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游惠音 Yu, Huei-Yin |
---|---|
論文名稱: |
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科學習成就表現、勝任目標取向及班級社會關係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Reciprocal Peer-Questio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Social Studies Achievement,Mastery Goal Orientation,and Class Social Relationship of Sixth grade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林清山
Lin, Ching-Sh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1996 |
畢業學年度: | 8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4 |
中文關鍵詞: | 同儕交互發問 、合作學習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 、社會科 、勝任目標 、人際關係 |
英文關鍵詞: | reciprocal peer-questio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STAD, social studies, mastery go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採用Slavin(1978)所發展出來的「學生小
組成就區分」 (STAD)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再加上King(1989)所提出的
「同儕交互發問策略」的教 學效果。全研究包含三個部份︰(1) 以教學
實驗的方法,探討「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 習」與「分組合作學習」兩種
教學方式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在社會科學習成就表現、勝 任目標取向以及
班級社會關係的影響。(2) 以量的統計方式,比較分別接受不同教學 方
式的實驗組學生在小組討論口語互動歷程方面的差異情形。(3) 採用質的
研究法, 分析比較接受不同教學方式的實驗組學生在口語互動歷程方面
的特徵。 研究對象是臺北市文山區實踐國民小學六年級三個班共
100名學生,採不等組前 後測設計。所得到的量化資料進行單變項共變
數分析,以考驗研究假設。並根據錄音 逐字稿進行原案分析,以進一步
了解兩組實驗組學生的口語互動歷程之特徵。 研究結果顯示:
一、「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教學方式不僅能提昇學生在社會科的學
習成就表 現,而且其效果顯著優於「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
二、教受實驗處理後,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組、分組合作學習組和控制
組學生 三組之間,在勝任目標取向動機方面,並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教學方式不僅能提昇學生的班級社會
關係,而且 其效果顯著優於「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 四、在
小組討論口語互動歷程方面,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組只有在「回應問題
的低層次精緻化」的表現方面,與分組合作學習組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從原案分析的結果發現,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組學生與分組合作學
習組學 生的小組討論方式呈現不同的特徵。 最後,研究者針對本
研究所使用的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與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方 式,在國小
社會科教學的應用上,提出幾點意見,並根據本研究所探討的內容、結果
與討論,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