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斐丹 |
---|---|
論文名稱: |
心靈對話─金文繪畫性的拓展 |
指導教授: | 羅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7 |
中文關鍵詞: | 對話 、金文 、老莊思想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60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青銅器上的文字,依照時間的先後順序,風格有所轉變。早期銅器上的金文大小不一,筆劃粗細不同,文字排列不整齊,字的大小大致由筆劃的多寡來決定,因此整篇文字在視覺上是富有如繪畫般多變效果的圖案與線條,它呈現了一種裝飾味極濃的肌理與質感。青銅器上的文字內容多為記載貴族的祭典、訓誥、征伐功績、賞賜策命、盟誓契約等與政治、宗教有關,所以在製作態度上,莊嚴與謹慎是必然的,也因此青銅器的紋飾所散發出來的是一種穩重的氣質。
中國文字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發展而來,故文字發展的早期階段,仍保有強烈的繪畫性,再加上商周時期裝飾藝術特別發達,某些金文的結構、造形與裝飾完全一致,有的把字當作紋樣來進行裝飾,有的直接以裝飾紋樣來代替某個字,所以,金文運用在繪畫上,其拓展的空間非常的大。
在古代優秀的山水畫中,總是能見到老子和莊子的精神世界。宗炳的「澄懷味象」,謝赫的「氣韻生動」和郭熙的「三遠」說,對後世畫家啟發與影響非常大。若追溯這些思想的源頭,都可上溯至老子及莊子。老子認為人心只有保持虛靜的狀態,才能觀照宇宙萬物的變化及其本原。莊子的思想是以精神生命為重,他將老子道體之精、神,化為人心靈的精神活動。老莊思想對於中國畫的影響表現在作畫態度、「遠」的意境的追求上非常明顯。
以金文的圖案性、莊重性,再結合老莊的精神世界,來拓展金文的「繪畫性」即成為本論文所欲探討研究的重點。
一、專書
1.陳瓊花。《藝術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
2.葉朗。《中國美學史》。初版一刷。台北:文津出版,1996。
3.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4.劉敦愿。《美術考古與古代文明》。台北:允晨出版,1994。
5.謝崇安。《商周藝術》。一版。四川:巴蜀出版社,1997。
6.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大陸: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年份不詳。
7.吳汝均。《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1998。
8.蔡明讚。《中國書法史新論》。台北:蕙風堂印行,1990。
9.席長安。《老子內外全解》。台北:輕舟出版,1995。
10.董小蕙。《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1993。
11.黃明堅。《莊子》。台北:立緒出版,1990。
12.胡遠濬。《莊子詮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13.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出版,1989。
14. 達達基茲(Tatarkiewicz,Wladyslaw,1886-1980)。《西洋古代美學(Historia estetyki,vol.1.)》。劉文潭譯,台北:聯經出版,1981。
15.凌嵩郎等編著。《藝術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8。
16.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北市美術館,1991。
17.袁德馨。《東西方藝術欣賞》。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9。
18.何懷碩。《創造的狂狷》。台北:立緒文化,1998。
19.何懷碩。《台灣美術全集》。台北:藝術家,1999。
20.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允晨文化,1990。
21.邱振中。《書法藝術與鑑賞》。台北:亞太圖書,1995。
22.陳滯冬。《中國書畫與文人意識》。東北:吉林教育出版,1992。
23.張懋鎔。《書畫與文人風尚》。台北:文津出版,1992。
24.高居翰作。王嘉驥譯。《山外山》。台北:石頭出版,1997。
25.何恭上。《現代繪畫叢談》。台北:藝術叢書,1972。
26.李薦宏、賴一輝著。《造形原理》。台北:大聖書局,1973。
27.鄭金川。《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遠流出版,1993。
28.岑家梧。《圖騰藝術史》。台北:駱駝出版,1987。
29.Wilhelm Worringer。魏雅婷譯。《抽象與移情》。台北:亞太圖書,
1992。
30.鄭明、包緯國編著。《現代中西書法觀念與技巧》。台北:教育出
版,1987。
31.顏娟英。《台灣美術評論全集》:何懷碩卷。台北:藝術家出版,1999。
32.Richard Verdi。《KLEE and Nature》。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 in 1985 by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二、期刊論文
33.〈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篇1:商周至秦漢書法。台北:錦繡出版,1989。
34.王初慶。〈字形的起源及其變遷〉。《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增修一版。台北:洪葉文化。
35.楊式昭。〈中國文字的藝術表現〉。《文字的行意象》。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36.《中國美術辭典》。二版二刷。台北:雄獅圖書,1993。
37.安旗。〈書法奇觀․吉金篇〉。《中國書法全集2․商周金文》。
38.陳瑞庚。〈書法史的刀筆因緣-甲骨金文篇〉。《第一屆金石書法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編印,1991。
39.貝塚茂樹。〈甲骨文與金文的書體〉。《書道全集》。第一卷。
40.周虎林。〈古金書藝探討〉。《第一屆金石書法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編印,1991。
41.林麗娥。〈春秋戰國文字裝飾性特徵及其盛行因素之探討〉。《出土文物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書道學會,1998。
42.谷谿。〈商周春秋戰國的書法藝術〉。《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篇1:《商周至秦漢書法》。台北:錦繡出版,1989。
43.朱仁夫。《中國古代書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2。
44.〈夏商周美術〉。《中國美術通史》。山東:山東教育出版,1987。
45.徐暢。〈商代璽印研究(上)〉。《印林雜誌》。
46.求真。〈鳥蟲篆印譜的雙璧〉。《印林雜誌》。
47.小川還樹。〈甲骨文與金文的書體〉。《書道全集》。第一卷。
48.Susanna Partsch。《KLEE》。2000 Benedikt Taschen Verlag Gmbh Hohenzollernring 53,D-50672koln
三、圖版
49.于大成編。《中國藝術大觀4》:書法。台北:新夏出版,1982。
50.通口隆康、圓城寺次郎編。《中國青銅器百選》。日本:寫真印刷,昭和五十九年。
51.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1988。
52.《中國書法選》1:甲古文‧金文。日本:二玄社,1999。
53.《中國書法選》2:石鼓文‧泰山刻石。日本:二玄社,1999。
54. 《中國書法選》5:禮器碑。日本:二玄社,1999。
55.《中國書法選》15:蘭亭序。日本:二玄社,1999。
56.《中國書法選》42:顏勤禮碑。日本:二玄社,1999。
57.《中國書法選》43:自敘帖。日本:二玄社,1999。
58.《中國玉器全集》1:原始社會。河北,河北美術出版,1999。
59.《中國玉器全集》4:秦漢—南北朝。河北,河北美術出版,1999。
60.《中國現代水墨大展》。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4。
61. (林巳奈夫)。殷商時代青銅器紋樣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覽二。日本:吉川弘文館,昭和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