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培青 Pei Ching Huang |
---|---|
論文名稱: |
宋元時期嚴羽詩論接受史研究 |
指導教授: |
黃慶萱
Huang, Qing-Xu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85 |
中文關鍵詞: | 嚴羽 、滄浪詩話 、接受史 、詩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2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滄浪詩話》為宋代以來重要的詩話作品,其價值除來自著作本身理論架構的完備,更在後人稱譽、批評所激盪出的火花中,綻放耀眼的光芒。是書流傳至明代中葉後,成為學者談文論藝的必讀經典。其妙悟、興趣、材趣、氣象諸說,甚至成為時人論詩尋常話頭。
然而回顧明代以前詩壇,嚴羽詩名、論著幾乎不見於載籍。相對於明人的熱衷重視,不免令人好奇,自嚴羽身殁之後百餘年的光景,其詩學流傳、接受的實況究竟為何?又為什麼是書可於明代擠身煌然巨著之林,卻在宋、元時期墮於寥落寂寞的蒼涼處境?在滄浪詩名於明代一步到位成為時人論詩必備津梁之前,仍有太多待答問題亟需解決。
文學歷史演變的經驗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皆有其因果。面對明代時期嚴羽聲望馳譽之隆,更該留意還有許多歷史公案等著我們去參究。於是本文擬以「宋、元」為時代斷限,探究嚴羽詩論在該時期的接受情形。
在本文的體製安排上,共分為六章。首章緒論,揭示本題寫作的動機、範圍,並對現實研究文獻進行考察,最後論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預期成果。次章分為三節,首先就嚴羽生平作簡單的介紹,次節則討論嚴羽詩論在宋末、元代時期流布的情形,最後是本章的結語。
第三章開始則正式進入詩羽詩論接受史的考述,尋繹是時詩評家與嚴羽間可能存在的聯繫關係。此章考察重點在於《詩人玉屑》、《對牀夜語》兩部詩學作品。在此二部著作裡,或借鑑《滄浪詩話》的結構體製,或襲用嚴羽批評術語,或引錄嚴氏詩學判斷、識見……不一而足。但就普及性看來,是時有關嚴羽、《滄浪詩話》的論述,僅凡此二書;且就其流傳範圍看來,大抵侷限於閩、浙沿海一帶。所以在季宋時期,嚴羽的詩論主張影響並不顯著。只可謂為嚴羽詩論接受史中的「萌芽期」。
第四章討論的年代從蒙元代宋為起點,終於元仁宗延祐復科取士。是時三部重要的詩學作品:《詩林廣記》、《瀛奎律髓》、《唐才子傳》,在詩學主張上與《滄浪詩話》都有相當程度的聯繫。首先在《詩林廣記》中曾數次採錄嚴羽〈詩體〉的論詩主張,援引為蔡正孫說解詩例的評註。至於《瀛奎律髓》一書,方回雖以江西後學自居,但面對晚宋以降揚唐抑宋風尚的考驗,使其宗宋詩學體系必須進行修正、調整。此一進路,表現在折衷尚法、重悟兩派詩學主張,融合為更加完備的理論主張。除此之外,方回對嚴羽詩論最主要的接受是在詩史觀上,其「一祖三宗」之說,勾勒出由黃、陳進返盛唐杜甫的詩歌統緒,連帶影響其唐詩史觀的判斷。方回提出了「三唐」之說,以盛、中、晚三期作為唐詩發展的重要區塊,其借鑑嚴羽「五唐」之說,合「大曆」、「元和」為「中唐」,是唐詩史觀上的突破。第三節討論的是辛文房《唐才子傳》,該書對於嚴羽詩論的接受,主要展現在唐詩史觀、以及具體批評之上,嚴羽諸多精確的品騭判斷都在辛文房的著作中得到肯認與發展。總括而言,此一時期仍鮮有論著直接稱引嚴羽之名或《滄浪詩話》,除了方回〈詩人玉屑考〉中曾對嚴羽詩歌、詩評作出「詩不甚佳」,並指其評詩話語「是非相半」的批評外,已無所見。即便《唐才子傳》中有許多承繼嚴羽詩論的明確痕跡,卻無片語隻字提及嚴羽之名。所以此時期的嚴羽詩論接受,在詩家的吸收、借鑑後,轉化成時人論詩的內在養分。另外在當時一些著名的詩評家,如戴表元、袁桷、劉將孫,在「入神說」、「詩禪說」等重要議題,都有承嚴羽餘緒而更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即便是以伏流的姿態出現於是時詩評意見中,但相較於前期,嚴羽詩論的接受影響,層面已更為廣泛、深刻。不再只如宋末時只相對集中在對〈詩辨〉一章的接受,或僅為文獻存目的效果。而經歷方回、辛文房、戴表元、劉將孫等人的推闡之後,嚴羽詩論的影響有漸漸擴大的趨勢。故可目之為嚴羽詩論接受史中的「發展期」。
至於第五章,論述的時代斷限是以延祐復科到元代末年。在這段期間當中,筆者關注的重心在於詩格、詩法作品,以及元代享譽最隆的唐詩選本──《唐音》之上。本章討論八部元代著名的格、法作品,透過資料的分析、比較,紬繹其與嚴羽詩論的內在聯繫。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時嚴羽詩名雖仍不顯赫,但其詩學主張,實已透過格、法作品,全面滲透入主流文壇之中。而且,在格法類作家身上,如「禪喻論」、「氣象說」、「妙悟說」、「辨家數」……等,都獲得進一步的理解與闡釋,甚而開出新義。至於《唐音》,其以唐代詩選佳本的姿態,獲得元末明初宗唐一派詩論家的青睞。在是書之中,雖不似《瀛奎律髓》於詩下附有評註,但楊士弘在凡例、前言、目錄序中,多次論述其編選原則與詩學觀點,而且是書體製、編排方式,也展示出楊士弘獨特的唐詩觀。在比較、參照嚴羽詩論主張之後,可以發現嚴羽詩學在《唐音》中承繼、修正的情形。另外本章還散錄幾位詩評家的意見,如虞集、歐陽玄、等人,其時宗唐得古之風大熾,嚴羽詩論恰恰符合仁宗時期治世之音的需求,故而在許多詩評意見中都可發現與嚴羽近似的主張。不過在缺乏直接證據引證之下,只能聊為吾人考察嚴羽詩論接受時作參考之用。總括而言,本時期在嚴羽詩論接受史上的意義在於「承先啟後」之上。在大量格、法作品中反覆出現嚴羽的詩學主張,在術語意義的內蘊上,又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雖然格法作品多雜抄詩人詩學論著而來,也很少標示理論出處,但在嚴羽主張被普遍接受、引用時,其影響力已不同於前二時期。加上《唐音》的選詩原則,係為嚴羽唐詩史觀的落實、實踐,又符合當時時代的需要,嚴羽詩論的接受至此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樣態。無怪乎在明初高棅《唐詩品彙》一出,嚴羽詩學在其推波助瀾之下,席捲有明一代的詩壇風尚。
第六章是本文的結論,筆者在總結上述諸章的研究成果後,做全面的概述、整理。並以此勾勒出嚴羽詩學於宋元時期隆替升降的過程,為嚴羽詩論接受史研究起著發端的作用。
●專書
○古籍部分
(宋)嚴羽著,(清)胡鑑註:《滄浪詩話註》,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版(光緒辛巳年)
(宋)嚴羽著,(清)王瑋慶補注:《滄浪詩話補注》:蕉葉山房
(宋)嚴羽著,胡才甫箋注:《滄浪詩話箋注》,上海:中華書局,1937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4月
(宋)嚴羽著,陳定玉輯校:《嚴羽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宋)宋祁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
(宋)戴復古,《石屏詩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宋)于濟、蔡正孫編,(朝鮮)徐居正等增注:《唐宋千家聯珠詩格校證》,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元)蔡正孫撰:《詩林廣記》,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9月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元)辛元房著,周本淳校正:《唐才子傳校正》,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3月
(元)辛文房著,蔣秋華導讀:《唐才子傳》,臺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4月
(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2月
(元)辛文房著,戴揚本譯:《新譯唐才子傳》,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9月
(元)貢奎:《貢文靖公雲林詩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年(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本)
(元)楊士弘編選,(明)張震輯注,(明)顧璘評點,陶文鵬,魏祖欽點校:《唐音評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明)梁潛:《泊菴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明)楊士奇:《東里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張景祈:《重纂邵武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12月
(清)趙之謙:《江西通志》,臺北:臺灣華文書局,1967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8月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吳文治主編:《遼金元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2月
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
柯邵忞:《新元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張健:《元代詩法校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
陳伯海主編:《歷代唐詩論評選》,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陶秋英編選、虞行校訂:《宋金元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1月
曾永義編輯:《元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上、下)》,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12月
○現代部分
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么書儀:《元代文人心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10月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方錫球:《許學夷詩學思想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12月
木齋:《中國古代詩歌流變》,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8月
木齋:《宋詩流變》,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10月
毛正天:《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4月
王小舒:《中國文學精神──宋元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王小舒:《神韻詩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
王水照編:《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王明見:《劉克莊與中國詩學》,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2月
王玫:《建安文學接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
王金山、王青山:《文學接受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王素美:《許衡的理學思想與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王素美:《劉因的理學思想與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運熙、黃霖:《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範疇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
王夢鷗:《文藝美學》,臺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2月
王齊洲:《中國文學觀念論稿》,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王德明:《中國古代詩歌句法理論與主張》,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王曉平、周發祥、李逸津:《國外中國古典文論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向以鮮:《超越江湖的詩人──後村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11月
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澤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1月
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初唐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12月
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盛唐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12月
宇文所安著、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1月
成復旺:《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朱良志:《大音希聲──妙悟的審美考察》,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12月
朱榮智:《元代文學批評之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3月
朱麗霞:《清代辛稼軒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1月
米彥青:《清代李商隱詩歌接受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
伽達瑪:《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吳功正:《唐代美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2月
李冬紅:《《花間集》接受史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6月
李壯鷹:《禪與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浩:《唐詩的美學闡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李凱:《儒家元典與中國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
李善奎:《中國詩歌文化》,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11月
李舜臣、歐陽江琳:《「漢廷老吏」虞集》,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10月
李鈞:《20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3卷 結構與解放》,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李銳清:《《滄浪詩話》的詩歌理論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澤厚:《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9月
汪涌豪、駱玉明編:《中國詩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
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阮忠:《唐宋詩風流別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年12月
周振甫、冀勤編:《談藝錄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周裕鍇:《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月
季羨林等:《禪與東方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2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尚永亮:《唐代詩歌的多元觀照》,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尚定:《走向盛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
尚學鋒:《中國古典文學接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房日晰:《唐詩比較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8月
易聞曉:《中國詩句法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月1月
易聞曉:《中國詩法綱要》,濟南:齊魯書社,2006月1月
林東海:《詩法舉隅》,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林淑貞:《詩話論風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哈羅德․布魯姆著,江寧康譯:《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年4月
哈羅德․布魯姆著,吳瓊譯:《批評․正典結構與預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哈羅德․布魯姆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查洪德、李修生:《遼金元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查洪德:《元代文學文獻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查洪德:《理學背景下的元代文論與詩文》,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
查清華:《明代唐詩接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胡建次:《歸趣難求──中國古代文學「趣」範疇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8月
韋海英:《江西詩派諸家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孫立:《中國文學批評文獻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孫克寬:《元代漢文化之活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9月
孫春青:《明代唐詩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2月
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國詩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袁濟喜:《興:藝術生命的激活》,南昌:百花洲文藝文版社,2001年9月
馬丁․海德格:《存在與時間》,臺北:久大文化,1990年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張文利:《理禪融會與宋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張方:《中國詩學的基本觀念》,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5月
張立群:《中國詩性文論與批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5月
張仲謀:《近古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5月
張伯偉:《中國詩學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1月
張宏生:《中國詩學考索》,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廷琛主編:《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5月
張杰:《心靈之約──中國傳統詩學的文化心理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張法:《中國美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張迎勝:《元代回族文學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張思齊:《宋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張紅:《元代唐詩學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6年5月
張海明:《經與緯的交結──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論要》,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8月
張健:《中國文學批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8月二版
張健:《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
張健:《滄浪詩話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66年7月
張晶:《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遼金元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張晶:《遼金元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1月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6月
張智華:《南宋的詩文選本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張毅:《宋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
敏澤:《中國美學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曹利華:《中華傳統美學體系探原》,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1月
曹東:《嚴羽研究》,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2年1月
曹順慶、李天道:《雅論與雅俗之辨》,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11月
莊蕙綺:《中唐詩歌的美學意涵》,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莊嚴、章鑄:《中國詩歌美學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許世旭:《韓中詩話淵源考》,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3月
許志剛:《嚴羽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許總:《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
許總:《宋詩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許總:《杜詩學通論》,桃園: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
許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許總:《唐詩體派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0月
郭英德、謝思煒、尚學鋒、于翠玲:《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郭英德:《明清文學史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郭晉稀:《詩辨新探》,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4月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7月
郭紹虞:《宋詩話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郭鋒:《南宋江湖詞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0月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陳文新:《明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陳自力:《釋惠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
陳伯海:《中國詩學之現代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東方出版社,1988年10月
陳伯海:《嚴羽和滄浪詩話》,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4月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
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7月
陳良運:《美的考索》,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11月
陳忻:《南宋心學學派的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臺北:書林出版社,1995年4月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陳應鸞:《詩味論》,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10月
章必功:《文體史話》,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傅海波、崔瑞德編,史衛民等譯:《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
傅紹良:《盛唐文化精神與詩人人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
斯坦利․費什:《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2月
曾大興:《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程小平:《《滄浪詩話》的詩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7月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
程杰:《宋詩學導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月
童慶炳:《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意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年12月
童慶炳:《中國古代詩學心理透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7月
童慶炳:《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馮小祿:《明代詩文論爭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黃仁生:《楊維禎與元末明初文學思潮》,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9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10月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中國文學理論史──隋唐五代宋元時期》,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8月
黃奕珍:《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
黃美鈴:《唐代詩評中風格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2月
黃美鈴:《歐、梅、蘇與宋詩的形成》,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5月
黃啟方:《兩宋文史論叢》,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10月
黃啟方:《黃庭堅研究論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黃景進:《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2月
黃霖、吳建民、吳兆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原人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黃霖:《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文論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
黃寶華、文師華:《中國詩學史──宋金元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9月
楊文雄:《李白詩歌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3月
楊玉華:《陳與義․陳師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8月
楊曾文:《宋元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楊鐮:《元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8月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1月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3月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瀋陽:瀋陽,1999手1月
詹杭倫:《方回的唐宋律詩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詹福瑞:《中國文學理論範疇》,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鄒雲湖:《中國選本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7月
雷磊:《楊慎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萩原朔太郎著、徐復觀譯:《詩的原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月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2月
趙平:《永嘉四靈詩派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趙永紀:《詩論──審美感悟與理性把握的融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趙霈霖:《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11月
趙憲章:《文藝學方法通論:修訂版》,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劉士林:《中國詩性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劉士林:《中國詩學精神》,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劉中文:《唐代陶淵明接受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7月
劉文忠:《正變․通變․新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年11月
劉方:《文化視域中的宋代文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6月
劉方:《宋型文化與宋代美學精神》,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8月
劉明今:《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範疇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
劉明今:《遼金元文學史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9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6月
劉開揚:《唐詩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0月
劉德重、張寅彭:《詩話概說》,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12月
劉學鍇:《李商隱詩歌接受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劉懷榮:《賦比興與中國詩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蔣述卓:《宗教文藝與審美創造》,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蔣述卓等:《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蔣寅:《中國詩學的詩路與無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法方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4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境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5月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2月
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4月
蔡瑜:《高棅詩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0年6月
蔡鎮楚:《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長沙:嶽麓書社,1999年4月
蔡鎮楚:《中國詩話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5月
蔡鎮楚:《比較詩話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8月
蔡鎮楚:《詩話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
諸葛憶兵:《宋代文史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1月
鄭蘇淮:《宋代美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
鄧紹基主編:《元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鄧新華:《中國古代接受詩學》,武漢:武漢大出版社,2000年10月
鄧新華:《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月
鄧新華:《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觀照》,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5月
鄧新華:《古代文論的多維透視》,武漢:華中師完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鄧新躍:《明代前中期詩學辨體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蕭華榮:《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錢志熙:《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錢建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組與文學新變》,廈門:廈門大學,2006年10月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月
霍松林主編、漆緒邦、梅運生、張連第著:《中國詩論史》,合肥:黃山書社,2007年1月
霍然:《宋代美學思潮》,長春:長春出版社,1997年8月
戴文和:《「唐詩」、「宋詩」之爭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6月
薛富興:《東方神韻──意境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6月
韓林德:《境生象外──華夏審美與藝術特徵考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4月
韓經太:《宋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韓經太:《理學文化與文學思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9月
魏家川:《審美之維與詩性智慧──中國古代審美史學闡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羅立剛:《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羅宗濤等:《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出版社,1985
羅勃C․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90年2月
羅曼․英加登著,陳燕谷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臺北:商鼎文化,1991年
譚雯:《日本詩話的中國情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6月
蘇桂寧:《宗法倫理精神與中國詩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6月
顧易生、蔣凡、劉明今:《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龔鵬程:《江西詩派宗社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10月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增訂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學位論文
王奎光:《元代詩法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4月
李春桃:《《二十四詩品》接受史》,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4月
李嘉瑜:《元代唐詩學》,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張曉靜:《《滄浪詩話》與明代復古派詩論》,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5年4月
陳英傑:《宋代「詩學盛唐」觀念的形成與內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黃惠萍:《辛文房《唐才子傳》研究──歷史圖像與詩學觀點》,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楊波:《方回《瀛奎律髓》的唐詩觀》,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5年
葛卉:《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滄浪詩話》的接受理論》,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蕭淳鏵:《《詩人玉屑》詩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論文,1999年
●論文集論文
王達津:〈再論嚴羽妙悟說〉,《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122-131
司馬周:〈論李東陽詩歌的情感取向〉,《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130-142
成復旺:〈嚴羽的詩歌美學思想同葉燮的比較〉,《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234-247
朱易安、王劍:〈論方回的唐宋詩學史觀〉,《古典詩學會探──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榮休紀念文叢:陳允吉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467-496
朱靖華、王洪:〈試評嚴羽的東坡論〉,《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326-339
何宗美:〈公安派結社的興衰演變及其影響〉,《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266-280
吳微:〈李攀龍詩歌藝術散論〉,《古典文學與文獻論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頁466-478
吳觀瀾:〈嚴羽妙悟說之理論內涵及意義〉,《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132-145
宋士杰:〈嚴羽的「妙悟」說辨析〉,《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171-179
宋克夫、余瑩:〈唐宋派考論〉,《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208-217
李伯勛:〈讀《滄浪詩話》札記〉,《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77-88
李春青:〈「吟咏情情」與「以意為主」──論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的兩種基本傾向〉,《文學評論》,1999年第2期,頁33-40
杜松柏:〈由禪學闡論嚴滄浪之詩學〉,《文學論集》,1978年7月,頁375-390
沈金浩:〈論竟陵派出現的契機及鍾譚的詩歌創作〉,《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281-289
汪群泓:〈詩法詩格與明代詩歌辨體批評之關係〉,《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61-70
林家英:〈略論《滄浪詩話》中的「別材」和「別趣」〉,《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209-213
林新樵:〈略論嚴羽《滄浪吟》〉,《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340-355
阿黛爾․里克特:〈法則和直覺:黃庭堅的詩論〉,《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古典詩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頁271-285
查屏球:〈「李攀龍《唐詩選》」評點本考索〉,《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255-286
唐朝暉、歐陽光:〈江西文人群與明初詩文格局〉,《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106-116
孫小力:〈楊維楨明代印象考論〉,《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88-105
孫春青:〈明初詩學與李東陽的「格調論」〉,《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143-152
孫學堂:〈王世貞後期的藝術追求〉,《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230-238
徐中玉:〈《滄浪詩話》和嚴羽研究中的一些問題〉,《徐中玉自選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11月,頁383-408
徐中玉:〈「入門須正」,「立志須高」〉,《徐中玉自選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11月,頁146-164
徐培均:〈談嚴羽的詩論與詞作〉,《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356-361
袁濟喜:〈「興」與原始生命〉,《古代文論的人文追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頁144-1174
袁濟喜:〈神會與妙悟〉,《古代文論的人文追尋》,北京:中華書局,頁102-121
袁濟喜:〈論「審」的審美世界〉,《古代文論的人文追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頁175-206
張亞新:〈嚴滄浪論建安詩〉,《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282-292
張忠綱:〈嚴羽為何推尊李杜〉,《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305-313
張長青:〈《滄浪詩話․詩辨》美學思想論析〉,《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60-76
張健:〈《詩人玉屑》考〉,《立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4月,頁674-711
張連第:〈《滄浪詩話•詩辯》辨析〉,《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47-59
張晶:〈「四大家」:元代詩風的主要體現者〉,《遼金元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傳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1月,頁344-350
張晶:〈「鐵崖體」:元代詩風的主要體現者〉,《遼金元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傳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1月,頁351-362
張晶:〈元代正統文學思想與理學的因緣〉,《審美之思──理的審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頁405-417
張晶:〈元代詩歌概述〉,《遼金元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傳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1月,頁289-308
張晶:〈宋詩的「活法」與禪宗的思維方式〉,《審美之思──理的審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頁332-347
張晶:〈透徹之悟:審美境界論──嚴羽《滄浪詩話》新探〉,《審美之思──理的審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頁87-98
張晶:〈詩與禪:似與不似之間──論「妙悟」說的審美內涵〉,《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158-170
張晶:〈詩禪異同論──兼論嚴羽「妙悟」說的審美內涵〉,《審美之思──理的審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頁371-384
張晶:〈論戴表元的詩學思想及其在宋元文學轉型中的歷史地位〉,《遼金元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傳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1月,頁332-343
張晶:〈禪與個性化創造詩論〉,《審美之思──理的審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頁320-331
張晶:〈禪與唐宋詩人心態〉,《審美之思──理的審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頁291-397
張晶:〈關於元代文學批評的幾個問題〉,《遼金元文學論稿》,北京:北京傳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1月,頁383-390
張智華:〈從《唐三體詩法》看周弼的詩學觀〉,《古典文學與文獻論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頁374-397
張瑞成:〈元朝文化發展與其衰亡之關鍵〉,《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第五輯,臺北:幼獅文化,1984年3月
張毅:〈對理趣與老境美的追求──宋文化成熟時期文學思想的特徵〉,《中國文藝思想史論集──張毅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頁195-210
張毅:〈論「妙悟」〉,《中國文藝思想史論集──張毅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頁13-24
張毅:〈論「活法」〉,《中國文藝思想史論集──張毅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頁58-79
梁超然:〈略說嚴羽詩歌理論之本質〉,《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110-121
理查德․林恩:〈中國詩學中的才學傾向〉,《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古典詩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頁286-309
莫立民:〈明代閩中詩群述論〉,《文化詩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1月,頁343-363
莫礪鋒:〈從《瀛奎律髓》看方回的宋詩觀〉,《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4月,頁508-524
莫礪鋒:〈論杜甫晚期今體詩的特點及其對宋人的影響〉,《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4月,頁71-89
莫礪鋒:〈論初盛唐的五言古詩〉,《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4月,頁1-24
郭晉稀、張士昉:〈從中國詩論的發展看嚴羽「別材」「別趣」說的涵義〉,《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193-208
傅君勱著、陳琳譯:〈中國詩歌經驗的理論闡釋:對宋詩史的反思緒言〉,《新宋學》第一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10月,頁167-181
郭慶財、張毅:〈屠隆「性靈」文學思想芻議〉,《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259-265
陳良運:〈論古代文論的當代接受〉,《跨世紀論學文存》,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4月,頁227-240
陳良運:〈讀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獻疑〉,《跨世紀論學文存》,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4月,頁117-132
陳國球:〈試論《唐詩歸》的編集、版行及其詩學意義〉,《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2001年,頁17-78
陳祥耀:〈《滄浪詩話》的「別材」、「別趣」說〉,《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180-192
陳廣弘:〈元明之際宗唐詩風傳播的一個側面──以「二藍」師法淵源為中心〉,《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71-87
陳慶元:〈近幾年嚴羽和《滄浪詩話》研究綜述〉,《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376-385
陳慶元:〈嚴羽論謝靈運——讀《滄浪詩話》札記〉,《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293-304
陸成惠、周傳豹:〈嚴羽的傳說〉,《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386-390
陸家桂:〈不襲牙後 清音獨遠──《滄浪詩話》獨特的審美標志〉,《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89-98
勞延煊:〈元初南方知識份子──詩中所反映出的片面〉,《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第五輯,臺北:幼獅文化,1984年3月
斯圖爾特․薩金特:〈後來者能居上嗎:宋人與唐詩〉,《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古典詩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頁75-106
湯高才:〈嚴羽興趣說與唐詩藝術〉,《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214-223
黃維樑:〈詩話詞話中摘句為評的手法──兼論對偶句和安諾德的「試金石」〉,《香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文選粹(1950-2000)》,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頁201-214
黃鳴奮:〈嚴羽、劉克莊詩論辨析〉,《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248-261
黃瀞瑩:〈嚴滄浪詩歌藝術研究〉,《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12月,頁663-702
雷磊:〈明代六朝派的演進〉,《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153-172
廖肇亨:〈從不見到洞見:明清詩禪論述的傳承與開新〉,《第十屆文學與美學暨第二屆中國文藝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6月,頁1-16
廖肇亨:〈嚴羽與明清詩學論爭〉,《金元明文學之整合研究──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之二,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433-470
熊志庭:〈論「興趣」——讀嚴羽《滄浪詩話》〉,《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224-233
趙鍾業:〈由理氣說看滄浪與象村之不同〉,《第四屆國際東方詩話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高雄,2005年6月,頁57-62
劉健芬:〈嚴羽「妙悟」說的審美特征〉,《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146-157
劉尊舉:〈陽明心學與歸有光的文學觀〉,《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218-229
蔣凡:〈嚴羽論杜甫〉,《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314-325
蔣述卓:〈古代詩論中的以禪喻詩〉,《宗教文藝與審美創造(增訂本)》,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頁218-231
蔡振楚:〈詩話涅槃──論詩話與佛教文化之關係〉,《第四屆國際東方詩話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高雄,2005年6月,頁647-666
鄭松生:〈嚴羽美學思想簡論——讀《滄浪詩話》〉,《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32-46
穆克宏:〈嚴羽論漢魏六朝詩〉,《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262-281
錢仲聯:〈宋代詩話鳥瞰〉,《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錢仲聯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頁134-147
韓泉欣:〈皎然詩論與佛教哲學〉,《古典詩學會探──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榮休紀念文叢:陳允吉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313-329
羅仲鼎:〈從《滄浪詩話》看嚴羽復古理論的得失〉,《嚴羽學術研究論文選》,鷺江:鷺江出版社,1987年10月,頁99-109
羅宗強:〈隆慶、萬曆初當政者的文學觀念──以1567至1582年為中心〉,《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頁1-16
顧易生:〈詩有別材,非關書也〉中之「關」字辨──讀嚴羽《滄浪詩話》札記〉《顧易生文史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頁388-395
●期刊論文
丁放、傅繼業:〈試論以方回為代表的元代正統詩學〉,《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頁15-19
丁放:〈元代詩話的理論價值〉,《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頁57-60
尹文濤:〈論《滄浪詩話》中的「識」〉,《懷化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7年1月,頁91-92
孔蓮蓮:〈論嚴羽《滄浪詩話》中的禪與詩之關係〉,《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頁70-74
文師華:〈元代詩壇「宗唐」的理論傾向〉,《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3卷第3期,2000年7月,頁81-86
文師華:〈元代詩學理論發展的軌跡〉,《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2卷第1期,2001年1月,頁71-79
文師華:〈方回詩學理論中的風格論和技巧論〉,《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1卷第1期,2001年1月,頁107
王守國:〈議論 文字 才學──再論蘇東坡、黃山谷詩格之異同兼及宋詩的發展〉,《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1998年第1期,頁38-42
王守雪:〈從「音律正變」理論到格調說──《唐音》在元明詩學嬗變中的理論意義〉,《殷都學刊》(2000年第4期),頁63-66
王忠閣:〈至元大德年間詩壇的尊唐宗宋風氣〉,《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3期,1999年7月,頁96-101
王忠閣:〈延祐、天曆間雅正詩風及其形成〉,《文學評論》,2006年第6期,頁110-117
王琅:〈論明代中晚期的學術思潮與文學發展〉,《文理通識學術論壇》,第3期,2000年1月,頁77-98
王琅:〈論明代反擬古主義的先驅〉,《文理通識學術論壇》,第2期,1999年6月,頁97-107
王明暉:〈略析胡應麟對嚴羽、高棅詩學觀念的繼承,《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4年2月,頁32-36
王惠:〈論《滄浪詩話》的「師古」思想體系及其得失〉,《中州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年1月,頁52-55
王雅清:〈雅俗的分化與元詩的歧路〉,《玉溪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4年4月,頁60-62
王頌梅:〈謝榛《四溟詩話》的特色〉,《國文學報(高師大)》,第3期,2005年12月,頁45-74
王鳳雲:〈也談嚴羽的「盛唐為法」〉,《張家口師專學報》,第19卷第4期,2003年8月,頁11-13
王德明:〈方回的「格」論及其對晚宋詩風的批判〉,《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頁28-32
王德明:〈論宋代詩歌句法理論〉,《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7-32
王濟民:〈中國詩學本體論:詩言「性情」──兼及幾個同類詩學命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4期,頁86-90
付曉芹:〈《滄浪詩話》論盛唐氣象〉,《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2002年8月,頁56-58
古添洪:〈直覺與表現的比較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8年9月,頁31-44
史素昭:〈論江西派詩話〉,《郴州師專學報(綜合版)》,1995年第3期,頁26-28
史偉:〈元初詩壇的所謂「時文故習」〉,《蘭州學刊》,2007年第6期,頁131-134
史偉:〈方回的詩法理論〉,《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2001年9月,頁16-20
史偉:〈宋元之際詩學理論的不同探索──周弼、范晞文、方回詩學個案分析〉,《廊坊師專學報》,2000年第2期,頁24-28
史偉:〈宋末元初江西詩派的流傳〉,《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88-93
史偉:〈論方回詩學觀點的形成歷程及淵源〉,《廊坊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頁11-15
左東嶺:〈從良知到性靈──明代性靈文學思想的演變〉,《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3期,頁178-184
申朝暉:〈《滄浪詩話》的文體意識和嚴羽的審美理想〉,《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2期,2004年4月,頁69-71
白貴:〈略論詩話傳詩中的「意見領袖」現象〉,《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03年4月,頁95-98
白漢坤:〈從明七子派看《滄浪詩話》,《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頁196-198
石明慶:〈從南宋詩話探討理學與宋詩學的理論建構〉,《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5年2月,頁40-47
石美玲:〈李贄及其「童心說」之文學理論〉,《興大中文學報》,第3期,1990年1月,頁305-317
石蘭榮:〈方回《瀛奎律髓》中的詩歌評點〉,《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3年7月,頁46-47
伏滌修:〈從《滄浪詩話》的被指斥看宋代文學的審美風尚〉,《東南學術》,2003年第4期,頁136-144
任先大:〈20世紀中西嚴羽研究述略〉,《湖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頁133-137
任先大:〈20世紀海外嚴羽研究述評〉,《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頁88-91
任先大:〈20世紀國內嚴羽研究述評(上篇)〉,《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174-177
任先大:〈20世紀國內嚴羽研究述評(下篇)〉,《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頁83-86
任先大:〈當代學術史視域中的嚴羽研究──以郭紹虞為中心〉,《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第4期,頁212-216
任先大:〈對嚴羽話語系統中「李杜話語」的思考〉,《雲夢季刊》,1997年第3期,頁72-74
任競澤:〈論嚴羽《滄浪詩話》之辨體批評〉,《北方論叢》,2007年第4期,頁8-12
匡志:〈魏慶之的籍貫和《詩人玉屑》的成書時間〉,《中國詩學》,第五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頁91-92
多瑞․萊維著、陳引馳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與批評〉,《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頁478-503
宇丹:〈從佛家的「悟」說到審美心理體驗〉,《思想戰線》,1994年第4期,頁37-42
成復旺:〈對《滄浪詩話》的再認識〉,《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頁207-230
朴英順:〈《滄浪詩話》與明代詩論〉,《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1期,1997年2月,頁54-58
朱志榮:〈論江西詩派對嚴羽《滄浪詩話》的影響〉,《文藝理論研究》,2007年第5期,頁65-70
朱易安:〈明代的詩學文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3月,頁174-183
朱易安:〈明代詩學文獻的文體形態〉,《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頁243-254
朱易安:〈理學方法和唐詩批評的美學趣味〉,《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頁72-80
朱學東:〈「繞路說禪」與「妙用無體」──「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別解〉,《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1期,頁26-29+48
朱學東:〈晚唐五代詩僧齊己的詩學理論探微〉,《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100-102
何明:〈嚴羽美學理論思維與禪宗之關係〉,《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3期,頁85-89
何榮:〈興象與理趣──從《滄浪詩話》看唐宋詩風〉,《宿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59-60+84
何懿:〈嚴羽與明代詩論尊唐黜宋傾向〉,《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45-48
余玫:〈再釋「妙悟」〉,《思想戰線》,1998年增刊,頁160-162
余淑瑛:〈李贄其人及其文學思想〉,《嘉義農專學報》,1997年6月,頁137-155
吳中勝:〈嚴羽與杜詩的經典化〉,《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8月,頁71-73
吳宏一:〈清初詩學中的形式批評〉,《國立編譯館館刊》,1982年6月,頁1-36
吳果中:〈象喻批評的淵源探辨〉,《湖南商學院學報》,第11卷第3期,2004年5月,頁102-107
吳果中:〈象喻批評的理性分性〉,《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1期,頁16-25
吳俐雯:〈嚴羽《滄浪詩話》探析〉,《耕莘學報》,3期,2005年6月,頁75-90
吳建民:〈妙悟論〉,《中州學刊》,1996年第5期,頁103-106+14
吳國富、梅俊道:〈官場生活與元詩宗唐的矛盾〉,《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37-41
吳國富:〈奇幻的消退與元詩宗唐〉,《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5卷第3期,2003年6月,頁28-31
吳淑鈿:〈以文為詩的觀念嬗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9月,頁237-262
吳淑鈿:〈從同光體詩學觀論夏敬觀說孟郊詩〉,《清華學報》,2006年6月,頁273-294
吳新雷:〈宋元文藝思潮論〉,《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頁30-35
呂肖奐:〈從「法度」到「活法」──江西詩派內部機制的自我調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6期,頁83-88+9
呂肖奐:〈論宋詩的新變和宋調的形成〉,《中國詩學》,第五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頁174-188
宋惠如:〈徐禎卿《談藝錄》創作論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3期,2003年9月,頁169-184
李大西:〈論氣在中國古代藝術理論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第2期,1999年,頁96-99
李大偉:〈論嚴羽詩論中的「詩人後天養成」傾向〉,《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7年,頁146-147
李天道:〈禪:生命之境和最高審美之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頁62-70
李世萍:〈靈感與禪悟──談詩禪相通之契機〉,《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2期,頁20-22
李仲祥:〈方回論「格高」與「圓熟」〉,《殷都學刊》,1998年3月,頁43-50
李向陽:〈滄浪不話王維論〉,《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頁51-54
李成文:〈方回的詩統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43期,2006第2期,頁110-114
李壯鷹:〈詩與禪〉,《北京師大學報》,1988年4月,頁35-46
李弦:〈嚴羽詩論中的純粹性〉,《青年戰士報》,1975年3月7日,頁11
李洪先、樊寶英:〈略論中國詩學之「興」〉,《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999年,頁56-58
李軍:〈詩識與妙悟〉,《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頁81-82
李措吉:〈「以禪喻詩」說「妙悟」──淺議禪對《滄浪詩話》的理論貢獻〉,《清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4月,頁107-109
李舜臣:〈「蔬筍氣」、「酸餡氣」與古代僧詩批評〉,《中國詩學》,第十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9月,頁51-59
李暉:〈「詩禪」周繇諸事考──池籍唐才子研究之一〉,《池州師專學報》,第16卷第4期,頁50-53
李嘉瑜:〈元人對李白及其詩的詮釋〉,《中山人文學報》,第8期,1999年2月,頁13-30
李壽岡:〈門外叩詩禪〉,《中國韻文學刊》,1996年1月,頁1-9
李劍波:〈《滄浪詩話》與明代格調論〉,《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22卷第1期,2002年1月,頁56-59
李劍波:〈格調說的文體學意義〉,《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02年1月,頁89-92
李劍波:〈論格調理論的宗古傾向〉,《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2年2月,頁46-47
李慶:〈論《唐詩品彙》的唐詩觀──兼談唐詩研究的若干問題〉,《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頁219-242
李銳清:〈明代「格律派」之格律詩說及其理論發展〉,《新亞學報》,第23卷,2005年1月,頁221-262
杜松柏:〈禪宗成立前後中國詩與詩學之比較〉,《中外文學》,第7卷第6期,1978年11月,頁104-130
杜若:〈方回詩論〉,《臺肥月刊》,第24卷第5期,1983年5月,頁37-44
杜若鴻:〈詩之「尊唐抑宋」辯──從《滄浪詩話》說起〉,《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02-108
汪世清:〈明後七子及其交游生卒備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22期,1991年,頁31-51
狄寶心:〈金與南宋詩壇棄宋宗唐的同中之異及成因〉,《文學遺產》,2004年第6期,頁87-95
邢東風:〈禪悟與詩悟〉,《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2期,頁1-8
卓福安:〈由王世貞對科舉制度及王學末流的批判論其復古主張的文化意義〉,《文學新鑰》,第1期,2003年7月,頁1+3-27
周少川:〈元初對宋末空疏風氣的反正〉,《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頁100-105
周全田:〈禪思與詩思之別〉,《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頁467-477
周志文:〈「童心」、「初心」與「赤子之心」〉,《古典文學》,第15期,2000年9月,頁75-97
周裕鍇:〈江西詩派風格論〉,《文學遺產》,1987年第2期,頁73-82
周維介:〈嚴羽詩論淺析〉,《中國語文學報》,第5期,1972年3月,頁29-37
周維德:〈論明代詩話的發展與專門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9月,頁55-63
周興陸:〈《滄浪詩話》對《唐才子傳》唐詩觀的影響〉,《古典文學知識》,2005年第6期,頁35-39
周興陸:〈從《滄浪詩話》「於詩用健字不得」考辨嚴羽評杜甫〉,《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頁163-170
周興陸、朴英順、黃霖:〈還《滄浪詩話》以本來面目──《滄浪詩話校釋》據「玉屑本」校訂獻疑〉,《文學遺產》,2001年第3期,頁85-95
林宜容:〈晚明「尊藝」觀之研究〉,第15期,2000年9月,頁139-178
林宛瑜:〈謝榛《四溟詩話》對歷代詩歌之評論〉,《南師語教學報》,第3期,2005年4月,頁141-157
林欣怡:〈嚴羽「滄浪詩話」對南北朝詩人之評論〉,《問學》,第4期,2002年3月,頁161-175
林祁:〈試嚴羽詩學的淵源〉,《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八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頁215-242
林建福:〈宋元詩話雜考〉,《中國詩學》,第八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6月,頁32-37
林偉淑:〈論謝榛《四溟詩話》中的「模擬」〉,《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3期,2003年9月,頁185-200
林淑貞:〈徐禎卿《談藝錄》之審美觀〉,《古典文學》,第15期,2000年9月,頁47-74
林朝成、張高評:〈兩岸中國佛教文學研究的課題之評介與省思──以詩、禪交涉為中心〉,《成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1年9月,頁135-156
林嘉怡:〈明代文人「情」概念之遞變探究〉,《中國文化月刊》,第215期,1998年2月,頁83-94
邵紅:〈公安竟陵文學理論的探究〉,《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12卷第2期,1974年7月,頁16-23
邵紅:〈明代前七子的時代背景及文學理論〉,《幼獅學誌》,第18卷第1期,1984年5月,頁67-100
邵紅:〈明代前七子的時代背景及文學理論──續〉,《幼獅學誌》,第18卷第2期,1984年10月,頁71-131
邵紅:〈袁中郎文學觀的剖析〉,《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卷第1期,1973年6月,頁205-213
邵紅:〈竟陵派文學理論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24期,1975年10月,頁195-244
邱美瓊、胡建次:〈明代詩學批評中的唐宋之論〉,《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4月,頁11-14
金宏宇:〈悟「妙悟」──給《滄浪詩話》一種說法〉,《懷化師專學報》,1996年6月,頁187-189
門立功:〈漫談詩話中「比」的運用〉,《濱州教育學院學報》,第5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11-13
芮宏明:〈「妙悟」與唐、宋詩學〉,《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第1期,頁99-103
侯雅文:〈論李夢陽以「和」為中心的詩學體系(之一)──以「和」為依據所規制的詩歌本質與功能〉,《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頁89-122
施議對:〈以批評模式看宋代文學研究〉,《新宋學》第一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10月,頁303-314
查洪德:〈20世紀元代詩學研究概述〉,《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3期,2002年6月,頁95-100
查洪德:〈元代詩學性情論〉,《文學評論》,2007年第2期,頁172-182
查洪德:〈方回的詩人修養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頁95-100
查洪德:〈重自我法自然:劉將孫張揚個性的文學思想〉,《北京工業大學(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2期,2003年6月,頁71-75
查清華:〈江西詩派「不問興致」辯〉,《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49-54
查清華:〈格調論唐詩學的復興〉,《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5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10-14
查清華:〈格調論唐詩學體系的建立〉,《河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5期,2004年9月,頁105-109
柳倩月:〈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嚴羽《滄浪詩話》審美判斷能力說〉,《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9期,2005年9月,頁58-60
柳倩月:〈論詩如論禪──嚴羽「以禪喻詩」方法論辨析〉,《南昌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5期,2006年9月,頁78-81
段宗社:〈「妙悟」與「詩法」——試論唐宋以來古典詩歌理論的發展〉,《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3年1月,頁83-87
段宗社:〈「詩必盛唐」臆說〉,《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3月,頁107-110
段宗社:〈詩性體悟與詩性言說——試論「妙悟」的創作論特性〉,《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4月,頁64-69
洪映萱:〈「詩學等禪宗,千古淵源共」──略論作為實踐美學的禪和詩歌語言的關係〉,《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頁7-9
洪喬平:〈嚴羽「滄浪詩話」中「活句」對詩歌創作的意義〉,《育達研究叢刊》2002年3月,頁13-24
胡大雷:〈論詩話中的文學史意識〉,《河池師專學報》,1996年第1期,頁19-25
胡建次、王金根:〈中國古代「詩法」的承傳〉,《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9月,頁64-69
胡建次、吳曉龍:〈新時期以來的中國古典詩學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3期,2002年7月,頁99-102
胡建次、邱美瓊:〈宋代詩學批評中的唐宋之爭〉,《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1卷第4期,2000年10月,頁86-91
胡建次、邱美瓊:〈嚴羽詩古典唐詩學的建構及其貢獻〉,《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08-127
胡建次、秦良:〈略論宋詩的創建、批評與唐詩學的成長〉,《宜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5卷第5期,2003年10月,頁78-80
胡建次、劉慧萍:〈中國古代詩格的發展及其特徵〉,《南昌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2006年5月,頁88-94
胡建次:〈20世紀中國古典詩話整理與研究述略〉,《思想戰線》,2002年第2期,頁129-131
胡建次:〈中國古代詩話及其匯編之體的承傳〉,《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1卷第2期,頁61-64
胡建次:〈中國古典詩學視野中的「興趣」論〉,《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04年5月,頁66-70
胡建次:〈宋代唐詩學的展開與演進〉,《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6月,頁79-83
胡建次:〈宋代詩話中的詩格論〉,《南昌大學(人社版)》,第34卷第1期,20031月,頁86-90
胡建次:〈金元詩論視野中的「趣」〉,《濟南大學學報》,第14卷第4期,2004年,頁27-30
胡建次:〈遼金元在唐詩學史上的貢獻〉,《齊齊哈爾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月,頁4-5
苗東升:〈詩與禪與模糊思維〉,《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秋之卷,頁78-84
郁沅:〈嚴羽禪說析辨〉,《學術月刊》,1980年第7期,頁59-65
唐建:〈盛唐氣象論爭回眸〉,《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第1期,2005年3月,頁66-70
姬沈育:〈元代著名作家虞集的文學思想〉,《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95-99
孫小力:〈《明詩話全編》遺漏書目提要〉,《中國詩學》,第六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頁220-224
孫小力:〈明代詩學書目匯考〉,《中國詩學》,第九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6月,頁30-64
孫克寬:〈方回詩與其詩論〉,《中國詩季刊》,第8卷第4期,1977年12月,頁90-112
孫映逵:〈怎樣讀《唐才子傳》〉,《古典文學知識》,1996年第3期,頁3-9
孫蓉蓉:〈「以盛唐為法」與民族審美認同〉,《文學評論》,2007年第6期,頁112-117
孫學堂:〈對「格調說」及幾個相近概念的省察〉,《求是學刊》,第31卷第3期,2004年5月,頁95-99
孫學堂:〈論明代文學復古的思想意義──兼與心學思潮比較〉,《中國詩歌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頁172-179
孫學堂:〈嚴羽「氣象」、「興趣」說辨識〉,《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頁109-115
徐子方:〈元代詩歌的分期及其評價問題〉,《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1999年,頁96-99
徐子方:〈再論元詩分期標準及有關問題──兼答門巋先生〉,《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2000年6月,頁63-68
徐丹麗:〈論早期詩話與詩派的關係──以宋代詩話和江西詩派為例〉,《江西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38卷第1期,2005年1月,頁15-19
徐文潮:〈詩話之定位與詩話學獻疑〉,《陰山學刊》,第14卷第2期,2001年6月,頁23-28
徐傳武:〈漫說「學詩渾似學參禪」〉,《齊魯學刊》,1994年第3期,頁32-34
徐潤潤:〈感悟──中國詩人審美思維的獨特方式〉,《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頁106-108
徐應佩:〈禪宗思維方式對古代文學鑒賞論的作用與影響〉,《名作欣賞》,1997年第4期,頁115-121+124
殷曉燕:〈論以禪喻詩與《滄浪詩話》〉,《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12月,頁48-50
殷曉燕:〈論嚴羽「以禪喻詩」的審美寓意〉,《殷都學刊》,2007年第3期,頁88-92
秦良、賀丹君:〈唐宋之辨與唐宋詩之爭的發軔〉,《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12期,頁93-95
荒井健撰、鄭樑生譯:〈「滄浪詩話」與「潛溪詩眼」〉,《書和人》,第295期,1976年9月4日,頁1-8
高迎剛:〈對嚴羽「別材別趣」說的再認識〉,《船山學刊》,2005年第2期,頁141-144
張一平:〈中國古代詩話對詩歌「神」之審視〉,《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頁1-6
張小明、王笑梅:〈從《瀛奎律髓》看方回對宋詩的基本評價〉,《黃山學院學報》,第7卷第1期,2005年2月,頁74-80
張天明:〈滄浪「妙悟」說與審美的直覺性〉,《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第4期,頁101-104
張玉霞、張祖利:〈對藝術直覺和靈感的「禪悟」——論嚴羽的「妙悟」說〉,《淄博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頁61-63
張伯偉:〈元代詩學偽書考〉,《文學遺產》,1997年第3期,頁65-73
張伯偉:〈宋代禪學與詩話二題〉,《中國文化(風雲時代)》,第6期,1992年9月,頁88-94
張利群:〈中古代辨體批評論〉,《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72-77
張利群:〈論中國古代「見仁見智」的批評差異性〉,《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頁43-49
張宏生:〈邊緣文人和超前意識──考察嚴羽詩歌理論的一個角度〉,《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7月,頁154-159
張杰:〈中國統統詩學氣象說對作品審美要求的文化心理闡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3卷第6期,2000年11月,頁858-863
張思齊:〈「妙悟說」比較探源──以考察典故「羚羊挂角,無迹可求」為切入點的世界坐標中的比較研究〉,《中國詩學》,第七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頁222-234
張紅、馬麗:〈元代詩學中的「正變」觀〉,《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頁94-99
張紅:〈《唐才子傳》的唐詩觀念及其美學思想〉,《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2004年5月,頁38-41
張紅:〈元詩法與唐詩批評〉,《船山學刊》,2004年第2期,頁130-133
張紅:〈論《唐音》的唐詩學史地位〉,《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2004年5月,頁98-102
張紅運:〈「四唐」說源流考論〉,《貴州社會科學》,總202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24-128
張哲愿:〈「瀛奎律髓․論詩類」述論〉,《臺灣詩學季刊》,第35期,2001年6月,頁38-51
張海鷗:〈宋詩「晚唐體」辨〉,《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2003年第3期,頁17-23
張高評:〈北宋讀詩詩與宋代詩學──從傳播與接受之視角切入〉,《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91-223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之學唐變唐──博觀約取與宋刊唐詩選集〉,《成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6年4月,頁1-3+5-44
張健:〈《滄浪詩話》非嚴羽所編──《滄浪詩話》成書問題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6卷第4期,頁70-85
張健:〈「詩話總龜」中所展示的詩學評論〉,《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卷第1/2合刊本,2001年12月,頁189-226
張健:〈李東陽的文學批評〉,《書和人》,第446期,1982年7月,頁1-5
張健:〈魏慶之及《詩人玉屑》考〉,《人文中國學報》,第十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頁123-167
張健:〈關於嚴羽著作幾個問題的再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8卷第4期,頁133-142
張寅彭:〈民國詩學書目輯考〉,《中國詩學》,第七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頁62-73
張連第、趙廣林:〈詩味說的形成和發展〉,《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頁72-87
張婷婷:〈嚴滄浪「妙悟」說別解〉,《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頁15-18
張婷婷:〈嚴滄浪以禪喻詩理論特點及利弊辨析〉,《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5期,頁58-62
張晶:〈宋詩的「活法」與禪宗的思維方式〉,《文學遺產》,1989年6月,頁87-95
張晶:〈從「虛靜」到「空靜」──禪與詩歌審美創造心理〉,《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8月,頁69-73+81
張晶、劉潔:〈謝榛詩學對嚴羽的超越及其時代意義〉,《思想戰線》,2000年第6期,頁92-94
張福慶:〈盛唐氣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外交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65-70+74
張曉芬:〈試論王世貞《藝苑卮言》品唐論宋的擬古自覺〉,《古今藝文》,2006年5月,頁23-38
張曉靜:〈明代復古派對嚴羽推尊漢魏盛唐思想的繼承〉,《濰坊學院學報》,第7卷第5期,2007年9月,頁60-62
張曉靜:〈嚴羽「詩而入神」詩美觀〉,《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0卷第5期,2004年,頁110-111
張麗明:〈嚴羽「優游不迫」「沉著痛快」審美風格論析說──兼論其與入神之關〉,《紅河學院學報》,第4卷第3期,2006年6月,頁34-37
張麗雲:〈試析嚴羽「妙悟」說的具體含義〉,《玉溪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5期,頁59-60
曹東:〈《滄浪詩話》研究述略〉,《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5期,頁106-108
曹東:〈「妙悟」——嚴羽的詩歌審美主體論學說〉,《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56-59
曹章慶:〈妙悟的美學歷程〉,《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12月,頁84-90
梁守中:〈江湖詩派與江湖派詩〉,《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年2月,『頁99-106
梁容若:〈王世貞評傳〉,《書和人》,第128期,1970年1月24日,頁1-8
梁道禮、汪沛:〈由「本色」到「妙悟」:兩宋詩學發展的邏輯進程──以「煥發真識」詩人論為中心〉,《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07年3月,頁17-24
莊錫華:〈嚴羽與詩話風氣,《江蘇社會科學》,1997年第5期,頁148-154
許建崑:〈李攀龍「古今詩刪」與相關「唐詩選」各版本的比較〉,《東海中文學報》,第6期,1986年4月,頁99-114
許建崑:〈李攀龍的文學主張〉,《東海中文學報》,第7期,1987年7月,頁107-115
許建崑:〈李攀龍與鍾惺選唐詩格的異同──兩本明人選唐詩的比較〉,《幼獅月刊》,2001年12月,頁399-416
許建崑:〈後七子交誼考〉,《東海中文學報》,第1期,1979年11月,頁79-92
許清雲:〈方回之詩學理論研究──下〉,《銘傳學報》,第23期,1986年3月,頁457-482
許清雲:〈方回之詩學理論研究──上〉,《銘傳學報》第22期,1985年3月,頁349-374
許清雲:〈方虛谷詩學中之四種高妙技巧〉,《國立編譯館館刊》第9卷第2期,1980年12月,頁223-230
許總:〈理學弛張與文學盛衰──宋金元文學史演進動因新探〉,《天津社會科學》,第5期,1999年,頁84-88
許總:〈黃庭堅詩影響成因論〉,《文學遺產》,1991年4月,頁70-77
連文萍:〈以詩學著述建構自我價值──論梁橋《冰川詩式》與明代詩學面相〉, 22卷2期,2004年12月,頁95-119
連文萍:〈明代格調派詩論中的「杜詩集大成」說──以李東陽「懷麓堂詩話」為論述中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3卷第1期,1994年6月,頁225-238
連文萍:〈試論明代茶陵派之形成〉,《古典文學》,第12期,1992年10月,頁143-17
連文萍:〈詩史可有女性的位置?──以兩部明代詩話為論述中心〉,《漢學研究》,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頁177-200
連文萍:〈詩話資料的檢索與利用〉,《國文天地》,第18卷第8期,2003年1月,頁13-20
郭玉生:〈「悟」與宋代詩學──禪宗與古國代詩學之一〉,《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5月,頁62-65
郭英德:〈元明文學史觀散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16-24
郭英德:〈元明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接受〉,《求是學刊》,1999年第2期,頁76-82
郭鵬:〈「以文為詩」辨──關於唐宋詩變中一個文學觀念的檢討〉,《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頁73-82
郭鵬:〈黃庭堅與以文為詩〉,《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春之卷,頁113-118
陳文忠:〈試論嚴羽、袁宏道二者之「趣」〉,《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5期,2002年5月,頁28-31
陳文新:〈中國古代四大詩學流別的縱向考察〉,《文學評論》,2003年第3期,頁115-120
陳文忠:〈接受史視野中的經典細讀〉,《文藝理論》,2008年2月,頁3-10
陳文忠:〈試論嚴羽、袁宏道二者之「趣」〉,《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5期,2002年5月,頁28-31
陳文新:〈公安派詩學的重新考察〉,《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4月,頁132-136
陳文新:〈明代格調派的演變歷程及其對意圖說的否定〉,《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3月,頁205-211
陳名財:〈別材別趣說辨析〉,《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1999年1月,頁44-48
陳伯海:〈「氣」與「韻」──兼探詩性生命的人格範型〉,《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三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頁28-48
陳伯海:〈一個生命論詩學範例的解讀──中國詩學精神探源〉,《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5期,頁197-205
陳伯海:〈中國詩學觀念的流變論綱〉,《中國詩學》,第六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頁152-166
陳伯海:〈釋「妙悟」──論詩性生命的超越性領悟〉,《中國詩學》,第十一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0月,頁99-111
陳良運:〈中國詩學研究的期待視野〉,《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1期,頁128-133
陳岸峰:〈「唐詩別裁集」與「古今詩刪」中「唐詩選」的比較研究──論沈德潛對李攀龍詩學理念的傳承與批判〉,《漢學研究》,19卷2期,2001年12月,頁399-416
陳俊龍:〈嚴羽《滄浪詩話》詩論試詮〉,《輔大中研所學刊》,第5期,1995年9月,頁269-287
陳美朱:〈捉得竟陵訣──鍾惺、譚元春詩作特色析論〉,《高雄師大學報》,2003年12月,頁401-418
陳美朱:〈論「詩歸」中的別趣奇理──兼論鍾、譚選詩與論詩要旨的落差〉,《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3卷第3期,2003年9月,頁109-128
陳美朱:〈論明清詩話對唐七古的正變之爭〉,《中國文化月刊》,第232期,1999年7月,頁41-63
陳軍:〈論「本色」與「當行」〉,《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5期,2004年9月,頁81-88
陳素英:〈唐五代詩格中的情景說研究〉,《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9期,2002年9月,頁145-179
陳素英:〈盛唐三種唐詩選集所呈現的詩觀〉,《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0期,2003年9月,頁105-137
陳偉強:〈方回詩論淺探〉,《學術論文集》,第7期,2005年8月,頁91-120
陳偉強:〈嚴羽自號「滄浪逋客」考辨〉,《清華學報》,第27卷第2期,1997年6月,頁217-238
陳國球:〈「興象風神」析義:胡應麟詩論研究之一〉,《幼獅學誌》,第18卷第1期,1984年5月,頁101-129
陳國球:〈引古人精神,接後人心目──《唐詩歸》初探〉,《嶺南學報》,新第一期,1999年10月,頁375-415
陳國球:〈明清「格調」詩說研究知見目錄〉,《中國詩學》,第八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6月,頁279-290
陳國球:〈胡應麟的詩體論〉,《東方文化》,第21卷第2期,1983年,頁156-168
陳國球:〈悟與法:胡應麟的詩學實踐論〉,《故宮學術季刊》,第1卷第2期,1983年冬,頁41-70
陳國球:〈試論唐七律於明復古詩論中的「正典化過程」〉,《中外文學》,第16卷第6期,1987年11月,頁64-117
陳國球:〈變中求不變:論胡應麟對詩史的詮釋〉,《中外文學》,第12卷第8期,1984年1月,頁146-180
陳瑞山:〈滄浪詩話的歷史範例〉,《中外文學》,第20卷第11期,1992年4月,頁67-81
陳鼎棟:〈唐詩「四唐分期說」質疑〉,《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6期,2005年12月,頁89-92
陳漢文:〈從《詩人玉屑》的編纂看魏慶之的晚唐詩觀〉,《許昌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2004年,頁61-65
陳漢文:〈魏慶之與南宋詩學〉,《漢學研究》,第22卷第1期,2004年6月,頁131-157
陳慶元:〈謝肇淛的《小草齋詩話》及其詩論〉,《中國詩學》,第五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頁145-150
陳潔:〈《滄浪詩話》與明代復古、擬古詩潮〉,《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2期,2003年6月,頁31-34
陳靜瑩:〈謝榛《四溟詩話》創作方法論評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0期,2000年10月,頁187-214
陳寶良:〈明代文人辨析〉,《漢學研究》,2001年6月,頁187-218
陸凌霄:〈中國古代詩法敘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2期,1997年4月,頁108-112
陸曉光:〈古代文論中「才性」說初探〉,《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頁103-116
陶文鵬、魏祖欽:〈《唐音》考論〉,《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春之卷,頁94-102
陶禮天:〈嚴羽悖論:藝術直覺的運思特徵〉,《學術論壇》,1989年第6期,頁73-78
章繼光:〈以「氣象」論詩盛於宋代的文化考察〉,《求索》,2002年5月,頁163-166
傅明善:〈宋代唐詩學綱〉,《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5卷第1期,2002年3月,頁18-23
傅紹良:〈盛唐氣象的誤讀與重讀〉,《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8卷1期,1999年3月,頁127-134
傅耀珍:〈嚴羽《滄浪詩話》「氣象」析論〉,《問學》,第7期,2004年12月,頁89-106
喬家駿:〈淺論《滄浪詩話》「興趣」之義涵與形成〉,《問學》,第9期,頁129-142
彭梅蕾:〈「得意忘言」說對中國詩學的意義──嚴羽詩論意蘊演繹〉,《社會科學家》,第1期,2005年1月,頁204-205
惠鳴:〈復古觀念對文類演進的影響〉,《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頁111-123
湯一介:〈禪宗的覺與迷〉,《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秋之卷,頁1-3
程小平:〈論「悟」:關于宋代詩學一個范疇的分析──以嚴羽詩學為中心〉,《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6月,頁93-98
程小平:〈嚴羽詩學思想研究現狀與展望〉,《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10卷第1期,2001年3月,頁65-71
程自信:〈略論嚴羽對江西派詩論的態度〉,《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頁84-86
童慶炳:〈嚴羽詩論緒說〉,《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頁82-89
賀愛軍:〈「以禪喻詩」的三性說〉,《寧波工程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7年9月,頁50-52
馮小祿:〈「功臣」論:明代詩學論爭的重要認識〉,《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三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頁351-365
黃如焄:〈詩話作而詩亡──一個詩學觀念的分析〉,《雲林工專學報》,第16期,1997年6月,頁299-322
黃秀琴:〈嚴羽「滄浪詩話」中「以禪喻詩」觀念試析〉,《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1997年5月,頁55-64
黃尚信:〈嚴羽及其詩論〉,《體育學報》,8期,1979年3月,頁21-25
黃念然:〈悟道與意境的審美生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12月,頁7-9
黃啟方:〈論方回之詩學〉,《國立編譯館館刊》,第4卷第2期,1975年12月,頁157-192
黃景進:〈由明代文學批評史看寫文學史的意義及其可能性(提綱)〉,《中國詩學》,第五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頁283-284
黃慶萱:〈形象思維與文學〉,《國文學報》,第23期,1994年6月,頁63-78
黃慶萱:〈劉若愚「中國文學本論」內容析議〉:《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年3月,頁483-519+左689-690
黃慶萱:〈劉若愚「中國文學本論」架構方法析議〉,《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6月,頁271-306
黃錦珠:〈一場各說各話的論戰:李、何詩文論爭底蘊的探究〉,《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1988年5月,頁157-189
黃錦珠:〈李夢陽何景明文學論戰〉,《書和人》,第581期,1987年11月7日,頁1-4
黃寶華:〈《滄浪詩話》的「興趣」與唐宋詩學的流變〉,《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頁205-222
黃繼立:〈從「格調」到「神韻」──論王漁洋對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李(攀龍)諸人詩學的態度〉,《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7期,2002年6月,頁31-66
楊東甫:〈「本色」「當行」比較論〉,《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2004年4月,頁47-53
楊松年:〈李攀龍及其「古今詩刪」研究〉,《中外文學》,第9卷第9期,1981年2月,頁38-53
楊徑青:〈妙悟與言詮:詩禪分別論〉,《思想戰線》,1999年6月,頁56-61
楊暉:〈嚴羽「氣象」說評述〉,《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1999年11月,頁523-527
楊維中:〈論詩與禪的互滲〉,《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頁14-17
楊鐮、張頤青:〈元僧詩與僧詩文獻研究〉,《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1期,頁76-82
葉俊慶:〈試論明代文學中的書面傳播〉,《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6月,頁69-95
葉愛欣:〈「宗唐得古」與戴表元詩論〉,《殷都學刊》,1998年第3期,頁51-53
葉愛欣:〈戴表元詩論淺說〉,《平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第13卷第1期,1998年2月,頁7-12
葉維廉著、古添洪譯:〈嚴羽與宋人詩論〉,《幼獅學誌》,第15卷第4期,1979年12月,頁169-182
董朝剛:〈也論宋詩特點──關於「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的若干思考〉,《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4年7月,頁10-12+61
路雲亭:〈建安風骨與盛唐氣象的文化闡釋〉,《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四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頁276-294
雷恩海:〈意匠如神變化生 筆端有力任縱橫──嚴羽的詩歌藝術及其詩學理想實踐〉,《中國詩學》,第十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9月,頁131-144
廖宏昌:〈古代詩學重變發展觀的歷史沿革〉,《文與哲》,第3期,2003年12月,頁359-393
廖宏昌:〈清人對滄浪詩學的反思〉,《文學新鑰》,第5期,2007年6月,頁37-50
廖肇亨:〈明末清初叢林論詩風尚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263-302
廖肇亨:〈明清詩學論爭中的嚴羽:「詩法」與「妙悟」的多稜折射〉,《中國詩學》,第12輯,2008年1月,頁178-195
熊明、劉秀玉:〈禪思維與藝術創造的體物方式〉,《遼寧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頁46-48
趙永紀:〈嚴羽風格論的歷史地位〉,《南開學報》,2001年第1期,頁73-80
趙青:〈由「以禪入詩」、「以禪喻詩」到「妙悟之說」──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批評史上一次創造雙贏的溝通〉,《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32-34
趙勝潮:〈嚴羽「妙悟」說初探〉,《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6月,頁23-24
劉文剛:〈試論我國古代詩論的美學特色〉,《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頁48-71
劉方:〈脈望室考信錄〉,《自貢師專學報(綜合版)》,1997年第1期,頁50-53
劉玉敏:〈古代詩話中的絢麗花朵──談詩話中的比喻〉,《十堰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年第2期,頁27-30
劉明今、杜娟:〈劉辰翁父子與宋元之際江西文壇〉,《文學遺產》,2005年第4期,頁140-142
劉明今:〈關於元代詩法類著作〉,《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頁209-218
劉松來:〈詩法效禪──江西宋代詩歌創作方法的禪學化走向〉,《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頁55-59
劉美華:〈楊維楨詩學研究(上)〉,《亞東工業專科學校學報》,第5期,1985年6月,頁5-68
劉美華:〈楊維楨詩學研究(下)〉,《亞東工業專科學校學報》,第6期,1986年6月,頁27-67
劉渭平:〈明代詩學之發展與影響〉,《明清史集刊》,第3期,1997年,頁1-10
劉雅杰:〈從南宋閩僧的話頭看《滄浪詩話》〉,《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6月,頁59-62
劉達科:〈百年來遼金元詩文綜合研究專著管窺〉,《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頁17-19
劉德重:〈明代詩話:格調、復古與分唐界宋〉,《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月,頁31-37
劉德重:〈詩話範疇與詩話學〉,《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3期,1997年6月,頁32-37
劉衛林:〈謝榛「四溟詩話」冥搜說探析〉,《人文中國學報》,第9期,2002年12月,頁209-228
潘殊閑:〈入神:文學的超審美境界──以李杜詩歌為例〉,《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7年4月,頁96-101
蔣寅:〈以禪喻詩的學理依據〉,《學術月刊》,1999年第9期,頁64-71
蔣寅:〈作為批評家的嚴羽〉,《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3月,頁70-76
蔡志超:〈嚴羽興趣說〉,《慈濟技術學院學報》,第9期,2006年7月,頁121-133
蔡琇瑩:〈論《滄浪詩話》的詩論及其對漢魏詩歌之批評〉,《問學》,第10期,2006年6月,頁267-288
蔡瑜:〈「唐音」析論〉,《漢學研究》,第12卷第2期,1994年12月,頁245-269
蔡瑜:〈宋代的唐詩分期論〉,《國立編譯館館刊》,22卷1期,1993年6月,頁159-201
蔡瑜:〈從典律之辨論明代詩學的分歧〉,《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185-187+189-234
蔡曉婷:〈試論滄浪之詩歌審美觀〉,《問學》,第7期,2004年12月,頁149-163
蔡鎮楚:〈唐人詩格與宋詩話之比較〉,《中國文學研究》,1994年第3期,頁20-25
蔡鎮楚:〈詩話之學與古代文論研究〉,《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32-37
蔡鎮楚:〈論明代詩話〉,《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5期,頁211-217
鄭成益:〈「四溟詩話」研究──以古體源流與近體創作為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2期,2002年10月,頁45-58
鄭利華:〈前後七子詩論異同──兼論明代中期復古派詩學思想趨勢之演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3卷第3期,2003年9月,頁3-21
鄭亞薇:〈胡應麟之生平及詩藪產生之背景〉,《中國市專學報》,第4期,1983年6月,頁65-82
鄭雪花:〈「以禪喻詩」與「詩禪一致」〉,《中國文化月刊》,第229期,1999年4月,頁78-103
鄭琳:〈禪文學與地域特色關聯性的試探〉,《古典文學》,第12期,1992年10月,頁27-57
鄧仕樑:〈胡應麟論齊梁陳隋詩與唐律之關係辨〉,《人文中國學報》,第8期,2001年9月,頁1-27
鄧仕樑:〈滄浪詩話試論〉,《崇基學報》,1971年10月,頁110-123
鄧國軍:〈反對「以禪喻詩」之評析與詩、禪內在機制再探索〉,《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月,頁77-81
鄧國軍:〈以禪喻詩,莫此親切——嚴羽「以禪喻詩」說論爭的回顧與再探索〉,《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2月,頁108-112
鄧紹秋:〈禪與審美心境〉,《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6月,頁83-87
鄧新華:〈宋人「妙悟」與「活參」的詩歌接受理論〉,《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1年1月,頁29-33
鄧新躍:〈《滄浪詩話》與明代詩學辨體理論〉,《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25第6期,2004年11月,頁15-19
鄧新躍:〈《滄浪詩話》與盛唐詩歌的經典化〉,《江漢論壇》,2007年第2期,頁80-82
鄧新躍:〈明代詩學辨體理論的尊體意識與典範意識〉,《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3月,頁60-63
鄧新躍:〈論宋代的詩學辨體理論〉,《江淮論壇》,2005年第1期,頁140-143+61
盧燕新:〈殷璠《河嶽英靈集》的選詩心態〉,《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59-63
曉峰、曉燕:〈漸悟、頓悟和思維、想象──中國古代文學鑒賞審美心理舉隅〉,《大連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4期,頁20-24
橫山伊勢雄:〈《滄浪詩話》──抒情的回歸〉,《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第3期,頁35-40
蕭永鳳:〈范梈詩論著作考辨〉,《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2期,頁23-26
蕭淳鏵:〈《詩人玉屑》收錄《滄浪詩話》所出現的相連關係〉,《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9卷第1期,2000年6月,頁165-183
蕭淳鏵:〈《詩人玉屑》與《滄浪詩話》之關係〉,《中國文化月刊》,第217期,1998年4月,頁44-71
蕭淳鏵:〈「詩人玉屑」評論人物部份的體例、編排及資料選擇〉,《大陸雜誌》,第97卷第4期,1998年10月,頁27-38
蕭淳鏵:〈從《詩人玉屑》看創作理論〉,《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9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99-114
蕭淳鏵:〈探討「詩人玉屑」與詩格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51期,1999年12月,頁79-109
蕭開蓮、許勁松:〈詩法禪化:超越之路──江西派詩學特徵芻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7期,2007年7月,頁25-28
蕭馳:〈中國傳統詩學中的超越與本在:《二十四詩品》中一個重要意涵的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2期,1998年3月,頁167-204
蕭麗華:〈東坡詩中的禪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7月,頁243-270
蕭麗華:〈從儒佛交涉的角度看嚴羽「滄浪詩話」的詩學觀念〉,《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7月,頁253-273
賴欣陽:〈徐禎卿「談藝錄」探析〉,《復興學報》,1998年12月,頁391-396
駱禮剛:〈為《滄浪詩話》以禪喻詩一辯〉,《學術研究》,2003年12月,頁144-147
謝明陽:〈許學夷《詩源辯體》在晚明的傳播與接受〉,《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2003年7月,頁299-338
謝美智:〈滄浪「興趣說」阮亭「神韻說」之辨析〉,《內湖高工學報》,1998年4月,頁14-28
韓泉欣:〈宋詩的尚意與宋文的尚韻〉,《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頁171-180
簡錦松:〈李夢陽詩論之「格調」新解〉,《古典文學》,第15期,2000年9月,頁1-45
簡錦松:〈胡應麟詩藪的辨體論〉,《古典文學》,第1期,1979年12月,頁327-353
顏婉雲:〈明清兩朝有關前七子生平文獻目錄〉,《書目季刊》,第18卷第3期,1984年12月,頁49-59
魏江華:〈詩學與禪學相通〉,《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8年第1期,頁167-170
魏慈德:〈嚴羽「滄浪詩話」中的漢魏詩觀〉,《中文研究學報》,第3期,2000年6月,頁103-110
羅山鴻:〈淺論宋詩「以學問為詩」的形成過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01年5月,頁80-84
羅立剛:〈論元人詩學觀的特色〉,《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2期,2002年4月,頁80-83
羅仲鼎:〈感情․興趣․韻味──《滄浪詩話》研究之一〉,《杭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3期,頁35-41
羅仲鼎:〈從《滄浪詩話》到《藝苑卮言》──嚴羽與王世貞詩論之比較〉,《浙江學刊》,1990年第3期,頁70-74
羅麗容:〈論湯顯祖「主情說」之淵源、內涵與實踐〉,《古典文學》,第15期,2000年9月,頁99-138
羅耀霞:〈禪宗與詩話〉,《邵陽師專學報》,1994年第4期,頁67-72
饒毅、張紅:〈唐宋詩之爭中的「溫柔敦厚」說〉,《理論界》,2006年4月,頁107-108
龔顯宗:〈明七子派之餘波〉,《木鐸》,第9期,1980年11月,頁333-343
龔顯宗:〈明代七子派詩文論產生之背景〉,《靜宜學報》,1981年6月,頁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