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香如
Hsiang-Ju,Chen
論文名稱: 多元文化主義實踐的考察:臺灣本土化潮流下客家運動之研究
A Study of Multiculturism : Hakka Movement under the Localization Movement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黃東益
Huang, Tong-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多元文化主義本土化運動客家運動原住民運動
英文關鍵詞: Multiculturalism, Localization Movement, Hakka Movement, Aborigines Move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6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研究多元文化主義概念在臺灣的實踐,一般來說,多元文化主義乃討論一個多族群社會裡,對不同文化群體的重視,以及如何維繫一個平等且互相尊重的和諧狀態;而本文透過完整回顧臺灣本土化運動的脈絡檢證統治者與民間社會如何回應多元族群社會的事實,以及如何落實多元文化政策之研究發現,在臺灣本土化浪潮中「客家運動」的經驗為臺灣多元文化主義的實踐立下了良好的典範,她促使整個臺灣社會面對不同文化群體差異、以及因差異反映在政治層面上所產生的不正義問題,進而迫使政府在政治承認上確認多元族群的社會型態,以及維持多元族群之差異與確保其平等之責任,清楚標示出多元文化主義作為國家民族統治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成為人民與國家之間的承諾,使臺灣社會更進一步朝多元文化之正常發展。

    The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multiculturism in Taiwan. Multiculturism refers to the civility that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demonstrate to each other the ways for maintaining harmony, equality, and mutual-respect in a multi-ethnic society. Through a complete review of the progress of the Localization Movement of Taiwan, this study documents how the decision makers and the public have responded to the reality of the multicultural society. Furthermore, as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s policies that embrace multiculturism,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experience of the Hakka Movement sets a positive example for the multicultural trends of the Localization Movement in Taiwan. The Hakka Movement has made the society face th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and the political injustices caused by such differences. This fact has forced the government to politically acknowledge the existence of this multi-ethnic society and to uphold its responsibilty to maintaining equality. It has become necessary to publicize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ism which is a promise between the citizens and the state, so that the society can progress and continue on the path of multiculturism.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2 第二節 文獻回顧………………………..……………………………………………8 第三節 研究架構、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33 第四節 論文結構重點說明…………………..…………………………………..…39 第二章 臺灣本土化運動與多元文化主義之反思 第一節 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演進與流變……………..………..……………………41 第二節 臺灣多元文化社會之形成…………………..…………………………..…65 第三節 多元文化主義下臺灣本土化運動之挑戰與困境..……………………..…81 第四節 小結……………………………………………....…………………………86 第三章 臺灣客家運動的發展與回顧 第一節 背景說明……………………………………..…………………….…….....87 第二節 影響客家族群的三種意識形態…………....…....…………………………92 第三節 臺灣客家運動的回顧…………………………....…………………………98 第四節 小結…………………………....………………………………………..…121 第四章 多元文化主義下客家運動的新啟發 第一節 客家運動困境檢討與展望…………………..……………………………127 第二節 客家與臺灣主體意識的對話……………………………………………..140 第三節 整合臺灣社會多元分歧之可行方向……………………………………..145 第四節 小結…………………………....………………………………………..…158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161 第二節 研究限制……………..…………………..……………..…………………166 第三節 研究發現……………..……………………………………………………167 圖1-1政治過程論分析架構..………..……..…………………………………...…....29 圖1-2社會運動發展階段..…………..……..………………………………….…......31 圖1-3研究架構圖…………………..……..………………..…………………….......37 表2-1臺灣原住民運動與臺灣客家運動內涵之比較…..………………………......79 表3-1臺灣客家及其使用腔調分佈概況…..……………………………………......88 表3-2國家體制對臺灣原住民運動與臺灣客家運動的回應……………………...128 參考文獻…………………..……..……………………………………………….….169

    壹、中文文獻

    丁光玲
    1995,《清代臺灣義民研究》,臺北:史哲。
    王甫昌
    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8(2):145-208。
    1999,〈社會運動〉,瞿海源、王振寰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頁510-36。
    1998,〈光復後臺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31):30-40。
    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頁53-100。
    王柏鴻譯,Berger el.著
    2005,《杭廷頓&伯格看全球化大趨勢》,臺北:時報。
    王俐容
    2004,〈多元文化主義在臺灣:衝突與挑戰〉,發表於「2004 臺灣社會學會年會暨『走過臺灣-世代、歷史、與社會』研討會」,臺灣社會學會主辦,新竹: 2004 年 12 月 4 -5 日。
    王振寰
    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臺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1989,〈臺灣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30。
    文建會
    2004,《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民生報
    1988,〈三臺客語節目昨獲結論-以省政內容為主 戲劇暫不考慮〉,《民生報》,11月3日,第10版,影劇新聞。
    民主進步黨
    1993,《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臺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田弘茂著,李晴輝、丁連財譯
    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及社會變遷》,臺北:時報文化。
    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向陽(林淇瀁)
    1994,〈打開意識形態地圖—回頭看戰後臺灣文學傳播的媒介運作〉,鄭明娳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頁73-105。
    江宜樺
    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臺北:臺大。
    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臺灣認同〉,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頁181-216。
    1998a,〈當前臺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9):163-229。
    1998b,《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
    江炳倫
    1979,《政治發展理論》,臺北:臺灣商務。
    江運貴著、徐漢斌譯
    1996,《臺灣與客家》,臺北:常民文化。
    朱浤源
    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
    自立晚報
    2001,〈一小時母語 只是放屁安狗心〉,《自立晚報》,3月26日,第6版。
    自由時報
    2001,〈母語教學時數減半 民間抗議〉,《自由時報》,2月15日,第11版。
    行政院客委會編
    2003,《客家電視對語言保存之影響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何明修
    2001,〈社會運動的制度化:以臺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93-1999)〉,發表於「組織、認同與運動者:臺灣社會運動研究」研討會,中研院社會所,臺北:2001年6月21日。
    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臺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乃德
    2005,〈回首來時路:威權遺產或民主資產〉,http://lifelonglearn.cpa.gov.tw/policy_detail.php?no=2472,2006/6/20閱讀。
    1997,〈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北:月旦,頁15-30。
    1995,〈國家認同與政治支持:民進黨的理解與誤解〉,http://www.wretch.cc/blog/dppgrassroot&article_id=3263081,2006/5/28閱讀。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頁27-52。
    吳介民
    2004,〈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社會想像〉,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臺北:桂冠,頁299-356。
    吳文星
    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1991,《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吳育典
    2006,〈公民社會再出發〉,《中國時報》,2006/03/19。
    吳濁流
    1988,《無花果》,臺北:前衛。
    吳叡人
    1997,〈民主化的弔詭與兩難?--對於臺灣民族主義的再思考〉,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北:月旦,頁31-48。
    宋國誠
    2003,〈這就是我們要的本土化嗎?〉,《新新聞》,(865):56-58。
    李 喬
    1993,〈臺灣「命運列車」的邊緣角色--兼談臺灣的客家族群〉,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臺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頁16-21。
    李永熾
    2006,〈中國意識、臺灣意識與歷史思惟〉,《當代》,(224):18-31。
    1993,〈客家人與臺灣政治〉,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臺灣客家人新 論》,臺北:臺原,頁22-25。
    李登輝
    2005,《新時代臺灣人》,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
    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
    1995,《經營大臺灣:李登輝總統談市政經營、省政經營與國家經營》,臺北:遠流。
    李朝陽
    2004,〈臺灣化、本土化、民主化〉,《新新聞》,(878):112。
    李勤岸
    1996,〈語言政策與臺灣獨立〉,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頁135-58。
    李筱峰
    2001,〈近百年臺灣民主運動概要〉,http://www.jimlee.idv.tw/art_01_17.htm,2006/4/14閱讀。
    1999,《臺灣史100件大事》(下),臺北:玉山社。
    1996,〈一百年來臺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275-302。
    1987,《臺灣民主運動40年》,臺北:自立報系文化。
    李國祁
    1996,〈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內地化的解釋〉,《歷史月刊》,(107):58–66。
    1978,〈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
    1975,〈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
    李廣均
    2001,〈有關戰後臺灣民族主義社會性格的幾點思考〉,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頁111-46。
    周婉窈
    1989,《日據時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文化。
    周錦宏、羅肇錦、陳運棟編
    2001,《2001苗栗客家文化月—第一屆臺灣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孟樊(陳俊榮)
    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文化。
    房學嘉
    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
    林火旺
    2000,〈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思〉,發表於「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師大公訓系主辦,臺北:2000年11月17-18日。
    林安梧
    2003,《臺灣解咒—克服「主奴意識」建立「公民社會」》,臺北:黎明文化。
    林亨彥
    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臺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崇熙
    2001,〈誰是客家人─作為一種意識型態的族群認同〉,發表於「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雲林科技大學主辦,雲林:2001年3月10-11日。
    林忠正、林鶴玲
    1993,〈臺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頁101-60。
    林佳龍
    2001,〈臺灣的民族主義政治—一個初步的考察〉,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頁3-20。
    2001,〈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頁217-66。
    林祐聖、葉欣怡譯,Ritzer, George著,
    2000,《社會的麥當勞化》,臺北:弘智。
    林啟驊
    2005,〈面對他者臺灣政治轉型後的主體想象〉,楊長鎮主編,《2005中華文化與臺灣本土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民進黨族群部,頁36-59。
    林國明、陳東升
    2004,〈公民投票與審議民主〉,發表於「公投民主在臺灣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臺灣智庫主辦,臺北:2004年2月6日。
    林詩偉
    2005,《集體認同的建構:當代臺灣客家論述的內容與脈絡分析(1987-2003)》,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耀德
    1994,〈小說迷宮中的政治迴路〉,鄭明娳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頁135-99。
    邱彥貴、吳中杰
    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邱榮舉
    2002,《學術論文寫作研究》,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4,〈論臺灣客家文化運動〉,戴興明、邱浩然主編,《客家文化論叢》,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頁31-42。
    邱榮舉、謝欣如
    2003,〈論臺灣客家人的社會與政治發展〉,潘立宏等著,《全球客家地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頁223-42。
    東華大學
    1998,〈原住民教育體系之發展:民族學院的規劃〉,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施正鋒
    2006,《臺灣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財團法人新新臺灣文化基金會。
    2004a,〈客家族群與國家—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財團法人新新臺灣文化基金會,頁89-107。
    2004b,〈臺灣客家族群與政治〉,發表於「臺灣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臺灣歷史學會主辦:臺北,2004年6月5-6日。
    2004c,〈從多元文化主義看客家電臺〉發表於「2004年客家電視臺研討會」,財團法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臺北,2004年10月12日。
    2003,《臺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
    2001,〈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發表於「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臺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主辦,臺北:2001年9月13-14。
    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
    1997,〈臺灣的族群政治〉,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頁73-108。
    施諭靜
    2004,〈此客非彼客?--文化知識建構的網絡行動〉,《文化研究月報》。
    洪泉湖
    1999,〈從多元文化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公民訓育學報》,(8):167-80。
    洪裕程
    2000,《運動:安身立命無以為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舜傑
    2003,〈認同的力量——政治力與非政治力的作用〉,發表於「臺灣國家認同研討會」,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主辦,臺北:2003年12月19日。
    范珍輝
    1998,《社會運動》,臺北:空大。
    范振乾
    2002a,《存在才有希望》,臺北:前衛。
    2002b,〈臺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從客家發聲運動說起〉,徐正光等著,《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186~254。
    苗廷威譯,Donatella della Porta&Mario Diani著
    2002,《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巨流。
    高格孚
    2004,〈臺灣近代文化發展中的記憶及認同─脫離歷史包袱、創造國民認同〉,臺灣北社主編,《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19-34。
    高義德
    1998,《中國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政大學政治所博士論文。
    徐火炎
    1998,〈多元主義與民主政治:被俘虜的政府與民眾〉,收錄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政治思想論文集》,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237-68。
    1996,〈臺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1991-1993年間的實證研究結果〉,《臺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85-127。
    徐正光
    1998,〈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頁30-33。
    1994,〈臺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381-99。
    1991,〈序—塑造臺灣社會新秩序〉,徐正光編《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 臺北:正中,頁4-9。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
    1988,《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徐永明
    2006,〈臺灣政黨體系的發展與前景〉,《當代》,(227):12-24。
    徐永明、陳鴻章
    2004,〈戰後國會改革與民主發展—一個外來國會的本土化與後果〉,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國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頁99-144。
    徐煥堂
    1994,〈廣播客語節目的現況與發展〉,《客家》,(49):27-34。
    徐博東
    2003,《大陸學者眼中的民進黨:民進黨研究》,臺北:海峽學術。
    徐智德
    2004,《從政治過程論的觀點探討臺灣客家運動》,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浦忠成(巴蘇亞‧博伊)
    2004,《[原]氣淋漓的文化論辯》,黎明文化。
    夏金英
    1994,《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禹九
    2003,〈馬告國家公園爭議的省思〉,《Taiwan News 總合週刊》,(102):70-71。
    倪炎元
    2005,《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韋伯。
    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臺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臺北:月旦。
    莊萬壽
    1996,《臺灣論》,臺北:玉山社。
    莊萬壽等著
    2004,《臺灣的文學》,臺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殷海光
    1988,《中國文化的展望》上、下冊,臺北:桂冠。
    馮朝霖,
    2000,〈生命尊嚴、人權教育與公民社會〉,《教育研究》,(71):16-20。
    郭為藩
    1988,〈文化政策的圖像〉演說,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四德
    1991,〈多元文化與美國歷史教育〉,《當代》,(66):36-47。
    張平吾
    1996,《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張茂桂
    2003,〈種族與族群關係〉,收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頁239-79。。
    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頁233-78。
    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張亞中
    2004,〈移民與基本權利:移民「政治參與權」的提出〉,《政治科學論叢》,(20):67-90。
    張建成、黃鴻文、譚光鼎
    1993,〈少數民族教育的理論與實際〉,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臺北:臺灣書店,頁187-224。
    張維安
    2006,〈客家運動與臺灣多元社會的發展〉,
    http://ms.npu.edu.tw/~tsyan/homework/950331.pdf,2006/6/20閱讀。
    張學謙
    2005,〈母語讀寫與母語的保存與發展〉,《東師語文學刊》,(13):105-28。
    2003,〈客家電視對語言保存之影響〉,行政院客委會編,《客家電視對語言保存之影響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頁4-17。
    張錦華
    1997,《公共領域、多元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
    張嘉尹
    2005,〈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憲政改革〉,發表於「第五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法律研究所籌備處主辦,臺北:2005年12月16-17日。
    張翰璧、廖經庭、戴正倫
    2004,〈從「義民信仰」的建構看客家族群認同的想像〉,發表於「族群關係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主辦,桃園:2004年5月1日。
    張鎮堃
    1995,〈為客家權益請願〉,《客家》,(56):14-16。
    梁榮茂
    1993,〈客家文化的危機與轉機〉,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臺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頁43-49。
    許世楷
    1991,《臺灣新憲法論》,臺北:前衛。
    陳 板
    2002,〈落地生根新故鄉—臺灣客家社區運動〉。
    2000,〈族群與地域:臺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中研院民族所,頁305-38。
    陳板、李允斐
    1991,〈日久他鄉是故鄉—臺灣客家建築初探〉,徐正光編《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臺北:正中,頁30-47。
    陳子浩
    2001,〈公民資格與多元文化主義在澳門的教育議題〉,梁成安主編,《澳門多元文化教育探討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81-192。
    陳支平
    1998,《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臺北:臺原。
    陳玉玲
    2000,《臺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臺北:博揚文化。
    陳其南
    1996,〈地方文化與區與發展〉,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編,《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88,《關鍵年代的臺灣》,臺北:允晨文化。
    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1975,《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時期與其結構》,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成
    2002,《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通
    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月旦。
    陳芳明
    2000,〈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臺灣文學史的一個詮釋〉,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頁41-60。
    1998,《殖民地臺灣》,臺北:麥田。
    陳春山
    2006,《下一個公民盛世:公共電視與未來社會的12場對話》,臺北:天下雜誌。
    陳美如
    1998,《臺灣語言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
    陳昭如
    1995,《歷史迷霧中的族群》,臺北:前衛。
    1994,《Call in!地下電臺—臺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臺北:日臻。
    陳昭瑛
    1998,《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
    1995,〈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 》,23(9):6-43。
    陳素秋
    2005,〈多元文化主義〉,洪泉湖等著《臺灣的多元文化》,臺北:五南圖書,頁3-15。
    陳清河
    2003,〈媒體主流價值與弱勢傳播接近權的對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客家電視對語言保存之影響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頁101-10。
    陳運棟
    2000,〈臺灣客家研究的考察〉,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臺北:中研院民族所,頁45-79。
    1998,〈客家研究的歷史課題〉,《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頁7-11。
    1991a,〈義民乎?不義之民乎?〉,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臺北:臺原,頁102-16。
    1991b,〈客家學研究導論〉,收於徐正光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臺北:正中,頁10-15。
    陳儀深
    2004,〈如何多元?何為一體?〉,臺灣北社主編,《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211-22。
    陳儀深等編撰
    2004,《臺灣的社會:從移民社會、多元文化到土地認同》,臺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彭 鑫
    2003,〈本土化應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價值反思之上〉,
    http://www.taiwannation.org.tw/republic/rep31-40/no34_08.htm,2006/6/20閱讀。
    1989,〈我們都是撰寫臺灣歷史的主角〉,《新潮流》,臺北:臺原,試刊號,頁46-48。
    彭文正
    2005,〈臺灣觀眾語言使用習慣與電視收視行為〉,臺灣北社主編,《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130-37。
    彭琳淞
    2004,〈黨外雜誌與臺灣民主運動〉,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國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頁693-782。
    彭瑞金
    1994,〈遞變中的臺灣客家社會與文學〉,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73-83。
    1993,〈當客家不再客家—當代客家運動的反省〉,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臺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頁67-70。
    彭懷恩
    2005,《臺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臺北:風雲論壇。
    2004,《當代社會學概論》,臺北:風雲論壇。
    2000,《臺灣政治發展的反思》,臺北:風雲論壇。
    曾金玉
    2000,《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
    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譚光鼎等編著,《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頁33-55。
    游啟亨
    2002,《臺灣現代史通覽》,臺南:人光。
    游勝冠
    1996,《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
    游盈隆
    1997,〈民主鞏固與臺灣憲政體制的選擇〉,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北:月旦,頁49-76。
    馮久玲
    2002,《文化是好生意》,臺北:臉譜。
    黃子堯等
    2003,《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灣客家運動史的研究與論述》,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黃永達
    2004,《臺灣客家讀本》,臺北:權威創意媒體。
    黃玉冠
    1996,〈戰後臺灣鄉土教育的發展〉,《蘭女學報》,(5):15-30。
    黃光國
    1987,〈臺灣結與中國結的社會心理分析〉,楊青矗編,《臺灣命運中國結》,高雄:敦理,頁123-133。
    黃昭堂
    1998,《臺灣那想那利斯文—Taiwan Nationalism》,臺北:前衛。
    黃宣範
    1996,〈近五十年臺灣語言政策的變遷〉,張炎憲、陳美容、黎光中主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財團法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1995,〈多元社會中的語言政策—臺灣各語言的前途〉,蕭新煌主編,《敬告中華民國》,臺北:日臻。
    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
    黃俊傑
    2000,《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1995,《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正中書局。
    楊 照
    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
    1991,《流離觀點》,臺北:自立晚報。
    楊長鎮,
    2006,〈從反抗的論述到重建的論述:以多元主義接納中華文化的在地化〉,發表於「臺灣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座談會」,臺灣國際研究學會主辦,臺北:2006年3月10日。
    2005,〈本土化論述與中華文化認同〉,楊長鎮主編,《2005中華文化與臺灣本土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民進黨族群部,頁242-58。
    1997,〈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頁17-35。
    1993a,〈80年代新興族群運動—客家運動〉,張炎憲、吳密察等著《建立臺灣的國民國家》,臺北:前衛,頁85-91。
    1993b,〈對「重建臺灣人性的多族群社會」之我見—並兼回顧一二二八環我母語大遊行〉,《客家》,(43):15-17。
    1991a,〈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徐正光編《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臺北:正中,頁184-197。
    1991b,〈羅香林的中華民族工程學〉,《客家雜誌》,(21):64-66。
    1989,〈臺灣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客家風雲》,15期:14-22。
    楊泰順
    2003,〈族群關係與國家建構〉,發表於「臺灣國家認同研討會」,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主辦,臺北:2003年12月19日。
    楊碧川
    1987,《簡明臺灣史》,高雄,第一。
    葉榮鍾
    1997,《小屋大車集》,臺中:中央書局。
    葛永光
    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臺北:正中。
    廖元豪
    2005,〈「我們的」法律,「她們的」命運—臺灣法律如何歧視外籍及大陸配偶〉,夏曉鵑主編,《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文化,頁:146-69。
    廖炳惠主編
    1995,《回顧現代文化想像》, 臺北:時報文化。
    熊同鑫、黃志偉
    2003,〈原住民母語教育的論述:多元文化思潮的反思〉,《原住民教育》,(30):55-76。
    管碧玲
    1994,《民族主義與臺灣政黨政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趙剛
    2004,〈新文化論述 不自覺的文化傲慢…〉,《聯合報》,5月13日,第A15版(民意論壇)。
    盧建榮
    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
    盧義輝
    200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臺北:黎明文化。
    劉幼琍
    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臺北:時英。
    劉阿榮
    2004,〈傳承與斷裂:臺灣族國認同的轉化〉,發表於「第八屆當前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通識中心與客家學院合辦,中壢:2004年5月20-21日。
    2003,〈期待一個傳承客家語言文化的優質媒體〉,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客家電視對語言保存之影響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頁142-45。
    劉還月
    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上冊)》,臺灣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2000,《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常民文化。
    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常民文化。
    1994,〈移植的經驗,獨立的信仰—臺灣客家信仰的特色與自主性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204-16。
    1991,〈臺灣的客家民俗〉,徐正光編《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臺北:正中,頁78-101。
    劉煥雲
    2003,〈全球化、民主化與本土化—臺灣客家文化發展之方向〉,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編,《第二屆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頁223-67。
    蔡英文
    1999,〈西歐民族主義起源的兩種解釋艾禮.坎度理(Elie Kedourie)與厄尼斯特.蓋爾勒(Ernest Gellner)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38卷5期:77-102。
    蔡篤堅
    2001,《媒體再現與當代臺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分析》,臺北:唐山。
    鄭力軒譯,荊子馨著
    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
    鄭凱培
    1991,〈多元文化真難〉,《當代》,(66):24-35。
    簡成熙
    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證〉,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五南,頁81-132 。
    簡炯仁
    1995,《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
    蕭阿勤
    1999,〈1980年代以來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臺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臺灣社會研究》,(3):1-51。
    蕭高彥
    1998,〈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多元主義》,頁487-509。
    蕭新煌
    1999,《新臺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臺北:月旦。
    1989,〈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頁21-48。
    蕭新煌、徐正光主編
    1995,《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
    蕭新煌、黃世明
    2000,〈臺灣地方社會與客家政治力:客家族群派系的類型、發展及限制〉,收入於徐正光主編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臺北:中研院民族所,頁143-77。
    蕭靜芳
    2004,〈多元文化興起背景、基本理念與教育目標〉,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教育社會學通訊》,(53):3-8。
    賴澤涵、劉阿榮
    2004,〈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施正鋒編,《人文社會》,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臺灣心會,頁51-81。
    戴宗立
    1994,〈一二二八還我母語運動之回顧〉,戴興明、邱浩然主編,《客家文化論叢》,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頁75-80。
    戴興明、邱浩然主編
    1994,《客家文化論叢》,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戴寶村、溫振華
    1998,《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臺北:北市文獻會。
    聯合報
    2003,〈國家考試考閩南語 客屬總會:欺負客家人〉,《聯合報》,9月14日,第A4版。
    1989,〈介紹中國各氏族與歷史人物-公視籌製兩大節目〉,《聯合報》,1月24日,第17版,綜藝新聞。
    龍應臺
    2003,〈五十年來家國──我看台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面對大海的時候》,臺北,時報文化。
    謝文華
    2003,《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碩士論文。
    謝世忠
    2004,《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臺灣原住民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987,〈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臺灣為例的初步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139-177。
    藍博洲
    1991,〈臺灣客家人的歷史戰歌〉,徐正光編《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臺北:正中,頁170-83。
    羅香林
    1950,《客家源流考》,於香港崇正總會30週年紀念特刊上發表。
    1992,《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
    羅師烈
    1999,〈臺灣地區客家博碩士論文述評(1966-1998)〉,《客家文化研究》,(2):117-37。
    羅曉南
    1997,《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臺北:生智文化。
    羅肇錦,
    1994,〈臺灣客家話的現況與走向〉,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1-19。
    1993,〈看不見的族群〉,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臺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頁31-36。
    1991,〈客家話的自保自救〉,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個的客家人》,臺北:臺原,頁148-57。
    蘇永明
    2000,〈垂直多元與水平多元的思考模式〉,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五南,頁133-179。
    蘇 蘅
    1993,〈語言(國/方)政策形態〉,鄭瑞成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臺北:澄社,頁217-78。
    蘇裕玲
    1994,《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臺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主編
    1997,《東征集》,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

    貳、英文文獻
    Appiah, K.A.
    1991, “Is the Post- in Postmodernism the Post- in Postcolonial? , ” in Critical Inquiry, (17) : 336-57.
    Calinescu, M.
    1977, Faces of Modernity,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 Manuel
    1997,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Eriksen, T. H.
    1993,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London: Pluto Press.
    Hechter, M.
    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The Cel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eller, A. and Ferenc Feher
    1988 ,The Postmodern Political Condi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ll, S.
    1997, “The Spectacle of the ‘other’”, in Hall, S.(ed.), Representation,
    London: Sage. pp.223-290.
    Jekins,C. J.
    1983,”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 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527-42.
    Kincheloe, J. L. and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Lerman, Authur J.
    1997, “National Elite and Local Politician in Taiwan,”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1(4):1406-1422.
    Linton, R.
    1943,“Nativistic Movements,”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5):230-40.
    McAdam,D.
    1982,Political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Black Isurgency 1930-1970. ,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laren, Peter.
    1994,”White terror and oppositional agency: towards a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In Davis Theo Goldberg (ed.),Multiculturalism: a critical reader ,Bosto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pp45-74.
    Taylor, Charles
    1992,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Cross-Purposes: The Liberal-Communitarian Debate," in Nancy L. Rosenblum(ed.), Liberalism and the Moral Life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59-82.
    Tikly,L.
    1999,”Postcolonialism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i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45(5-6):603-621.
    Wallace, Anthonr F.C.
    1956,“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 (58):264-81.

    參、參考網站
    一、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http://www.ncu.edu.tw/~ncu3008/
    二、 中國國民黨:http://www.kmt.org.tw/
    三、 民主進步黨:www.dpp.org.tw/
    四、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http://www.hakka.gov.tw
    五、 親民黨:http://www.pfp.org.tw/
    六、 新黨:http://www.np.org.tw/
    七、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http://www.hakkaworld.com.tw/twhapa/
    八、 臺灣團結聯盟:http://www.tsu.org.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