocal negative affect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and children’s peer 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 67, 2217-2226.
Coltrane, S. (1995). The future of fatherhood: Social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influences on men’s family involvements.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 (pp. 255-274). Thousand Oaks, CA: Sage.
Daly, K. (1995).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s.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pp. 21-40).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utsch, F. M., Lussier, J. B., & Servis, L. J. (1993). Husbands at home: Predictors of paternal participation in childcare and housewor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6), 1154-1166.
Dishion, T. J. (1990). The family ecology of boy’s peer relations in middle childhood. Child Develpoment, 61, 874-892.
Ellis, S., Rogoff, B., & Cromer, C. C. (1981). Age segregation in children’s social interac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 399-407.
Fagot, B. I., & Leinbach, M. D. (1995). Gender knowledge in egalitarian and traditional families. Sex Role, 32(7/8), 513-526.
Giveans, D. L., & Robinson, M. K. (1985). Fathers and preschool-age child. In Shirley M. H. Hanson & Frederick W. Bozett (Eds.), Dimensions of fatherhood (pp. 115-
140). Beverly Hills, CA: Sage.
Guelzow, M. G.., Bird, G. W., & Koball, E. H. (1991). An exploratory path analysis of the stress process for dual-career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151-164.
Hawkins, A. J., Christiansen, S. L., Sargent, K. P., & Hill, E. J. (1995). Rethinking fathers’ involvement in child car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4(4), 531-549.
Howell, B. T. (1972). Partners in urban education: Getting it together at home. Morristown, NJ: General Learning.
Krejcie, R. V., & Morgan, D.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3), 607-610.
Ladd, G. W., & Profilet, S. M. (1986). The child behavior scale: A teacher-report measure of young children’s aggressive, withdrawn,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32(6), 1008-1024.
Lamb, M. E. (1986). The changing role of fatherhood. In M. E. Lamb (Ed.), The father’s role: Applied perspectives (pp. 3-27). New York: A Wiely-Interscience
Lamb, M. E. (Ed.) (1996). The father’s role: Applied Perspectiv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amb, M. E. (1997). Fathers and child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and guide.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rd) (pp. 1-18).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erman, R. I. (1993). A national profile of young unwed fathers. In R. I. Lerman & T. J. Ooms (Eds.), Young unwed fathers: Changing roles and emerging policies. (pp.
27-51).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Maccoby, E. E., & Feldman, S. S. (1972). Mather-attachment and stranger reactions in the third year of life. Monogras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37, 146.
Marsiglio, W. (1991). Parental engagement activities with minor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973-986.
Marsiglio, W., & Cohan, M. (1997). Young fathers and child development.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 (3rd) (pp. 227-24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rsiglio, W., Amato, P., Day, R.,& Lamb, M. E. (2001). Scholarship on fatherhood in the 1990s and beyon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1173-1191.
McBride, B. A., & Darragh, J. (1995). Interpreting the data on father involvement: Implications for parenting programs for men. Families in Society, 76(8), 490-497.
McBride, B. A., & Rane, T. R. (1998). Parenting alliance as a predictor of father involve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Family Relations, 47(3), 229-236.
McBride, B. A., Brown, G. L., Bost, K. K., Shin, N., Vaughn, B., & Korth, B. (2005). Paternal identity, maternal gatekeeping, and father involvement. Family Relations, 54, 360-372.
NICHD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 (2000).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thers’ caregiving activities and sensitivity with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4, 200-219.
Park, R. D. (1996). Fatherhoo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rk, R. D. (2000). Father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29, 43-58.
Pleck, J. H. (1983). Husbands paid work and family roles: Current research issues. Research in the interweave of social roles, 3, 251-333.
Pleck, E. H., & Pleck, J. H. (1997). Fatherhood ide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ical dimension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rd)
(pp. 33-48).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leck, J. H. (1997). Parental involvement: Level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rd) (pp. 66-103).
New York: Wiley.
Pleck, J. H., & Masciadrelli, B. P. (2004). Parental involvement by U.S. residential fathers: Level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4th) (pp. 222-271). New York: Wiley.
Rane, T. R., & Mcbride, B. A., (2000). Identity theory a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father’s involvement with thire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1, 347-366.
Rockville, M. (2000).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thers’ care giving activities and sensitivity with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4, 200-219.
Stoller, E. P. (1983). Parental caregiving by adult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4), 851-858.
Yellott, A. W. (1970). Relationship among measures of adjustment, sociometric status, and achievement on third graders. Psychological Abstracts, 44,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