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靜慧
Chin-Hwei Kao
論文名稱: 探討臺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焦慮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
Job Stres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Anxiety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朱文增
Chu, Wen-Ts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焦慮
英文關鍵詞: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job stres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xie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依據臺北市教育局所發布的資料,「臺北市歷年學校概況總表」來看,在相距不到10年的時間,國民小學學生人數減少了39,099人。可見少子化造成減班超額的情形在臺北市是很明顯的。休閒參與可以調適工作壓力,也可降低焦慮程度。本研究目的為瞭解臺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焦慮程度之情形;並分析臺北市國小教師人口背景變項在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焦慮程度之差異。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蒐集470 份有效問卷,利用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資料。研究結果顯示人口背景變項在部分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焦慮程度上有差異存在。臺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介於中度到嚴重壓力之間,以少子化壓力最為嚴重。由此建議政府機關及教育相關單位,擬定解決少子化減班超額問題之方案,以降低臺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的構面當中,教師選擇參與運動類型之休閒活動的頻率仍低,建議學校或教育行政機關應增設運動的場地與設施,並適時舉辦運動相關活動,提高教師運動的機會。臺北市國小教師的焦慮程度屬於很少焦慮,但是工作壓力和焦慮程度之間呈現正相關,而學校規模愈大教師工作壓力愈大,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加強對國小教師之輔導。

    According to the master list of schools over the years of Taipei City, it lost 39,099 students in less than ten years. Therefore it was obviously to find that the low birth rate by class over was serious in Taipei City. Leisure participation could moderate job stress and reduce anxiet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dentif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job stres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anxiet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anxiety towar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stres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anxiety. This study collected 47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Data were analyzed by utiliz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and one-way ANOVA.. Base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 was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could try to participate in as more sport activities as possible.Because it benefited to moderate job stress and reduce anxiety.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論文通過簽名表 iv 論文授權書 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5 第七節 研究重要性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和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休閒參與及相關理論 17 第三節 國小教師的焦慮程度和相關研究 28 第四節 休閒活動參與對焦慮程度之影響和相關研究 4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66 第一節 樣本人口背景變項資料描述 66 第二節 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和焦慮程度之現況分析 69 第三節 背景變項與工作壓力、休閒參與、焦慮程度差異分析 84 第四節 工作壓力、休閒參與、焦慮程度差異與相關分析 11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8 參考文獻 130 附 錄 141 附錄一 學年度減班超額教師遷調積分計算表 141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42

    中文文獻
    丁于齡(2005)。消化系統癌症惡病質患者營養、焦慮及感知能量之相關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1991)。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毛晉平 ( 2005 )。 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感的關係,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3 (4),頁458-459。
    文崇一(1981)。青年工人的休閒行為及其類型。中央研究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1(43)。
    王海霞、周新霞、徐建平(2005)。師範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狀態焦慮的研究。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6),頁27-19。
    尤誌章(2006)。青少年人格特質、社交技巧、社會支持與焦慮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孔繁鐘(譯)(1997)。DSM-IV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379、408頁、672-6頁)。臺北市:合記。(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7)
    左端華 (2004)。休閒活動參與和工作壓力對民航駕駛員身心健康之研究─以本國某航空公司國際航線為例。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朱淑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其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朱源葆(2003)。警察人員心理困擾成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臺北縣。
    江文慈(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整歷程與發展特徵。教育心理學報,35(3),頁249-268。
    何福田(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69)。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臺北市。
    宋寶萍、魏萍(2005)。大學生應對方式與焦慮的相關研究。中國臨床心理雜誌,13(4),452-453。
    沈雯(2001)。國小教師電腦自我效能與電腦焦慮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院,屏東市。
    李晶(2003)。抒解工作壓力的休閒活動參與特性與工作壓力知覺關係之研究。T&D飛訊,6(4),1-10。
    李約整、陳建志、許豪沖(2004)。焦慮症。基層醫學,19(7),158-163。
    李美萱。(2004)。護理人員休閒參與、工作無聊感與生活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狀況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313-332。
    李毓娟(1995)。大學生的心情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麗娟(2003)。焦慮性疾患病人之護理。載於黃智妹等著,精神科護理學(399-432頁)。臺北市:高立。
    沈連魁(2004)。嘉義市國小學童壓力因應能力與其運動參與程度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36,頁95-106。
    吳宗立、林保豐 (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教學報。15,頁193-230。
    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頁49-61。
    吳明隆(1996)。電腦焦慮的涵意、成因、評量與輔導策略之探討。屏師科學教育,3,頁25-34。
    吳金樹(2007)。臺北縣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國民小學教師壓力管理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武典(1971)。從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16,頁5-11。
    吳晨妤(2005)。臺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來到電腦教室彷彿看到日出(2001)。教育新趨勢。2001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trend6-1.htm
    林一真 譯(2000)貝克焦慮量表指導手册,臺北市 : 中國行為科學社。
    Beck, Epstein, Brown, & Steer, 1988;Steer, Rissmiller, Ranieri, & Beck, 1993,
    林佳蓉(2001)。老人生活滿意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怡欣(2005)。國小教師A型性格工作壓力與生活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碧峰、楊國樞、繆瑜、楊有維(1973)。中國學童焦慮量表之修訂。載於楊國樞、張春興(主編),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頁465-518)。臺北市:寰宇出版社。
    林政龍(2007)。臺北市青少年的休閒參與特性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劃,10,頁33-49。
    洪嘉隆(2007)。休閒阻礙對國小體育教師休閒活動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孫謹杓(2006)。北部技專校院教師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景沛(2006)。國軍尉級軍官工作壓力、幽默感、因應策略暨工作表現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周哲賢(2008)。臺北市國小教師對減班超額壓力及因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慶和(2007)。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參與及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唐子俊(2006)。校園青少年自殺防治模式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萃芳(2002)。臺灣地區警察人員休閒活動參與及相關因素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3(3),頁25-60。
    許豐祺(2009)。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和個人生活幸福感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宜琳(2007)。教師評鑑對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陳素惠 (2005)。教師工作壓力探討。諮商與輔導, 229,頁28-34。
    陳佩鈺(2007)。雲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滿意度與休閒調適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聖芳(2000)。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樹城(2002)。國中學生人格傾向、休閒活動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臺北市:淑馨出版。
    陳艷麗(2003)臺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郭靜晃(1994)。心理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郭慧珍(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坤鄉(1991)。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狀況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60,頁129-169。
    張紀萍、蔡芸芳、陳月枝、黃秀梨(2002)。燒傷病人焦慮極其相關因素。臺灣醫學,6(5),頁661-671。
    張春興(199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頁15-28。
    高俊雄(2002)。運動與休閒之概念和內涵。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傅聖坤(2007)。桃園縣國小教施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程一民 (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施春華、侯淑英、楊明仁、張麗珍、張自強、黃俊仁(2005)。社區老人憂鬱症狀的流行病學及活動參與與介入之成效。實證護理,1(1),29-34。
    許義雄(1977)。體育學原理。臺北:文景。
    畢富國(2006)。臺北市高中學術性資優生焦慮及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雅茹(1995)。電腦焦慮測驗題目之編製與發展。資訊與教育,45,18-27。
    莊維仁(2007)。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天中、洪英正(1996)。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黃家燊(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信念、父母及教師管教方式與焦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意文( 2003 )。臺中縣市國小教師休閒覺知自由、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黃智慧(2002)。減緩教師工作壓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黃瑋苓(2006)。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3(3),頁201-215。
    游家政(1987)。臺北縣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兒童在學期間校外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臺臨(2006)。台灣地區國民運動行為與其政策意涵之研究。行政院體委會,臺北市。
    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1997)。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的不同解釋。臺北:商務。(Robert Levine, 1997)
    連金延(2005)。老年癌症手術患者手術前後不確定感、社會支持與心理適應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連婷治(1998)。臺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梁坤茂(1999)。高雄市國中教師參與休閒性社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雷國鼎(1974)。教育概論。臺北:教育文物。
    趙芳玫(2003)。高中職學生的焦慮與憂鬱傾向之探討--以臺北縣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魏世華(民89)。國小教師電腦焦慮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劉政達(2007)。少子化時代南投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劉麗真(譯)(1993)。克服焦慮-重建心理秩序。臺北:麥田。(Lynn Fossum,1990)。
    劉淑娟(1986)。護理學生自我實現、社會支持、焦慮特質與焦慮狀態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臺北市。
    賴炫政(1999)。運動對憂鬱症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俊宏(2000)。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佩珍(2003)。減重患者自尊焦慮與自我效能等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蔡純姿(1998)。國民小教師覺知教育改革之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宗晃(2004)。性侵害犯與暴力犯之自尊、焦慮、憂鬱及敵意相關因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健雄(1997)。休閒的哲學理念內涵暨分類。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頁243-260。臺北市: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藍菊梅(2007)。大學生困擾揭露、非社會支持反應與焦慮及憂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蕭佳純、董旭英與黃宗顯(2009)。少子化現象對國小教育發展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1),25-47。
    謝伸裕(1997)。提升體適能的策略及展望。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60-73。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謝明材(2000)。高中體育班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臺北市:幼獅。
    謝清秀(2004)。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謝靜慧(2000)。國民中小學教師之電腦焦慮、電腦自我效能、電腦因應策略與電腦素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顏智淵(2002)。TYPE A-B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蘇國興(2003)。臺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蘇廣華(2001)。憂鬱傾向與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及休閒滿意關係研究-以國立臺南護專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戴彰佑(2005)。憂鬱症患者進行瑜珈運動介入促進生理心理健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英文文獻
    Alansari, B. M. (2006). Gender differences in anxiety among undergrates from sixteen Islamic countries. Social bevior and personality, 34(6), 651-660.
    Atkinson, J. W. (1957).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risk-taking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64, 359-372.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 .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2nd ed.) Dubuque, Iowa: William C. Brown Publishers.
    Barlow, D. H. (1988). Emotions and anxiety. In D. Barlow (Ed.), Anxiety and its disorders (pp.32-72).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Beck, A. T. (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pp.47-86).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Beck, A. T., Brown, G., Steer, R. A., Eidelson, J. I., & Riskind, J. H. (1987). Differentiat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 test of the cognitive content-specificity hypothesi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6(3), 179-183.
    Beck, A. T., & Emery, G.. ( 1985). Anxiety disorders and phobia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pp.3-36). New York: Basic Books.
    Beck, A. T., Epstein, N., Brown, G., & Steer, R. A. (1988). An inventory for measuring clinical anxiet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6), 893-897.
    Berger, B.G., & Owen, D. R. (1988). Stress Reduction And Mood Enhancement in Four Exercise Modes:Swimming, Body Conditioning, Hatha Yoga, Fencing.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9(22), 148-159.
    Biddle, S. (1995) . Exercise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6 (4) , 292-297.
    Bourne, E. J. (2005). Major causes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E. J. Bourne (Ed.), The anxiety & phobia workbook. (4th ed., pp.30-52). CA: Raincoast Books.
    Cai, S. (2000).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A content integrated approach in coping with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hysical Educator, 57(2), 69-76.
    Cattell, R. B. & Scheier, I. H. (1961) .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neuroticism and anxiety.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leman, D. (1993). Leisure based social support, leisure dispositions and health.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4), 350-361.
    Coker, A., Smith, P. H., Thompson, M. P., McKeown, R. E., Bethea, L., & Davis, K. E., (2002). Social support protects agains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artner violence on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 Gender-Based Medicine, 11(5), 465-476.
    Csikszentimihalyi, M. (1975) .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unningham, P. H., & Bartuska, T. (1989)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mong therapeutic recreation personnel. 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 23 (3) , 65-71.
    Davison, G. C. & Neale, J. M. (1990) . Abnormal psychology (5th ed) . New York: Wiley.
    Degrazia, S. (1964). Off time, work and Leisure. Garden City, New York: Dubleday & Co. Inc.
    Dollard J. & Miller N. (1950) . Personality and psychotherapy. New York: McGraw-Hill.
    Edelmann, R. J. (1992). The orectical Considerations. In R. J. Edelmann(Ed.), Anxiety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in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 (pp.19-4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Endler, N. S., & Magnusson, D. (1976) . Toward an Interaction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3, 956-974.
    Eysenck, M. W. (1992) . Anxiety: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Freud, S. (1894) . 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 Standard Edition III., London: Hogarth Press.
    Freud. S. (1936) . The problem of anxiety. London: Hogarth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s 1926) , New York: Norton.
    Gunter, B. J. (1979) . Properties of the Leisure Experience . In H. Ibrihim and R. Crandall (eds.) , Leisure: AP sycho-logical approach. Los Alamitos.
    Iso-Ahola, S. E. (1980) .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owa: Wm. C. Brown Company.
    Kahn, J. H., & Hessling, R. M. (2001). Measuring the tendency to conceal versus disclos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 (1), 41-65.
    Kaufman, J. E. (1984) . Leisure and anxiety: a study of retirees. Activities, Adapation, and Adging, 11, 1-10.
    Kelly, J. (1996) . Leisure. Needham Heughts, MA: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Klerman, G. L. (1986).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normal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In G. L. Klerman (Ed.), Suicide and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pp.19-52). Bos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Kyriacou, C., & Chien, P. Y. ( 2004 ). Teacher stress in Taiwanese primary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quiry, 5 . (2), 86-104.
    La Greca, A. M., & Harrison, H. M. (2005). Adolescent peer relations, friendship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Do they predict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4(1), 49-61.
    Misra, R., & McKean, M. (2000) .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stres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ir anxiety, time management,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Studies, 16 (1) , 41-55.
    Montgomery, C.,& Rupp, A. A.( 2005 ). A meta-analysis for exploring the diverse causes and effects of stress in teachers.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8 ( 3 ), 458-486.
    Morgan, W.P. (1985). Psychogenic factors and exercise metabolism: A review .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7, 309-316.
    Neulinger, J. (1974).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Pina, A. A. & Harris, B. R. (1993) . Increasing teachers’ confidence in using computers for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5648.)
    Petruzzelo, S. J., Landers, D. M., & Salazar, W. (1991). Biofeedback and sport/exercise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and limitations. Behavior Therapy, 22, 379-392.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 .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 (14) , 295-306.
    Rogers, C. (1959) .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framework. pp.184-256 in S. Koch (Ed.) , Psychology: A study of a Sci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Roggenbuck, J. W., Lommis, R. J., & Dagostino, J. V. (1991) . The Learning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 Therapy and Research, 4, 239-245.
    Sax, L. J. (1997) . Health trends among college freshman.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45 (6) , 252-262.
    Seiber, J. E., O’Neil, H. F. & Tobias, S. (1977) . Anxiety,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Spielberger, C. D. (1966) . Anxiety and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Suslow, T. (1998). Differential validity of the Gottschalk-Gleser Anxiety Scales: Is gender a moderator variabl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9-13.
    Trevor J. Powell & Simon J. Enright (1990) . Anxiety and Stress Management. London: Routledge.
    Woolery, A., Myers, H., Sternlieb, B., & Zeltzer,L.(2004). A yoga Interrention for young adults with elevate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10(2),60-63.
    Zuzanke, J. (1978).Social Differences in Leisure Behavior: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Leisure Sciences, 1(3), 271-29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