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子軒
Yen, Tzu-Hsuan
論文名稱: 袁江界畫研究─以通景屏為中心的討論
A Study on Yuan Jiang's Chieh-hua: Focusing on the Multipaneled Screen Paintings
指導教授: 王正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袁江界畫通景屏揚州園林畫仿宋山水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70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文試圖追尋袁江的通景屏山水樓閣圖畫,其風格傳統,以及更為重要,與江南園林文化的緊密連結。首先在界畫圖繪技法的運用上,繼承著晚明對王振鵬風格的理解,表現出精細描繪並透過模組堆疊重組的複雜造型,並隨其立面單元填以濃艷設色,營造其繁密而裝飾效果濃烈的建築圖像。同時將袁江的仿宋山水納入清初揚州仿郭熙的脈絡中理解,觀察其如何繼承當時揚州對郭熙的幾種詮釋,以構成其通景屏所慣用的幾種構圖形式。從中並企圖說明,揚州的仿宋畫風諸如對畫面動勢的追求,實為了因應大畫面構成的需要有關,而這樣的關係,與當時藝術市場對裝飾畫的需求、裝飾畫的實際運用及其中欲營造的視覺效果皆有著密切的關連。除了大畫面的構圖,畫家亦重視細部的單元場景,在大畫面架構與圖像的組合與運用下,分別詮釋了古代宮殿、蓬萊仙島、園林清居與桃源意象四種題材。從中可見袁江將江南園林與建築視覺文化的脈絡至於圖畫之中,其所悉心建構的細密圖像,並不僅僅只是作為高級家具的裝飾圖像而已,透過其中所表現的園林意象,正是明清對於烏有之園的視覺表現,其夢幻般的山水樓閣其實正反映著不朽園林的視覺想像。袁江的山水樓閣通景畫作,應可循著江南對理想園林的追尋,以及奢靡物品的消費文化之中加以理解。同時就畫屏的概念著手,確實可見圖像的意義,透過承載物品的相關使用情境而得以完整彰顯,或可作為明清時候,屏風畫與建築與園林文化交會的文化產物。

緒論…………………………………………………………………………………1 前人研究回顧與檢討………………………………………………………………6 第一章 袁江界畫風格……………………………………………………………..16 第一節 建築圖繪的模式化…………………………………………………….16 第二節 建築群的組成………………………………………………………….21 第三節 設色建築圖繪………………………………………………………….27 第二章 畫面組成與山水形式……………………………………………………..34 第一節 大畫面的經營………………………………………………………….34 第二節 袁江與清初揚州的仿宋山水畫風…………………………………….42 第三章 山水樓閣題材製作………………………………………………………..52 第一節 古代宮殿題材製作……………………………………………………52 第二節 蓬萊仙島圖繪製作……………………………………………………68 第三節 園林題材製作…………………………………………………………77 第四節 桃花源題材製作………………………………………………………93 第四章 袁江與通景屏繪畫傳統…………………………………………………..98 第一節 通景屏形制考………………………………………………….98 第二節 明清之際的通景屏…………………………………………….103 第三節 袁江通景屏與江南園林視覺文化…………………………….116 結論…………………………………………………………………………………131 參考書目……………………………………………………………………………134 圖版…………………………………………………………………………………139

王鈴雅,《勺園與米萬鍾文化形象的形塑:《勺園圖》相關研究》,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王毅,《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收入李
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東亞近代思想
與社會》,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頁127-186。
汪菊淵,《中國古典園林園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
卞孝萱,〈袁江《東園圖》考〉,《文物》,第11期(1973),頁70-
72。
朱江,《揚州園林品賞錄》,上海:上海文化出版,1984。
余輝,〈元代宮廷繪畫研究-兼考元廷佚名佳作〉,收入氏著,《畫史
解疑》,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頁269-335。
____,〈認知王振鵬、林一清及元代宮廷界畫〉,收入范景中、曹意強
編,《美術史與觀念史》,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頁53-92。
____,〈王振朋與《廣寒宮圖》軸考〉,收入上海博物館編,《千年遺
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6,頁620-628。
____,〈地志學研究與《閘口盤車圖卷》〉,收入上海博物館編,《千
年丹青:細讀中日藏唐宋元繪畫珍品》,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2010,頁123-130。
巫仁恕,〈明清江南市鎮志的園第書寫與文化建構〉,《九州學林》,
第5卷4期(2007),頁71-117。
巫鴻,〈紀念碑式城市─長安〉,收於氏著、李清泉、鄭岩等譯,《中
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9,頁185-245。
余珮瑾,《仇英有關園林繪畫的幾張作品》,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林莉娜,〈宮室樓閣之美─界畫中的古建築圖像(上)〉,《故宮文物月
刊》,第250期(2004),頁74-85。
____,〈宮室樓閣之美─界畫中的古建築圖像(中)〉,《故宮文物月
刊》,第251期(2004),頁68-85。
____,〈宮室樓閣之美─界畫中的古建築圖像(下)〉,《故宮文物月
刊》,第252期(2004),頁80-90。
林麗江,〈徽州版畫《環翠堂園景圖》之研究〉,收入區域與網絡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編輯委員會編,《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中國美
術史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
究所,2001,頁299-328。
李斗著、王軍評注,《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
李路珂,《營造法式彩畫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吳汶薇,〈臺北故宮藏兩幅《新豐圖》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吳慧敏,〈袁江袁耀界畫藝術初探〉,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所
碩士論文,2005。
徐澄琪,〈十八世紀畫史研究的論題及方法之檢討〉,收入《民國以來
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
學,1992。
______,〈新安方士庶:揚州繪畫的區域色彩〉,收入《區域與網絡─
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
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年。
_____,〈畫的建構:「揚州八怪」個案研究〉,收入《世變.形象.
流風:中國近代繪畫1796-1949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年。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不朽的林泉:古代中國園林繪畫》
(Garden Paintings in Old China),北京:三聯出版,
2012。
許文美,〈仙氣飄渺、長樂未央─明仇英《仙山樓閣》〉,《故宮文物
月刊》,第282期(2006),頁66-83。
______,〈析論仇英幾幅青綠設色作品的桃源意象〉,《故宮學術季
刊》,第30卷第2期(2012),頁205-56。
陳傳席,(論揚州鹽商和揚州畫派及其他〉,《九州學刊》,第5期
(1987),頁33-58。
陳韻如,〈「界畫」在宋元時期的轉折:以王振鵬的界畫為例〉,《國
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6期(2009年3月),頁
135-192。
陳爽,〈袁江、袁耀繪畫藝術研究—以界畫為主〉,嘉義:國立中正大
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莊素娥,〈李鱓的生平與畫風〉,《藝術學》,第3期(1989),頁49-
77。
______,《高鳳翰繪畫研究》,台北:《藝術家》,1996。
______,〈揚州八怪和揚州鹽商的關係〉,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
員會編,《揚州八怪書畫珍品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
館,1999,頁18-25。

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高昕丹譯,《長物志:早期現代中國的物
質文化與社會狀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6。
秦曉磊,〈清宮春曉:乾隆朝畫院中的《漢宮春曉圖》〉,《故宮學術
季刊》,第31卷2期(2013),頁37-100。
馬雅貞,〈晉商在揚州─從袁耀的幾件作品談起〉,《新史學》,第25
卷2期(2014),頁51-106。
張家驥,《中國造園史》,台北:博遠,1990。
張錯,〈吳門畫派與園林畫冊--沈周《東莊圖冊》與文徵明的《拙政園
圖冊》〉,《故宮文物月刊》,第327期(2010),頁74-85。
薛永年,《華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1984。
______,《揚州八怪與揚州商業》,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______,《揚州八怪考辨集》,蘇州:江蘇美術出版社,1992。
______,〈揚州八怪對正統藝術的疏離〉,《九州學刊》,第6卷1期
(1993),頁121-130。
______,〈從「我在人間」出發─論揚州八怪的藝術成就〉,《炎黃藝
術》,第60期(1994),頁65-72。
______,〈八怪與收藏家們─揚州八怪與鹽商富賈的互動〉,《炎黃藝
術》,第60期(1994),頁80-86。
郭俊綸,《清代園林圖錄》,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1993。
梅爾清(Tobie Meyer-Fong)著、朱修春譯,《清初揚州文化》
(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馮明珠主編,《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
集》,台北:遠流,2011。
童寯著,《江南園林志》,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1984。
傅熹年,〈中國古代的建築畫〉,《文物》,第3期(1998),頁75-
94。
______,《傅熹年書畫鑑定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
楊臣彬,〈袁江蓬萊仙島圖〉,《故宮博物院院刊》,第4期(1980),
頁35-41。
楊永源,〈盛清臺閣界畫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
所碩士論文,1987。
劉怡瑋,"Archive of Power: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Garden-Palace at Rehe",《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
刊》,第28期(2010),頁43-82。
聶崇正,《袁江與袁耀》,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謝柏柯(Jerome Silbergeld),〈一去百斜:複製、變化及中國界畫研
究中的若干基本問題〉,收入上海博物館編,《千年丹青:細
讀中日藏唐宋元繪畫珍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0,
頁131-150。
顧一平主編,《揚州名園記》,揚州:廣陵書社,2011。
Barnhart, Richard. Peach blossom spring : gardens and
flowers in Chinese paintings. New York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83.
Cahill, James, "Yuan Chiang and his school ", in Ars
Orientalis, vol. 5(1963) ,
pp.259-292.
___________, "Yuan Chiang and His School Part II,” in Ars
Orientalis, vol. 6 (1966),pp. 191-212.
Chung, Anita, Drawing Boundaries: Architectural Images in
ing China, 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Clunas, Craig, 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Glahn, Else,“Palaces and Paintings in Sung,” in Margaret
Medley, ed., Chinese Painting and the
Decorative Styl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76, pp.39-57.
Hardie, Alison.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s of Gardens in
16th-17th Century China.” In
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vol.67(2002-2003),pp.33-47.
Ho, Puay-peng, “Paradise on Earth: Architecture Depiction
in Pure Land Illustration of High Tang
Caves at Dunhuang,” in Oriental Art, vol.
41, no.3(Autumn 1995), pp.22-32.
Hsu, Ginger Cheng-Chi, A Bushel of Pearls: Painting for
Sale in Eighteenth-Century Yangchow,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Finnane, Antonia, Speaking of Yangzhou :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Karlsson, Kim, Luo Ping: The Life, Career, And Art Of An
18th-century Chinese Painter. New York:
Peter Lang Pub Inc, 2004.
Li Chu- tsing. “The Bamboo Painting of Chin Nung.”
Archives of Asian Art, no.27(1972-74),
pp.53-70.
___________. James Cahill, and Wai- kan Ho, eds. Artists
and Patrons: Some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Chinese Painting. Kansas City:
Nelson-Atkins Museun of Art, 1989.
Liu, Heping, “Painting and Commerce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 960 – 1126,” Ph. D. diss.,
Yale University, 1997.
__________, “The Water Mill and Northern Song Imperial
Patronage of Art, Commerce, and Science,"
The Art Bulletin, LXXXIV(2002), pp. 566-95.
Maeda, Robert, "Chieh- hua: Ruled-line Painting in
China", Ars Orientalis, vol. X(1975), pp.
123-41.
Murck, Alfreda, “Yuan Jiang: Image Maker,” in Ju-his Chou
and Claudia Brown, eds.,Chinese Painting
under the Qianlong Emperor: The Symposium
Papers in Two Volumes, Phoebus, no.2
(1991), pp.228-259.
Munakata, Kiyohiko, The Sacred Mountains in Chinese Ar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91.
Jimg, Feng, "Wonders of the Eastern Garden:A Study of
Architectural Accuracy and the Rule of
Axonometric Projection", in Orientations,
vol.33(2002) , pp.76-83.
Trousdale, William, “Architectural Landscapes Attributed
to Chao Po-Chu,” in Ars Orientalis,
vol. 4 (1961), pp. 285-313.
Weidner, Marsha, “Painting and Patronage at the Mongol
Court of China, 1260-1368,“ Ph. D.
diss., U.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