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驊
Shiau, Hua
論文名稱: 天亮之前的凝望――論《花甲男孩》對鄉土的回歸與再創
Gazing up into the darkness: The discussion of the role A Boy Named Flora A plays in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native literature
指導教授: 黃麗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花甲男孩楊富閔鄉土文學
英文關鍵詞: A Boy Named Flora A, Yang, Fu-Min, native literatur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6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1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鄉土」一詞的討論自1920迄今已邁入百年,每個世代對鄉土都有不同的定義。1990年後臺灣的本土意識逐漸復甦,隨著地方文學獎的興起,鄉土書寫重返舞臺;千禧年後,七年級作家楊富閔利用躍動的筆觸、鮮活的敘事,再現鄉土小鎮的溫厚和純樸,他將傳統的鄉土精神披上新潮的外衣,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文學思維,也寫出當代青年的心靈成長史。
    本文以「天亮之前的凝望──論《花甲男孩》對鄉土的回歸與再創」為題,由寫作內容、人物形象、敘事手法三個面向梳理,試著揭示《花甲男孩》的書寫脈絡,並彙整出該作對前期鄉土小說的承繼與拓展。全文分作五章,在第二章中首先回溯鄉土小說的發展,為各階段鄉土定義作了一概略性整理,並整理《花甲男孩》和傳統鄉土諸作的互動關係。第三章以人物作為觀察要點,將核心角色分作少年、父輩、祖輩三種主要類型,由人物關係所建構出的家庭圖像能進一步顯示楊富閔的鄉土觀。第四章以「行動元」模式拆解小說結構,提取故事中的衰敗與希望訊息,釐清其敘事脈絡。千禧年後的《花甲男孩》蘊含回歸及再創,楊富閔以坦誠而真摯的筆,回應臺灣當代的鄉土發展景況,道出現代青年的憂懼不安,在小說中讀者看見各自的問題與掙扎,提供我們反思觀照的可能。

    In Taiwan,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m “indigenousness,” or, “nativeness” has been put into discussion for a hundred year since the 1920s, and each generation has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s. With the rise of local literary awards, native literatures have come back to the stage. In the 2000s, Yang, Fu-Min, a young writer, revives old Taiwanese towns through his expressive words and vivid descriptions. He coats “indigenousness” with modernity, which brings the concept to life. His work not only introduces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understand native literature but records the growth and struggles of the Z generation.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role A Boy Named Flora A plays in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aiwan’s native literature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at is, the content of writing, the portrayal of characters, and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the novel.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review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native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definitions of “indigenousness” in different eras are also discussed. In addition, I explore the influences these definitions have on Yang’s work. The third chapter surrounds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in which three categories are put forward, that is, teens, parents, and the land mothers. The family image, constructed by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roles, further displays Yang’s viewpoints of “indigenousness”. The fourth chapter employs actant structure analysis to extract the messages of decay and hope conveyed in the story. These messages are then used as means to analyze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the story.

    A Boy Named Flora A, composed in the 2000s, is a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aiwan’s native literature. It is also a response to the contemporary native literature. The author uses his work as a vehicle to carry the multifaceted problems as well as confusions that not only the characters in the book, but also all the readers may encounter; he, again, uses his work to give opportunities for the readers to reflect up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千禧年前的鄉土文學發展 1 二、千禧年後的《花甲男孩》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材料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程序 6 一、文本分析法 6 二、敘事學研究 7 第四節 文獻探討 8 一、鄉土小說研究 9 二、後鄉土文學研究 11 三、楊富閔╱《花甲男孩》研究 13 第五節 研究大綱 15 第二章 溫情的守護與回眸:《花甲男孩》在鄉土文學的定位及傳承 17 第一節 鄉土文學溯源及其流變 18 一、啟航鄉土──二〇、三〇年代的語言掙扎 18 二、懸置鄉土──四〇、五〇年代的戰後重建 20 三、反思鄉土──六〇、七〇年代的鄉土論戰 22 四、稀釋鄉土──八〇年代的眾聲喧嘩 27 五、精神鄉土──九〇年代的後鄉土 29 第二節 懷鄉精神的回歸 32 一、原鄉精神的繼承 33 二、臺灣小人物的刻劃 35 三、本土語言的使用 40 第三節 本土故事的再創 43 一、返鄉意識的萌發 43 二、生老病死的淡然 46 三、短篇故事系列的組成 48 四、科技及網路的使用 51 第四節 結語 53 第三章 青春的背離與眷戀:《花甲男孩》的人物典型 55 第一節、迷失自我的少年 56 一、單純懵懂的青年 57 二、在迷惘中尋找歸屬的女性 63 第二節、失落無能的父輩 68 一、〈繁星五號〉裡的蘇典勝 69 二、〈花甲〉裡的老父 70 三、面目模糊的第二代 72 第三節、溫厚堅毅的祖輩 74 一、祖母的溫暖關照 75 二、祖父的堅強羽翼 82 三、女伴的體貼呵護――〈聽不到〉的小離 85 第四節、結語 87 第四章 鄉土的希望與衰敗:《花甲男孩》敘事策略 89 第一節、「行動元」理論下的《花甲男孩》 89 一、行動元模式理論 90 二、《花甲男孩》角色行動元模式 91 第二節、無所不在的衰敗氣息 93 一、現實環境的衰敗 93 二、個人際遇的無望 99 第三節、潛藏四處的希望種子 103 一、鄉土的眷顧 104 二、人情的指引 107 三、自我的追尋 110 第四節、義無反顧的鄉土回航 113 一、《花甲男孩》裡的返鄉――精神的感召 113 二、 傳統鄉土小說的返鄉――土壤的力量 115 第五節、結語 119 第五章 結論 121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21 一、鄉土文學史中的《花甲男孩》 121 二、典型人物的互相輝映 122 三、衰敗與希望的兩端 123 第二節 研究展望 124 參考文獻 126

    一、 專著
    王國安:《小說新力:臺灣一九七〇後新世代小說論》,臺北:秀威經典,2016 年。
    王禎和:《香格里拉》,臺北:洪範出版,1991年。
    王禎和:《嫁粧一牛車》,臺北:洪範出版,1993年。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臺北:遠流出版,1986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〇與八〇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1988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灣•大陸•香港•海外》,臺北:遠流出版,1991年。
    中島利郎編:《1930臺灣鄉土文學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文訊雜誌主編,《鄉土與文學: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臺北:聯經出版,1994年。
    白先勇《臺北人》,臺北:爾雅出版,1983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北:印刻出版,2002年。
    朱宥勳、黃崇凱編:《臺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臺灣:釀出版,2011年。
    思想委員會編著:《鄉土、本土、在地》,臺北:聯經出版,2007年。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林幸謙:《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0年。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出版,2007 年。
    吳敬梓:《儒林外史》,臺北:三民出版,2007年。
    吳承紘:《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新北:月熊出版,2017年
    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臺北:時報出版,1980年。
    胡亞敏:《敘事學》,臺北:若水堂,2014年。
    施耐庵:《水滸傳 (上 /下)》,臺北:三民出版,2006年。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臺北:印刻出版,2005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2008年。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徐學:《祖輩與瘋婦:臺灣女性半世紀》,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年。
    郝譽翔:《大虛構時代》,臺北:聯合文學,2008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出版,1980年。
    郭玉雯:〈中國現代小說中基本主題之觀察〉,《當代臺灣文學批評大系(3)小說批
    評卷》,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陳柏言:《球型祖母》,臺北:木馬文化,2017年。
    陳柏言:《夕瀑雨》,臺北:木馬文化,2017年。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上)、(下)》,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陳建忠等和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11年。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臺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2010年。
    陳義芝編:《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1998年。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1977年。
    黃春明:《等待一朵花的名字》,臺北:皇冠出版,1989年。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黃春明作品集1)》,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作品集2)》,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黃春明作品集3)》,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放生(黃春明作品集4)》,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
    彭瑞金:《臺灣文學的探索》,臺北:前衛出版,1995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註解版)》,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年
    楊青矗:《在室男》,高雄:敦理出版,1984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出版,2010年。
    楊富閔:《花甲男孩》,臺北:九歌出版社,2010年。
    楊富閔:《為阿嬤做傻事: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1》,臺北:九歌出版社,2013年。
    楊富閔:《我的媽媽欠栽培: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2》臺北:九歌出版,2013年。
    楊富閔:《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臺北:九歌出版,2014年。
    楊富閔:《花甲男孩》(增訂新版),臺北:九歌出版社,2017年。
    楊富閔:《故事書:福地福人居》臺北:九歌出版,2018年。
    楊富閔:《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臺北:九歌出版,2018年。
    楊澤編:《狂飆八〇――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趙遐秋、呂正惠編《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臺北:人間出版,2002年。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 :「臺北人」的研析與索隱》,臺北:爾雅出版,1983年。
    橫路啟子:《文學的流離與回歸:三〇年代鄉土文學論戰》,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的臺灣小說》,臺北:臺灣大學出版,2014年。
    舞鶴:《餘生》,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日]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挪威的森林》,時報出版,2003年。
    [法]格雷馬斯(A. J. Greimas)著,吳泓緲譯:《結構語義學:方法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法]加斯東.巴謝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英]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國立編譯館主譯,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出版,2006年。
    [荷]米克.巴爾著,:《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二、 期刊論文
    古遠清:〈臺灣「七年級」作家的「新鄉土」創作〉《江漢論壇》2017年,7月,第7期,頁73-77。
    古遠清:〈臺灣「七年級作家」小說創作摭論〉《中國現代文學論叢 》2017年,6月,第1期,頁104-110。
    余素紀錄:〈五月十三節――從紅樓夢談到王禎和的小說〉,《大學雜誌》第70期,1973年,12月,頁60。
    宋冬陽(陳芳明):〈現階段臺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臺灣文藝》八十六期,1984年1月,頁10-40。
    季季:〈新鄉土的本體與偽鄉土的弔詭──側看80後臺灣小說新世代現象〉,《文訊》2010年,第298期,頁84-87。
    張帆:〈臺灣80後世代的歷史書寫與文化認同〉,《東南學術》2017年,第3期,頁239-245。
    張帆:〈臺灣地區80後作家小說中離散身分與世代意識書寫研究〉,《臺灣研究集刊》2018年,第4期,頁99。
    郭俊超:〈地方性、存在感與魔幻色彩――中國臺灣地區新鄉土小說管窺〉,《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8卷第4期,頁85-93。
    郭俊超:〈鄉土書寫中的青少年論述――以臺灣新鄉土小說為中心〉,《華文文學》2016年,第3期,頁120-128。
    陳建芳:〈臺灣新鄉土小說研究概述〉,《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5年,第33卷第5期,頁9-14。
    陳國偉:〈後1972的華文小說書寫:世代與記憶的倫理學〉,《聯合文學》2012年5月,第331期,頁32-37。
    陳惠齡:〈從景觀符號、民俗儀典到資訊媒介:作為「生產地方性」的新鄉土小說書寫現象〉,《東海中文學報──世紀末華文文學專題》2014年,第27期,頁241-272。
    葉石濤:〈臺灣鄉土文學導論〉,《夏朝》1977年5月,第2卷第5號,頁69-71。
    蔡雲雀:〈從〈死去活來〉談社會的省思〉,《國文天地》,第15卷11期,2000年4月,頁111-112。
    簡文志:〈誘引與嫌惡的氣味:讀《花甲男孩》〉,《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17年,第225期,頁41-44。

    三、 學位論文
    王丹丹:《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研究》,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18年。
    方婉禎:《從城鄉到都市――八〇年代臺灣小說與都市論述》,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何京津:《從「鄉土」到「在地」――論90年代以降新世代鄉土小說》,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李妙晏:《後鄉土小說的空間意識――以李儀婷、楊富閔、陳柏言為研究對象》,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宋惠萍:《從庶民發聲到社會關懷:黃春明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6年。
    林巾力:《「鄉土」尋索――臺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林沛玟:《種族、階級、性別:《香港三部曲》和《扶桑》之華人移民與妓女形象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林昭吟:《臺灣1980年代以降後鄉土小說的過渡與發展》,靜宜大學臺灣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吳明珊:《城鄉辯證、倫理情愛糾葛與悲喜交織――論王禎和的小說與劇本》,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梅君:《七〇年代鄉土文學中的〈臺灣意識〉――以《臺灣文藝》小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吳麗晶:《李漁擬話本小說敘事研究――以敘事邏輯與行動元分析為主》,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封淑玲:《楊逵小說敘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12年。
    孫幸娟:《賴和小說的臺灣閩南語詞彙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翁智琦:《八〇年代小說脈絡史下的鄉土小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志寶:《許地山小說結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梁欣芸:《臺灣當代妓女題材小說研究(1960s-1980s)》,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4年。
    莊淑香:《王禎和小說中的小人物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莊淳閔:《後鄉土小說的再現與形式變異(1999年-2011年)》,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張琦媚:《洪醒夫小說人物刻劃藝術之研究――以《黑面慶仔》和《田莊人》為例》,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張學美:《短篇故事系列――臺北人與都柏林人的文類比較》,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碩士學位論文,1987年。
    張麗娟:《從食色性也到追尋救贖――王禎和小說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
    楊海晨:《日據時期臺灣小說中鄉土意識之呈現與轉變》,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董卓璘:〈當代青年作家的地方書寫探究――以賴鈺婷、楊富閔散文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18年。
    董淑玲:《沈從文小說中鄉土意識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廖懿琳:《身體•母性•母職――嚴歌苓小說的性別圖景》,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碩士論文,2015年。
    蔡文婷:《由鄉土小說看臺灣發展過程中的依附現象》,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91年。
    蔡文婷:《陳玉慧小說研究――以《徵婚啟事》、《海神家族》為中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鄭千慈:《崩解的自我――現代主義、畸零人與戰後臺灣鄉土小說》,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劉芬汝:《廖輝英外遇小說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純杏:《李喬長篇小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四、報紙期刊
    王拓:〈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仙人掌》第二期,1977年,4月1日。
    莊怡文:〈如何書寫怎樣成長――被古物簇擁的老靈魂訪談小說家楊富閔〉,《人間福報》第15版副刊,2013年10月4日。
    楊逵:〈「臺灣文學」問答〉,《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年6月25日。

    五、網路資料
    汪宜儒:〈花甲男孩楊富閔〉,《有沒有貼圖的八卦――臺語文進行式》,中央通訊社,文化+,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208w001,引用時間:2019年9月12日。
    郭士榛、杜晴惠:〈閱讀作家楊富閔 用自己的語言 說自己的故事〉,《人間福報――閱讀咖啡館》,2017年10月8日。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88065,引用時間:2019年10月3日。
    羅利娜:2011年,〈童偉格:以魔幻風格梳理對臺灣的鄉土困惑〉,《時代週報》第119期,http://www.time-weekly.com/2011-03-03/112019.html,引用時間:2018年2月18日。
    趙啟麟:〈《花甲男孩》楊富閔:我們有家可歸、有棺可扶……多麼懷念的送葬時光〉,《生活閱讀誌》,博客來,2011年11月9日,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index/72,引用時間:2019年9月19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