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友君
Hsiao,Yu-Chun
論文名稱: 大眾消費企業形象之識別設計創作與研究-以健康主義火鍋店為例
Design, Creation and Study on Enterprise Image identification for mass Consumption-the case of Health Hot Pot Restaurant
指導教授: 張柏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企業形象識別系統設計標誌
英文關鍵詞: Enterprise Image, Identification System Design, Sig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每家餐廳都有座位、服務、美食與宣傳,然而到底是什麼讓餐廳會產生差異?除了美味的餐點與親切的服務之外,獨特的企業形象絕對也是重要的一環,也就是顧客口中說不出的“感覺”一種抽象的將企業經營理念和企業精神文化的融合,透過餐廳裝潢、視覺、色彩、音樂、設計等等所傳達出來的統一視覺設計。運用傳播使大眾產生一致的認同感與價值觀,創造最佳經營環境的一種戰略、一種企業個性化印象與持續維持良好的企業形象,以便在眾多相似的商品中,得到大眾消費者較多的青睞,從而引起購買慾望。要如何在眾多競爭品牌中擲地有聲色並能引起共鳴,面臨當下不景氣的年代,如何能擦亮店名,重整企業形象,讓餐廳賺錢!本研究目探討大眾消費的意義、企業識別系統發展與構成、企業視覺識別內容要素、標誌商標之定義與設計流程、健康主義之定義與火鍋店的經營特色,再以個案研究以北澤壽喜燒之企業識別系統探討與評論分析、主題意象、表現媒材、技法及其圖像運用等風格,並擷取北澤壽喜燒企業識別系統之優點作為創作的依據,期望發展火鍋店之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以提供相關單位未來發展連鎖加盟店參考之用。

    Each restaurant contains seat, service, cuisine and promotion, however, what makes restaurant unique? Except delicious dishes and amiable service, unique enterprise image is absolutely indispensable,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a “feeling” that is beyond expression of customers. Integration between operation theology of enterprises and spiritual culture of enterprise in abstract manner will be delivered from the uniform visual design from decoration, visual sense, color, music and design. Through dissemination the public will generate a uniform cognition and sense of value.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mal strategy applied into operation environment, enterprise individualized image and good enterprises image maintained continuously will contribute to obtain more preferences from the mass consumers among numerous resembled commodities and thus stimulate purchase desires. Two questions appear here: How to flip the industry with big sound and form a sense of identify from numerous competitive brands in the face of current depression times and how to brighten enterprise name, reconstruct enterprise image and make it earn money! This study is aimed to discuss the meaning of mass consumptio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dentification system, content and element of enterprises visual identification, definition and design processes of mark and trademark as well as definition of health and specialties of hot spot restaurant. It also discusses, comments and analyzes subject image, presentation media material, technical skill and image application style in the case of Beize sukiyaki restaurant, and bases on the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s identification system in Beize sukiyaki restaurant hoping to develop a enterprise image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hot spot restaurant and provide relevant departments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chains stores in future .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5 第一節 創作研究背景與動機 15 第二節 創作研究目的 1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20 第四節 創作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21 一. 創作研究方法 22 二. 創作研究架構 25 三. 創作研究範圍與限制 2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29 第一節 大眾消費 29 一. 大眾與消費文化 29 二. 消費主義與大眾 32 第二節 企業識別系統 34 一. 企業識別系統的相關概說 38 二. 企業識別系統的發展與演變 40 三. 企業識別系統的歷史 41 四. 企業識別系統的特點分析 47 第三節 企業識別系統構成 51 一. 企業識別系統構成的意義 55 二. 企業視覺識別系統的重要性 56 三. 企業視覺識別設計的內容 58 四. 企業視覺識別的結構型態 59 第四節 標誌的定義 66 一. 標誌定義 66 二. 商標定義 70 三. 標誌設計分類的方法 74 四. 標誌設計流程 81 第五節 健康主義的意義 83 一. 健康主義的定義 83 二. 健康主義的理念與精神 85 一 健康原湯 85 二 食材有認證 85 三 自然野菜 85 第六節 火鍋店經營特色 88 一. 火鍋店的經營型態 88 二. 火鍋市場上的六種主流型態 92 三. 火鍋店分佈狀況與標誌分析 94 第參章 個案研究 110 第一節 選擇北澤壽喜燒的動機 110 第二節 北澤壽喜燒的概述 111 第三節 北澤壽喜燒企業識別系統的分析 112 第四節 北澤壽喜燒的行銷 117 折扣引爆卡的成功行銷 117 前進百貨打響名號 118 成功的媒體行銷策略 118 第五節 小 結 119 第肆章 設計創作 120 第一節 設計創作理念 120 第二節 設計階段發展 120 一、 第一階段設計發展 120 二、 第二階段設計發展 125 第三節 設計作品 130 一、 標誌設計-彩色稿 130 二、 標誌設計-黑白稿 131 三、 企業形象之識別系統­-色彩計畫 132 四、 企業形象之識別系統 – 形象識別組合(一) 133 五、 企業形象之識別系統 – 形象識別組合(一) 134 六、 企業形象之識別系統 – 形象識別組合(二) 135 七、 企業形象之識別系統 – 名片、店卡 136 八、 企業形象之識別系統 – 集點卡、貼紙 137 九、 企業形象之識別系統 – 旗幟組合 138 十、 企業形象之識別系統 – 招牌、店門口組合 139 十一、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DM 140 十二、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報紙廣告 141 十三、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明信片 142 十四、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預購單 143 十五、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兌食券 144 十六、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健康手冊(一) 145 十七、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健康手冊(二) 146 十八、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招待券 147 十九、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禮券 148 二十、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特定月份禮券 149 二十一、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菜單(一) 150 二十二、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 菜單(二)前言 151 二十三、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消費說明 152 二十四、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菜單(三) 153 二十五、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菜單(四) 154 二十六、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菜單(五) 155 二十七、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菜單(六) 156 二十八、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菜單(七) 157 二十九、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菜單(八) 158 三十、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菜單(九) 159 三十一、 企業形象之識別應用系統 –簡易菜單 16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 創作心得 1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2

    BOOKS, P. (2009). 美學企業力. 台北: 商周出版.
    Carter, D. E. (1985). Design Corporate Identity Programs for small corporations. . New York: Art Direction Book Company.
    Carter, D. E. (1996). How to improve your corporate identity. New York: Art Direction Book.
    Featherstone, M. (2000).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 譯林出版社.
    Hatch, M. J. S., M. (1997).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dentity & image, 31 (5/6)(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56-365.
    Jarmel, M. B. (2003). How corporate identity influences design. .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44 (4).
    Martineau, P. (1958). The Personality of the Retail Stor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s, 36(4), p.47-55.
    Melewar, T. C., & Saunders, J. (1999).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visual identity : standardization or localization?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0 (30), 583-598.
    Mills, C. W. (1992).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Thorstein VeblenC. Wright Mills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 Wright Mills., .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Mollerup, P. (1987). The Corporate Design Programme. . Copenhagen: Design Council. Denmark: Danish.
    Olins, W. (2005 ). WALLY OLINS.ON BRAND: Thames & Hudson.
    Sassoon, D. (1966). One Hundred Years of Socialism:The West European Lef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New York:The New Pess.
    Schoeder, J. E. (2006). Review essay: identity - trademarks, logotypes, & symbols. . Design Issues, 22, 86-88.
    Selame, S. E. a. J. (1975). Developing a Corporate Identify: Chain Store publishing Co.
    Slater, D. (1997).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中壢戶政事務所 (2010). from http://www.chungli.gov.tw/
    王受之 (2000). 《世界現代平面設計1800-1999》王受之設計叢書. 臺北: 藝術家.
    王桂沰 (2005). 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 台北: 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台塑企業網站 (2010). from http://www.fpg.com.tw/
    朱介英 (1994). 色彩設計計劃. 台北: 邯鄲出版社.
    朱炳樹、洪嘉永、林品章譯 (1998). 藝術設計的立體構成. 台北: 龍溪圖書.
    吳秋瓊 (2009). 餐廳好設計品牌好賺錢. 台北: 晨星出版社.
    李淙柏 (1986). 從印象的觀點甜企業識別的基礎-商標
    台中商專學報 第142期, p71-79.
    李新富 (2003). 企業形象與視覺識別設計整合之研究. 台北: 七月文化.
    李澄暲 (2006 ). 澳門品牌識別設計的策略. 澳門理工學報 第4期, p20-25.
    易索電子名片網 (2010.04.20). from http://www.esoo.org/
    松江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3). 商標年鑑. 台北: 松江出版.
    林依俐 (2008). 大學附設單位品牌識別設計策略規劃以臺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為例. Unpublished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
    林東海、張麗琦 (1994). 企業識別設計=Reputed Creative Identification Design. 台北: 新形象.
    林東海、張麗綺 (1993). 企業識別設計. 台北縣: 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林品章 (1994). 商業設計. 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林磐聳 (1988). 企業識別系統. 台北: 藝風堂出版社.
    林磐聳 (1989). 企業識別系統 CIS. 台北市: 藝風堂.
    林磐聳 (1993). 企業識別系統 (Vol. 11版). 台北: 藝風堂出版社.
    林磐聳 (1997). 臺灣cis的發展及案例賞析. 美育, p17-26.
    邱迺懿 (1995). 企業識別系統中標誌意象之造形特徵的探討. 交通大學, 台北.
    康是美網站 (2010). from http://www.cosmed.com.tw/
    張文智、衛萬里 (2005). 應用聯合分析法於商標設計之最佳化研究-以羅昇企業設計個案為例. 設計學報, 10(4), 55-67.
    張百清 (1993). 台灣CI 戰略. 台北: 耶魯國際文化.
    張百清 (2003). CIS 發展與國別模式. 台北: 巨流圖書.
    張家維 (2008). 企業識別體系中標誌的種類與複雜度對記憶度之影響.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台北市.
    張嘉芳 (2008). 建立標誌設計之形與義參照模組之初探. 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
    連森裕 (2004). 社區營造規劃之視覺形象設計研究--以竹南中港老街再造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郭姿杏 (2005). 臺灣大專院校校徽造形意象之研究.
    郭崑謨 (1992). 企業公共關係與企業形象之研究. 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孝銘 (1990). 企業識別設計與製作. 台南: 久洋出版.
    陳坤宏 (1996). 消費文化理論. 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
    陳俊宏、楊東民 (2000). 視覺傳達設計概論. 台北: 全華科技圖書.
    菲斯克, 约. ( 2001). 理解大众文化.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黃巧慧 (1994). 應用人工智慧方法於推導商標設計之隱喻規則-以日本商標例.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新竹.
    黃鈴池 (1996a). 標誌設計中表達行業特性之色彩與造形要素之探討. 交通大學.
    黃鈴池 (1996b). 標誌設計中表達行業特性之色彩與造型要素之探討.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未出版碩士論文, 新竹.
    黑貓宅急便網站 (2010). from http://www.t-cat.com.tw/
    楊國樞 (1993).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台北: 東華書局.
    鄒君富 (1993). 美術商標設計. 台北: 大坤書局.
    夢時代購物中心網站 (2010). from http://www.dream-mall.com.tw/
    劉祥亞 (2008). 一顆改變世界的蘋果:Apple的創意與行銷. 台北: 好優文化出版.
    劉精明譯 (2000).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中國: 譯林出版社.
    蔡美娟 (2006). 校徽視覺形象與學校屬性之關聯性探討 -以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為例. 中原大學.
    蔡輝昇 (1998). 中華電信導入CIS 效果之研究.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賴冠華 (2005). 企業形象的知識系絡初探-以臺灣(地區)博碩士論文網為例.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 台北.
    嚴月秀 (1993). 臺灣企業商標設計風格的比較與分析研究. 台灣科技大學.
    蘇文清 (2005). 符號學理論運用於標誌設計之"形"、"義"結構研究. 台北: 全華科技.
    廖哲夫(1995) CI企業識別面面觀 台北:藝風堂
    鄒光華(1985) CIS-創造企業形象的新觸媒 天下雜誌
    林英貴(1985) 企業識別系統之研究-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應用 政治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 台北
    加藤邦宏(1992) CI推進手冊 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吳佩真(1994)《企業形象管理-企業識別系統之應用》 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未出版
    王明嘉(1995) 從視覺迷思到視覺知識 藝術家,
    佐口七郎 (1991) 設計慨論 藝風堂出版社 台北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