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駱郁萱
論文名稱: 臺北市國中生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 陳李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創造行為
英文關鍵詞: cognitive style, metacognitive ability, creative behavi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的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間的關係。主要目的在於了解不同認知風格類型之國中生在後設認知能力、創造性行為的差異性以及不同後設認知能力在創造行為的差異性;另探討國中生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的關連性,並進一步分析國中生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對創造行為的預測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656名臺北市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並使用「認知風格量表」、「後設認知能力量表」、「創造性行為量表」等調查工具。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檢定、相關分析、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處理,綜合整個研究結果,本研究的結果分項概述如下:

    一、不同認知風格的國中生,其後設認知能力及創造行為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後設認知能力的國中生,其創造行為有顯著差異。
    三、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間存在相關。認知風格與後設認知能力之間存在相關。
    四、認知風格及後設認知能力對創造行為具有預測作用。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教學上與未來研究上參考。

    The aims of this theis i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metacognitive ability and creative behavior between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creative behavior between different metacognitive ability.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cognitive style, metacognitive ability and creative behavior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cognitive style and metacognitive ability to predict creative behavior.
      In this study, we survey 65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aipei City with “the Inventor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ve Style”, “the Inventor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acognitive Ability”, and “the Inventory of Creative behavior. All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in metacognitive ability and creative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2. Different metacognitive ability in creative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3. The correlations were existed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metacognitive ability and creative behavior. The correlation was existed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metacognitive ability.
    4. Cognitive style and metacognitive ability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creative behavior.
      We foun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provided as a reference for teaching and future research.

    目錄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認知風格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後設認知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創造行為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0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5 第一節 不同認知風格之國中生在後設認知與創造行為之差異分析 55 第二節 國中生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相關分析 60 第三節 認知風格與後設認知能力對創造行為之迴歸分析 64 第五章 討論 71 第一節 國中生不同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差異的探討 71 第二節 國中生在不同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相關的探討 75 第三節 認知風格與後設認知能力對創造行為預測之討論 7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預試量表 99 附錄二 認知風格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n=183) 103 附錄三 後設認知能力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n=183) 105 附錄四 創造行為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結果(n=183) 107 附錄五 正式量表 109 附錄六 同意書 113 表次 表2-1 認知風格的定義 8 表2-2 Rayner & Riding認知分類及描述 11 表3-1 預試抽樣人數及有效樣本人數分配 40 表3-2 正式量表樣本取樣情形 41 表3-3 認知風格量表預試題目分配 42 表3-4認知風格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n=183) 44 表3-5 認知風格量表之內部一致性 45 表3-6 後設認知能力量表預試題目分配 46 表3-7 後設認知能力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n=183) 47 表3-8 後設認知能力量表各分量表與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n=656) 49 表3-9 創造行為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n=183) 51 表3-10創造行為量表正式量表選題結果 52 表3-11創造行為量表各分量表與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n=656) 52 表4-1 不同認知風格國中生在「後設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分析 58 表4-2 不同認知風格之國中生在「創造行為」上的差異分析 59 表4-3 不同後設認知能力國中生在「創造行為」上的差異分析 60 表4-4 認知風格與後設認知能力各層面之相關分析摘要表(n=656) 63 表4-5 認知風格與創造行為各層面之相關分析摘要表(n=656) 64 表4-6 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各層面之相關分析摘要表(n=656) 65 表4-7 認知風格對創造行為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n=656) 68 表4-8認知風格各層面對「創造行為」各層面的共線性診斷摘要表 69 表4-9後設認知對創造行為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n=656) 71 表4-10後設認知能力各層面對「創造行為」各層面的共線性診斷摘要表 72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39

    一、中文部分
    王雅亮(2002)。非制式右腦科學教育教學模式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生物科技實驗室教學為例。科技博物,6(2),42~57。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石雯侃(2005)。影響文化創意產業從業員工創造力因素之研究-兼論與組織創新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臺南市。
    朱敬先(1997)。教育心裡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沈文馨(2008)。影響研發人員創新因素之研究—以台虹科技公司為研究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創造力I 理論、II 應用(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李宗倫(2004)。個人創造力歷程之研究-動機理論之整合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清韻(2003)。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溝通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吳心楷(1997)。科學學習相關的認知能力與認知風格之性別差異探討。科學教育,204,16-23。
    吳巧瑜(2005)。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米燕(2005)。以後設認知取向之創造思考教學促進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吳秀娟(2009)。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及其創造力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致潔(1994)。創造力、認知型態與研究績效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縣。
    吳裕益(1987)。認知能力與認知型態個別差異現象之探討。教育學刊,7,51-98。
    吳淑敏(1992)。創造性問題解決之心像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自我概念及認知風格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健志(2004)。高一學生創意行為特質與科學創造思考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士郁(2002)。父母創意教養方式、父母閱讀教養方式、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傅粹馨(1993)。認知式態測驗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0,41-52。
    林志哲(2005)。國小教師創意管教與學生行為表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明錚(1999)。認知型態對國小學生在資訊擷取能力、空間能力影響之探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幸台、張昇鵬、黃桂君、張英鵬、陳昭儀(民83)。創造思考教學目標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303-318。
    林重岑、黃德祥(2007)。認知風格理論在外語學習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63,77-86。
    林清山(1978)。成就動機、測試焦慮特質與情緒指標、測試焦慮狀態的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1,37-48。
    林清山、張景媛(民82)。國中生後設認知、動機信念與數學解題策略之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53-74。
    林偉人(1995)。國小學生場地獨立性及制握信念對數學科電腦輔助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267-295。
    林達森(2004a)。併用概念圖於國中學生合作學習歷程之研究。南華通識教育研究,2,39-67。
    林麗惠(2001)。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的認知風格、推理表現與問題解決表現之相關研究-以桃園平地國小學童為例。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6,224-268。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修訂初版)。臺北市:雙葉。
    柯志恩(2004a)。融合後設認知之創造教學方案在師資培育課程之應用。新竹師院學報,19,13-43。
    柯志恩(2004b)。後設認知導向之創造思考模式在教學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7(1),15-30。
    徐志文(2008)。教師教學效能與學校組織創新氣氛對創造力教學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靖雯(2008)。大學生人境適配度和創造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陳巧如(2009)。玩興與情緒智力對員工創新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李綢(1986)。國中學生認知能力與創造力的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9,85-104。
    陳李綢(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李綢(1999)。認知發展與輔導(第二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宏漳(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認知風格、學習動機、學業成就與科學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明琤(2006)。以線上新聞閱讀教學提升國中生閱讀理解及後設認知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晏萍(2005)。認知風格與網路學習認知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在職進修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淑美(1985)。國中學生的場地獨立性與性向、職業興趣及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8,149-168。
    陳密桃(1990)。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評估方法。教育文粹,20,196-209。
    陳密桃(1996)。我國臺灣地區國中學生批判思考的相關因素及其教學效果之分析研究。教育學刊,12,71-148。
    陳龍川(1988)。兒童皮亞傑式認知能力、場地獨立/依賴與自然科學運用圖形能力關係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2,109-170。
    陳龍安(2002)。創造力的開發的理念與實踐。「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郭家倫(2004)。團隊交融記憶系統之研究--以學生及企業人士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純嘉(2004)。組織內工作夥伴支持行為與員工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許斐涵(2009)。國小五年級學童的認知風格、後設認知、情緒智力與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梁仲容(1996)。國小學童注意力、認知風格、閱讀策略覺識與國語文閱讀成就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2,203-228。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五)。臺北市:文景書局。
    張世彗(2003)。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臺北市:張世彗。
    張昇鵬(1995)。資賦優異學生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昇鵬(2005)。資賦優異學生後設認知能力與批判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8,259-287。
    張雨霖(2008)。國中教師創造力信念、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對創造力教學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修訂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景媛(1988)。教學類型與學習類型適配性研究暨學生學習適應理論模式的驗證。教育心理學報,21,113-172。
    張景媛(1991)。大學生認知風格、動機與自我調整因素、後設認知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4,145-161。
    張景媛(1994)。國中生數學學習歷程統整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41-174。
    莊智偉(2007)。數學探究教學對高中數理資優生後設認知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彭文松(2005)。認知風格、學習風格與思考風格之區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曾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湯韻蓉(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的認知風格、情緒智力與與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馮斯琪(2008)。正、負向團隊情感氛圍交互作用對團隊創造力與人際反生產力行為的影響:團隊信任的干擾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于真(2009)。玩興與創新行為對工作績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玉君(2009)。高職資料處理科學生訊息處理能力與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詩雯(2005)。國一學生的玩興特質、對教師教學行為知覺與科學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廖靜玫、黃萬居(2002)。STS教學與認知風格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之研究。科徐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7,1-18。
    詹志禹、吳璧純等(譯)(2008)。教育心理學-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 Wendy M. Williams)。臺北市:禾楓書局。(原著出版年:2008)。
    楊世華(1993)。奧福(Orff)與高大宜(Kodaly)教學法於音樂行為與創造行為比較之研究:二個小團體之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宗仁(民86)。自閉症研究的新趨勢。特殊教育新知通訊,3,5,5-6。
    楊坤原(民85)。認知風格與科學學習成就的關係(一)。科學教育,194,2-12。
    楊坤原、鄭湧涇(1996)。高一學生認知風格、認知策略與遺傳學學習成就的關係。科學教育學刊,4,2,135-139。
    楊榮昌(2002)。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後設認知及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楊蕢芬(1987)。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葉瓊華、詹文宏(民89)。概念構圖、自問自答及畫重點策略對國小閱讀障礙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及後設認知能力教學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4,189-231。
    費聿明(2011)。創造力與認知風格在結構化數位知識之深度優先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歐雅萍(2002)。國小學童設計實驗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鄭昭明(民82):認知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鄭豪志(2008)。成人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及後設認知能力與其自我導向學習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蔣國英(譯)(2007)。創意心理學(原作者:Todd Lubart)。臺北市: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2003)
    劉永和(1976)。劉梅二氏修訂卡氏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市:開明書局。
    劉瓊慧(1999)。國中補校成人學生閱讀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英娟(2006)。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國中生動機信念與創新支持對創新行為和創意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戴文雄(1993)。認知型態與空間觀念對機械製圖態度轉變與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學報,4,171-207。
    鍾聖校(民79)。認知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魏麗敏(民84)。後設認知學習理論與策略。輔導通訊,38,66-75。
    羅芝芸(民88)。兒童認知風格、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蘇筱婷(2008)。國中生後設認知能力與個人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CO: Westview Press.
    Bloomberg, M. (1967). 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eld independence-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 Journal of Psychology, 67, 127-140.
    Borkowski, J. G., Estrada, M.T., Milstead, M.,& Hale, C.A.(1989). Genre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Relations between metacognition and strategic processing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2,57-70.
    Brown, A.L.(1987).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 .In F .E. Weinert,& R.H. Kluwe(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pp.65-116).Hillsdale,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ross, D. R., & Paris, S. G. (1988). Developmental and instructional analyses of children metacognition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80, 131-142.
    Csikzentmihalyi, M.(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 (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p313-33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hrman, M. E., Leaver, B. L.,& Oxford, R. L. (2003). A brief overview of indic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31, 313-330.
    Eugene, R. (1981). How creative are you? N.Y.: Academic Press.
    Feldhusen, J. F. (1995). Creativity: A knowledge base, 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s, 29(4), 255-268.
    Flavell, J. H. (1979).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er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06-911.
    Flavell, J. H. (1981). Cognitive monitoring. In W. P. Dickson. (Ed.),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pp.35-60).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Flavell, J. H. (1985). Cognitive development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lavell, J.H.(1987). 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 .In F. E. Weinert, & R. H.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Hillsdale,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Guilford, J. P., & Hoepfiner, R. (1971). The analysis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Horak, Virginia M. & Zweng, Marilyn J.(1978). The Effects of Inductive-Dedu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Field–Dependence–Independence Cognitive style Up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The 5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California, 2-21.
    James W. Keefe(1987).Learning style: Theory and Practic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Reston, Virginia.
    Kolb(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Myers, M., & Paris ,S.G.(1978).Children’s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bout reading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0, 680-690.
    Messick, S.(1976). Personality consistencies in Cognition and Creativity. In S. Messick(Eds.)Individuality in learn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4-33.
    Palladino, P., Paola, P., Masi, G., & Marcheschi, M. (1997). Impulsive-reflective cognitive style, metacognition, and emotion in adolescenc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4, 47-57.
    Phakiti, A. (2003) A closer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of cognitive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y use to EFL reading achievement test performance. Language Testing, 20: 26–56.
    Rahman, F., Jumani N.B., Satti M. G., & Malik, M.I. (2010). Do metacognitively aware teachers make any difference in students` metacog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2(6), 219-223.
    Rayner,K. & Riding, R.J.(1998).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styles: Understanding styl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and behavior. London: David Fulton , pp.19-36.
    Riding, R. J. & Cheema, I. (1991). Cognitive styles - An overview and integr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1, 193-215.
    Sternberg, R. J. (1985). Beyond IQ: 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43-75).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effinger, D. J. & Isaksen, S. G.(1992).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 introduction. Center for Creative Learning, Inc.
    Witkin, H.A. & Goodenough, D.R.(1981).Cognitive styles: Essence and origin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Yussen, S.R.(1985). The role of metacognition in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D. L. Forrest-Pressley, D. Mackinnon , & T.G. Waller(Eds.), Metacognition, cogni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s : Vo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p. 253-281). Orlando: Academic Press.

    網路資料:
    http://www.oecd.org/dataoecd/39/52/40554221.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