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趙鴻中 |
---|---|
論文名稱: |
歐陽脩序跋文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基倫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9 |
中文關鍵詞: | 歐陽脩 、序跋 、古文 、宋代文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北宋朝廷推行右文政策,大量舉用科舉進士,使士人成為社會上的新興力量。加上印刷科技使得典籍流通較以往快速,使得當時各方面的學術蓬勃發展。序跋為評論、介紹典籍的文章,且必須依附於典籍載體,因此,學術發展的趨向,深深影響著序跋的創作。再者,歐陽脩為北宋古文運動的推行者,對於當時的學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他的文學創作也受到學術、環境的影響。
本論文從序跋體類的歷時發展,以及北宋學術、環境對於歐陽脩的影響兩方面為進程,切入歐陽脩之序跋作品。分析歐陽脩序跋的作法、其創作之意圖,並且與當世文人作品比較,指出歐陽脩序跋對於當時古文創作的影響,以及社會思潮的轉變。
歐陽脩的序跋文創作甚多,書寫的文本對象涵括經史子集各類。他承襲以往的創作方式,而能有所創新:議論時,採取破立對比、正反抑揚、總提起筆;敘事時,則虛實相間、迂迴轉折,或用簡潔的筆法勾勒作者的神情風采;抒情時,則是時時以「序跋者」的身分滲入文字之中,議論、敘事亦時時間雜情感。歐陽脩運用迂迴行文、大量虛字等方式,使得文章呈現出柔美的面貌,進而形成了「六一風神」的獨特風格。
序跋既然以傳播文本為目的,在使文本能夠「垂世行遠」的意圖下,歐陽脩屢次在序跋中觸及「不朽」的概念,並且以「事信」、「言文」作為達到不朽的必要條件。其次,他在序跋文中寄寓自己的思想,藉由《春秋》筆法褒善貶惡與批判時事。另一方面,其序跋也呈現宋人藝術鑑賞的遣玩意興。
本論文透過對於歐陽脩序跋文的研究,指出歐陽脩序跋所呈現的當代學術趨向,以及文人間交遊網絡與文學創作之圖像。
一、歐陽脩著作
歐陽脩:《歐陽文忠公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歐陽脩:《唐書》,乾隆武英殿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歐陽脩:《五代史記》,乾隆武英殿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歐陽脩:《詩本義》,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歐陽脩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03月。
歐陽脩著,李之亮箋注:《歐陽修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2月。
歐陽脩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08月。
二、古籍文獻(先按照朝代,再依作者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秦﹞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08月。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0月。
﹝漢﹞班固:《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09月。
﹝南朝宋﹞范曄:《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01月。
﹝南朝梁﹞蕭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03月。
﹝唐﹞房玄齡等:《新校本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09月。
﹝唐﹞劉知幾著,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04月。
﹝唐﹞歐陽詢主編:《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11月。
﹝唐﹞魏徵等:《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乾隆武英殿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王溥:《五代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08月。
﹝宋﹞王應麟:《玉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06月。
﹝宋﹞朱熹編:《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08月。
﹝宋﹞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09月。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05月。
﹝宋﹞宋祁:《景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09月。
﹝宋﹞李昉等奉敕編:《文苑英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08月。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宋﹞姚鉉:《唐文粹》,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05月。
﹝宋﹞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0月。
﹝宋﹞章樵輯:《古文苑》,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張鎡:《仕學規範》,《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宋﹞費袞:《梁谿漫志》,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宋﹞程俱撰,張富祥校證:《麟臺故事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04月。
﹝宋﹞曾鞏著,陳杏珍、晁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趙明誠撰,金文明校證:《金石錄校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宋﹞蔡襄:《端明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09月。
﹝宋﹞劉敞:《公是集》,《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宋﹞樓昉:《過庭錄》,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一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宋﹞穆脩:《河南穆公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乾隆武英殿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竇儀:《宋刑統》,臺北:新宇出版社,1985年。
﹝宋﹞蘇舜卿:《蘇學士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蘇舜卿:《蘇舜卿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4年07月。
﹝宋﹞蘇洵:《嘉祐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宋﹞蘇轍:《欒城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元﹞脫脫:《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明﹞吳訥、徐師曾、陳懋仁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06月。
﹝明﹞歸有光:《文章指南》,臺北:廣文書局,1991年07月。
﹝清﹞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03月。
﹝清﹞王文濡選註:《宋元明文評註讀本》,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
﹝清﹞永瑢等:《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02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03月。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
﹝清﹞林雲銘:《古文析義合編》,臺北:廣文書局,2001年10月。
﹝清﹞林紓:《春覺齋論文》,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七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徐松纂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年。
﹝清﹞姚鼐輯,王文濡評註:《評註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2000年08月。
﹝清﹞姚鼐:《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4月。
﹝清﹞姚永樸:《文學研究法》,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七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郝懿行義疏:《爾雅義疏》,臺北:漢京出版社,1985年09月。
﹝清﹞唐文治:《國文經緯貫通大義》,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九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陸心源輯:《唐文拾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張相:《古今文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2年。
﹝清﹞陳衍:《石遺室論文》,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四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08月。
﹝清﹞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清﹞董誥編:《欽定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世界書局,2001年08月。
﹝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0月。
﹝清﹞劉淇:《助字辨略等六種》,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05月。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09月。
﹝清﹞薛福成《論文集要》,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六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魏禧:《日錄論文》,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四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傅璇琮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07月。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08月。
三、近人著作(按照作者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王水照:《唐宋文學論集》,山東:齊魯書社,1984年07月。
王水照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0年06月。
王重民:《中國目錄學史論叢》,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2月。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10月。
王嵐:《宋人文集編刻流傳叢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05月。
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01月。
朱傳譽:《宋代新聞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09月。
朱劍心:《金石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07月。
朱迎平:《宋代刻書產業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3月。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揚智文化,2009年03月。
伊瑟著,霍桂桓、李寶彥譯:《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美影響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12月。
呂思勉:《宋代文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2年08月。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04月。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80年06月。
何忠禮:《科舉與宋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07月。
吳曾祺:《涵芬樓文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06月。
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08月。
汪淳:《韓歐詩文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07月。
李致忠:《歷代刻書考述》,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04月。
李更:《宋代館閣校勘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03月。
李瑞良:《中國出版編年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10月。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06月。
昌彼得、潘美月:《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0月。
東英壽:《復古與創新──歐陽修散文與文體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08月。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10月。
姚斯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09月。
前野直彬主編,連秀華、何寄澎譯:《中國文學史》,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09月。
姜濤:《古代散文文體概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11月。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年02月。
高珍霙:《《史》《漢》論贊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03月。
高海夫主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05月。
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06月。
張富祥:《宋代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03月。
張明華:《《新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03月。
陳曉芬:《傳統與個性:唐宋六大家與儒佛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8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06月。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05月。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02月。
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05月。
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1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08月。
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馮書耕、金仞千:《古文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79年。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80年06月。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10月。
童慶炳:《文學活動的美學闡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08月。
童慶炳:《文體與文體的創造》,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07月。
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徵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
黃進德:《歐陽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01月。
黃一權:《歐陽修散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黃韻靜:《宋代《文選》類總集序類、題跋類研究》,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9年03月。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05月。
楊家駱:《二十五史識語》,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08月。
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03月。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04月。
臺大中文主編:《紀念歐陽脩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06月。
蔣伯潛:《文體論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59年07月。
潘美月:《宋代藏書家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04月。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10月。
劉若愚:《歐陽修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05月。
劉德清:《歐陽修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09月。
劉德清:《歐陽修紀年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07月。
蔡世明:《歐陽修的生平與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09月。
蔡清和:《歐陽修《集古錄跋尾》之研究──以書學、佛老學、史學為主》,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12月。(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07月。
鞏本棟:《宋集傳播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04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04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臺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08月。
謝佩芬:《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8年06月。
謝保成:《隋唐五代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01月。
簡添興:《歐陽修交遊舉要》,嘉義:紅豆書局,1991年03月。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09月。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09月。
顧藎丞:《文體指南》,臺北:啓明書局,1958年。
顧易生、蔣凡:《先秦兩漢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顧永新:《歐陽修學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08月。
嚴杰:《歐陽修年譜》,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11月。
四、期刊論文(按照作者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一)臺灣
王基倫:〈魏晉南北朝序體結構演變及其創造性轉化〉,《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09月。
王基倫:〈歐陽脩《春秋》筆法之理解與應用〉,《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二期,2007年03月。
王基倫:〈「《春秋》筆法」的詮釋與接受〉,林慶彰、蔣秋華主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11月。
王基倫:〈歐陽脩古文的創作階段及風格嬗變〉,《紀念歐陽脩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06月。
王連起:〈歐陽修書論對宋代書法的影響〉,王耀庭主編:《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07月。
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國學論叢》第1卷第3號(北京清華學校硏究院編、臺北:台聯國風影印,1973年,頁45-49)。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50期,1999年06月。
王德毅:〈宋人墓誌銘的史料價值〉,《東吳歷史學報》第12期,2004年12月。
車行健:〈從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看「漢代書序」的體制──以「作者自序」為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09月。
何寄澎:〈歐陽修「詩文集序」作品之特色及其典範意義〉,《臺大中文學報》17卷,2002年12月,頁109-124。
周彥文:〈宋代坊肆刻書與詩文集傳播的關係〉,收於《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06月。
屈萬里:〈宋人疑經的風氣〉,收於《唐宋附五代史研究論集》,臺北:大陸雜誌社,1967年。
東英壽:〈試論歐陽脩史書的文體特色〉,收於《紀念歐陽脩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06月。
柯慶明:〈文學傳播與接受的一些理論思考〉,《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07月。
柯慶明:〈「序」「跋」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的研究〉,《鄭因百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07月。
翁同文〈印刷術對於書籍成本的影響〉,《宋史研究集》第八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76年。
梅家玲:〈唐代贈序初探〉,《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3卷第1期,1984年06月。
陳植鍔:〈從疑傳到疑經──宋學初期疑古思潮論述〉,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03月。
張圍東:〈宋代「崇文總目」之探討〉,《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6卷第4期,2000年06月。
黃振民:〈論以「序」名篇之古文〉,《教學與研究》第10期。
黃啟方:〈范仲淹的詩文觀──從「唐異詩序」到「尹師魯河南集序」〉,《范仲淹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0年06月。
黃韻靜、方怡哲:〈歐陽脩跋文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9年03月。
黃韻靜:〈歐陽修書序文研究〉,《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報》創刊號,2009年06月。
趙鴻中:〈論歐陽脩「事信言文」的理論與實踐〉,《國文天地》277期,2008年06月。
劉靜貞:〈歐陽脩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3年12月。
戴晉新:〈司馬遷與班固對《春秋》的看法及其歷史書寫的自我抉擇〉,《輔仁歷史學報》第5期,1993年12月。
顏崑陽:〈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第35卷第2期,2005年12月。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09月。
(二)中國
王水照:〈歐陽修散文創作的發展道路〉,《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01月。
文師華:〈論歐陽修的書法美學觀〉,《江西社會科學》1998年第10期
朱迎平:〈宋代題跋文的勃興及其文化意蘊〉,《文學遺產》2000年第4期。
艾‧朗諾:〈書籍的流通如何影響宋代文人對文本的觀念〉,《第四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艾‧朗諾:〈對古「迹」的再思考──歐陽修論石刻〉,朱剛、劉寧主編:《歐陽修與宋代士大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09月。
谷曙光:〈論歐陽修對韓愈詩歌的接受與宋詩的奠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
洪本健:〈歐陽修繼承了司馬遷的哪些精神〉一文,收於劉德清編:《歐陽修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年02月)
洪本健:〈略論「六一風神」〉,《文學遺產》1996年第1期
張靜:〈唐代序文研究述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月。
潘友梅:〈試論歐陽修序文的成就〉,《阜陽師院學報》(社科版),1993年03期。
劉德清:〈論歐陽修的散文〉,《吉安師專學報》,1995年11月。
五、學位論文
(一)臺灣
陳芳明:《北宋史學的忠君觀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06月。
江正誠:《歐陽修的生平及其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葉國良:《宋代金石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12月。
李慕如:《歐陽修古文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王基倫:《韓歐古文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06月。
李珠海:《唐代序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念先:《從《新五代史》看歐陽脩的學術思想》,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郝至祥:《兩《唐書》書法暨筆法比較研究──兼論《新唐書》闢佛刪史》,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圍東:《宋代《崇文總目》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張蜀蕙:《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07月。
程曉文:《文章、學術與政治:北宋慶曆學者之文化網絡與學術理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高光敏:《北宋時期對韓愈接受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06月。
(二)中國
李志廣《唐代序文文體概說》,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杜娟:《歐陽修《集古錄跋尾》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六、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顏崑陽:〈從歷代文章分類析釋「類體互涉」關係及其在文體學上的意義〉,頁7,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2-2411-H-259-013),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