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昱螢
YU-YING CHEN
論文名稱: 探究生活的虛實空間
The investigation on life's virture space
指導教授: 劉文煒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虛實真實空間群像鏡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1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主要是以2003-2005年間,對創作作品的論述。主文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部份,創作的理論建構,來自研讀中西史料對於「虛實論」與「真實論」之美學理念作相關的彙整,以作為繪畫本質內涵追求的探究方針。
    第二部份,創作主題之探究,從生活過程中,發現筆著所關心的議題-「人像之美」、「空間之美」與「鏡像之美」,作為創作的題材與靈感泉源。
    第三部份創作形式與媒材技法,經由劉文煒教授親自口述指導的繪畫理念,針對畫面探究造形與色彩的組織架構,並結合筆者審美感知做一完整的表述。最後將運用的油彩材料與表現方法整理記錄。
    第四部份,創作作品的解析,將<探究生活的虛實空間>系列作品,一一詳述,涵蓋作品背景與形式分析,實踐與驗證之前的理論建構與形式技法。
    第五部份的結論是筆者對於現階段自我創作歷程的反省與檢視,以及對於未來創作視野的展望和期許。

    創作,有助於身心的休憩與活絡、自我省思與成長。對於美育教學的我,也能更踏實地建構自我審美的感知能力。在教學之餘,真正要創作並撰寫研究心得,時間上顯得勿忙,筆者仍竭盡所能全力以赴,但因個人在藝術領域涉獵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惟祈各方先進不吝賜正。

    第一章 緒論…………………………………………………6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9 第二章 創作的理論建構……………………………………12 第一節 虛實論…………………………………………………12 一、 虛實的相對概念 二、 虛實的思想淵源 三、 虛實的具體表現 第二節 真實論…………………………………………………20 一、 真實的詮釋 二、 真實的精神 三、 真實的面對 第三章 創作主題之探究……………………………………25 第一節 人像之美………………………………………………26 一、 獨特美 二、 脫俗美 三、 群像美 第二節 空間之美………………………………………………32 一、 實在空間. 二、 主觀空間 三、 幻想空間 第三節 鏡像之美………………………………………………39 一、 有關鏡面描寫的常見名詞 二、 藝術史中鏡像繪畫的表現 三、 鏡面入畫的特質 第四章 創作形式與媒材技法………………………………52 第一節 創作形式方法……………………………………………52 一、 形象構圖 二、 色彩構圖 第二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68 一、 媒材 二、 技法 第五章 創作作品的解析……………………………………78 作品一 《片體鱗傷的阿卻》…………………………………………………78 作品二 《技藝傳承Ⅰ》………………………………………………………80 作品三 《技藝傳承Ⅱ》………………………………………………………82 作品四 《技藝傳承Ⅱ》………………………………………………………84 作品五 《上課Ⅰ》……………………………………………………………86 作品六 《上課Ⅱ》……………………………………………………………88 作品七 《上課Ⅲ》……………………………………………………………90 作品八 《待嫁》………………………………………………………………92 作品九 《父子》………………………………………………………………94 作品十 《鄉景》………………………………………………………………96 第六章 結論…………………………………………………98 第一節 創作的省思與未來展望……………………………………98 一、 創作省思 二、 未來展望 第二節 結語 ………………………………………………………101 參考書目……………………………………………………….…...102 圖錄索引………………………………………………………….…105

    參考書目
    論文
    1. 王志誠,2001,《質樸心.懷鄉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2. 王津撰,2001,《拉杜荷繪畫研究(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朱紋撰,1993,《維梅爾研究(Johannes Vermeer1632-7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吳國文,1994,《秩序.和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呂潔雯,2005,《相遇異文化-夏陽紐約時期照相寫實繪畫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呂麗玉,2004,《「舞在韻律」-芭蕾舞蹈之繪畫研究與創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7. 李倫景,2001,《人物畫創作表現研究【都市心像系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姚佳良,2003,《波納爾油畫筆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9. 翁美娥,1999,《中階主義》,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0. 梁秀香,2003,《層層慈相話生機-彩墨人物畫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連淑蕙,2004,《鏡射生活-內在時間的重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陳敬飛,2003,《殘缺的傷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湯雙進,2001,《再現分割美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14. 葉繁榮,1992,《論繪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劉曼如,2003,《萬物[境]觀之虛實》,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蔡勝全,1996,《群集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簡炳桂,1996,《比較視覺心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書籍
    18. Arthur Rothstein著,1993,《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李文吉譯,台北市:遠流出版。
    19. Bernd Growe著,1997,《艾德佳赫‧竇加》(Edgar Degas 1834-1917),Ma-li Wu譯,德國:Benedikt Taschen。20. Michel Hoog,1997,《發現之旅38塞尚》,林志明譯,台北:時報出版社。。
    21. E.H.Gombrich著,曾雅雲譯,1980,《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22. Giuliana Zuccoli Bellantoni總編輯,1994,《巨匠美術週刊-第94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23. Hugh Honour&John Fleming合著,2002,《世界藝術史》(A world history of art),台北縣:木馬文化。
    24. Jbnis Mink著,Ma-li Wu譯,1998,《馬賽勒‧杜象》(Marcel Duchamp),德國:Benedikt Taschen。
    25. Marc Rombaut著,許季鴻譯,1994,《德爾沃》,台北縣:錦繡文化。
    26. Norbert Schneider著,Tseng Chang-sheng譯,1998,《揚‧維梅爾》(Vermeer 27. 1632-1675),德國:Benedikt Taschen。
    28. Sabine Melchior-Bonnet原著,餘淑娟譯,2002,鏡子,臺北:藍鯨出版。
    29. 巴科特 (Paquet, Dominique) 原著,楊啟嵐譯,1999,《鏡子-美的歷史》,台北市,時報文化。30. 巨匠與世界名畫,台北市:台灣麥克。
    31. 艾芬妮(Alison Effeny)著,辛治寧初譯,黃春秀主編,1993,《卡莎特》(Cassatt),台北市:台灣麥克。
    32. 何恭上編著,2000,《裸之美》,台北市:藝術圖書。
    33. 吳澤義、劉錫海合著,1997,《提香》,台北市:藝術圖書。
    34. 呂清夫著,1993,《造形原理》,台北市:雄師圖書。
    35. 杜羅茲瓦 (Durozoi, Gerard) 著,阮華初譯,黃春秀主編,1993,《杜魯茲 羅特列克》(Toulouse Lautrec 1864-1901),巨匠與世界名畫,台北市:台灣麥 克。
    36. 沈柔堅主編,1989,《中國美術辭典》,台北市:雄師圖書。
    37. 貝德 (Bade, Patrick) 著,黃秀春主編,1992,《得加斯(Degas, Edgar)1834-1917》,38. 馬諦斯著,蘇美玉整理翻譯,《馬諦斯畫語錄》,2002,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網頁
    1. Bertamini M,2004/09/15,”The Venus Effect”,20050401,http://www.liv.ac.uk/VP/venus.html。(鏡面描寫的畫作分析)
    2. Jean Cocteau,2005/05/14,” Les miroirs convexes”,http://www.snof.org/art/miroirconvex2.html。(鏡面入畫的研究)
    3. 吳文成,2003/01/04,試談拉康的鏡像階,2005/03/06,http://alumni.nctu.edu.tw/~sinner/think/talk/part_1/literae1800.htm。
    4. 胡財銘 HU TSAI-MING蔡海如 TSAI HAI-RU,『看入.看出』WAYS OF新聞稿 SEEING,2005/04/06,http://www.etat.com/slyart/news/news20010512.htm。
    5. 蔡海如作品集,2005/04/06,http://www.etat.com/slyart/members/hairu/hairu_index.htm。
    6. 台北當代藝術館,創作自述蔡海如 2002與陳香君訪談蔡海如收錄於展覽紀錄光碟:輕且重的震撼出版者,2005/04/06,http://www.etat.com/slyart/members/hairu/hairu_talk01.htm,
    7. 林明志,以生態美學的角度欣賞福爾摩沙生態之美,2005/04/06,,http://www.nmns.edu.tw/New/PubLib/NewsLetter/87/129/19.html,。
    8. 語辭典 民國八十七年四月版(本辭典另有光碟版),2005/04/20,
    http://140.111.34.46/dict/國
    9. 拉岡的鏡像階段論 作者:洪ㄚ閔 2002/9/12 下午 01:18:47,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tsuiyh/home/s008.html
    10. CGFA,1996,馬諦斯作品網站,2005/05/15, http://cgfa.sunsite.dk/matisse/
    11. Wicap Interactive, 2000,“ARTIST INDEX Vermeer, Jan” 2005/05/15,http://www.arthistory.cc/auth2/vermeer/。( 維梅爾作品網站),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