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謦睿 Liu, Ching-Ruei |
---|---|
論文名稱: |
閱聽人對《琅琊榜》觀賞動機和使用與滿足程度之研究 A Study on Audiences' Motivation in Watching "Nirvana in Fire":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
指導教授: |
劉立行
Liu, Li-Hs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閱聽人 、人格特質 、使用與滿足 、琅琊榜 |
英文關鍵詞: | Audience, Viewing motivati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Nirvana in Fir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GAC.022.2018.F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與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台灣偶像劇不再是閱聽人觀看的唯一選擇。近年來,大陸劇在台灣快速竄紅,除了造成收視風潮外,更引起了「琅琊榜現象」。2015年《琅琊榜》開播一夕成為話題電視劇,引發閱聽人主動迴響與討論,也席捲全亞洲,包含美國、日、韓等地。因此,本研究試圖了解台灣閱聽人對《琅琊榜》觀賞動機和使用與滿足程度,並藉由人格特質作為分析,期望透過觀賞動機與使用滿足,觀察出一部成功的戲劇,是如何吸引閱聽人的觀賞與討論。
本研究以不同「人格特質」及「人口統計變項」探討閱聽人對《琅琊榜》觀賞動機和使用與滿足程度之關係。本研究透過網路問卷收集樣本,分析並驗證本研究之研究假設。研究結果證實: 1.不同人格特質對於琅琊榜的觀賞動機有顯著相關。2.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態與教育程度在觀賞動機具有顯著差異。3.觀賞動機與滿足程度具有顯著相關。上述的發現,不但可以瞭解閱聽人《琅琊榜》觀賞動機與滿足程度,也可以成為未來臺灣電視劇在角色刻畫、故事情節安排,及其它製作發展方向之參考依據。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television drama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aiwan. Not only have Chinese television dramas gone up in ratings, it has also caused a phenomenon called “Nirvana-in-Fire insanity” to rise. “Nirvana in Fire” aired in 2015 and became a huge hit, which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and generated much discussion about the show. It also became popular in Japan,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Therefor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aiwanese audiences’ personality traits, viewing motivations and after-watching satisfaction of “Nirvana in Fire,” and hopes that by gathering the audiences’ motives and gratifications, we can observe how a successful drama attracts people.
Through a web questionnaire, collected samples were analyzed and verified the hypothesis of this study.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1)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trait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viewing motivation of “Nirvana in Fire”; (2) differences in age, gender, marital status and education of audienc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viewing motivation of “Nirvana in Fire”; and (3) audiences’ viewing motivation and gratifications in “Nirvana in Fire”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 findings not onl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audience's motive and satisfaction, but als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Taiwanese TV dramas in character portrayal, story arrangement,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rections.
一、中文文獻
王修曉(2007)。研究方法概論。臺北:五南。
王棣鴻(2010)。社群網站使用與滿足之研究-以台灣 Facebook 使用者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古明泓(2004)。探討即時通訊之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滿足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吳羿嬌(2010)。連續劇觀賞者收視動機、收視行為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以民視夜市人生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忻雅蕾(2004)。電視媒體運動觀賞者觀賞動機、人格特質與情感反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李美枝(1985)。性別特質問卷的編製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3(1),23-27。
李雅雯(2005)。老人人格特質、寂寞感與休閒行為及電視收視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杜榮瑞(1976)。中國學生電影觀賞行為之研究:人口統計變數、人格變數、產品知覺因素與國外片觀賞次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周明怡(2007)。性別、世代與社會角色:女性閱聽人韓劇收視經驗差異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苗棣、趙長軍、李黎丹(譯)(2003)。理解電視 : 電視節目類型的概念與變遷。(原作者:D. McQueen)北京 : 華夏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5年)
夏庭庭(2015)。中國大陸網路小說的影視劇改編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論文系統。
孫榮光、李欣穎(2013)。從「賤人」到「健人」:臺灣《後宮甄嬛傳》現象的解讀。2013年中華傳播學會年年會發表之論文。臺灣,臺北。
晏曉東(2015)。電視劇《瑯琊榜》特色分析。世界新聞,11,120-121。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
高惠莉(2004)。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人格特質與職務選擇相關性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張智華(2012)。電視劇類型特點與產生原因。藝術百家,04,180-183。
張智華、李葉子(2015)。2014年中國電視劇熱點現象述評。民族藝術研究,01,20-24。
曹恆馨(2016)。《後宮甄嬛傳》小說人物形象研究。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許 墨 (2015)。瑯琊榜在台灣熱播原因分析。新聞研究導刊,22,62-64。
郭家平(2007)。台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郭魯萍(2007)。在台播映的日本偶像劇類型與閱聽人解讀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陳怡君(2004)。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年輕人對台灣偶像劇的觀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陳悅綾(2010)。消費者人格特質對真人實境節目觀賞動機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陳惠詩(2012)。閱聽人對動新聞的使用與滿足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陳寬裕、王正華(2011)。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曉春(2005)。電視類型研究。世界電影,02,36-41。
游恆山、李素卿(譯)(2000)。心理學(原作者:P. G. Zimbatdo , R. J. Gerrig)。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年)
游進忠(1996)。台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禨與滿足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馮文清(2006)。世新網路電台網友使用行為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原作者:D. Morley.)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2年)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
楊乃女(2009)。互卸、BBS與「鄉土劇」的流行:以《天下第一味》為例。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6,27-47。
楊起鳳(2015年11月19月)。眼看「琅琊榜」爆紅,台灣沒人會拍古裝。聯合新聞網。娛樂版。2017年5月1日,取自https://ck101.com/thread-3404605-1-1.html
楊起鳳(2015年12月9日)。6部大陸古裝戲能養活台灣。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482/1367194
萬家春(2000)。推展人格教育的學校經營—以認定同體為核心。新北市:佰楓圖書。
葉芬廷(2001)。教師專業虛擬社群之國小教師會員使用動機、行為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思摩特網(SCTNet)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詹欣茹(2014)。迷的觀光凝視:探討哈日族與日劇景點之想像與實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榮芳(2011)。大陸電視劇類型化發展。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取自中國知網。
趙培華(2000)。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劉艾蕾(2007)。蘋果日報讀者閱報動機與人格特質之研究。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劉懿驊(2005)。大學生與娛樂新聞節目:使用與滿足研究的延伸。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 電影、電視及廣播產業(2016)。臺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大陸市場分析(2012)。臺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蔡佳如(1999)。 從「區位理論」探討網路電子報對台灣新聞媒體產業之影響─由閱聽人資源角度分析之。國立臺灣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三民。
蔡順傑(2006)。漢聲廣播電台閱聽人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鄭昀(2014年6月10日)。陸劇來勢洶洶,台灣戲劇市場大洗盤。TAAA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2017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taaa.org.tw/cview.asp?cid=201469144165&dtype=rbvkhnhv
鄭貞銘、賴國洲、許佳正、鄧萬成(1989)。傳播媒介與社會(上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63-73。
鄭瑞成、曠湘霞(1983)。台灣地區成人收看電視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臺北:新聞局專題研究報告。
鄭瑞城、陳世敏(1982)。電視使用程度與使用動機之研究-以台北市18歲以上成人為例。臺北:行政院新聞局專題研究報告。
盧嵐蘭(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一個理論層面的探討。臺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妒嫉成癮現象。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賴威志(2012)。蘋果日報電子報與動新聞在使用與滿足之比較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龍美娟(2008)。恐怖電影觀賞者人格特質、觀賞動機與持續涉入對其觀賞行為之探討。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薛世杰(2001)。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韓培爾(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Q&A。臺北:風雲論壇。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羅世宏(2000)。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臺北:五南。
羅美玲(1998)。電子報讀者之動機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系統。
二、英文文獻
Allport, G. W. (1961) .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 Rinehart & Winston .
Ang, I. (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England: Methuen.
Bantz, C. R. (1982) .Explor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comparison of reported uses of television and reported uses of favorite program typ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3),452-479.
Barton, K. M. (2009). Reality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d diverging gratifications: the influence of content on gratifications obtained.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3(3), 460-476.
Bryant, J. & Zillman D. (2002). Media effec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2nd ed.). Mahawah, NJ: Lawrence Erlbaum,525-548.
Cattell, R. B. (1943). The Desxription of Personality: Basic Trait Resolved into Cluster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476-506.
Costa ,P. T., McCrae, R. R. (1986). Four Ways Five Factors Are Basic.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3, 653-665.
Costa, P. T. & McCrae, R. R.(1992).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c.
Day, D. V., & Silverman, S.B. (1989).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of Incremental validity. Personal Psychology, 42, 25-36.
Fiske, J. (1986). Televisin: Polysemy and Popular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3(4), 391-408.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Galton, F. (1884). Measurement of Character. Fortnightly Review, 36, 179-185.
Goldberg, L. R. (1990).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 Five Fact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1216-1229.
Guielford, J. 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McGraw Hill.
Katz, E. Gurevitch, H. & Hass, H. (1973). On the Use of the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 Th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 ,164-181.
Katz, E.,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 G. Blumler & E. Katz (Ed.),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CA: Sage.
McLeod, J.M. & Becker L. B. (1981).The Use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 In D. D. Nimmo and K. R. Sanders (1st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Beverly Hills, CA: Sage.
McQuail, D., Blumler, J., & Brown, J. (1972).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Harmondsworth,England: Penguin.
Morris, M. & Ogan, C. (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6(1), 39-50.
Pervin, L. A. & John, O. P. (1997). Personality : theory and research , (7th ed), New York,NY: John Wiley.
Pervin, L. A. (1993).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NY: John Wily & Sons.
Rosengren, K. E. (1974). Uses and gratifications:a paradigm outlined. In J. G. Blumler &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269-286.
Rubin, A. M. (2002). The uses-and-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of media effects. In J. Bryant & D. Zillman (Eds.), Media effec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525-548. Mahawah, NJ: Lawrence Erlbaum.
Ruggiero, T. E. (200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ro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1), 3-37.
Swanson, D. L. (1992). Understanding audiences: Continuing contributions of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oetics: Journal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Literature, the Media and the Arts, 21, 305-328.
Windahl, S. (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C. G.Wilhoit and H. deBo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2,174-185. Beverly Hills, C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