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姿君
論文名稱: 陽明入聖二變八階研究
指導教授: 王財貴
Wang, Cai-G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王陽明入聖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1下載:1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歷來關於陽明入聖歷程的探討,有所謂「前三變」、「後三變」之說,其中以錢德洪之首發與黃宗羲之祖述為代表,後代研究者亦多加以沿用。然筆者以為錢、黃二氏之說於「變」與「階」未再詳析,又何以陽明的後三「變」會層層昇進,直至「致良知」,亦未加以細部的說明,雖然後代的研究已以「因病立方」說釋之,然事實上還是未能窮盡陽明教法更易的本質因。因著這兩個問題,故本文展開進一步的探討。經由討論的結果是錢緒山與黃宗羲二人對於陽明聖學歷程的劃分,其所謂的「變」實有二義,即前三變的「變」所指乃是「歧出」,至於後三變的「變」所指則是同質之發展。此義蔡仁厚先生承著牟宗三先生已明確標舉而出。然筆者以為「同質」、「異質」均叫「變」,實易混淆,故在前人的說法上重作定義。我以「異質」來定義「變」,即「變」所指的是種「變易」、「轉折」,只要論及「變易」、「轉折」,便會造成空間上的不同趨向,如陽明的二變「泛濫詞章」、「出入佛老」便是其在依循道德進路以契入聖學過程裡的歧出與偏離。至於「階」所指的乃是種歷程上的發展,此種發展基本上是立足於同一個趨向上。而陽明的生命趨向全環繞在一個核心問題,即如何循著儒學以成就理想之人格。「龍場悟道」在陽明的入聖歷程裡,是個重大突破,但此種突破並不叫「變」,因其仍在儒學的範圍故,而之後教法的指導亦不叫「變」,因其全是同一心學方向的發展故。所以陽明契入聖學的進程,共歷經八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希慕聖學,第二階:庭前格竹,第三階:循序格物,第四階:龍場悟道,第五階:知行合一,第六階:默坐澄心,第七階:致良知,第八階:圓熟化境。
    又關於陽明入聖後期教法更易之緣由,本文主依王財貴先生所提的良知二性--現在性與完備性作為探討之基準。陽明自「龍場悟道」後,確立了「心即理」為其教學宗旨。之後,他為了闡發此宗旨,先後提出了「知行合一」、「默坐澄心」、「致良知」等工夫教法。陽明心中知與行是相即的,他知知行工夫具完備性,故才說若真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但在「知行合一」教法前期的表述上,他常先將知行分述,之後再合說,如此先分「兩端」再說兩者「一致」的表達,尚落於「分解說」中,未能直以「非分解說」來詮盡道德實踐的真實義蘊。然至「致良知」教,陽明在詮表「致良知」具完備性時,於一開始,便明言「格、致、誠、正、修是其條理所用之工夫,雖亦各有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此種先說「一致」再分「兩端」的表述,表示此時的陽明是真能以相應的玄言,來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間的互滲互透關係,並以「致良知」一以貫之。在「完備性」的掌握度上,「致良知」實較前期的「知行合一」工夫進一步。而「致良知」工夫之所以能時時刻刻施行,乃因其肯認良知現在,故工夫具有「現在性」。由是否具足「現在性」,便分判了其與之前「默坐澄心」教法,在「心即理」的教學宗旨下,孰才是究竟法。而由「致良知」工夫完整地具有「現在」與「完備」二性,這完全是與「心即理」傳統下心體既現在又完備的特質符合,毋怪乎陽明會說其無病,並以「聖人真血脈」、「聖人教人第一義」喻之。

    自 序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人研究重點及成就 1 第二節 問題的提出與展望 4 第三節 內容提要 6 第二章 入聖之學的探索期 8 第一節 總論入聖探索期的意義 8 第二節 第一階:希慕聖學 10 第三節 第二階:庭前格竹 12 第四節 一變:泛濫詞章 15 第五節 第三階:循序致精 18 第六節 二變:出入佛老 22 第三章 入聖之學的確立期: 龍場悟道(第四階) 29 第一節 悟道意義:確立「心學」為入聖方向 29 第二節 悟道之前:轉向心學 32 第三節 悟道契機:生死一念的突破 34 第四節 悟道內容:「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42 一、承繼孟子、象山的心學傳統 43 (一)孟子「仁義內在」 43 (二)象山「心即理」 45 二、「心即理」即「心外無理」 47 第四章 入聖之學的發展期 58 第一節 總論入聖發展期 58 一、教法三階的意義:同一心學方向之發展 58 二、教法昇進的緣由 62 (一)因病立方 62 (二)工夫是否具足現在性與完備性 65 第二節 第五階:知行合一 77 一、教法前期:側重知行分言 78 (一)從知行本體論知行合一 78 (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80 (三)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 81 二、教法後期:直言知行相即 82 (一)知行是一 83 (二)學行並講 86 (三)致良知的知行合一 87 三、教法更改緣由:言語表達不精熟 90 第三節 第六階:默坐澄心 93 一、超越的逆覺體證 93 二、默坐澄心非坐禪入定、導引調息 98 (一)非坐禪入定 98 (二)非導引調息 101 三、教法轉變緣由-現在性不足 105 第四節 第七階:致良知 109 一、致吾心之良知 110 二、致知之法 114 (一)致知存乎心悟 114 (二)致知在不欺良知並信得良知及 116 三、依《大學》言「致良知」教 117 (一)心、意、知、物的區別 118 (二)依〈大學問〉展開工夫次第 119 (三)致知工夫的一貫性 122 四、聖人教人第一義 123 (一)「致良知」具現在性 124 (二)「致良知」具完備性 127 (三)小結 130 第五章 入聖之學的完成期 132 第一節 入聖之學的最高範型:體用無間 132 第二節 第八階:圓熟化境 136 一、前言 136 二、明體立極 138 三、有無圓融 142 四、小結 146 第三節 餘論:工夫化境與佛老禁忌的解除 146 一、「無善無惡」非混漫善惡 147 二、「無善無惡」非佛老之學 149 第六章 結論 155 參考書目 162

    一、古籍文獻(依朝代先後排列)
    (春秋)老聃著、西漢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北京:中華 1993
    (春秋)孔丘著、魏何晏等注、宋刑昺疏《論語注疏》 台北:藝文 1997‧8月初版13刷
    (戰國)孟軻著、漢趙歧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 台北:藝文 1997‧8月初版13刷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 台北:華正 1992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 北京:中華 1985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 台北:台灣中華 1965年台一版
    (宋)程頤《易程傳》 台北:文津 1990‧10月2刷
    (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 台北:文津 1986‧12月初版
    (宋)朱熹《朱子文集》 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2000‧2月初版
    (宋)朱熹《大學或問》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5冊 台北:台灣商務 1983年初版
    (宋)陸九淵《陸象山全集》 台北:世界 1990
    (宋)天童正覺《宏智禪師廣錄》 佛光禪藏 高雄:佛光 1994
    (金)王 《重陽全真集》 《大正藏》第43冊
    (元)陳致虛《金丹大要列仙誌》 《正統道藏》第40冊 台北:新文豐 1988‧12月再版
    (明)陳獻章《陳獻章集》 北京:中華 1987
    (明)王守仁《陽明全書》 台北:台灣中華 1985‧9台四版
    (明)王守仁著、 陳榮捷詳註集評《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 台北:學生 1998‧2月修訂版三刷
    (明)王畿《王龍溪全集》 台北:華文 1970年初版
    (明)劉蕺山《劉子全書及遺篇》 京都:中文 1981
    (明)顧憲成《小心齋劄記》 台北:廣文 1975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 台北:華世 1987‧2台一版
    (清)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 台北:河洛 1975‧3月初版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前集》 台北:台灣商務 1966
    (清)王船山《張子正蒙注》 台北:河洛 1975‧10台景印初版
    (清)張廷玉《明史》 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本 1975年6月初版
    (清)張烈《王學質疑》 叢書集成初編 台北:台灣商務 1939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 中國文學名著第三集 台北:世界 1961年2月初版
    二、當代專著(自當代專著以下均依出版年月排列)
    吳康《錫園哲學文集》 台北:台灣商務 1961‧5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 1968‧2月初版
    牟宗三《理則學》 台北:正中 1971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 台北:三民 1971‧6再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 台北:聯經 1977
    梁啟超《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 台北:台灣中華 197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 台北:東大 1978
    牟宗三《王陽明致良知教》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80‧4再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 台北:學生 1984‧7月全集校訂版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台北:學生 1984‧8月增訂再版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 台北:學生 1984‧11初版
    林繼平《明學探微》 台北:台灣商務 1984‧12月初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台北:正中 1985‧12第11次印行
    《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1989‧3
    鄧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學研究》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989‧3第一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台北:學生 1990‧2再版二刷
    曾錦坤《儒佛異同與儒佛交涉》 台北:谷風 1990‧4月第一版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 台北:文津 1990‧7出版
    朱秉義《王陽明入聖的工夫》 台北:幼獅 1990‧7月3印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台北:學生 1990‧8第三次印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台北:學生 1990‧9全集版校訂
    錢穆《陽明學述要》 台北:蘭臺 1991‧2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北京:人民 1991‧3月第1版
    秦家懿《王陽明》 台北:東大 1992‧1再版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 台北:漢光 1992‧2月初版
    楊祖漢《儒學的心學傳統》 台北:文津 1992‧6初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 台北:學生 1993‧2月修訂8版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 台北:文史哲 1993‧3初版二刷
    卿希泰《中國道教》 上海:知識 1994‧1第1次印刷
    余懷彥《王陽明與貴州文化》 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1996‧6
    張祥浩《王守仁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2第1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台北:三民 1997‧10月增訂9版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 台北:允晨 1997‧11月初版
    林麗娟《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陽明詩探究》 高雄:復文 1998‧5初版1刷
    楊國榮《良知與心體》 台北:洪葉 1999‧8月初版1刷
    《王學之思》編輯委員會《王學之思》 貴州:民族 1999‧8月第1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 台北:學生 1999‧9月5刷
    牟宗三《康德的道德哲學》 台北:學生 2000‧5月再版4刷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 台北:三民 2000‧8再版4刷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 南京:江蘇古籍 2002‧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三、學位論文
    林日盛《王陽明心學之發展及其影響》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2‧6 指導教授:蔡仁厚
    宋河璟《王陽明心學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6‧7 指導教授:黃錦鋐
    林月惠《王陽明內聖之學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5 指導教授:牟宗三先生
    鄭富春《王陽明良知學詮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5 指導教授:曾昭旭
    李明漢《陽明「良知」一概念的形成及其意義之探討》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6 指導教授:牟宗三先生
    柳春鴻《由「致良知教」探討王陽明的道德教育之哲學》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6 指導教授:曾春海
    林志欽《陽明學派工夫理論之探究-兩個路向之爭議的衡定》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6 指導教授:楊祖漢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6 指導教授:牟宗三
    高瑋謙《王門天泉證道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 指導教授:李明輝
    莊溎芬《王陽明與劉蕺山工夫論之比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6 指導教授:戴璉璋
    陳幼慧《王陽明工夫進路的省察》 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11 指導教授:蔡仁厚
    李相勳《王陽明工夫論之研究》 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4‧5 指導教授:蔡仁厚
    張國一《王陽明為學次第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 指導教授:張永雋
    《陽明的入聖工夫論》 唐經欽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6 指導教授:楊祖漢
    林惠勝《王陽明與禪佛教之關係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6‧7 指導教授:戴璉璋
    王財貴《從天台圓教論儒家心學建立圓教之可能性》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6 指導教授:蔡仁厚
    四、期刊論文
    蔡仁厚〈王陽明「經學即心學」的基本義旨-「稽山書院尊經閣記」之疏解〉 中國文化復興月刊 第8卷第9期 1975‧9 頁50-52
    梁兆康〈陽明學說體系新探〉 復興崗學報 第16期 1977‧1
    楊祖漢〈王陽明的一體觀〉 鵝湖月刊 第3卷第4期 1977‧10 頁16-20
    朱秉義〈王陽明對道、禪的吸收與活用〉 華學月刊 第77期 1978‧5 頁32-42
    柳存仁〈王陽明與佛道二教〉 清華學報 新13卷 第一、二期合刊 1981‧12 頁27-51
    劉紀璐〈論王陽明之物觀〉 哲學年刊 第2期 1982 頁10-15
    孫方琴〈王陽明「知行合一」與「致良知」之研究〉 孔孟月刊 第20卷 第五期 1982‧1 頁40-45
    陳郁夫〈王陽明的致良知〉 師大學報 第28期 1983‧6 頁363-389
    〈王陽明言「物」諸義之解析〉 陳一峰 中國文化月刊 第62期 1984‧12 頁51-69
    樂九波〈佛教禪宗對王陽明哲學的影響〉 中國哲學史研究 1985‧2 頁63-69
    蔡仁厚〈王陽明辨「心學與禪學」-重修山陰縣學記之疏解〉 東海哲學研究集刊 第二輯 1985‧6 頁11-24
    莊耀郎〈王陽明傳習錄辯朱熹注平議三則〉 孔孟月刊 第26卷 第1期 1987‧9 頁15-19
    張慧芳〈王陽明傳習錄辯朱熹注三則再議〉 孔孟月刊 第26卷 第6期 1988‧2 頁45-49
    莊雅棠〈陽明「知行合一」說中「行」的概念〉 中國文化月刊 第101期 1988‧3 頁64-75
    孫效智〈論朱王異同〉 孔孟學報 第55期 1988‧4 頁141-172
    陳迥彰〈陽明學說中含蘊的入世精神〉 台北師院學報 第一期 1988‧6 頁37-50
    鄧元忠〈王陽明成熟時期的教學〉 中等教育 1988‧6 頁1-8
    朱美蓮〈陽明之格物說〉 孔孟月刊 第26卷第12期 1988‧8 頁39-42
    古清美〈程明道、陸象山、王陽明對仁體的詮釋〉 台大中文學報 第2期 1988‧11
    葉淳媛〈略論王陽明的四句教〉 孔孟月刊 第27卷 第3期 1988‧11 頁36-43
    蔡根祥〈王陽明之教與學〉 中國學術年刊 第十期 1989‧2 頁291-314
    林樂昌〈王陽明主體致良知實踐思想新探〉 陜西師大學報哲社版 1989‧3 頁26-32
    沈善洪、錢明〈論王陽明早期思想性格的形成〉 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9‧7 頁98-105
    曹淑娟〈王陽明對良知與生死問題的探索〉 書目季刊 第23卷第2期 1989‧9 頁32-45
    賴永海〈佛性、本心與良知-陸王心學與佛學〉 中國文化月刊 第122期 1989‧12 頁29-45
    鄭吉雄〈陽明學說的三點特質及其在學術史上的意義〉 台大中文學報 1989‧12 第3期 頁1-31
    曾錦坤〈王陽明之「良知」新探〉 銘傳學報 第27期 1990‧3 頁191-209
    李得財〈陽明「慎獨」思想之歷史傳承〉 中國文化月刊 第133期 1990‧11 頁117-126
    蒙培元〈王陽明龍場悟道〉 國文天地 1990‧11 第6卷第6期 頁64-68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 嘉義師院學報第6期 1992
    王煜〈王陽明詩十五時期儒釋道三教色彩的消長〉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第1期 1992 頁99-116
    張克偉〈王陽明謫官龍場與王學系統確立之關係〉 哲學與文化 第19卷第9期 1992‧9 頁805-824
    陶國璋〈王陽明哲學的體系性分析〉 新亞學報 第16卷(下) 1993‧1 頁248-285
    黃書光〈王守仁「致良知」教育體系論與理學社會化-兼與朱學比較〉 孔孟學報 第65期 1993‧3 頁143-156
    唐亦男〈宋明理學對佛道的批判與轉化-特舉陽明出入佛老為例〉 成大中文學報 第二期 1994‧2 頁13-33
    姜允明〈從王陽明在龍場「為石墎」談明儒的生死觀〉 哲學年刊 第10期 1994‧6 頁217-229
    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4期 1994‧3 頁425-440
    蔡仁厚〈王陽明對心性工夫的指點-《傳習錄‧答陸原靜第二書》〉疏解 中華文化學報 創刊號 1994‧6 頁149-160
    蔡仁厚〈王陽明言「禮」之精義-〈禮記纂言序〉之義理疏解〉 中國文化月刊 1994‧12 第182期 頁39-48
    吳雁南〈王陽明的憂患意識與知行合一〉 貴州社科學 1995第二期 頁59-64
    林惠勝〈試論王陽明的萬物一體〉 中國學術年刊 第16期 1995‧3 頁68-77
    林樂昌〈從「亭前格竹」到「龍場悟道」-王陽明思想轉向新釋〉 哲學與文化 22卷第4期 1995‧4 頁347-359
    耿寧〈論王陽明「良知」概念的演變及其雙重涵義〉 鵝湖學誌 第15期 1995‧12 頁71-91
    林樂昌〈王陽明的講學生涯和社會教化使命〉 哲學與文化 第23卷第1期 1996‧1 頁1244-1257
    高柏園〈論孟子思想中「逆覺體證」之二義及其發展〉淡江學報 第35期 1996‧2月
    吳汝鈞〈王陽明的良知觀念及其工夫論〉 哲學與文化 第23卷第4期 1996‧4頁1484-1495
    蔡淑閔〈從王陽明對朱子「格物窮理」之反省論其致良知說〉 中文研究學報 第1期 1997‧6 頁63-89
    蔡仁厚〈王陽明致良知宗旨之建立〉 1997‧7 第208期 頁1-11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 中國文哲研集刊 第11期 1997‧9 頁165-188
    蔡仁厚〈王陽明的知行思想〉 中國文化月刊 1997‧9第210期 頁1-14
    楊菁〈論陽明心學與禪學之異〉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第五期 1998‧5頁29-42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 師大國文學報 第27期 1998‧6 頁147-187
    劉振維〈論王陽明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致良知」之教〉 國立編譯館館刊 第27卷 第1期 1998‧6 頁203-225
    呂妙芬〈陽明學派的建構與發展〉 清華學報 新29卷第2期 1999‧6 頁167-203
    鄭志明〈道教生死觀-「不死」的養生觀〉 歷史月刊 1999‧8月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 中國文化研集刊 第15期 1999‧9月
    吳美瑤〈王陽明「致良知」學說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 鵝湖月刊 第25卷第10期 2000‧4 頁43-54
    蔡仁厚〈王陽明全書的編輯形式與義理結構〉 明代研究通訊 第3期 2000‧10 頁1-1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