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文政 |
---|---|
論文名稱: |
李玉傳奇的舞台搬演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4 |
中文關鍵詞: | 蘇州派 、李玉 、舞台搬演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3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從「舞台搬演」的角度切入,以「李玉傳奇的舞台搬演研究」為題,探抉明末清初「蘇州派」大將--李玉的傳奇劇作的搬演性,及後世劇作家及伶工藝人對其從事之改編、演出。
本文之撰寫採章節式綱目,茲分五章四部分如下:
第一、二章〈李玉傳奇文本的搬演性〉首先對李玉傳奇文本,就其題材運用、主題思想、情節佈局、人物塑形、戲劇語言、表演設計進行研究,可知李玉傳奇深受伶工藝人鍾愛,並能在舞台上流傳演出的內在原因。
第三章〈李玉傳奇馮夢龍改本研究:以《永團圓》、《人獸關》為主的探討〉馮夢龍除了是一位通俗文學家之外,亦是以沈璟為領袖的「吳江派」之一員。本章針對馮夢龍對李玉傳奇中的《永團圓》、《人獸關》之改編進行探討,可知在晚明戲曲理論家在傳奇演出崑腔化、通俗化的指導原則下,如何重構李玉傳奇的舞台演出情況。
第四章〈李玉傳奇「台本」的演出特色:以《清忠譜》、《眉山秀》、《太平錢》為主的探討〉以李玉傳奇在民間及宮廷的梨園演出本為研究對象,並以「文本」與「台本」以及「民間本」與「宮廷本」進行比較研究,期能從中建構出李玉傳奇在戲曲舞台上演出的真實面貌。
第五章〈李玉傳奇在當代舞台上的演繹:以崑劇折子戲為主〉企圖展現李玉傳奇在當代舞台演出的風采及意義,並上溯至清代乾隆時期,觀察崑劇藝人如何從舞台實踐的角度,運用折子戲的演出形式,對李玉的劇作進行加工及傳承。
第一、二章從文本中探討李玉傳奇中所蘊涵的「搬演性」,可知李玉身為民間職業劇作家,其劇本特別能照顧舞台所需,並配合時代、觀眾之所需,於戲曲搬演於舞台的各個要素皆能有所關注及創新。在題材運用上,能以多樣化及通俗化為選擇原則,並利用相關題材的熔鑄、結合,使情節推演更形曲折、人物形象益加豐滿,同時將重塑歷史情境,使觀眾為之深深震憾。李玉雖身份低微,但是在明清易代之際,卻能在劇作中展現其文人風骨,其劇作主題以傳統倫理道德為基本價值,並對國家社會的治亂根源,企圖從歷史中搜尋真相。朝代的改換與世情之澆薄,則讓他的劇作不時透顯出黍離之悲、出世之思。
李玉的劇作之所以深受民間藝人、觀眾歡迎,主要是因為其情節設計上頗具巧思,精煉清晰的情節結構、推陳出新的敘事程式、起伏跌宕的戲劇節奏為其特色。同時又能在舞台上以烘托、映襯的技巧展現人物的外在面貌與言語動作,運用通俗卻符合舞台需求的戲劇語言,結合豐富但細膩的舞台提示,使藝人能有展現表演藝術的空間。
李玉的傳奇不僅平民百姓為之著迷不已,甚至是王侯貴族、文人雅士也對之青眼有加。崑山腔水磨調的堀起以及戲劇理論的建構使明代文人改編劇本的風氣很盛。第三章以馮夢龍《墨憨齋定本傳奇》選取李玉的《永團圓》、《人獸關》所進行的改編工作進行研究,可知馮夢龍從情節結構、人物形象、戲劇語言、舞台表演著手改編,藉以實踐自己對於崑劇表演藝術「強調教化」、「情節新奇」、「便於當場」的理念。馮夢龍雖然注意到舞台演出的需求,可是其本身審美取向依舊偏於文人,故而對於傳奇體製的規範,以及情節的合理串連十分重視。在人物情感的細膩呈現著力頗深。雖然馮夢龍的改編並沒有真的在舞台上取出良好的演出成效,但是他對於李玉《永團圓》傳奇、《人獸關》傳奇的搬演藝術價值仍有良多的貢獻。特別是結合劇本中的批註來看他對於舞台演出的整體考量,可以提供現代人在改編這兩部劇作時一些不錯的思考方向。
第四章以李玉傳奇在梨園演出的「臺本」為研究對象,經由劇本的詳細比較、辨析,可知李玉的傳奇雖說是以舞台搬演為目的而編寫的,但是傳奇全本演出仍嫌繁重不便,故而伶工藝人為求演出便利,往往濃縮劇情,突出主線,並重新分配人物戲分、調整表演輕重。另外,梨園演出所從事的改編,也必須照顧到演出觀眾、演出場所及演出資源的不同,因此,在宮廷與在民間的演出就呈現出極為不同的風格。宮廷的戲劇演出限制較嚴格,且觀劇對象為皇親貴族,因此戲曲演出所透顯出來的思想主題必須經過轉化調整,例如李玉的《太平錢》,搬演的雖是為人熟知的八仙之一張果老的故事,但是其中出世隱遁情節所代表的價值為清皇朝所不取,故轉強調「度脫」一點,使「凡人修道成仙」變成「仙人下凡歷劫,功德圓滿回歸仙班」,並且配合神仙題材,結合皇家的演劇資源,使之變成一部豪華壯觀、華彩紛呈、耳目感官娛樂性強的戲曲演出。
此外,清代雅部崑劇在與花部戲曲競爭演出空間的歷程中,在缺乏新的傳奇劇本為後援的情形下,為求對抗花部戲曲通俗、革新且兼容並蓄的演藝特色,崑劇藝人們窮而變,變則通,改而以短小精緻的「折子戲」演出模式呈現於舞台之上,力求表演技藝全面發展,讓舊有的劇本能煥發新的面貌。這些精湛的表演藝術代代相傳,時至今日雖未能全面性的繼承,但傳統典型、藝術風範今人尚能摹擬一二。第五章以李玉傳奇中摘出的折子戲進行討論,觀察當代崑劇藝人在繼承「乾嘉傳統」、「姑蘇風範」的同時,不忘憑著個人條件,結合新時代的思想觀念,重新打造李玉劇作的「折子戲」演出,使之更符合現代劇場的審美取向,同時也讓李玉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被挖掘出新的價值,展現出新的風貌。
一、單篇論文
吳新雷:〈李玉生平、作品、交遊考〉,《江海學刊》1961年,第12期
馮沅君:〈怎樣看待《一捧雪》〉,《文學評論》,1964年5月
劉致中、馮沅君:〈關於《一捧雪》的題材〉《文學評論》3卷,1965年
吳新雷:〈試論李玉的代表作《清忠譜》〉,《文學遺產》1982年,第4期
吳新雷:〈論蘇州派戲劇家李玉〉,《文學遺產》1982年4卷
歐陽代發 :〈李玉生卒年考辨〉,《文學遺產》,1982,第1期
魯虹:〈一傳詞壇標赤幟--《清忠譜》賞析〉《戲曲研究》,1984年8月,第2期
耿百鳴:〈論蘇州派戲劇的婦女觀和愛情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5期
王毅:〈《清忠譜》南京圖書館藏本與傅惜華藏本的比較〉《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複印報刊),1985年22期
歐陽代發:〈論《一捧雪》傳奇的藝術成就〉《湖北大學學報》總48期,1987年3月
王毅:〈論《清忠譜》〉《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6期
劉致中:〈《一捧雪》本事新證〉,《戲劇藝術》,1988年第2期
嚴迪昌:〈「市隱」心態與吳中明清文化世族〉《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1期。
段美華:〈李玉和他的《清忠譜》〉《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92年3月
王世聲:〈清忠譜再現歷史的藝術經驗〉《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1998年1月
陳大康:〈論元明中篇傳奇小說〉《文學遺產》1998年第3期。
巫仁恕:〈明清之際江南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心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1期,1999年6月
程宗駿:〈明申相府戲廳、戲班與李玉出身初探〉,《中華戲曲》1999年
胡蓮玉:〈從明悟禪師趕五戒對五戒禪師私紅蓮的改寫論馮夢龍的藝術成就〉《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1年3月
劉致中:〈《千忠錄》作者考〉《文學遺產》,2003年4期
周國鵑:〈試論李玉「一人永占」的藝術特色〉《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1月
鄒華:〈李玉悲劇創作的美學特徵〉《文藝研究》,2004年5期
鄒瑩:〈李玉《清忠譜》的悲劇意蘊〉《語文學刊》,2004年6期
伏滌修:〈論李漁與李玉的職業戲曲作家與專門戲曲作家之別〉《中國戲曲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04年8月
黃思超:〈從原作到改編--李玉和上崑《占花魁》的比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4年3月
蘭香梅:〈論蘇州派的新奇之點〉《重慶師範大學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2期
胡健生:〈試探古典戲曲中的「戲中戲」藝術〉《中國戲劇》,2005年6期
劉麗文、李瑞霞:〈《千忠戮》對傳統歷史觀的突破〉《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5期,
范紅娟:〈市井風貌和文人趣味--李玉和馮夢龍的對話之一〉《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2006年1月
林鶴宜:〈清初傳奇賓白的寫實化趨向〉,台灣戲曲學院:《戲曲學報》第1期(創刊號),2007年6月,
陳芳:〈試論崑劇表演的「乾、嘉傳統」〉,台灣戲曲學院:《戲曲學報》第1期(創刊號),2007年6月,
曾永義:〈論說折子戲〉,台灣戲曲學院:《戲曲學報》第1期(創刊號),2007年6月,
陳芳:〈傳神不傳形--以《寫真》、《拾叫》為例論崑劇表演的傳承〉,香港城市大學《九州學林》,2008春季號,6卷1期
陳芳:〈崑劇傳統在當代的意義:以《牡丹亭》「重構本」為例的探討〉,發表於世新大學第二屆「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韻文學的研究與欣賞」,2009年5月8-9日
二、工具書
朱建明編《申報崑劇資料選編》(上海:上海文化系統史志編輯委員會,1992)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余漢東:《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
吳新雷:《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洪惟助主編:《崑曲研究資料索引》(台北:國家出版,2002)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傳藝中心,2002)
三、劇本、曲譜、身段譜
《太平錢》 清初大內用紅黃綠黑四色墨精鈔本(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
《奇福記》 清初大內用紅黃綠黑四色墨精鈔本(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
馮夢龍:《馮夢龍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徐凌雲演述,管際安、陸兼之記錄整理:《崑劇表演一得》(蘇州大學出版社,1993)
湯顯祖原著,徐朔方、楊笑梅校注:《牡丹亭》(台北:里仁出版社,1995)
《振飛曲譜》上下冊 上海崑劇團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綏中吳氏藏抄本稿本戲曲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李玉著,陳古虞、陳多、馬聖賢點校:《李玉戲曲集》上中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錢德蒼編選,汪協如點校:《綴白裘》一至六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四、專書論著
呂天成:《曲品》,收錄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初版社,1959)
祁彪佳:《遠山堂曲品》,收錄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初版社,1959)
焦 循:《劇說》,收錄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初版社,1959)
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
蘇 寧:《李玉和清忠譜》(北京:新華書局,1980)
王安祈:《李玄玉劇曲十三種研究》(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曾永義:《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
顏長珂、周傳家:《李玉評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李昱雨:《李玄玉占花魁研究》(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張 敬:《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6)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台北:木鐸出版社,1986)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86)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學生書局,1986)
顧篤璜著:《崑劇史補論》(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韓幼德:《戲曲美學論集》(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88)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詩學箋註》(台北:中華書局,1989)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9)
歐陽代發校注、李玉著:《一捧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李曉:《比較研究:古劇結構原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蔡毅:《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匯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
王安祈:《明代戲曲五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曲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1991)
洪楩編,王一工標校:《清平山堂話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93)
呂榮華:《中國古典喜劇藝術初探》(台北:學海出版社,1993)
康保成:《蘇州劇派研究》(廣州市:花城出版社,1993)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3)
侯雲舒《明清戲劇理論之結構概念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胡忌編:《鄭傳鑑及其表演藝術》,(南京:出版社不詳,1994)
傅 謹:《戲曲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陳富容:《馮夢龍戲劇理論研究——以其八部改編劇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吳新雷:《中國戲曲史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錢如意:《李玉清忠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出版社,1996)
廖 奔:《中國古代劇場史》(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周維培:《曲譜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97)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葉長海:《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蘇國榮:《戲曲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硏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
陳亞先:《戲曲編劇淺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陳凱莘:《崑劇牡丹亭舞台藝術演進之探討--以牡丹亭晚明文人改編本及折子戲為探討對象》(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丁汝芹:《清代內廷演戲史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陳芳:《乾隆時期北京劇壇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
汪詩珮:《乾嘉時期崑劇藝人在表演藝術上因應之探討》(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
姚一葦:《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
李 玫:《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李佳蓮:《清初劇作家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李 漁:《閒情偶寄》(台北:明文書局,2002)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台北:里仁書局,2002)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台北:里仁出版社,2003)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北京:學苑出社,2003)
楊素月:《李玉一捧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曾永義:《從腔調說到崑劇》(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
王安祈:《當代戲曲》(台北:三民書局,2002)
陳芳:《清代戲曲研究五題》(台北:里仁書局,2002)
聶付生:《馮夢龍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孟繁樹:《中國版式變化體戲曲源流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
張發穎:《中國家樂戲班》(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許子漢:《元雜劇的聲情與劇情》(台北:里仁書局,2003)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董每戡:《笠翁曲話拔萃論釋》(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康逸藍:《明末清初劇作家之歷史關懷—以李玉、洪昇、孔尚任為主》(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
周秦:《蘇州崑曲》(江蘇: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修訂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陸萼庭:《清代戲曲與崑劇》(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
高禎臨:《明傳奇戲劇情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王安葵、何玉人:《崑曲創作與理論》(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顧聆森:《崑曲與人文蘇州》(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
熊姝、賈志剛:《崑曲表演藝術論》(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周育德:《崑曲與明清社會》(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吳新雷:《二十世紀前期崑曲研究》(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劉水雲:《明清家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楊惠玲:《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李惠綿:《戲曲表演之理論與鑑賞》(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
岳美緹口述,楊汗如編撰:《臨風度曲‧岳美緹--崑劇巾生表演藝術》(台北:石頭出版社,2006)
吳光正:《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
劉君王告:《馮夢龍傳奇劇本改編藝術:《墨憨齋定本傳奇》之硏究》(高雄:高雄復文書局,2006)
施旭升:《戲劇藝術原理》(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陳芳:《花部與雅部》(台北:國家出版社,2007)
朱琳:《崑曲與江南社會生活》(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元鵬飛:《戲曲與演劇圖像及其他》(北京:中華書局,2007)
范麗敏:《清代北京戲曲演出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程志:《京腔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孫書磊:《明末清初戲劇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劉召明:《晚明蘇州劇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
侯少奎、胡明明:《侯少奎崑曲五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吳新雷:《吳新雷崑曲論集》(台北:國家出版社,2009)
五、影音資料
《崑劇選輯(一)》: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1992年。
《崑劇選輯(二)》: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1995年。
《中國崑劇藝術團精選》:國際新象文教基金會製作,1997年。
《幽蘭飄香,傳世盛秀》: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2003年。
《雋雅輝煌-上海崑劇團》: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
《中國崑曲音像庫--占花魁》(上海崑劇團演出,1994年錄製):上海聲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