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婷 |
---|---|
論文名稱: |
從文化符碼觀點探究日本漫畫「深夜食堂」之飲食文化與文化認同 |
指導教授: | 黃靖惠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日本飲食文化 、符號學 、文化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Japanese dietetic culture, semiotics, cultural identity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46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6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漫畫「深夜食堂」所呈現的日本飲食文化,並進一步分析讀者對其之認同情形。針對上述目的,本研究依據符號學及敘事分析之理論主張,探討該漫畫中6篇故事的符號如圖像及其文字說明,以及劇情之敘事結構。此外,透過半結構訪談法,本研究分析台灣8位讀者對此漫畫所呈現的日本飲食文化之認同情形,包括認知、態度、行為三面向。研究發現如下:
(一)文本特質
1. 飲食符號與意涵:故事透過各種符號具,例如主題食物、餐具等圖像,以及食物名稱(如「豬排丼」)的諧音註解等文字,顯現特定的日本飲食文化。「冬至的南瓜」和「跨年蕎麥麵」此二故事即以標題文字點出日本飲食文化中傳統節慶的食物。
2. 劇情與敘事結構:6個故事均符合托鐸洛夫的敘事模式,主題食物是構成破壞與重回安定的元素。
(二)文化認同
1. 認知:受訪者們對文本的認知面向相當多元,包括食物的屬性(是否為道地日本料理、以及是否為私人重要日子或傳統節慶之用)以及各類的日本飲食符號。對於上述食物屬性的認知,曾至日本旅遊的受訪者較能理解;但所有受訪者們都能指出各種飲食符號,顯示文本能夠在認知層次引發不同背景讀者的多面向認同。
2. 態度:以溫馨有趣呈現飲食文化的文本特質,能夠獲得不同背景受訪者們的喜愛;與讀者個人經驗具有共通性的劇情,能夠引發讀者情緒的共鳴;未至日本旅遊者,則較易受到故事的呈現影響而形成對主題食物的喜好。
3. 行為:受訪者在觀看完「深夜食堂」之後,一致表示想要親身體驗品嘗文本裡出現過的食物,顯示相同的行為傾向。然而閱讀之後是否會進一步查閱多樣相關資訊、製作文本中的料理,受訪者之間則有所差異,反映了受訪者烹飪文化資本的不同。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Japanese dietetic culture presented by
the comic “Shinya Shokudo”, and to analyze its readers’ cultural identity. Regarding
the above purpos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igns, including pictures and their textual
descriptions, as well a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storylines presented by 6 stories in
the comic,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assertions of semiotics and narrative analysis. In
addition, through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s, this study analyzes 8 Taiwanese readers’
identification, including cogni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with the Japanese dietetic
culture presented by the comic. Research findings are:
1. Textual characteristics
(1) The dietetic sig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he stories portray certain Japanese
dietetic culture with various signifiers, including the pictures of themed food and
tableware as well as the textual descriptions of the homophonic meaning of certain
food’s names (i.e. “Katsu-don”). For instances, the two stories, “winter solstice
pumpkin” and “New Year's Eve soba”, highlight the food served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Japanese dietetic culture with the texts of the story titles.
(2) Storylines and narrative structures: 6 stories all echo the narrative pattern
established by T. Todorov. Each of the themed foods is the element for de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quilibrium.
2. Cultural identity
(1) Cognition: Interviewees recognize the texts from diverse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traits of those themed foods (whether they are purely local, and whether they
are used in personal important days 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as well as various
Japanese dietetic signs. Interviewees who have ever visited Japan can comprehend
the above traits, while all interviewees can pinpoint various dietetic signs,
showing that the texts can trigger multiple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identification
for read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2) Attitude: The texts presenting dietetic culture in a warm and humorous way can be
enjoyed by interviewee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storylines which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readers’ experience can cause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those who have never been to Japan are more likely to be influenced on their
fondness to the themed foods by story presentations.
(3) Behavior: After reading “Shinya Shokudo”, all interviewees are willing to taste
personally the themed foods, exhibiting the same behavioral tendency. However,
concerning whether to further look up various information related as well as to
cook the foods in texts, there exist variations among interviewees, reflecting
different culinary cultural capitals owned by interviewees.
一、中文部分
尹相崙(2010)。資訊圖像應用於台灣與日本飲食文化比較之研究創作。銘傳大
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服務網(2010)。日本動漫產業概述。取自:
http://cci.culture.tw/cci/cci/market_detail.php?sn=4298。
方孝謙(1996)。形象廣告「臺灣魚」的符號學分析:聚合、組合及其應用。新聞
學研究,52,149-165。
王志弘(2008)。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台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
餐飲店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 1-44。
王東(2010)。别跟我說你懂日本。江蘇:文藝。
古宜靈(2007)。文化產業發展的學習型市鎮現象。都市與計劃,34-2:75-94。
石毛直道(1995)。食文化入門。東京:講談社。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臺北:三民。
朱全斌(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關心本土傳媒發展的文化研究。臺
北:遠流。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主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智揚。
米穀機構(2013)。大米文化和歷史。取
自:http://www.komenet.jp/bunkatorekishi/index.html。
何慧雯(2002)。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仁
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據為觀察對
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天鐸、何慧雯(2002)。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州(Ⅱ)。臺北:遠流。
李世暉(2009)。媒體科技發展與文化仲介之研究:以日本動漫文化為例。國立
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冬琪(2011)。日本飲食文化的三大特點。取
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XlDEHt/record?r1=1。
李幼蒸(譯)(2001)。符號學原理、寫作的零度。(原作者: Barthes, R.) 。臺北:
時報出版。(原著出版年:1953)
李亦園(2000)。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理論圖像。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p. 1-16。
李亦園(2009)。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論基礎與研究課題。飲食文化綜論,P.9-25。
李依菁(2012)。台灣地區日文廣告與日本文化認同程度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
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
認同。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II),台北:遠流。
李泓泊(2003)。讀<長恨歌>-羅蘭.巴特五種文學符碼的方法運用。文學前
瞻第4 期,p.34-p.56。
李金徽(1999)。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男性形象:1919~196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緯(2006)。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
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未出版,臺南。
李思屈(2004)。文化產業概論(第二版)。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卓文倩(2005)。從國宴菜單看我國飲食文化的發展。中美加漢學研討會。
周秀蓉(2005)。不同世代對異國美食選擇偏好,生活型態輿消費行為之探討。
第十屆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p1-11。
周冠妏(2007)。品牌來源國效應、日本文化認同程度與廣告中呈現的國家印象
一致性對產品評估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淑卿(2000)。文化符碼。取自:教育大辭典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27/?index=10。
周慶華(2000)。中國符號學。臺北:揚智文化。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
岩手縣觀光協會(2010)。碗子蕎麥麵(一口麵)。取自:
http://www.japan-iwate.tw/noodle/wanko.html
林志展(2001)。漫畫、意識型態與樂趣:關於漫畫書與兒童讀者的研究。臺北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育薇(2013)。許丙丁之報刊漫畫研究—以《臺灣警察時報》、《三六九小報》
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州(2006)。香港武俠漫畫所透顯的中國性與後殖民狀況。中國文化大學史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逸叡(2002)。越界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哈日族」十五人的生活風格實例研
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綸(2013)。飲食影視 --- 台灣飲食文化之於視聽娛樂。取自:
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752.html。
林銘煌(2000)。產品造形中的符號與符碼。設計學報,5-2 p.73-82。
林靜旻(2011)。異國飲食文化與中介--以日式飲食文化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
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臥白雲(1980)。漫畫的藝術。台北:藝術圖書。
邵台新(1997)。中國文化史。臺灣:大中國圖書公司。
侯巧蕙(2011)。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久賢(2009)。餐旅課程發展與規劃。臺北:師大書苑。
徐佳馨(2001)。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輔仁大學大眾傳播
所碩士論文。
徐靜波(2008)。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友祥(譯)(2004)。S/Z(原作者: Barthes, R.)。苗栗: 桂冠圖書(原著出版年:
1970)
祝大鳴(2009)。雙面日本人。北京:中國畫報。
翁瑋麟(1988)。以明治維新時期為中心----看日本飲食生活之變遷。東吳大學日
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目房之介(2001)。日本漫畫為什麼有趣:表現和文法。北京:新星出版社。
袁建滔(1992)。新漫畫語言。台北縣:尖端。
高鴻文(2003)。台灣諺語文化符碼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之創作-以台灣生態保
育圖像內涵詮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博碩士論文。
張玉欣、楊秀萍(2011)。飲食文化概論。台北:揚智。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展鴻(2008)。飲食人類學。西方人文社科研究前沿報告叢書,北京:中國人
民大學出版社,頁240-254。
張約翰(2008)。日本男性科幻漫畫中的生化女戰士。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張雅琪(2001)。日本流行文化認同程度與日文廣告效果關係之探討。東華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毓吟(1995)。圖像符號傳播的語文式思考: 以符號學詮釋國劇臉譜為例。國
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學理論。臺北:黎明。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原作者: John,Fiske)。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許雅玲(2010)。日本料理產業創新策略之研究-以小春日本料理(大里店)為例。
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連雪雅(譯)(2012)。日本的餐桌。(原作者:石毛直道)。臺北:遠足文化。
郭良文(1997)。台灣網際網路興起之政治經濟學分析 : 一個全球化的發展觀
點。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集,P.113-140。
郭為藩(1975)。人格心理學理論大綱,臺北:正中書局。
陳乃菁(2003)。以敘事設計理論建構電視廣告影片之場景設計模式。國立雲林
科技大學空間設計所碩士論文。
陳心慧(譯)(2012)。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飲食史(原作者:宮崎正勝)。臺北:遠足
文化。
陳玉箴(2008)。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
灣菜」。臺灣史研究,第 15 卷第三期,頁 139-186。
陳仲偉(2002)。網際網路與動漫社群的再現-網際網路是否帶來動漫畫社群新
的可能性-。當代,181:34-59。
陳仲偉(2003)。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動漫畫產業為例。清華大
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仲偉(2006)。臺灣漫畫文化史:從文化史的角度看臺灣漫畫的興衰。臺北:
臺灣動漫畫推廣協會。
陳伯拯(2005)。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中原大學商業設計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君(2006)。公視「文學劇」:影像美學、文化符碼與性別建構。輔仁大學大
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玫霖(2002)。性別、政治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國立中山大
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昌(2009)。日本料理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珈琪(2012)。「小靈鹿大特務」—馬來西亞飲食文化之繪本創作研究。雲林科
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
陳美方(2011)。受日本流行文化影響之下臺灣人的消費行為。義守大學應用日
語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容(2002)。傳統圖像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應用之研究─以民俗文化活動海報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淑貞、蔡美賢(2009)。國際企業駐外人員雙文化認同之發展--一項探索性的
研究。多國籍管理評論,Vol. 3, No.1, PP. 85-103。
陳慧玲(2003)。特展教育活動的評析。博物館學季刊,17(1):103-120。
張恭銘(2005)。網路漫畫讀者使用與滿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碩士論文。
傅琪貽(2008)。1904-1905 年日露戦争と台湾。問題と研究,第37巻2号。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
8:5-42。
游韻馨(譯)(2014)。人氣餐廳主廚告訴你義大利料理の常識與奧祕 : 關於食
材、文化歷史、用餐禮儀與飲食習慣。(原作者:吉川敏明)。臺北:遠足文化。
黃旭志(2008)。檳檳有禮-台灣在地文化認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水墨創作組碩士論文。
黃俊傑(2000)。從古代儒家觀點論全人教育的涵義。文化生活,第3卷第3期。
黃靖嵐(2007)。「帝國」的浮現與逸出:日本漫畫產業於台灣的「全球在地化」
實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井一二三(2012)。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
臺北:大田。
楊汀(2013)。日本“和食”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亞太日報。取
自:http://www.apdnews.com/news/51751.html。
楊欣穎、陳菩貞(2000)。從日本偶像劇的風行看台灣青少年的文化認同。「2000
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台北:世新大學。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臺北市,亞太出版。
楊裕隆(2012)。符號理論與應用,科學發展,478。
經濟部網站(2013)。台灣面面觀:飲食。取
自:http://hirecruit.nat.gov.tw/chinese/html/taiwan_19.asp。
賈蕙萱(1999)。中日飲食文化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出版社。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臺北:三民書局。
趙榮光(2000)。中國飲食文化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栩彣(2008)。台灣孔廟之敘事分析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
論文。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
全球化研究。台大社會學刊28 期,頁189-228。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cultural
economy﹚、生活風格﹙lifestyles﹚與生活美學﹙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衛萬里(2011)。無形文化符碼於商品設計程序之應用-以臺灣閩南鬼神諺語為
例。設計學報,16-3。
鄭明萱(1997)。多向文本。臺北:揚智。
鄭致弘(2003)。敘事理論在廣告設計領域之應用與探討-以商業廣告影片為例。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所碩士論文。
鄭雅文、吳守從(2008)。民俗技藝活動參與對文化認同之影響。人文與社會學
報。2(3),119-150。
蕭湘文(2000)。閱讀同性戀漫畫與性認同之關聯性研究。民意研究季刊,212 期,
4 月,頁 89-111 。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臺北:五南。
蕭湘文、郭純婷(2010)。消費者對日本化廣告的品牌認知與情感之研究。文化
大學二十一世紀的廣告行銷策略與創意設計發展研討會論文。
顏心彤(2012)。環保紀錄片之跨文化符碼差異研究 -以「不願面對的真相」與
「正負二度C」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謝良宋(2011)。日本.東京的地理。臺北:致良。
謝國平(1985)。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
潘淑滿(2003)。質性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謝筑恩(2008)。流離的日本味—日本料理在臺灣的發生與變遷。世新大學社會
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懿慧(2013)。日本料理在台灣的品味分化與文化展演。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鍾東儒(2004)。東勢居民對產業文化認同之研究。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蘇文淑(譯)(2012)。圖解日本風俗【趣味易懂版】。(原作者:新谷尚紀)。臺北:
好讀。
蘇蘅(1994)。兒童收看日本卡通與消費消關產品的關聯分析。電視文化研究委
員會專案研究。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B. (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rev. ed. London: Verso Books.
Arnason, D. (1997). Saussure and the sign. [WWW document] URL
http://130.179.92.25/Arnason_DE/Saussure.html
AvieliNir. (2005). Vietnamese New Year Rice Cakes: Iconic Festive Dishes and
Contested National Identity.Ethnology. Vol. 44, 2: 167-187.
Barthes, R. (1972).Mythologies.Hill and Wang:New York.
Barthes, R. (1992).Incident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Berger, A.A.(1992).Popular Culture Genres (Theories and Texts). USA: San Francisco .
Bradley. H (1996). Fractured Identities: Changing Patterns of Inequal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handler, D. (1994).Semiotics for Beginners. [WWW document] URL
http://www.aber.ac.uk/~dgc/semiotic.html
Chandler, D. (2001). Semiotics: The basics. London: Routledge.
Conner,S.(1996).Postmodernist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 USA
Cwiertka , K (2006) Modern Japanese Cuisine: Food, Power and National Identity.
Friedman, J. (1994).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London: Sage.
Firat, A. F. (1995).Consumer Culture or Culture Consumed.in J. Costa & G.
Bamossy, eds., Marketing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Thousand Oaks, CA: Sage,
106-125.
Fiske (1995).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in Social Life: A Social Survival Perspective. Social Cognition: Vol. 13, No. 3, pp. 189-214.
Fan, Y. (2000).A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Cross Culture Management .7 (2):3-10.
Gollnick, D. M., & Chinn, P. C. (1998).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Gabaccia, Donna R. (1998). We are What We Eat: Ethnic Food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Gately, Iain.
Horn,M(1996).Comic strip violence1911-1956. Journalism Quarterly,46(2):358-362. Hall, Stuart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Paul du
Gay(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1-17.London:SagePublications.
Lynne Phillips(2006).Food and Globa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5:
37-57. Ritzer, George
Jonathan D. Culler(1986). Ferdinand de Saussure. US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cAllister,M.P.(1990).Cultural Argu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ain in the Comic
Book Industr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0(1),Winter,55-71.
MoyaKneafsey , and Cox, R. (2002) 'Food, gender and Irishness - how Irish women
in Coventry make home'. Irish Geography 35 (1), 6-15
Parsons, Talcott(1951).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 Free Press.
Phinney, J.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499–514.
Picard,R.(1989).Media Economics. Sage.
Raymond Williams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ev.
Ed.NewYork: Oxford UP, 1983, pp. 87-93 and 236-8.
Rapaille, C. (2006). The culture code.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Richard, Jenkins(1996).Social Identity. Routledge.
Schodt, Frederik L. (1986). Manga! Manga! The World of Japanese Comics. Tokyo: Kodansha.
Su, H. (1999). All things Japanese: Children's TV Viewing and Spending on
Imported Cultural Goods in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2):
60-78.
Shestakov, A.(2008).Cultural code concept in contemporary world .University of Bergen ;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Bergen, Norway.
Schroeder, J. (2009). The cultural codes of branding.Marketing Theory, 1(2),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