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汪易緯 Wang, Yi-Wei |
---|---|
論文名稱: |
實施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學生體育課知覺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mplementing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PE Classes |
指導教授: |
施登堯
Shy, Deng-Yau |
口試委員: |
施登堯
Shy, Deng-Yau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潘義祥 Pan, Yi-Hsiang |
口試日期: | 2024/12/2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運動科學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Sports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25 |
畢業學年度: | 11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7 |
中文關鍵詞: | 運動教育模式 、體育教學 、學生知覺 |
英文關鍵詞: | Sports Education Mode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udent Awareness |
研究方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50001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在實施運動教育模式後對體育課的知覺。儘管國內外已有少許相關文獻對運動教育模式的設計與實施有所助益,但知覺相關研究仍然相對稀少。方法:於臺中市某國中八年級班級實施12節的運動教育模式排球教學課程。利用立意取向方式挑選學生以半結構式訪談為主、輔以知覺檢核單、教學日誌等資料進行分析。結論:一、過往學生體育課經驗基於傳統運動技能直接的教學形式,缺乏競賽季的經驗、團隊合作與競爭狀態陌生,鮮少多重角色扮演的體驗,在季前對於運動教育模式的知覺是忽視情感和社會互動需求;二、團隊合作和教師角色的轉變是關鍵。在季中團隊活動使學生發展自信心和學習動機,而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增強了他們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使他們更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三、藉由運動教育模式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在季後學生逐漸重新認識到體育課的樂趣與價值。排球技術的掌握及運動認知方面也表現出明顯的改善;四、實施運動教育模式中運動教育模式中,教師克服挑戰所獲得的經驗與支援,實現課程設計、口語表達和班級經營上的成長。
Purpos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SEM). While limited literature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has contributed 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M, research on this topic remains relatively scarce. Methodology: A 12-session volleyball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was implemented in an eighth-grade class at a middle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Students were purposively selected for the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supplemented by perception checklists, teaching journal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analysis. Conclusions: 1. Students’ prior physical education experiences focused on traditional sports skill instruction, lacking competition seasons, teamwork, and role diversity.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overlooked emotional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2. Team collaboration and the teacher’s role shift were crucial. Team activities boosted students’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 while teachers became facilitators, increasing interest and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3.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allowed students to rediscover the joy and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volleyball skills and sports-related cognition. 4. Teachers overcame challenges during implementation, gaining experience in curriculum design, communication,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王文宜、陳毅芬、周麗卿(2015)。運動教育模式對排球技能學習成效及學習動機之影響。運動與健康研究,4(1),39-47。
干若佳(2018)。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小學童巧固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品心(2016)。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學生籃球學習效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王靖毓、徐偉庭、尚憶薇、潘敏(2024)。階段競賽法融入運動教育模式於國中體育課實施之成效。運動表現期刊,11(1),45-63。https://0-doi-org.opac.lib.ntnu.edu.tw/10.53106/240996512024031101004
包智淵(2012)。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校園健康減重計畫學童體適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江麗卿(2016)。運動教育模式融入體育課對高職生團隊凝聚力與動作技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呂天得 (1999)。運動教育模式在男女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排球教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吳秀雲(2012)。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中學生足球學習效果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博逸、林靜萍(2024)。大專體育教師對運動教育模式實施知覺之探討。臺大體育學報,(印製中),1-15。https://doi.org/10.6569/NTUJPE.202403_(46).0001
林介全(2015)。運動教育模式實施於國小五年級體育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品軒(2017)。行動反思學習策略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國小生飛盤課比賽表現及專注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桓慶(2020)。以圖畫分析國小學童運動教育模式排球課程之學習知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章榜(2007)。運動教育模式對提昇運動期望與價值信念之研究。體育學報,40(3), 115-127。
林靜萍(2009)。運動教育模式在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應用之行動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3(2),1-21。
周宏室(2002)。運動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興權(2012)。運動教育模式對個人與社會責任、比賽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洪乙瑄(2018)。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小學童桌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Carter Rita 著,洪蘭譯(2002)。大腦的秘密檔案。臺北市:格林。
翁國興(2006)。運動教育模式介入在國小五年級學生排球教學上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連婉珍、掌慶維(2013)。體育師資生對運動教育模式之知覺探討。休閒與社會研究, 8,1-18。
陳文亮 (2004)。運動教育模式在國小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佳宏(2009)。資訊多媒體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生排球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知輿(2014)。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生排球學習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陳政吉(2014)。運動教育模式學生教練角色扮演與小組互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昭宇(2004)。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技能學習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建志(2005)。運動教育模式結合教學科技的課程設計對國中生學習滿意度之影響--以籃球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頎棻(2023)。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大專體育課師生互動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NTNU202300595
陳穎志(2012)。運動教育模式小組同儕關係與籃球技能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穎志(2018)。以圖畫分析國小學童之學習知覺:以運動教育模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高俊傑(2019)。不同教學策略對籃球選修課程大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4(2),43-57。
高詠強(2020)。運動教育模式實施於體育課對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影響。交大體育學刊,16,1-12。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文怡 (2015)。理解式球類教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排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許秉光(2014)。運動教育模式三人制棒球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以馬來西亞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2013)。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2016)。教育部105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 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17782&ctNode=282&mp=11&idPath=21 4_224
黃至賢(2006)。運動教育模式對國小學童學習效果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黃秋芳(2004)。顛覆傳統體育課程-談運動教育模式之體育課程設計。學校體育,(82),117-120。https://0-doi-org.opac.lib.ntnu.edu.tw/10.29937/PES.200406.0018
黃清祥(2003)。國小學生在運動教育模式課程中團隊運作過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黃雪雲(2017)。運動教育模式融合 TGFU 遊戲概念對國小中年級學童排球發球技能與 ARCS 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耀霖(2019)。反思教學策略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生運動自我效能及籃球技能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黃瑞峰(2011)。運動教育模式對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打擊表現及運動涉入傾向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黃瑞峰、潘義祥、胡育霖(2011)。國小學童對運動教育模式實施知覺之探討。臺東大學體育學報,14,1-14。
黃嘉行(2012)。教學卡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動作技能及比賽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曾智豐(2003)。運動教育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69(1),14-20。
詹清霖(2012)。運動教育模式對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比賽表現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路君約(1987)。心理學。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廖啟明(2012)。運動教育模式對國小棒球社團學習效果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廖智倩、闕月清(2008)。中學師生對理解式球類教學實施知覺之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2(1),1-20。
劉燕霜(2018)。運動教育模式對無動機學童籃球技能與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潘義祥(2017)。責任模式與運動教育模式整合的雙模式課程之實踐經驗與情意行為效益。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2(2),35-53。
蔡貞雄(2003)。體育的理念。高雄:復文。
蔡耀霆(2019)。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樂樂足球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歐宗明(2014)。體育系統觀察工具建構流程之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9(1),23- 40。
蕭明芳(2009)。小組檔案評量運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運動教育模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明芳、林靜萍(2010)。小組檔案評量運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運動教育模式為例。臺灣運動教育學報,5(1),67-91。
謝乃文(2019)。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謝丙南(2011)。運動教育模式團隊互動問題及解決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鐘聖校(1993)。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Alexander, K., & Luckman, J. (2001). Australian Teachersí Perceptions and Use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7(3), 243-267.
Deenihan, J. T., & MacPhail, A. (2017).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in pre-service teachers’ delivery of sport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36(4), 477-484.
Gleitman, H., Gross, J. J., Reisberg, D (2010). Phycholog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Gano-Overway, L. A., Guivernau, M., Magyar, T. M., Waldron, J. J., & Ewing, M. E.
(2005). Achievement goal perspectives,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sportspersonship: Individual and team effect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6(2), 215-232.
Hastie, P. A., & Buchanan, A. M. (2000).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sport education: Prospects of a coali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1(1), 25-35.
Harvey, S., Pill, S., Hastie, P., & Wallhead, T. (2020).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successes, constraints, and possi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implementing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25(5), 555-566.
Hastie, P., Hu, A., Liu, H., & Zhou, S. (2020). Incorporating Sport Education within a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club in China. Curriculum Studies in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11(2), 129-144.
Lee, A. M. (1997). Contributions of research on student think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6, 262-277.
Pill, S. (2008). A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as an alternative for up-per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CHPER Australia Healthy Lifestyles Journal, 55(2- 3), 23-29.
Siedentop,D.(1994).Sporteducation:QualityPE t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s.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