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怡君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of adolescent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ping Strategies:A Case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毛國楠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6 |
中文關鍵詞: | 依附關係 、心理資本 、因應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capital, coping strateg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9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因應策略間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研究過程共抽取新北市某國中之七、八、九年級男女學生,有效樣本共728 人。研究工具包括「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國中生心理資本量表」以及「因應策略量表」,以SPSS 18.0 版進行統計分析。並以描述統計、積差相關、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青少年之依附關係在性別、年級、家庭組成、父母教育程度等背景變項上有顯著差異。
二、青少年之心理資本在性別、父親教育程度變項上有顯著差異,在年級、家庭組成、母親教育程度變項上無顯著差異。
三、青少年之因應策略在性別變項上有顯著差異,在年級、家庭組成、父母教育程度變項上無顯著差異。
四、青少年的依附關係愈佳時,其在心理資本的「希望」、「樂觀」、「自我效能」、「復原力」四層面的滿意度也愈高。。
五、青少年的依附關係愈佳時,其在因應策略上也愈會採用「面對問題」、「面對情緒」二種因應策略。
六、青少年的心理資本愈豐厚時,其在因應策略上愈會採用「面對問題」、「面對情緒」二種因應策略。
七、依附關係與心理資本對因應策略具有預測力,其中以「心理資本」對因應策略之預測力較高。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家長、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to explore: 1).whethe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ping strategies varied with gender, grades,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s; 2).whether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ping strategies existed; and 3).how di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predict coping strategies.
Participants were 728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cluding 367 males and 361 females) chosen from one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scale, psychological capital scale, and coping strategies scale.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ANOV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of adolescent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gender, grade,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
2.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adolescent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gender and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but not the grade, family structure, and mother’s educational level.
3.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adolescents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gender only, but not the grade,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
4.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s also shown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twee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nd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ping strategies all existed.
5.The coping strategies could be predicted from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had the higher predictive power tha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suggestions for guidance, parenting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vided.
中文部分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34,106-117。
王昭琪(2005):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青少年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昭琪、蕭文(2007):國中生之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生活科學學報,11,1-31。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王琳雅(2006):四技大學生生活壓力、自我效能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中國醫藥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愛麗(2007):自我傷害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豐(2008):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學童抗逆能力、因應策略與其學習適應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包康寧(2011):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向陽公益基金會(2012)。2011 年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調查報告。取自: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84128&type=%E7%94%9F%E6%B4%BB。
何金針(2009):從正向心理學論教師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280,35-39。
何麗花(2011):國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欣怡(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郁珊(2007):國小資優生樂觀、社會興趣與內在動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巫姿嫺(2010):大學生生活壓力、心理資本與憂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嬋(1996):校園暴力問題與防治計劃。諮商與輔導,129,6-12。
李牧衡(2008):資訊工作人員之心理資本對工作滿意及生活滿意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姵臻(2011):高中職教師心理資本與情緒勞務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興(2006):幼兒教師的自我韌性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璋(2008):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與其國中少年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以南區後被指揮部志願役軍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澄賢(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灝銘(2008):國中學生的學校相關壓力對其學業成就、身心健康的影響:以內控信念、自我效能為干擾變數。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怡吟(2011):國中學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希望感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沈淑鈴(2009):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親子依附、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對受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沈碩彬(2008):正向心理學在教師教學上的應用。師說月刊,203,4-8。
沙兆清(2009):台中地區高中生生活壓力、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關聯性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伊莉(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類型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亮岑(2001):國中生保護因子與危險因子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珍(2008):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浥雰(2010):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邵惠玲(2007):青少年復原力量表編製與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侯雪香(2007):國中資優生學業自我效能、解釋型態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凃鈺芬(2007):國中學生課業壓力與因應方式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施美芬(2009):嘉義縣國民小學已婚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家庭衝突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于婷(2011):台灣都會地區國中生希望感與情緒智力之關聯性。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晟芝(2011):少年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其復原力之關係研究-以北台灣地區少年安置機構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洪榮鴻(2010):高中職學生正向心理、自我期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洪蘭譯(2006):養男育女調不同。臺北:遠流。Sax, Leonard, M.D. (2005). Why Gender Matters.
洪蘭譯(2009a):真實的快樂。台北:遠流。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洪蘭譯(2009b):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台北:遠流。Seligman, M. E. P. (2001). Learned Optimism.
紀怡如(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薰方(2010):青少年發展性資產與復原力對偏差行為之影響。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范綾娉(2007):台北市高中職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愛情態度及愛情關係中衝突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唐淑華(2006):我的未來不是夢?-一個以希望感角度探究國中學生學業挫折經驗的研究。中等教育,57(3),4-21。
唐淑華(2010):從希望感模式論學業挫折之調適與因應。台北:心理出版社。
孫淑琴(2000):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晉偉(2008):國小高年級兒童依附關係、樂觀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袁儷綺(2001):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高夏雯(2010):臺北縣國民中學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學表現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張宏如(2009):心理資本的本土化開發。企業管理,1,99-101。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秋香(2009):青少年家庭環境、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舫毓(2011):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創意教學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惠(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自我概念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如(2010):一枝草,一點露:復原力對資源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梁士惠(2011):青少年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千葳(2007):高職生生活壓力、自我效能、評價與因應策略之關係探討。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洛境(2008):學童樂觀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探究—以雲林縣一所小型學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銘顯(2012):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釧南雁(2010):護理人員的復原力與因應策略對其工作倦怠的影響。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乃綺(2009):國小學童之樂觀信念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昭婧(2009):大學生依附風格及其穩定性狀態、自我效能與生活困擾之關係研究 --以某一技職院校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柔蓁(2005):北台灣地區國小兒童依附關係、自我效能、害羞與人際關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盈儒(2011):雲林縣國小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怡(2010):國小學童家庭氣氛、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對復原力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冠(2004):犯罪青少年依附關係、解釋風格與自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惠珍(2004):正向思維在原住民教育的應用。國教天地,158,28-32。
陳雲芬(2006):效益管理導向之活動計劃模式對國中生復原力與自我控制力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筱方(2010):新移民女性子女復原力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詩涵(2006):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家庭氣氛與親子衝突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銘峰(2011):嘉義縣國民中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馨怡(2008):國中生感恩、復原力及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曾文志(2006a):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月刊,464,1-7。
曾文志(2006b):就算短暫,也是永恆-談正向心理學的發展,師友月刊,465,57-63。
曾文志(2006c):開創美好的生活:正向心理學的基本課題,師友月刊,466,54-61。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文志(2008):大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仲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0(2),221-240。
曾淑華(2003):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游淑芳(2010):大學生雙元自主發展、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馮喬琳(2006):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衝突類型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伯信(2011):青少年的父母管教、自我效能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惠(2004):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黃俊傑(2008):積極正向的力量 -談正向心理學在教育上的啟示。師說月刊,203,14-18。
黃郁婷(2007):打造快樂的學習殿堂 -以正向心理學理念談班級經營。台灣教育,652,54-57。
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依附與其相關因素之後設分析—台灣近二十年文獻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1),39-61。
黃筱甄(2008):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鈺婷(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2008):弱勢學生復原力的培養與輔導。教育研究月刊,172,53-65。
敬世龍(2010):中學生希望感量表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博士論文。
楊年瑛(2010):青少年自我效能、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梅(2007):母親監控、家庭依附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蕙欣(2010):國小學童樂觀解釋風格量表之發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環華(2010):國中學生父母期望、學習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葉合倩(2007):嘉義縣國小學童依附關係、人際關係與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華貞(2012):台北市國中生壓力來源、因應策略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文(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韌性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其(2009):青少年依附、寂寞與欺凌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俊良(2002):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關係對國中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惠(2006):國中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靜文(2008):正向心理學的觀點及其對教育的啟示。師說月刊,203,9-13。
潘貴美(2007):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男(2010):南部地區大學生正向情緒、樂觀傾向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素美(2004):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宜玫(2010):高中生家庭支持、親子依附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研究-以嘉南地區普通高中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靖眉(2011):親子依附、師生互動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高關懷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文(2000):災變事變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建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
賴怡君(2002):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欣卉(2010):國中生知覺的家庭教養態度、自我效能與情緒智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嬋娟(2011):國中生家庭依附、壓力因應策略與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淑梅(200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戴禎儀(2010):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薛雪萍(2000):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謝佳原(2003):國中學生解釋風格與依附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謝雅苓(2010):臺北縣、市國中生覺知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資本之相關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璟婷(200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正向心理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千惠(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秀芳(2007):兒童樂觀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彙珺(1998):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國中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中認知評估及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邱暐茜(2009):國中學生自我設限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西文部分
Adams, H. E. (1972).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 Ronald.
Ainsworth, M. D. S. (1969). Object relations, dependency, and attachment: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40(4),969-1025.
Ainsworth, M. D. S. (197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32-937.
Ainsworth, M. D. S. (1989). 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4),709-716.
Ainsworth, M. D. S. (1991). Attachment and other affectionalbond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C.M.Parkes, J.Stevenson-Hinde & P.Marris(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New York:Tavistock/Routledge.
Ainsworth, M. D. S.,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Pearson Professional.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tholomew K.,&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oarine, A. (1985).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owlby, J. (1969/1982, 1973,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Vol. 2.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Basic Books.
Bowlby, J. (1977).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0, 201–210.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London: Routledge.
Coan, R. W. (1983).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ollins, N. L.,& Read, S. J. (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Bartholomew, K., & Perlman, D.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 5.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pp.53-92). London: Jessica-Kingsley.
Compas, B.E. (1987). Stress and life event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7 , 275-302.
Folkmen, S., & Lazarus, R. S. (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39-852.
Frydenberg, E.,& Lewis, A.R. (1991).Adolescent coping: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boys and girl scop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 119-133.
Hazan,C., & Shaver,P.(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Lindgren, H. C., & Fisk, L. W. (1976). Psychology of personal adjustment.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uthans, F., & Youssef, C. M. (2004). Human, social 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 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3 (2), 143-160.
Luthans, F., Luthans, K.W., & Luthans, B. C. (2004).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Business Horizons, 47, 45-50.
Luthans, F., Avolio, B., Avey, J., & Norman, S. (200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60(3), 541-572.
Luthans, F.,James B. Avey, Bruce J. Avolio, Suzanne J. Peterson The (2010).Development and Resulting Performanc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v21 n1 p41-67 Spr 2010
Maslow, H.A.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Main, M.,& Cassidy, J. (1988). Categories of response to reunion with the parent at age 6: Predictable from infant 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s and stable over 1-month perio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415-426.
Schaffer, H. R. (1971).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Early Social Behavior. In H.R. Schaffer (Ed.), The origins of human social relations. London: Academic Press.
Scheier, M. F. & Carver, C. S. (1985). Optimism,coping,and health: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come expectancies,Health Psychology, 4, 219-247.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55,5-14.
Shaffer, D. R (1988).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alifornia: Brooks.
Snyder, C. R. (2000). Handbook of hope : theory, measures, & applications. San Diego, Calif: Academic Press. Socialpsychology, 67 , 422-436.
Sroufe, L. A., & Water, E. (1977).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Child Development, 48 , 184-199.
Weiss, R. S. (1991). The attachment bond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In C.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 P. Marris (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pp. 66-76). New York: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