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玲瑛
Lingying Chang
論文名稱: 應用共現詞於多義句末助詞「吧」與「呢」的語義分析及教學語法
Applying Collocation Analysis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of the Mandarin Polysemic Final Particles BA and NE
指導教授: 鄭錦全
Cheng, Chin-Chu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多義句末助詞共現詞語料庫計量教學語法
英文關鍵詞: polysemic final particles, collocation, corpus, computation, pedagogical gramma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93下載:9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提出一個兼具質化分析與量化計算的方法,研究現代漢語句末助詞「吧」與「呢」。以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前期五百萬詞資料為文本,觀察句末「吧」與「呢」表達的情態意義或語用功能後提出假設:句末「吧」應區分為表說話者懷疑的「吧1」、表祈使的「吧2」與表說話者自述主觀意向的「吧3」;句末「呢」應區分為彰顯疑問的「呢1」、表事態不尋常而且值得注意的「呢2」與延續上文而針對主題提問的「呢3」。
    依上述假設將文本所有含句末「吧」或「呢」的小句分為「吧1、吧2、吧3、呢1、呢2、呢3」六個電子檔,輸入鄭錦全(2011)編寫的共現詞親疏計量程式,各以句末助詞為關鍵詞,分別計算小句內共現詞的親疏引得並排序得出「吧1、吧2、吧3、呢1、呢2、呢3」的高關聯共現詞。分析各組共現詞的內部語義句法關聯後發現:「吧1」的共現詞「大概、也許、或許、應該」等都與認知情態「表說話者懷疑」相關;「吧2」的共現詞有使役動詞「請、讓」及動作動詞等,與祈使句相關;「吧3」的共現詞則常組成「算了吧、好吧、(就)這樣吧」等構式表達說話者觀點或意向。三類句末「吧」共現詞的語義特徵各符合其句末助詞的假設定義。「呢1」的共現詞「為什麼、怎麼、什麼」等都與非是非疑問相關;「呢2」的共現詞「還、才、真」常用於陳述不尋常事態以引起注意;「呢3的共現詞「那、那麼、萬一」則用於標記主題提問。三類句末「呢」的共現詞也與其句末助詞的假設語義相合。句末「吧」與「呢」的多義假設因共現詞分析結果相符而得到支持。
    共現詞分析不僅支持句末「吧」與「呢」的多義假設,也可應用於句末助詞教學。除了提供具體的語義範疇與句法框架,用於建構句末助詞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以關鍵詞搭配共現詞檢索數位語言資源,也能供教師查詢教學實例或使學習者自修泛讀,體現「針對一詞,廣泛閱讀」的學習理念。

    This thesis analyzes two Mandarin final particles BA(吧)and NE(呢)with processe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using the 5-million-word corpus data of Academia Sinica Balanced Corpus of Modern Chinese. The research starts with a hypothesis that BA and NE are polysemic and both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variants in terms of modality or function. The three BA variants are the dubitative BA1, the imperative BA2, and the self-declaring BA3 while the three NE variants, the interrogative NE1, the highlighting NE2, and the comment-requesting NE3.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proof must be drawn from language facts. Hence, clauses attached by a BA or NE are retrieved from the corpus and grouped into six files which are run through a computer program compiled by Cheng (2011) to rank and list the collocates for each variant of BA or NE. With the semantic connections of the collocates analyzed and the concordance of senses between the collocates and the final particle variant observed, the hypothesis of BA and NE as polysemic particles can be supported.
    To apply the results of the collocation study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pedagogical grammar of the final particles BA and NE can use the collocat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so that each variant of BA and NE is properly learned as a separate final particle with specific modality or function. To achieve word-focused extensive reading in teaching or leaning final particle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can use the final particle as the keyword and its collocates as guidance when retrieving sentence examples from digital language resources.

    目錄 v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辭典上的分類與定義 4 一、句末「吧」的分類與定義 4 二、句末「呢」的分類與定義 7 第三節 語法書上的分類與定義 10 第四節 句末助詞「吧」與「呢」的傳統分析 14 一、句末「吧」的文獻 15 二、句末「呢」的文獻 18 第五節 應用語料庫語言學於漢語語言學 24 第六節 應用語言數位典藏於對外華語教學 26 第七節 共現詞與語義分析 29 第八節 句末助詞的搭配研究 31 第九節 小結 33 第二章 多義句末助詞「吧」共現詞分析 35 第一節 多義句末助詞「吧」的分類 36 一、「吧1」句子的分類原則 37 二、「吧2」句子的分類原則 39 三、「吧3」句子的分類原則 41 第二節 三類句末「吧」的共現詞親疏計量與分析 44 一、「吧1」的共現詞親疏計量與分析 46 二、「吧2」的共現詞親疏計量與分析 56 三、「吧3」的共現詞親疏計量與分析 61 第三節 小結 67 第三章 多義句末助詞「呢」共現詞分析 79 第一節 多義句末助詞「呢」的分類 80 一、「呢1」句子的分類原則 81 二、「呢2」句子的分類原則 82 三、「呢3」句子的分類原則 83 第二節 三類句末「呢」的共現詞親疏計量與分析 85 一、「呢1」的共現詞親疏計量與分析 86 二、「呢2」的共現詞親疏計量與分析 92 三、「呢3」的共現詞親疏計量與分析 115 第三節 小結 122 第四章 多義句末助詞的教學語法與策略 131 第一節 教學語法的相關理論與特性 131 一、教學語法的規範性 132 二、教學語法的任務面 133 三、教學語法的累進式教學 133 第二節 教學語法的架構與教學排序 134 第三節 句末助詞的教學語法 137 第四節 句末助詞「吧」的教學語法 144 一、「吧1」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 144 二、「吧2」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 148 三、「吧3」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 151 四、「吧1、吧2、吧3」的偏誤分析與對比 153 第五節 句末助詞「呢」的教學語法 155 一、「呢1」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 155 二、「呢2」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 159 三、「呢3」的教學語法與教學策略 162 四、「呢1、呢2、呢3」的偏誤分析與對比 165 第六節 小結 168 第五章 結論 173 參考文獻 181 參考網站 189 附錄一 191 附錄二 195

    太田辰夫(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
    王紅(2001)。語氣副詞“都”的語義、語用分析。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
    41-45。
    王蕊(2004)。“對於、關於、至於”的話題標記功能和篇章銜接功能。暨南
    大學華文學院學報,3,58-7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編)(2006)。現代漢語詞典。
    北京:商務印書館。
    江海燕(2006)。語氣詞「呢」負載疑問信息的聲學研究。首都師範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4,69-72。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子瑄(2005)。漢語副詞事件化的研究:以“都”為例。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軍華和李長華(2010)。“呢”字句的情態類型與語氣詞“呢”的情態意義考察。語言研究,30(3),93-98。
    沈家煊(2005)。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肖奚強(2007)。略論「的確」「實在」句法語用差距。語言研究,27(2),
    74-78。
    周士宏(2009)。“吧”的意義、功能再議。語言教學與研究,2,16-22。
    周娟(2005)。副詞“還是”的非類同用法試析。漢語學習,5,25-30。
    金立鑫(1996)。關于疑問句中的“呢”。語言教學與研究,4,43-49。
    武果(2007)。“才”字句和語氣詞“呢”。漢語研究與應用,5,216-237。
    武果(2009)。副詞“還”的主觀性用法。世界漢語教學,3,322-333。
    林欽惠(2003)。漢語句末助詞「啊」的教學語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邵敬敏(1989)。嘆詞疑問句語義層面分析。語文研究,2,18-25。
    邵敬敏(1996)。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2008)。關聯理論與漢語句末虛詞的語篇功能。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2-18。
    胡明揚(1988)。語氣助詞的語氣義意。漢語學習,6,4-7。
    胡明揚(1993)。陳述語調和疑問語調的“吧”字句,語文建設,5,32。
    胡曉萍和史金生(2007)。「連」類介詞的語法化。載於沈家煊、吳福祥和
    李宗江(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第三冊,頁65-85)。北京:商
    務印書館。
    范開泰和張小峰(2003)。獨白語體中呢問句和語氣詞呢的篇章分析。
    語言科學,2(2),29-36。
    洪嘉馡和黃居仁(2004,11月)。「聲」與「音」的近義辨析:詞義與概
    念的關係。論文發表於北京大學主辦之漢語詞彙語意研究的現狀與發展
    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
    徐晶凝(2003)。語氣助詞“吧”的情態解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4),143-148。
    孫錫信(1999)。近代漢語語氣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上的體現:多義性或抽象性,載於戴浩一、薛鳳生(主編),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1999)。實用視聽華語。臺北:正中書局。
    陳妹金(1995)。北京話疑問語氣詞的分布、功能及成因。中國語文,1,
    17-22。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社。
    郭姝慧(2004)。“使”字句的成句條件。語文研究,2,24-27。
    張小峰(2007)。言語交際中判斷性“吧”問句的話語功能。南京師大學報(社
    會科學版),4,153-157。
    張伯江(1996)。否定的強化。漢語學習,1,15-18。
    張伯江和方梅(2005)。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合肥:江西教育出版社。
    張旺熹和李慧敏(2009)。對話語境與副詞“可”的交互主觀性。語言教學與研
    究,2,1-8。
    張玲瑛(2009)。現代漢語句末助詞「嗎、啊、吧、呢」的教學語法。華語
    文教學研究,6(2),99-127。
    張莉萍(2005,7月)。淺談教學語法 ---從比較句談起。論文發表於世界
    漢語教學學會主辦之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北京。
    張誼生(1996)。現代漢語副詞「才」的句式與搭配。漢語學習,3,10-15。
    張誼生(2004)。現代漢語副詞探索。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誼生、鄒海清與楊斌(2005)。「總是」與「老是」的語用功能及選擇差
    異。語言科學,4(1),31-39。
    張誼生(2008)。「透頂」與「絕頂」的句法功能和搭配選擇。語文研究,
    4,6-13。
    張寶勝(2003)。副詞“還”的主觀性。語言科學,5,71-76。
    張寶勝(2007)。“還Xp呢”的歧義與主觀性。載於沈家煊、吳福祥和李宗
    江(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第三冊,頁319-334)。北京:商務
    印書館。
    陸儉明(1984)。關於現代漢語裡的疑問語氣詞。中國語文,27(4),340-349。
    陸儉明和馬真(2003)。現代漢語虛詞散論(修訂版)。北京:語文出版社。
    許敏淑(2010)。現代漢語「至於」與英文對應詞項與教學應用:兼論「不
    至於」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梁曉云(2004)。漢語語尾助詞「呢」之教學語法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曹逢甫(2000,12月)。華語虛字的研究與教學—以“呢”字為例。載於世界華語文教學學會舉辦之「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6-1,頁1-25)。臺北:世界華文出版社。
    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法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彭利貞和劉翼斌(2007)。論“應該”的兩種情態與體的同現限制。語言教學
    與研究,6,30-37。
    單韻鳴(2004)。副詞“真”和“很”的用法比較。漢語學習,6,68-70。
    楊玉玲(2006)。單個“這”和“那”篇章不對稱研究。世界漢語教學,4,33-41。
    楊玉玲(2007)。“這麼”和“那麼”篇章不對稱考察。語言文字應用,4,53-60。
    葉德明(主編)(2001)。遠東生活華語。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廖秋忠(1986)。現代漢語中的篇章連接成份。中國語文,6,13-27。
    齊春紅(2007)。語氣副詞與句末語氣助詞的共現規律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3),125-130。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齊滬揚和朱敏(2005)。現代漢語祈使句句末語氣詞選擇性研究。上海師範
    大學學報,34(2),62-69。
    齊滬揚(2006)。句子中語氣成份的同現和交替使用。中文自學指導,6,
    7-11。
    劉月華、潘文娛和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英林(1996)。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徵求意見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珣(主編)(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鄧守信(2005)。漢語語法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定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蔡美智(2002,4月)。由臺灣國語的語法特點看共同語、方言之互動。論文發表於臺灣語文學會主辦之第四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高雄。
    蔡美智(2010)。「同樣、相同」不「一樣」:表相似近義詞指稱功能辨析。
    華語 文教學研究,7(1),57-79。
    蔡建豐(2005)。針對英語母語者學習漢語疑問句的習得研究。雲南師範
    大學學 報,3(6),29-33。
    蔡建豐(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疑問句系統考察。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學報,1,30-36。
    蔡維天(2004)。談”只”與”連”的形式語義。中國語文,2,99-111。
    鄭定歐(2009)運用”詞-語法”的方法處理漢英雙語學習辭典多義動詞的
    翻譯。辭書研究,3,54-62。
    鄭錦全(1998a)。從計量理解語言認知。載於Benjamin K. Tsou, Tom B.Y.
    Lai, Samuel W.K. Chan, and William S-Y Wang(主編),漢語計量與計
    算研究(頁15-30)。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鄭錦全(1998b)。針對一詞廣泛閱讀:電腦輔助的詞語學習。華文世界,
    87,30-44。
    鄭錦全(2007)。語言數位典藏的內容與應用。知識饗宴,3,33-57。台北:
    中央研究院。
    鄭錦全(2011)。共現詞親疏計量。(電腦軟體)。
    衛乃興(2002)。語義韻研究的一般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34(4),300-307。
    盧英順(2007)。“吧”的語法意義再探。世界漢語教學,3,79-85。
    盧福波(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謝佳玲(2006a)。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
    1-25。
    謝佳玲(2006b)。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
    研究,21,45-63。
    羅曉英和邵敬敏(2006)。副詞“可”的語義分化及其語用解釋。暨南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板),2(2),102-107。
    Alleton, V. (1981). Final particles and expressions of modality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9(1), 91-114.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iq, Yung-O. (1988a). From objectivity to subjectivity: The text-building function of You in Chinese. Studies in Language, 12(1), 99-122.
    Biq, Yung-O. (1988b). From focus in proposition to focus in speech situation: Cai and Jiu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6(1), 72-108.
    Biq, Yung-O. (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discourse planes: polusemy or abstraction? in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James H-Y Tai and Frank F.S. Hsueh (eds.), 1-18. South Orange, NJ: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Chao, Yuan 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丁邦新(譯)(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Cheng, Chin-Chuan. (2002). Language Cognition and Vocabulary Learning.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guage Teaching/Fourth Pan Asia Conference, 54-62. Taipei, English Teachers Association.
    Cheng, Chin-Chuan. (2004). Word-Focused Extensive Reading with Guidance.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Thirtee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24-32.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Cheng Chin-Chuan, Chu-Ren Huang, Xiang-Yu Chen, Yu-Chun Huang, Joyce Ya-Chi Han, and Feng-Ju Lo. (2004). Extensive Reading with Guidance. 19th Pacific Asian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 Interactive Workshop on Language e-Learning. Tokyo, Dec. 10.
    Cinque, G. (1999). Adverbs and Functional Heads: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u, Chauncey. (2002). Relevance Theory, Discourse Marker and the Mandarin
    Utterance-Final Particle A/Ya,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7(1), 1-40.
    Hammerly, Hector. (1982). Synthesi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Blaine, WA: Second Language Publications.
    Huang, Shuanfan. (1999). The emergence of a grammatical category 'definite article' in spoke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1), 77-94.
    Lee-Wong, (1998). Chinese particles as mitigators: A study of Ba A/Ya and Ne. Pragmatics, 8(3), 387-404.
    Levinson, Stephen C. (1983).Pragmatic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Boya. (2006). Chinese final particles and the syntax of periphe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Leiden, Holland.
    Li, C. & Thompson, S. A.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u, Wen-Ying. (2005).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as attitude markers in Mandarin Chine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ba-Champaign, Urbana, IL.
    Lyons, John. (1995).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R. (1986, 2001).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ator, C. (1967). Hierarchy of difficulty. Unpublished classroom lec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ited from Jun Kuang Chen(陳俊光(2007).
    Rychly, Pavel. (2008). A Lexicographer-friendly association score. Proceedings
    of Recent Advances in Slavonic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6-9.
    Sinclair, John (ed.). (1990).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 London, UK: Collins.
    Sinclair, John. (1991).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clair, John. (2004). Trust the Text: Language, corpus and discourse. London,
    UK: Routledge.
    Tao, Hong Yin. (1996). Units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 Amsterdam,
    Netherlands/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Tsao, Feng-Fu. (1979).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 Taipei, Taiwan: Student Book Co. Ltd.
    Westney, Paul.(1994). 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in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Terence Odlin (ed.), 72-96.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u, Guo. (2005). The discourse function of the Chinese particle NE in
    statements.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40(1),
    47-82.
    Wu, Guo (2006). The Thematic Question: Non-interrogative form plus the particle NE. Yuyanxue Luncong (Linguistic Forum), 32, 63-80.
    Wu, Ruey-Jiuan R. (2003). Stance in talk.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Yao, Tao-Chung. (1997). Integrated Chinese. Boston, MA: Cheng & Tsui Company, In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