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昱淇 WANG, YU-CHI |
---|---|
論文名稱: |
冒險教育訓練課程對高關懷班教師知能提升之研究 The Improvement in Teacher Competence of Intensive-concern Program by Adventure Education Training Course |
指導教授: | 顏妙桂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冒險教育 、高關懷班教師 、教師知能 、課程元素 |
英文關鍵詞: | adventure education, intensive-concern program teacher, teacher competence, course compon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2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試圖瞭解冒險教育訓練課程提升高關懷班教師知能之內涵及元素,並瞭解高關懷班教師對冒險教育訓練課程之建議。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利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訪談六位參與「臺北縣高關懷冒險王第一期初階種子教師培訓計畫」之國民中學高關懷班教師。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冒險教育訓練課程,可提升高關懷班教師教學知能、輔導知能及專業精神。高關懷班教師提升之教學知能,分別呈現於重視多元適性之課程理念、貼近生命之課程目標、活用活動並具創意思考之課程設計原則與內容,及重視過程並強調引導表達之課程評量等內涵;高關懷班教師提升之輔導知能,分別呈現於診斷時之敏銳觀察、運用中介諮商並耐心候答和同理接納,及處理學生事務時理性期望,同時不忘個人照護之內涵;高關懷班教師提升之專業精神,分別呈現於充滿信心能量並嘗試突破之教育興趣、關係對等且勇於碰撞之教育態度、堅定信念之教育理想,及願意推廣經驗並追求增能之教育熱情等內涵。
二、冒險教育訓練課程中之冒險課程、營隊實作、引導員與參與成員,能提升高關懷班教師知能。其課程元素分別為冒險課程中體驗反思及團隊建立之基本精神,和波段漸進、實務導向且呈現風險之課程內容;營隊實作中富預估協調與高挑戰性之流程規劃,及兼具正向與挫折經驗之活動引導;引導員權威形象及身體力行之特質,與呈現引導態度、方式及焦點之專業示範;參與成員具教育熱忱及同理支持之特質與信念,及利於實務分享之多元背景。
三、高關懷班教師對冒險教育訓練課程,提出對訓練課程及教師促發者之建議。對於訓練課程之建議,針對課程規劃應增加課程頻率及相關課程,包含輔導議題、風險評估、戶外技能,及活動實作等內容;針對引導員則應注意在地文化。對於教師促發者之建議,為應正視冒險教育效益,鼓勵教師推廣,並說明課程產出期望,同時考慮教師準備度。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未來研究者進行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in teacher competence of intensive-concern program after participating in adventure education training course, to find out what elements in the course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and to provide teachers’ suggestions toward the course. The researcher had conducted the survey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re were six junior high intensive-concern program teachers who took part in the adventure education training course held by Taipei County bureau of education.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ed:
1. The improvement in teacher competence of intensive-concern program is classifi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First, “teaching competence” includes “forming multiple adaptive curriculum concept,” “setting curriculum goal attending to life issues,” “using activities and being creative in designing curriculum content,” and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cess and facilitation of expression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Second, “counseling competence” includes “having keen observation in assessment,” “using intervention activities, being patient when waiting for responses, and showing acceptance with empathy in counseling,” and “handing student affairs with reasonable expectation and getting self-care at the same time.” Third, “professionalism,” includes “educational interest about having strength in confidence and attempt on improvement,” “educational attitude of willing to show equalization and to accept impacts without hesitation,” “educational ideal of having belief,” and ”educational enthusiasm of willing to promote experience and seeking improvement in competence.”
2. There are four ingredients of the adventure education training course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in teacher competence, and each includes different components. First,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includes components as “core spirits as experiencing, reflecting, and emphasizing teamwork,” and “curriculum content which is designed as adventure-wave model, practice-oriented, and presents risk.” Next, “camp-designing task,” includes components as “the coordination of preparation and the challenges in process planning,” and “both positive and frustrating experiences while facilitating.” Third, “facilitator,” includes components as “characteristic of authority and the image of putting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 demonstration as attitude, strategies, and focus during facilitating.” Fourth, “participants,” includes components as “educational enthusiasm and the will to show empathy and support in characteristics and beliefs,” and “sharing experiences based on multi-background.”
3. Research participants gave suggestions toward both “training course” and “teacher developer” of the adventure training course. First, they suggested “course frequency” should be increased; contents as “student counseling issues,” “risk management,” “outdoor activity skills” and ”task practicing” should be added to the training course. Meanwhile, the facilitator should have “the awareness of local culture.” In addition, they suggested teacher developers should “confirm the benefit of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teachers to promote in school” as well as “clarify the expectation toward course outcome and consider teachers’ readines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present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中文部分
中央社(2010)。總統:廖國豪犯案/大人不能卸責。中華新聞網。2010年12月7日,取自http://www.cdns.com.tw/20100829/news/jdxw/100000002010082818592501.htm。
中國歷奇教育網(2009)。何謂歷奇為本輔導。中國歷奇教育網。2010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chinaabc.org/cn/Education_info.aspx?cid=6&id=1155#pageTop。
王一芝(2009)。小學生大未來5:搶救逃太郎。遠見,280。2010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15366。
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2007)。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期末成果報告(2006)。2010年12月23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42/%E5%85%A8%E5%9C%8B%E4%B8%AD%E8%BC%9F%E5%AD%B8%E7%94%9F%E5%BE%A9%E5%AD%B8%E8%BC%94%E5%B0%8E%E8%B3%87%E6%BA%90%E7%A0%94%E7%A9%B6%E7%99%BC%E5%B1%95%E4%B8%AD%E5%BF%83%E6%88%90%E6%9E%9C%E5%A0%B1%E5%91%8A(95.10-96.09).pdf。
池旭臺(2005)。國民中學中輟學生返校復學成功案例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教育專業,1-30。臺北市:師大書苑。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其鴻(2003)。公民營中介教育設施課程與教學之個案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武典(1990)。輔導原理。臺北市:心理。
吳芝儀(2000)。國中階段中輟學生輟學經驗與危機因素之研究。犯罪學期刊,5,113-134。
吳崇旗(2006)。建構戶外冒險教育效益轉機之模式─以繩索挑戰課程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清山、林天佑(2007)。探索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56,152。
吳麗月(2007)。國民中學中輟生輔導策略之個案研究-以彰化縣某國中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自強(2006)。危機邊緣少年戶外冒險方案自我效能處遇之評估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義男(2003)。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臺北市:水牛。
李慧君(2009)。冒險學習應用在危機邊緣少年社會工作方案之評估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周祝瑛(2010)。如何讓青少年從虛擬走向實體世界。第三屆亞洲華人體驗教育會議暨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第五屆年會手冊。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林玉珮(2008)。如何讓學生在玩中學。親子天下,1,142-147。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J. Dewey)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秉賢(2007)。體驗式學習團體對非行少年自我調節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俊德(2005)。中學輔導工作困境之我見:從威脅激勵雙因素論之不利因素談起。學生輔導,96,36-53。
林建平(1993)。輔導原理與技術。臺北市:五南。
侯季廷(2008)。探索教育引導人員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柯秀薇(2003)。規訓與叛逆:國中中輟生輔導措施之反思。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段正英(2007)。高關懷國中學生人際溝通技巧課程介入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中夫(2010)。玩出反思力:101個活化教學的動態反思技巧。新北市:校園。
洪儷瑜(2001)。義務教育階段之弱勢學生的補救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6(1),45-65
胡幼慧譯,Crabtree. W. L. & Miller B.F.著(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高雄市:巨流。
徐昀霖(2010)。編者的話。教師天地,165,1。
徐堅璽等譯,Lunc, D. M. , Stauffer, G. & Alvarez, T.著(2011)。1對1冒險體驗活動架構與諮商實例。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翁資雄(2004)。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實施另類課程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翁慧圓(1995)。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高頌和(2011)。體驗教育引導員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Maxwell, J. A.著(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高德馨(2010)。台灣社會工作場域運用冒險教育之研究--以青少年非營利組織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商嘉昌(1995)。中途輟學與青少年犯罪--以新竹少年監獄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2010)。外展教育基金會高關懷冒險王種子教師培訓計畫評鑑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張智勝(2007)。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效益之影響因素探究。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德忻、江真、徐國峰譯,Priest, S., Gass, M. & Gillis L.著 (2009)。引導技巧的9堂課—學員導向的學習與改變。桃園縣:臺灣外展教育基金會。
張憲庭(2007)。關懷中輟生—建立友善校園。北縣教育,61,56-60。
張瀞文(2008)。讓數學好好玩。親子天下,1,156-158。
教育部(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0年12月2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1999)。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第一年實驗成效訪視評估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教師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作業計畫暨地方政府及各級學校辦理市項工作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100年度教育部友善校園工作手冊—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作業計畫暨地方政府及各級學校辦理事項。臺北市:教育部。
曹天瑞、周鳳琪、陳穆瑩(2001)。探索教育在台灣發展之初探。公民訓育學報,10,179-209。
梅靜宇(2001)。探索教育活動對非行少年及一般國中生的影響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市:學富文化。
莊媖婷譯,Thatchenkery, T. & Metzker, C. 著(2006)。從種子看見大樹—用賞識力預見成功。臺北市:天下。
許文耀(1998)。中輟生輟學因素之探討。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臺中市: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許富美(2008)。國中中介教育方案之個案研究-以臺北縣高關懷班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許富美、王姿勻(2007)。國中中輟高關懷班學生之課程規劃。北縣教育,61,49-55。
郭靜晃(2001)。中途輟學青少年之現況分析及輔導。臺北市:洪葉。
陳叔宛(2004)。中途輟學行為之相關研究---以高雄縣、台南縣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明終(1987)。國中輔導教師專業素質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陳建元(2011)。冒險課程對高關懷班學生自我概念、學校依附及出勤率之影響。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修蕙(2010)。繩索挑戰課程對高關懷青少年之影響研究。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婕妤(2006)。中途輟學現象∕問題之演進及其防治措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傅育婉(2007)。探索教育活動與追蹤輔導對危機邊緣學生生活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彭駕騂(1994)。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復學輔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黃木添、王明仁(1998)。中途輟學學生服務與輔導: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服務概況。臺中市: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黃秀玉、伍一鳳、王玉貞、劉方堃(1997)。青少年中途輟學之成因輔導策略。關懷新新人類:非完全輔導與教育專輯。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俊凱(2006)。台北縣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處遇方案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碧霞(2005)。從整合的觀點-談兒童及少年犯罪預防。青少年犯罪預防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1-16。嘉義縣:中正大學。
楊瑞珠(1998)。從高危險行為之初期徵候看中輟學生的辨識與輔導。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臺中市: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葉至誠(2003)。當代社會問題。新北市:揚智。
詹志禹、鄭同僚、楊順南(2000)。探索教育。臺北市:臺灣書店。
詹棟樑(2002)。學校教育革新。臺北市 : 師大書苑。
廖炳煌(2008)。探索教育課程目標與內容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廖炳煌、魏大統(2006)。從探索教育課程設計實務發展國民中學班級經營模式。中等教育,57(1),38-62。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a)。臺北縣九十七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執行成果專輯。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b)。臺北縣九十八年度高關懷冒險王第一期初階種子教師計畫。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10a)。臺北縣九十八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執行成果專輯。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10b)。臺北縣政府教育局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潘文忠(1997)。台北縣國民中學高關懷學生彈性分組教學實施調查研究。高雄市:復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依君(2003)。中輟服務過程學校社會工作人員面臨的衝突、困境與處遇方式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居澤(2005)。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活動課程設計:以探索教育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37-55。
蔡居澤、廖炳煌(2007a)。探索教育引導技巧培訓手冊。桃園縣:財團法人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居澤、廖炳煌(2007b)。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桃園縣:財團法人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居澤、廖炳煌(2008)。創意探索教育設計與實施。桃園縣:財團法人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漢璁(2008)。非行少年家庭界限與非行行為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德輝、吳芝儀(1998)。輟學生輔導策略之轉向:跨世紀的另類選擇教育。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臺中市: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蔡慧芬(1999)。犯罪少年安置輔導之評估研究—以南投家扶園非行少年收容計畫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蔡麗絲(2008)。國中曾中輟之高職學生受輔經驗及受輔需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崇趁(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輔導工作—「青少年輔導計畫」內涵分析。學生輔導,46,10-17。
鄭崇趁(2000)。探尋教育改革的發展脈絡。學生輔導,69,6-19。
鄭照順(2002)。青少年生活與壓力。臺北市:心理。
賴光祺(2008)。讓學校成為快樂的地方。師友月刊,第491期,頁23-27。
謝秋珠(2003)。國中中輟復學生需求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凱蒂譯,Robinson, K. & Aronica, L.著(2009)。讓天賦自由。臺北市:天下。
謝智謀(2005)。冒險治療。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3),193-204。
謝智謀(2009 a)。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第四屆年會手冊。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2009 b)。隱喻與同型異構在體驗教育活動之設計。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第四屆年會工作坊筆記。
謝智謀(2010a)。隱喻式的轉化技巧在冒險治療中的應用。臺北縣99年度高關懷冒險王第1期第5階段領導回饋課程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謝智謀(2010b)。你很重要,因為你的生命是獨特。第三屆亞洲華人體驗教育會議暨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第五屆年會手冊。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2011)。歡迎詞。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第六屆年會手冊。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王怡婷譯,Knapp, C. E.著(2003)。體驗教育—帶領內省指導手冊。臺北市:幼獅。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合著(2010)。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協會。
謝智謀、吳崇旗(2007)。邊緣青少年的另類學習途徑—戶外冒險教育。大專體育,91,61-66。
謝智謀、許涵菁暨體驗教育團隊(2010)。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Ⅱ。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協會。
簡妙娟(2007)。透過國教輔導團教學領導以提升探索教育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簡茂發(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研究。財團法人李連教育基金會,新北市。
顏耀南(2002)。教師職業倦怠相關變項之後設分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英文部分
Alvarez, A. G. & Stauffer G. A. (2001). Musings on adventure therapy.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4(2), 85-91.
Barr,R. D. & Parrett W. H. (1995). Hope at last for at-risk youth.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Conley, L., Caldarella, P. & Young, E. (2007). Evaluation of a ropes course experience for at-risk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0 (1), 21-35.
Dryfoos, J. G. (1990). Adolescents at risk: 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Dryfoos, J. G. (1998). Safe passage: Making it through adolescnets in a risky society, what parents,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can do. NY: Oxford University.
Dryfoos, J. G. & Barkin C. (2006). Adolescence: growing up in America today. NY: Oxford University.
Gills, H. L. & Speelman, E. (2008). Are challenge (ropes) courses an effective tool?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1 (2), 111-135.
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uckner, J., & Nadler, R. (1997). Processing the experience:Strategies to enhance and generalize learning. Dubuque, IA: Kendall/Hunt.
McWhirter, J. J., McWhirter, B. T., McWhirter E. H., & McWhirter, R. J.(2007). At-risk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sponse for counselors, teachers, psychologists, and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fourth edition. Belmont, CA: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Medina, J. (2001). Types of posi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training backgrounds of outdoor/adventure leader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4(3), 150-159.
Priest, S. & Gass, M. A. (1997).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ohnke, K. & Butler, S. (1995). Quicksilver: Adventure games, initiative problems, trust activities and a guide to effective leadership. Dubuque, IA: Kendall/Hunt.
Sagor, R. & Cox, J. (2004). At-risk students: reaching and teaching them. Larchmont, NY: Eye On Education.
Sammet, K. (2010). Relationships matter: Adolescent girls and relational development in adventure education.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3 (2), 151-165.
Schoel, J., Prouty D. & Radcliffe P. (1989). Island of healing: A guide to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Hamilton, MA: PA.
Seaman, J. (2008). Experience, reflect, critique: The end of the “learning cycles” era.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1 (1), 3-18.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3.
Simpson, S., Miller D. & Bocher B.(2006). The processing pinnacle: An educator’s guide to better processing. Oklahoma, OK: Wood’ N’ Barnes.
Smith, T. (2009). Foundations of 21st century experiential education. AAEE 4th Annual Conference. Taoyuan: AAEE.
Sumara D. & Davis B.(2010). The hard work of learning and the challenges of “good” teaching. Education Canada, 50(4), 4-8.
Thomas, G. (2008). Facilitate first thyself: The person-centered dimension of facilitator education.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1 (2), 168-188.
Tucker, A. R. & Rheingold, A. (2010). Enhancing fidelity in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adventure therapy.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3 (3), 25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