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毓婷
Yu-Ting Kao
論文名稱: 禪宗心識思想研究——以唐代為中心
指導教授: 王開府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9
中文關鍵詞: 唐代禪宗心識思想心意識業報禪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5下載:1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心識思想是佛教獨特的心理觀,是對於「心」在自身、萬法中交互作用而開展的理論與實踐方法,其所關注的是人為何煩惱迷失以及如何自覺的問題,本文所欲處理的,是人為何迷失及其對應的修行實踐,亦即如何透過實踐行門,而完成理想的人格。
    本文所採取的心識範疇,是以「如來藏藏識」為研究的切入角度,即由藏識而有的世間生滅現象,及其與真心不一不異的關係,逐步討論如何覺證一切唯心,再超越一心,為偏向於從「因地」至「果地」的心識範疇,以探討禪師對於未悟的眾生所開示的見解與法門。
    因此,本文大抵分成幾個方向的開展,一為心識的開展,為心、意、意識、心識、妄想、三細六麤等詞彙意義的考察;二為無明染心與真心的關係;三為與無明染心、三細六麤相關的因果業報思想;四為唯心識與真如的兩種工夫進路。
    本文從妄想一類詞彙檢思其義,禪門在使用此類詞彙時,有從《楞伽經》過渡到《起信論》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受南方佛教思潮的影響頗深。此外,禪門對於心、意、意識的使用,卻偏向同義與連貫相生,因此,心、意、意識可以說是三,也可以說是一,這樣的用法,近於早期唯識學,與原始佛教的用法。
    心、意、意識三者連貫相生,而有一切情見,這是理論的詮釋。於修行實踐方面,卻由此分成兩路,一是三者非一也非三,一破全破,一無全無,此為頓悟的思想基礎;另一則以心來收攝意識的攀緣造作,使心定於一境,再予照破,此為漸進後頓的方便法門。
    從連貫相生的意義延伸,「心」字一詞便可以代表虛妄之義,然此心的本質為清淨,因此產生「心」的多重意蘊,隨著不同的場合,而代表不同的意義。
    真妄和合的心識思想,一方面為煩惱與清淨而開展的實踐工夫,另一方面,不生不滅的理,其作用必彰顯於事用中,禪宗的思想更發揮了不生不滅的心性與日常生滅事物之間,自在無礙的風格。是故,本文以為單只有寂靜之體,並非如來藏思想的真髓。佛性、真如、如來藏,並非只有寂然不動的一面,禪門以為「真如」是透過生滅相來展現的。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論題界說 ……………………………………………1 一、研究動機 ……………………………………………………1 二、本文論題「心識」界說 ……………………………………..2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本文進路 …………………….…………………..10 一、前人研究成果 …………………………………………………10 (一)前人研究回顧 ……………………...…..………………10 (二)研究主題的說明 ………………….……………………17 二、本文研究進路 ……………………………..……………………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資料說明 ……………………….………………20 一、研究範圍 ……………………………….………………………20 二、文獻資料說明 ………………………….………………………23 (一)初期禪宗的文獻資料 ………….………………………23 (二)南宗以後的文獻資料 ………….………………………25 (三)有關《圓明論》的禪法歸屬 ……………………………27 第二章 禪宗識心之內容及思想特色 …………………….…………..34 第一節 冠名菩提達摩作品之心意識說 …………………...……………..36 一、從菩提達摩《楞伽經疏》談起 ………………….…………….38 二、《菩提達摩四行論》的心意識說 ………………..……………42 (一)心識的提出 ………………………………..………….43 (二)諸識前後相生 …………………………..………………45 (三)一體兩面的真妄心 ………………………..……………46 (四)無識之虛妄而仍有分別 …………………..……………48 三、《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中的《唯識論》 …………..51 (一)唯識觀法 ……………………………………………53 (二)心意識義……………………………………………..56 四、結語 …………………………………………………………58 第二節 唐代禪宗對心意識的看法 ………………………..………………..59 一、道信、弘忍 ……………………………………….……….59 (一)楞伽舊傳與守一不移的淵源 ……………..………….59 (二)《心王經》的漏心說 ………………………….………….67 二、北宗神秀一系 ……………….……………………………72 三、保唐無住………………….………………….…………………80 四、惠能及南宗系 ………………………………………………83 (一)承繼如來藏系的說法 ……………..……………….83 1.眾生流轉之一念妄心 …………………..…………….83 2.真心不守自性,開展八識 ………………….…………88 (二)轉述法相宗的說法——八識與四智 …….………..….91 五、結語 ……………………………………….…………………100 第三節 禪宗識心思想的特色 ………………………………………….102 一、樸素的心識觀 ……………………………….……………….102 二、心意識收歸至「心」來表詮 ……………………..……………105 三、不重視心識作用 …………………………………………….107 第三章 禪宗「心」之多層意蘊 ……………………………………….115 第一節 真妄和合的心識論 …………………………..…………………..117 一、有關和合的詮釋 ………………………..…………………..118 (一)清淨與煩惱的關係 ………………………………….119 (二)體用關係 …………………………………………….126 二、一心為虛擬之假名 ……………………….…………………135 三、結語 ………………………………………………………….141 第二節 心與外境、萬法之關係 ……………………….…………………..142 一、問題的提出 …………………………………….…………….142 二、心與外境、萬法的關係 ……………………..……………145 (一)一切唯心識所現 ……………………………………145 (二)絕對真心為自淨的動力因 …………………………..148 (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否定 ………………….152 (四)不從「能」、「所」認識外境與萬法 ……………….158 三、結語 ………………………………………………………...162 第三節 禪宗「心王」義之雙重意涵 ……………………………………....163 一、清淨真如之心王 ……………………………………..………165 二、尚在識中之心王 ………………………………………..……168 三、結語 ……………………………………………………..…171 第四章 禪宗之無心與業報罪福思想 ……………………..…..173 第一節 道宣對於達摩所傳「罪福兩捨」的評斷 ………………..…...176 第二節 禪宗對於罪福業果的態度 …………………………………..….184 一、不修福業,修無漏業 …………………………………..….184 (一)寂滅性中無罪福 ………………………………..….184 (二)先立理後有福智 ………………………………..…186 (三)無念勝求緣 ……………………………………..…190 (四)悲願是無上功德 ………………………………..…191 二、隨緣消舊業 ……………………………………………..…194 (一)因果不空 …………………………………………..…194 (二)無心則不知業 ………………………………………196 (三)重罪輕報說 ……………………………………..…199 三、結語——禪宗不修福、無心無業的反思 ………………..…201 第三節 禪宗對於三界輪迴的說明 ………………………………..….206 一、三界六道自心所現 ………………………………………..207 二、主導生死輪迴的心意識 ………………………………….209 三、結語 ………………………………………………….…..212 第五章 禪宗唯心識觀、真如實觀之工夫進路 ……………….214 第一節 禪宗工夫進路略述 …………………………………….………....214 第二節 禪門唯心識觀、真如實觀的兩橛進路 …………………….…..218 一、三界為自心現的心識背景 …………………………….…218 二、延壽所說之唯心識觀、真如實觀 ……………………….…220 第三節 兩種進路在禪門的使用方式 ………………………………...224 一、唯心識觀(於觀照中了空) ………………................224 (一)調伏第六意識(前方便)………………………..225 (二)以一切唯心為進趣的觀法 ………………………226 1.觀色空、境無 ……………………………………228 2.觀心亦不可得 …………………………………….233 (三)小結 ………………………………………………..237 二、真如實觀(圓頓證空)…………………………………….240 (一)以頓法息卻身心 …………………………………240 (二)離當下之一念的頓入真如門 …………………….243 1.由師點撥 …………………………………………244 2.一根攝至,六根互用 ……………………………246 (三)小結 ……………………………………………..249 三、結語 ……………………………………………………250 第六章 結論 …………………………………………………...............254 一、識心的開展 …………………………………………………..…254 二、妄與真的關係 ………………………………………………..…257 三、心識與業報的關係 …………………………………………..…259 四、唯心識觀、真如實觀的工夫進路 ……………………………..…261 附錄一 真心詞彙所引經論出處 ……………………………………..……264 參考書目 ……………………………………………………………………..…268

    說明: 1.經藏部份依照卷冊順序排列,古籍則依年代排列。
    2.專著、期刊部分以姓氏筆劃排列,同一作者再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3.外文部分的排列,則以原文為先,翻譯本在後。

    一、佛教經論
    (一)經藏文獻

    雜阿含經 劉宋  求那跋陀羅譯 《大正》卷2
    增一阿含 東晉  瞿曇僧伽婆譯 《大正》卷2
    大般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  玄奘 《大正》卷7
    金剛三昧經 失譯 《大正》卷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唐  實叉難陀譯 《大正》卷9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劉宋  求那跋陀羅譯 《大正》卷12
    大般涅槃經 北涼  曇無讖譯 《大正》卷1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劉宋  求那跋陀羅譯 《大正》卷16
    大乘入楞伽經 唐  實叉難陀譯 《大正》卷16
    占察善惡業報經 隋  菩提燈譯 《大正》卷17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唐  佛陀多羅譯 《大正》卷17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唐  般刺密帝譯 《大正》卷19
    大智度論 東晉  鳩摩羅什譯 《大正》卷25
    十地經論 後魏  菩提留支等譯 《大正》卷26
    阿毗達磨大毘婆沙論 唐  玄奘譯 《大正》卷27
    瑜伽師地論 唐  玄奘譯 《大正》卷30
    究竟一乘寶性論 後魏  勒那摩提譯 《大正》卷31
    唯識論 後魏  瞿曇留支譯 《大正》卷31
    攝大乘論釋 梁  真諦譯 《大正》卷31
    中邊分別論 梁  真諦譯 《大正》卷31
    成唯識論 唐  玄奘譯 《大正》卷31
    唯識三十論頌 唐  玄奘譯 《大正》卷31
    大乘起信論 梁  真諦譯 《大正》卷32
    妙法蓮華經玄贊 唐  窺基 《大正》卷34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唐  澄觀 《大正》卷36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唐  知禮 《大正》卷37
    大般涅槃經集解 梁.寶亮集 《大正》卷37
    勝鬘寶窟 隋  吉藏 《大正》卷37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 唐  一行 《大正》卷39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注 唐  宗密 《大正》卷39
    百論疏 隋  吉藏 《大正》卷42
    成唯識論述記 唐  窺基 《大正》卷43
    唯識二十論述記 唐  窺基 《大正》卷43
    大乘義章 隋  慧遠 《大正》卷44
    立誓願文 隋  慧思 《大正》卷46
    大乘止觀法門 隋  慧思 《大正》卷46
    四念處 隋  智顗 《大正》卷46
    六妙法門 隋  智顗 《大正》卷46
    摩訶止觀 隋  智顗 《大正》卷46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唐  慧然集 《大正》卷47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 宋  守堅集 《大正》卷47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日本.玄契編 《大正》卷47
    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 日本.慧印校 《大正》卷47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明  圓信、郭凝之編 《大正》卷47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 明  圓信、郭凝之編 《大正》卷47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明  圓信、郭凝之編 《大正》卷47
    金陵清涼文益禪師語錄 明  圓信、郭凝之編 《大正》卷47
    汾陽無德禪師語錄 宋  楚圓集 《大正》卷47
    黃龍慧南禪師語錄續補 日本.東晙集 《大正》卷47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宋  蘊聞編 《大正》卷47
    信心銘 唐  道信 《大正》卷48
    最上乘論 唐  弘忍 《大正》卷48
    少室六門 《大正》卷48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唐  法海集 《大正》卷48
    禪宗永嘉集 唐  玄覺 《大正》卷48
    永嘉證道歌 唐  玄覺 《大正》卷48
    禪源諸詮集都序 唐  宗密 《大正》卷48
    黃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唐  裴休集 《大正》卷48
    黃蘗斷際禪師宛陵錄 唐  裴休集 《大正》卷48
    宗鏡錄 五代  延壽 《大正》卷48
    人天眼目 宋  智昭集 《大正》卷4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元  宗寶編 《大正》卷48
    敕修百丈清規 元  德煇編 《大正》卷48
    緇門警訓 明  如巹續集 《大正》卷48
    萬善同歸集 五代  延壽 《大正》卷48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五代  延壽 《大正》卷48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
    元  行秀評唱 《大正》卷48
    宏智禪師廣錄 宋  集成等編 《大正》卷48
    歷代三寶紀 《大正》卷49
    高僧傳 梁  慧皎 《大正》卷50
    續高僧傳 唐  道宣 《大正》卷50
    宋高僧傳 宋  贊寧 《大正》卷50
    景德傳燈錄 宋  道原 《大正》卷51
    荷澤大師顯宗記 唐  神會 《大正》卷51
    歷代法寶記 唐(編者不詳) 《大正》卷51
    傳法正宗論 宋  契嵩 《大正》卷51
    廣弘明集 唐  道宣 《大正》卷52
    出三藏記集 梁  僧佑 《大正》卷55
    眾經目錄 隋  法經 《大正》卷55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唐  明佺等 《大正》卷55
    大唐内典錄 唐  道宣 《大正》卷55
    觀心論 唐  神秀 《大正》卷85
    大乘無生方便門 唐  神秀 《大正》卷85
    楞伽師資記 唐  淨覺 《大正》卷85
    大乘開心顯性頓悟真宗論 唐  慧光集釋 《大正》卷85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 唐  宗密 《卍續藏》冊14
    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 唐  宗密 《卍續藏》冊110
    頓悟入道要門論 唐  慧海 《卍續藏》冊110
    諸方門人參問語錄 唐  慧海 《卍續藏》冊110
    宗門十規論 五代  文益 《卍續藏》冊110
    古尊宿語錄 宋  頤藏主 《卍續藏》冊118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四家語錄卷一) 宋(編者不詳) 《卍續藏》冊119
    百丈懷海禪師語錄(四家語錄卷二) 宋(編者不詳) 《卍續藏》冊119
    百丈懷海禪師廣錄(四家語錄卷三) 宋(編者不詳) 《卍續藏》冊119
    雪峰義存禪師語錄 明  林弘衍編 《卍續藏》冊119
    龐居士語錄 唐  于頔編 《卍續藏》冊120
    天聖廣燈錄 宋  李遵勗編 《卍續藏》冊135
    善慧大士錄 梁  樓炤改編 《卍續藏》冊120
    宗門統要續集 宋  宗永集、元.清藏續集 《嘉興藏》冊1
    雲棲法彙 明  祩宏 《嘉興藏》冊33
    祖堂集 五代.靜、筠 佛光《禪藏》冊16~17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唐  宗密 《新纂卍續藏》冊74
    五燈全書 清  超永編 《新纂卍續藏》冊81

    (二)經藏外文獻

    A.燉(敦)煌文獻
    1.菩提達摩
    二入四行論長卷子
    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頁176~179;182
    菩提達摩四行論(天順本)
    椎名宏雄〈天順本《菩提達摩四行論》〉,《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54號,1996.3,頁198~214
    2.法融
    絕觀論
    《禪宗全書》第36冊,頁87~102
    無心論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卷二,頁216~219
    3.神秀、法如系等初期禪宗文獻
    北宗五方便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卷三,頁141~235
    大乘北宗論
    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頁447~448
    達摩觀心論,五本對校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別卷一,頁592~643
    秀禪師七禮 唐.神秀
    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頁374~376
    圓明論
    John R. McRae,“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6)附錄,頁18~44
    七祖法寶記下卷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二輯,頁134~165
    第七祖大照和尚寂滅日齋讚文
    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頁555
    師資七祖方便五門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卷三,頁453~454
    夜坐號一首
    冉雲華《中國禪學研究論集》,頁171~172
    寂和上偈
    冉雲華《中國禪學研究論集》,頁185~186
    菩薩總持法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三輯,頁32~53
    大乘起世論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三輯,頁55~69
    歷代法寶記(S516及諸本對校)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第二卷,頁467~564
    傳法寶記 唐. 杜朏
    柳田聖山《初期禪宗史書の研究》,頁560~572
    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淨覺
    柳田聖山《初期禪宗史書の研究》,頁596~610
    楊曾文〈淨覺及其《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其校本〉,《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7,頁237~261
    楞伽師資記序 唐  淨覺
    柳田聖山《初期禪宗史書の研究》,頁627~631
    禪門經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卷二,頁331~335
    了性句并序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卷二,頁450~452
    臥輪禪師看心法 唐  臥輪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卷二,頁452~453
    導凡趣聖心決
    冉雲華《中國禪學研究論集》,頁169~171
    禪策問答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頁45~51;
    沖本克己《禪思想形成史の研究》,頁214~219
    息諍論(附禪問答一)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頁54~59
    南天竺國達摩禪師觀門
    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頁214~217
    (有與鈴木大拙所校訂的本子作比較)
    南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觀門
    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頁215~216
    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P2039、新1254之綜合校本)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頁34~44
    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P2039、新1254之各別本)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二輯,頁166~174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附註疏)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頁253~318
    4.南宗文獻
    六祖壇經
    楊曾文《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壇經》,頁6~80
    南陽和上頓教解脫禪門直了性壇語 唐  神會
    楊曾文編校《神會和尚禪話錄》,頁3~14
    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 唐.獨孤沛
    楊曾文編校《神會和尚禪話錄》,頁15~48
    頓悟無生般若頌 唐  神會
    楊曾文編校《神會和尚禪話錄》,頁49~51
    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 唐.劉澄集
    楊曾文編校《神會和尚禪話錄》,頁57~123
    神會和尚五更轉二首、五言律詩一首 唐  神會
    楊曾文編校《神會和尚禪話錄》,頁127~132
    寶林傳
    《中國佛教叢書.禪宗編》(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頁507~659
    5.天台
    證心論(澄心論)
    關口慈光(真大)〈證心論(燉煌出土)の撰者について〉,頁203~204
    李四龍《天台智者研究》,頁238~239

    B、其他及道教文獻
    靈峰宗論 明.蕅益智旭,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道教義樞 《重編影印正統道藏》第21冊

    二、其他古籍
    (一)經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 1955年

    (二)史
    隋書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 台北:鼎文書局 1975年
    舊唐書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 台北:鼎文書局 1975年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編著 台北:華世 1987年

    (三)子
    太平經 王明《太平經合校》 台北:中華書局 1960年
    論衡 王充著,楊家駱主編《論衡集解》台北:世界書局 1967年

    (四)集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明.張溥編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79年
    弘明集 梁.僧佑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1974年
    欽定全唐文 清.董誥編 台北:匯文書局 1961年
    唐文拾遺 收於《全唐文》(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唐文續拾 收於《全唐文》(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全唐詩 清聖祖御製 台北:宏業 1977年
    朱子文集 陳俊民校編 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三、近人專著
    (一)中文
    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7月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12月
    ———《藏外佛教文獻》第二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8月
    ———《藏外佛教文獻》第三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3月
    ———《藏外佛教文獻》第九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
    孔維勤《永明延壽宗教論》,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月
    元音老人《楞嚴經要解》,台南:和裕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一刷
    冉雲華《宗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5月
    ———《中國禪學研究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1991年7月二版
    ———《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11月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修訂版五刷
    刑東風《禪悟之道.南宗禪學研究》,台北:圓明出版社,1995年5月
    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略稱),1998年
    李映輝《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何國詮《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宗密禪教一致理論與判攝問題之探討》,台北:文津出
    版社,1987年
    屈大成《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觀念》,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周貴華《唯心與了別-根本唯識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一刷
    ———、孫亦平《惠能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1月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一至五卷,山東:齊魯書社,1996年12月
    吳言生《禪宗哲學象徵》,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三刷
    ———《禪宗思想淵源》,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三刷
    李四龍《天台智者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岑學呂等編《虛雲和尚年譜法彙合刊》,台中:妙音學佛視聽圖書館,1996年
    李開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一刷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一版
    周叔迦《唯識研究》,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二版二刷
    周慶華《佛學新視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2月
    胡適 《神會和尚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初版五刷
    ——著,柳田聖山主編《胡適禪學案》,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再版
    徐文明《中土前期禪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4年1月
    高柏園《禪學與中國佛學》,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3月初版
    馬定波《印度佛教心意識説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中國佛教心性説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1983年
    ———《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出版社,1986年12月初版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板橋:駱駝,1987年8月
    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
    張勇 《傅大士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月
    張國一《唐代禪宗心性思想》,台北:法鼓文化,2004年4月
    張曼濤主編《禪宗思想與歷史》,《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2冊,台北:大乘文化,1978
    年9月
    馮學成《雲門宗史話》,廣東:雲門山大覺禪寺,2004年8月第一版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第二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年7月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台北:華嚴蓮社,2002年5月
    陳慧劍《寒山子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線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鄧克銘《法眼文益禪師之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87年10月
    楊白衣《唯識要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8月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4月
    ———《惠能》,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4月
    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次印刷
    ———《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壇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二刷
    ———編校《神會和尚禪話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二刷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
    ———《淨影慧遠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二刷
    樓宇烈《中國佛教與人文精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董群 《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4月二刷
    歐陽宜璋 《碧巖集點校》,台北:圓明出版社,1994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書局,1990年12月初版
    蔡日新《中國禪宗的形成》,新店:圓明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聶清 《荷澤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0月
    譚偉 《龐居士研究》,成都:四川民族,2002年7月
    釋一行《觀照的奇蹟》,台北:橡樹林文化,2004年6月
    ———《見佛殺佛》,台北:橡樹林文化,2005年12月
    釋太虛《楞伽經義記》,台北: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89年9月再版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佛教史地考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二版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10月
    ———《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2月
    ———《成佛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6月修訂版
    ———《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八版
    ———《妙雲華雨的禪思——印順導師止觀開示集錄》,呂勝強編,台北:正聞出版
    社,1999年4月
    ———《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
    ———《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
    ———《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
    釋東初《般若心經思想史》,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8月修訂版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2月
    釋昭慧《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台北:法界出版社,2001年3月
    ———《如是我思》,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4月二版一刷
    釋聖嚴《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台北:東初出版社,1994年
    ———《禪與悟》,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年
    ———《禪門修證指要》,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年3月修訂版
    ———《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禪的世界》,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11月
    ———《神會禪師的悟境》,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8月
    ———《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台北:法鼓文化,2001年5月
    ———《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台北:法鼓文化,2001年7月
    ———《禪的智慧》,台北:法鼓文化,2003年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台北:法鼓文化,2004年1月
    ———《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台北:法鼓文化,2006年1月
    顧偉康《禪宗六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初版
    藍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7月二刷
    龔雋 《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
    ——《禪學發微——以問題為中心的禪思想史研究》,台北:新文豐,2002年5月

    (二)外文(包含譯作)
    Brown , Brian E.
    1991 The Buddha nature:A study of the Tathāgatagarbha and ĀlayavijJāna,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Gregory , Peter N.
    1987 (ed.)Sudden and Gradual:Approaches to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Thought,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cRae , John R.
    1986 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Lai , Whalen and Lancaster,Lewis R.
    1983 (ed.)Early Ch’an in China and Tibet , Berkeley, Ca.:Asian Humanities
    Press.
    Paul Demiéville(戴密微)《吐蕃僧諍記》,耿昇譯,台北:商鼎文化,1993年
    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0年一刷
    上田義文《大乘佛教思想》,陳一標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水野弘元《バ-リ佛教を中心とした.佛教の心識論》,東京都:株式會社ピタカ,
    1978年
    ————《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釋惠敏譯,台北:法鼓文化
    ,2004年
    沖本克己 《禪思想形成史の研究》,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研究報告》第五冊,
    1997,網路上錄有全文。
    田中良昭 《敦煌禪宗文献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2月
    ————、篠原壽雄《敦煌佛典と禪》,東京都:大東出版社,1980年11月
    ————、沖本克己《敦煌》《大乗仏典》11,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89年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史》,東京:日本評論社,1942年
    ————《禪宗史研究》,東京都:岩波書店,1966年
    ————《宇井伯壽著作選集》6,東京都:大東出版社,1967年11月
    ————《中國佛教史》,李世傑譯,台北:協志工業叢書,1993年
    阿部肇一《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以後的政治社會史的考證》,關世謙譯,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4月
    柳田聖山《初期禪宗史書の研究》,京都:禪文化研究所,1967年1月
    ————《達摩の語錄:二入四行論》,東京都:筑摩書房,1969年
    ————《中國禪思想史》,吳汝鈞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2月第二版
    ————《禅仏教の研究》第一卷,京都:法藏館,1999年11月
    柏木雅弘《大乘起信論の研究》,東京都:春秋社,1991年
    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卷二,東京都:岩波書店,1971年7月
    ————《鈴木大拙全集》卷三,東京都:岩波書店,1968年10月
    ————《鈴木大拙全集》卷五,東京都:岩波書店,2000年5月增補新版
    ————《鈴木大拙全集》別卷一,東京都:岩波書店,1971年4月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京都:法藏館,1988年12月初版第一刷
    ————等《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8冊,藍吉富主編,台北:華宇出
    版社,1986年12月初版
    常盤義伸《『ランカーに入る』——梵文入楞伽經の全譯と研究》,花園大學國際禪
    學研究所《研究報告》第二冊,1994年
    橫山紘一《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台北:東大圖書,2002年5月
    鎌田茂雄《宗密教學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75年
    ————《大乘起信論物語.中国仏教の実踐者たち》,東京都:大法輪閣,1987年
    12月第一刷
    勝又俊教《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說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88年
    關口真大《達摩大師の研究》,東京都:春秋社,1969年

    四、期刊論文
    (一)中文
    王月清〈作為思想歷史文化的南宗禪——《惠能評傳》評說〉,《學海》2000年5期,
    頁197~198
    王仲堯〈宗密之援易說佛及其易學圓相式述考〉,《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六期,2003
    ,頁263~287
    王開府〈楞伽禪的先驅——求那跋陀羅〉,《國文天地》15卷10期,2000.3,頁25~26
    ———〈觀心空王〉,《國文天地》16卷4期,2000.9,頁18~20
    王鼎新〈法融禪學思想之特色〉,《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七期,2000.6,頁127~150
    王翠玲〈《宗鏡錄》與輯佚-以典籍之校補、補闕為中心-〉,《成大中文學報》第
    十一期,2003.11,頁149~165
    孔維勤〈宋釋永明延壽論心王義至八識之展開〉,《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7,
    頁417~451
    方立天〈石頭宗心性思想述評〉,《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
    文集》,釋恆清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4,頁393~422。
    ———〈洪州宗心性思想評述〉,《哲學與文化》24卷8期,1997.8,頁761~776
    方廣錩〈關於《禪藏》與敦煌禪籍的若干問題〉,《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12),頁392~425
    田光烈〈從《楞伽經》觀太虛法師的行誼〉,《太虛誕生一百周年國際會議論文集》
    ,香港:法住出版社,1990.12,頁110~126
    任繼愈〈禪宗哲學思想略論〉,《中國禪宗大全》,李淼編著,長春:長春出版社,
    1991.8,頁849~862
    李志夫〈中國禪宗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1984.9,頁135~198
    ———〈如來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帙晉
    六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1991.4,頁35~52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10、11期,1997.9,頁32~52
    ———〈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12期,1997.12,頁37~63,網路上錄有全文
    杜保瑞〈《大乘起信論》的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第四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華梵大學哲學系,2000.5,頁445~466
    余永勝〈論禪宗修行解脫觀的邏輯形成與發展〉,《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1期,頁72~76
    吳汝鈞〈達摩及早期的禪法〉,《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學生,1993
    ,頁1~27
    吳其昱〈臥輪禪師逸語燉煌吐蕃文(伯希和一一六號)譯本考釋(1)兼論臥輪與摩訶衍
    入蕃所授禪法之關係〉,《敦煌學》第4輯,1979.7,頁33-46
    ———〈臥輪禪師出家安心十功德蕃本試譯〉,《敦煌學》第5輯,1982.9,頁41-52
    林崇安〈佛教的心性論及其特色〉,《法光學壇》第8期,2004,頁1~19
    林鎮國〈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現代東亞「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
    察〉,《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釋恆清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4,頁599~619
    宗玉媺〈南北禪宗的融合〉,《諦觀》第66期,1991.7,頁179~199
    洪修平〈從寶誌、傅大士看中土禪風之初成〉,《中國文化月刊》第172期,1994.2,
    頁14~22
    徐文明〈唐以前的玉泉高僧〉,《中國禪學》第3卷,2004.11,頁375~416
    ———〈《永嘉證道歌》與二十八祖說的緣起〉,《中國禪學》2002年1卷,頁127~138
    孫金波〈牛頭禪與般若空觀的關涉〉,《普門學報》第10期,2002.7,頁61~69
    梁紅〈有關《楞伽師資記》的幾點研究〉,《覺群.學術論文集》第3輯,宗教文化出
    版,2004.7,頁335~351
    曾其海〈牛頭禪的傳承、教旨及史料問題〉,《哲學與文化》29卷第3期,2002.3,頁
    242~294
    曾其海〈禪宗和天台宗關係探討〉,《哲學與文化》30卷第6期,2003.6,頁97~108
    黃夏年〈禪宗研究一百年〉,《中國禪學》,2002年第1卷,頁450~473
    ———〈《大乘起信論》研究百年之路〉,《普門學報》第6期,2001.11,頁233~267
    黃繹勳〈宗密所述北宗及洪州宗教說的探討〉,《法光學壇》第2期,1998,頁75~92
    馮煥珍〈《大乘起信論》「非佛教」嗎——關於「《起信論》非佛教」說的教理學反省〉
    ,《中華佛學研究》第9期,2005,頁29~58
    ———〈說無念為宗〉,《中華佛學研究》第6期,2002.3,頁263~297
    湯用彤〈攝山之三論宗史略考〉,《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張曼濤主編《現代佛
    教學術叢刊》47冊,台北:大乘文化,1978.9,頁77~90
    張保勝〈以梵語文獻為中心看禪的起源與流變〉,《中國禪學》第3卷,北京:中華書
    局,2004.11,頁83~103
    張瑞良〈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台大哲學論評》第8期,1985.1,頁107~121
    賈晉華〈傳世寶志禪偈考辨〉,《中國禪學》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11,頁
    121~132
    楊惠男〈吉藏的佛性論與心性說之研究〉,《台大哲學論評》第12期,1989.1,頁257~280
    楊曾文〈神秀所著《觀心論》及其禪法思想〉,《隋唐佛教研究論文集》,西安:三
    秦,1990.2,頁68~83
    ———〈牛頭法融及其禪法〉,《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
    文集》,釋恆清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4,頁423~444
    ———〈慧能弟子神會及其禪法理論〉,《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第二輯,國家
    圖書館善本部敦煌吐魯番學資料研究中心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1,頁350~370
    ———〈淨覺及其《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其校本〉,《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7
    ,頁237~261
    楊維中〈論禪宗心性思想的發展〉,《漢學研究》第19卷2期,2001.12,頁141~169
    ———〈從南宗與北宗心性思想的差別看禪宗的正式形成〉,《中國禪學》2002年第1
    卷,頁115~126
    ———〈四祖道信大師《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校釋〉,《中國禪學》第3卷,北京:
    中華書局,2004.11,頁1~30
    ———〈本體之性與主體之心如何可能合一——《大乘起信論》心性思想論析〉,《
    哲學與文化》第29卷11期,2002.11,頁999~1008
    楊富學〈敦煌本《歷代法寶記.弘忍傳》考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頁139~149
    ———、王書慶〈東山法門及其對敦煌禪修的影響〉,《中國禪學》第2卷,北京:中
    華書局,2003.5,頁67~76
    楊鴻飛〈永嘉證道歌的年代及其作者〉,《佛光學報》第五期,1980.10,頁81~98
    景昌極〈能所雙忘空有並遣的唯識觀〉,《禪宗典籍研究》,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
    術叢刊》26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11,頁221~253
    賈晉華〈世傳《寒山詩集》中禪詩作者考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2期,2003.3
    ,頁65~90
    廖本聖、釋惠敏〈藏本調伏天《唯識二十論釋疏》譯注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
    15期,2002,頁29~92
    劉貴傑〈天台宗的觀心論〉,《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7期,2003.7,頁23~31
    劉嘉誠〈禪宗的藏識思想與體用論〉,《正觀》第15期,2000.12,頁34~59
    慧海 〈唯識學上轉依義〉,《唯識思想論集》,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6
    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頁31~48
    葉阿月〈「vijñāna」(識)與「vijñapti」(表識)的研究〉〉,《文史哲學報》第29期
    ,1980,頁1~118
    樓宇烈〈讀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隨記〉,《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頁
    53~68
    蔡日新〈對永嘉山居禪觀的思考——讀《永嘉集.勸友人書》〉,《內明》第294期,
    1996.9,頁3~8
    ———〈從寶誌與善會看中國禪宗思想的源起〉,《內明》第298期,1997.1,頁13~17
    ———〈寶誌大師的禪學思想〉,高雄《妙林雜誌》第11卷2月號,1999.2,頁45~51
    霍韜晦〈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圖書,1986.4,頁272~274
    賴賢宗〈如來禪與如來藏說之交涉-以達摩禪〈二入四行〉「信」與「真性」為中心論
    印度禪到中華禪的轉化〉,《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四),台北:華嚴蓮社,1993.11,頁417~433
    ———〈「轉依」二義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2002,頁93~113
    ———〈當代臺灣如來藏思想的諍議與回應-印順之後的如來藏學諍議之評議〉,《
    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頁289~323
    陳一標〈真諦的「三性」思想〉,《東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10,頁9~45
    ———〈識的詮釋——vijñāna與vijñapti〉,《圓光佛學學報》第2期,1997.10,頁107~120
    ———〈有關阿賴耶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第4期,1999.12,頁75~106
    陳英善〈慧思的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頁151~185
    ———〈慧思與智者心意識說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1998.7,頁155~179
    陳堅〈論智顗的「一念心」〉,《中華佛學研究》第9期,2005,頁142~149
    陳盛港〈〈永嘉證道歌〉原作者溯源併歌文比較〉,《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01.3,
    頁163~204
    董群〈惠能對中國本土哲學的回應〉,《東南大學學報》2001年4期,頁31~36
    簡宗修〈《白居易集》中的北宗文獻與北宗禪師〉,《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頁213~242
    韓廷杰〈攝論師的師承及其哲理〉,《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頁175~190
    鄧文寬〈敦煌本《六祖壇經》的整理與研究〉,《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第一輯
    ,國家圖書館善本部敦煌吐魯番學資料研究中心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2003.9,頁438~466
    鄧克銘〈論王陽明之「知為心體」及其與禪宗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12
    ,頁299~325
    ———〈禪宗之理的概念與心的關係〉,《法光學壇》第3期,1999,頁113~125
    譚偉 〈論寒山與龐居士詩歌中的宗教精神〉,《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4期,頁106~111
    聶清〈《證道歌》作者考〉,《宗教》2000年第5期,頁29~33
    釋大愚〈禪宗認識論之探討〉,《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三),台北:華嚴蓮社
    ,頁375~379
    釋印順〈宋譯楞伽與達摩禪〉,《禪宗典籍研究》,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12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頁17~27。
    釋如定〈阿陀那識之研究〉,《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1999.6,頁
    417~445
    釋法緣《思益經與北宗禪的關係之研究-以神秀大師為中心》,《大專學生佛學論文
    集》(十),台北:華嚴蓮社,2001.8,頁63~108
    釋恆清〈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臺大哲學論評》第12期,1989.1,頁233~254
    ———〈《寶性論》的研究〉,《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
    》,釋恆清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4,頁169~229
    釋惠敏〈道信禪師的禪法與東山門下的流變—以入道安心要方便為中心〉,《中華佛學研
    究所論叢》(一),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9,頁1~25
    藍日昌〈傅翕宗教形象的歷史變遷〉,《弘光學報》第33期,1999.4,頁203~231
    藍吉富〈隋代佛教風尚論述〉,《隋唐五代篇》,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
    冊,台北:大乘文化,1977.9,頁23~54
    嚴耕望〈唐代佛教之地理分佈〉,《隋唐五代篇》,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6冊,台北:大乘文化,1977.9,頁83~89
    龔雋〈曹溪禪學典據考釋——從《大乘起信論》看曹溪禪學的形成與開展〉,《中國哲
    學史》1998年第2期,頁63~71、124
    ——〈重提印度禪與中國禪——一種早期的思想史觀察〉,《中國佛學》第2卷2期,
    1999年秋季號,頁131~155
    ——〈禅學英文書目〉,《中國禪學》第2卷,2003.5,頁310~317
    ——〈歐美禪學的寫作——一種方法論立場的分析〉,《中國禪學》第3卷,2004.11
    ,頁249~255
    ——〈北宋天台宗對《大乘起信論》與《十不二門》的詮釋與論爭〉,《中國哲學史》
    2005年第3期,頁83~94

    (二)外文(譯本排列在西文之後)
    Chappell, David W.
    1983 “The Teaching of the Fourth Ch’an Patriarch Tao-hsin(580-651)”, In Early Ch’an in China and Tibet, edited by Whalen Lai and Lewis R. Lancaster:89-106.
    Gomez,Luis O.
    1987 “Purifying Gold:The Metaphor of Effort and Intuition in Buddhist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Sudden and Gradual, edited by Peter N. Gregory:67-165.
    Lai,Whalen W.
    1979 ”Ch’an metaphors:Waves, water, mirror, lamp”,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9 ,no. 3, July:243-253.
    1983 “The Pure and the Impure:The Mencian Problematik in Chinese Buddhism”, In Early Ch’an in China and Tibet, edited by Whalen Lai and Lewis R. Lancaster:299-326.
    Shih,Heng-Ching(釋恆清)
    1984 “The Significance of Tathagatagarbha: A Positive Expression of Sunyata `”( 論如來藏之空性義), Philosophical Review 哲學論評,no. 11,1988.1:227-246.
    Zeuschner,Robert B.
    1978 “The understanding of mind in the Northern line of Ch’an(Ze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8 ,no. 1,January: 69~79.
    1981 “The Understanding of Karma in Early Ch’an Buddhis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phy, v.8 : 399-425.
    1987 “Awakening in Northern Ch’an”, Buddhist and T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David W. Chappell,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85-108.
    Zhu,Rui
    2005 “Distinguishing SŌTŌ and RINZAI Zen:Manas and the mental mechanics of medita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5 ,no. 3, July:426-446.
    Heinrich,Dumoulin〈南宗禪簡史〉,吳汝鈞譯,《佛光學報》第三期,1978,頁141~175
    Jan,Yün-hua(冉雲華)
    1977 “KámHui or the ‘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 :The key Concept in
    Tsung–Mi’s Thought”,Korean and Asian Religious Tradition, edited by Chi-Shin Yu, pp.12-24.〈冉雲華教授近作三篇〉第二篇:〈勘會或比較研究——宗密思想的主要觀點 〉,依聞譯,《佛光學報》第3期,1978.8,頁93~104
    1981 “The mind as the buddha-nature:The concept of the Absolute in Ch’an Buddhis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1 ,no. 4,October:467-477.
    McRae,John R.〈審視傳承——陳述禪宗的另一種方式〉,《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
    ,2000,頁281~298
    ウルス.アップ:〈「頓」の類型學——神秘思想に見るこの概念の意義〉,《禪文
    化研究所紀要》第20號,1994.5,頁223~280
    八木信佳〈楞伽宗考〉,《佛教學セミナ-》第14號,1971.10,頁50~65
    小川弘貫〈初期中国禅にみられる如來藏思想〉,《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
    28號,頁14~23
    山部能宜〈北宗禅文獻にみられる唯識教義の影響〉,《中国學の十字路——加意
    行博士古稀紀念論集》,東京都:研文出版,2006.4,頁571~591
    久野芳隆〈流動性に富む唐代の禪宗典籍——燉煌出土本にける南禪北宗の代表的作
    品〉,《宗教研究》第14卷1號,1937.1,頁117~145。
    中川孝〈燉煌出土達摩禪師論に就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1號,頁264~267
    水野弘元〈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說與金剛三昧經〉,達和譯,《佛光學報》第4期,1979.6
    ,頁67~94
    ————〈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弘音譯,《國際佛學譯粹》第2輯,台北:靈鷲
    山出版社,1992.5,頁1~47
    石井公成〈敦煌出土の地論宗諸文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2卷2號,1994.3,
    頁53~57
    ————〈祖師禪の源流——老安碑文を手がかりとして〉,《禪學研究》第80號,
    2001.12,頁199~238
    古賀英彥〈楞伽經管見〉,《禪學研究》第80號,2001.12,頁239~262
    竹村牧男〈『大乘起信論』の心識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1卷2
    號,1983.3,頁321~326
    木村清孝〈『息諍論』考〉,《聖厳博士古稀紀念論集.東アジア仏教の諸問題》,中
    華佛學研究所編,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2001.3,頁21~35
    田中良昭 〈敦煌本「圓明論」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8卷1期,1969.12
    ,頁204~207
    ————〈敦煌禪宗資料分類目錄初稿Ⅰ傳燈.嗣承論〉,《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紀要》
    第29號,1971.3,頁1~18
    ————〈敦煌禪宗資料分類目錄初稿Ⅱ禪法.修道論〉,《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紀要》
    第32、34號,1974.3、1976.3,頁30~49;1~24
    ————〈『菩薩揔持法』と『観心論』(一)〉,《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
    第41號,1983.3,頁199~211
    ———— 〈『菩薩揔持法』と『観心論』(二)〉,《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
    第44號,1986.3,頁46~65
    ————〈『菩薩揔持法』と『観心論』(三)〉,《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
    第45號,1987.3,頁32~44
    ————〈初期禅宗における絕觀.無心.無念の系譜〉,《平井俊榮博士古稀記念
    論集.三論教學と佛教諸思想》,東京都:春秋社,2000.10,頁387~409
    ————〈『二入四行論』文献研究史〉,《聖厳博士古稀紀念論集.東アジア仏教
    の諸問題》,中華佛學研究所編,東京都:喜山房佛書林,2001.3,頁37~60
    西口芳男〈「念起即覺」考〉,《禪文化研究所紀要》第24號,1998.12,頁305~320
    吉津宜英〈淨影寺慧遠の「妄識」考〉,《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32號,1974
    ,頁197~213
    ————〈關於「性相融會」〉,余崇生譯,《國際佛學譯粹》第二輯,台北:靈鷲
    山出版社,1992,頁77~112
    ————〈『大乘止觀法門』の再検討〉,《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8卷2號,2000.3
    ,頁12~18
    舟橋尚哉〈八識思想の成立について-楞伽經の成立時代をめぐって〉,《佛教學セミ
    ナ-》第13號,1971.5,頁40~50
    ————〈唯心と唯識〉,佛教思想研究會編《佛教思想》9——《心》(京都:平樂寺
    書店,1984),頁229~236
    池上和夫〈身語意の三業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4卷第2號,頁737~739
    伊吹敦〈『心王経』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2卷1號,1993.12
    ,頁285~288
    ———〈『心王經』について--ソグド語譯された禪宗系偽經〉,《駒澤大學禪研究所
    年報》第4號,1993.3,頁12~39
    ———〈『心王経註』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2卷1號,1993.12
    ,頁285~288
    ———〈再び『心王經』の成立を論ず〉,《東洋學論叢》文學部紀要(印度哲學科篇
    ),第50集,1997.3,頁82~107
    ———〈菩提達磨の『楞伽経疏』について〉(上),《東洋學論叢》(印度哲学科
    篇)第24號,亦名為《東洋大學文學部紀要》第52號,1998.3,頁1~23
    ———〈初期禪宗文獻に見る禪觀の實踐〉,《禪文化研究所紀要》第24號,1998.12
    ,頁27~31
    ———〈菩提達磨の『楞伽経疏』について〉(下),《東洋學論叢》(印度哲学科
    篇)第25號,亦名為《東洋大學文學部紀要》第53號,1999.3,頁1~33
    ———〈『心王經』の諸本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2卷1號,2003.12
    ,頁180~187
    ———〈早期禪宗史研究之回顧和展望〉,王迪譯,《中國禪學》第2卷,2003,頁278~289
    光地英孝〈地獄について——禅の場合も考慮して——〉,《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
    紀要》第27號,1969.3,頁1~6
    ———〈禪と神秘〉,收錄於《佛教における神秘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
    ,頁71~94
    ———〈禅の心性観〉,《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0號,1982.3,頁1~17
    村上俊〈仏性の問題——頓悟との関連において——〉,《禪文化研究所紀要》第21
    號,1995.3,頁19~128
    村田常夫〈地論師の教判に於ける頓教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2號,1959.3
    ,頁203~206
    武田忠〈大乘五方便の諸本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1號,頁
    262~266
    池田魯參〈永明延壽的起信論研究〉,《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3號,1985.3,
    頁46~65
    沖本克己〈中國禪よりみたる心〉,《佛教思想9》--《心》,(京都:平樂寺書店
    ,1984),頁441~461
    佐久間秀範〈四智と八識の結合関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1號,1983.12,
    頁178~179
    青木隆〈敦煌出土地論宗文獻『法界圖』について〉,《東洋の思想と宗教》第13號
    ,1996.3,頁59~77
    牧田諦亮 〈寶誌和尚傳考〉,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0冊,台北:大乘文
    化出版社,1980,頁59~84
    神塚淑子〈六朝道經中的因果報應說與初期江南佛教〉,《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國
    立歷史博物館,2000,頁183~202
    柴野恭堂〈禅の行的方法の特質について〉,《宗教研究》第2年第2輯=104,1940.6,
    頁41-65
    柏木弘雄〈心真如と心生滅〉,《仏教と心の問題》,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80.10,
    頁227~247
    高崎直道〈華嚴思想的展開〉,收錄於《禪宗論集.華嚴宗論集》,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第61冊,藍吉富主編,台北:華宇,1988.6,頁233~290
    原田覺〈『頓悟大乘正理決』の妄想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5卷2
    號,1977.3,頁234~237
    原田弘道〈禅思想史上における因果と仏行の問題〉,《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
    第27號,1996.3,頁1~18
    淨嚴〈澄觀の「唯心觀」——「十地品」の唯心偈を中心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第53卷1號,2004.12,頁184~189
    程正〈淨覺——その人と思想〉,《駒澤大學禪研究所年報》第13、14號,2002.12,
    頁45~62
    菅英尚〈『楞伽經』における唯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9卷1號,1980.12,頁
    282~285
    鈴木大拙〈無心〉,《禪風禪骨》,耿仁秋譯,台北:大鴻圖書,1992.9,頁37~108
    常盤義伸〈大乘起信論の和合識〉,《禪文化研究所紀要》20號,1994.5,頁23~41
    椎名宏雄〈天順本《菩提達摩四行論》〉,《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54號,
    1996.3,頁189~214。程正譯,收於《中國禪學》第二卷,2003,頁12~37
    ————〈傅大士と『心王銘』〉,《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6卷2號,1968.3,頁130~131
    道瑞良秀〈中國佛教と社會福利事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1號,1965.12
    ,頁74~81
    関守研吾〈禅における因果の研究(一)——臨濟の因果觀〉,《禪學研究》第81號,
    2002.12,頁19~43
    鄭茂煥(性本)〈敦煌本六祖壇經と心地法門の要旨〉,《普門學報》第13期,2003.1
    ,頁41~76
    藤田正浩〈禪宗の見性思想とインド如來藏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1卷1號,
    1982.12,頁278~281。梁國真譯,《國際佛學譯粹》第2輯,1992.5,頁71~76
    ————〈『楞伽師資記』における道信の自性清淨心.如來藏思想〉,《印度學佛
    教學研究》第32卷1號,1983.12,頁268~271
    關口真大〈達摩和尚絕觀論(燉煌出土)は牛頭法融の撰述たるを論ず〉,《印度學
    佛教學研究》第5卷1號,1957.1,頁208~211
    關口慈光(真大)〈證心論(燉煌出土)の撰者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第2卷1號,1953.9,頁201~207

    五、學位論文

    杜曉玫《慧思教觀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宋隆斐《守一與守意——六朝佛道思想交流初探》,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8

    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廖宮凰《論法藏對《大乘起信論》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討》,台灣大學哲研所碩
    士論文,2004年
    陳平坤《論慧能會通般若與佛性的頓教禪法》,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9年
    陳由斌《楞嚴經疑偽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釋仁宥《地論宗南道派初期心意識思想初探-以法上《十地論義疏》為中心》,圓光
    佛學研究所論文,1999年
    ———《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文化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2

    六、網頁論文

    楊曾文〈達摩禪法《二入四行論》〉
    http://www.guoxue.com/discord/yzw/dmcf.htm
    杜保瑞〈《中國禪學思想史》的方法論評析〉,中國哲學教室
    http://huafan.hfu.edu.tw/~bauruei
    徐立新〈寒山思想摭談〉,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78-03.txt

    七、工具書

    AN INDEX TO THE LANKAVATARA SUTRA(梵文楞伽經梵漢藏索引)
    鈴木大拙編,京都:梵文佛典刊行會,1934年10月
    全唐文禪師傳記集 藍吉富編《禪宗全書.史傳部》一,文殊,1988年
    敦煌寶藏 民  黃永武主編,新文豐(無出版年)
    梵和大辭典 荻原雲來編纂,台北:新文豐,1979年

    八、網路電子佛典

    中華電子佛典線上藏經閣(CBETA)
    http://ccbs.ntu.edu.tw/cbet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