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業登
Chou, Yeh-deng
論文名稱: 台東泰源盆地的區域變遷:族群空間關係與生計型態的解釋
The Regional Change of Taei-yuan Basin in Tai-tung
指導教授: 陳國章
Chen, Guo-Zhang
夏黎明
Hsia, Li-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畢業學年度: 8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台東泰源區域人文生態空間關係生計型態
英文關鍵詞: Tai-tung, Taei-yuan, region, human ecology, ethnic group, livelihoo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0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後山」,一具有濃厚漢族開拓意識之歷史與地理的時空名詞。故台灣東
    部向來被賦 以位處偏遠,化外邊陲,交通窒礙,族群複雜,地形阻隔而
    自成一隅的地理意義,以致使 開發晚近,成為族群新舞臺的歷史意義。
    而泰源盆地,一「後山」中偏遠的境地,拜區位 之賜使其開發之腳步遲
    至日治後期始展開。

    本區域的開發猶如一部族群的變遷史,本文乃將其變遷的過程視為一人文
    生態體 系的遞嬗,透過不同族群進入泰源盆地的歷史脈絡中,建構其生
    活領域之族群空間關係的 變遷,以及族群生計型態角色扮演之取向,來
    探究本研究區之區域變遷。亦即以族群聚落 分佈、耕作地範圍等地表水
    平空間變動,和族群生活領域、農作取向、人口成長趨勢之垂 直關係,
    來作為研究區的基本空間架構。再以生活方式之生計型態向度,即族群生
    計活動 內容、角色扮演來貫穿詮釋區域之變遷。

    繼史前人類消失於荒煙漫草間後,阿美人或遭受他族壓迫、或尋覓耕地、
    或追尋 獵物、或婚姻等因素來到嗄嘮吧灣(泰源)盆地,並與本地構成一
    微妙的平衡關係。但自日 人國家勢力介入之後,這一切開始了根本的變
    化,三個以企業經營為拓墾模式的會社,相 繼於其周遭出現,漢人移民
    並隨之進入盆地,為日後繼續開拓此地奠定基礎。此刻阿美人 必須面臨
    不同族群分割生活領域後的版圖重組,即阿美人在河谷平地集居,周圍山
    坡地則 成為會社地,漢人並依此而散居於山坡上,並因區位選擇之順序
    ,一如先前阿美人之拓展 步履,馬武窟溪東岸→西岸→馬武窟南溪,由
    北而南並成重北輕南之趨勢,而達到一族群 空間位序的平衡關係。至戰
    後移民期(1946~1971),漢人因社經背景之戰後移民潮、土改 副作用、
    八七水災、安置榮民等因素,在民國30年代(1940s)後半及40、50(1950s
    ~1960s) 年代,湧入大量的移民,而進入另一平衡的過程。此刻阿美人
    繼續固守其原先聚落並向其 他平坦谷地發展,而漢人則憑其積極主動、
    快速進略的拓展精神,以坡地為基點繼續在坡 地擴大發展並向平坦谷地
    尋求機會進入阿美人的最後根據地,走過時間的考驗,聚落呈現 混均狀
    態,各得其所地擁有他們認為最適合自己的位置,而出現目前均勢型、半
    圍型、 Amis型、混均型、純漢型五種典型族群混居型態。其間族群人
    口消長,民國46年(1957)阿 美人一改人口之優勢,為漢人所超越。而泰
    源盆地自無法置外於台灣整體社經結構轉變之 外,至戰後人口退滯
    期(1972~ ),民國61年(1972)人口開始外流,然外流情形則以漢人 為
    劇,阿美人則呈和緩,並拉近彼此之差距。就漢人、阿美人而言,人口的
    遞減外流也可 說是一種適應的方式~到都市討生活,投入非農就業市場
    。 日治時期泰源阿美人即是旱作燒墾
    與水田耕作為主並行的農業生計型態,此間或因水 稻生產力大、禁忌少
    、祭儀簡便、組織效率增進、頗具經濟利益以及官方獎勵等,促使其 逐
    漸取代小米之地位。此時阿美人樂天地在平坦地植水稻,漢人則在山坡種
    咖啡、雜作、 製糖甘蔗,或上山抽籐。而呈現一族群生計型態秩序各職
    所司的狀態。戰後,阿美人持續 先前的耕作角色,然水稻的地位愈趨重
    要。而不斷湧進的漢人,早期以一些應急作物和雜 作為主,如甘藷、花
    生、豆類。接著是市場取向濃厚的經濟作物之演替,如早期的香水茅、製
    糖甘蔗、樹薯、香蕉,及晚進扮演要角的柑桔柚類、梅、李等果樹。這些
    漢人在山坡上 積極從事之生計活動,不僅帶來利益,亦刺激部份阿美人
    學習,然而亦帶給山坡地的傷害,水源涵養衰退,造成山腳下的阿美人無
    水可耕,加以米價滑落 、農會鼓勵轉作,故
    阿美人乃轉向種植製糖甘蔗、飼料玉米與果樹,而有趨於與漢人相同 之
    生計取向。故族群投其所好地從事他們認為可以使生計無虞的活動,其過
    程就是不斷地 農作演替,試圖從中求得一動態的平衡。表面上適應後的
    平衡,實際上是經過價值判斷取 捨後的結果,一方面嘗試尋求外來事物
    所帶來的好處,一方面也設法繼續擁有原本的生計 型態以求穩定。漢人
    為了生存與適應,繼續接受新技術與農作,以求經濟效益保障生活; 而
    阿美人為了生存而適應的生計活動乃是改植適當農作,或向漢人學習新耕
    作技術與農作。 隨國家勢力挺進的人口、技術、資金、新觀念、方法
    等,幾乎涵蓋了人文生態體系的 四大變項~環境、技術、人群、組織,
    而不管漢人或阿美人,皆需從這些變項中取捨平衡 之因子。這些變項不
    僅根本地影響了原先的族群生計型態的關係秩序,以及生活領域重組 後
    的族群空間關係,而且亦影響當地脆弱的自然生態環境,進而改變族群的
    農作取向,而 尋求階段性的動態平衡。

    Abstract

    The recor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 is a
    changing history of ethnic groups that
    inhabit this region . The theme of the thesis is to
    treat a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 change of its human
    ecological system . In addition ,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developing aei-yuan (泰源)
    Basin enables us to delineate the changes of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among ethnic groups in this living sphere
    ,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livelihood
    ,and above all , the overall changing history of this
    region . In a sense , the groundwork of this thesis is
    to unfol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rogress
    of the horizontal elements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 the cultivated areas , etc. and the
    vertical elements including ethnic groups' living sphere
    , agricultural features , and the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growth . Furthermore , the approach of the ethnic groups'
    genre de vie , say , the contents of the livelihood and
    the role they play is applied to expli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
    Abstract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