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志威
Yang, chih-wei
論文名稱: 晚唐與南漢時期(A.D. 847~971)的嶺南士人
Lingnan scholar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South Han Dynasty (A.D. 847 ~ 971)
指導教授: 陳登武
Chen, Den-Wu
口試委員: 陳俊強
Chan, Chun-Keung
劉馨珺
Liu, Shin-Chun
陳登武
Chen, Den-Wu
口試日期: 2022/07/1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3
中文關鍵詞: 進士區域史嶺南十國南漢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85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探究從晚唐宣宗大中年間開始,一直到南漢後主大寶十四年滅亡期間(847~971)的嶺南士人如何透過科舉步向政壇,又在面對多次外在局勢的紛擾做出何種抉擇。
    嶺南士人自唐宣宗以後,有更多的士人願意投入科場,也代表嶺南士人有較高的機會躍過龍門。嶺南士人在當時雖然躍過了龍門,卻因為其身家背景在唐代官場上相當孤寒,導致釋褐以後想要穩定遷轉向上,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黃巢之亂對嶺南士人而言,既是危機也是轉機,雖然應考、釋褐都有戰火的陰霾,卻也讓競爭者減少,使得嶺南士人躍過龍門的機會大增。黃巢之亂以後,帝國中央逐漸衰弱,地方豪強積極擴張影響力時,既增加嶺南士人釋褐以後的機會,也轉變了士人進入藩鎮擔任幕僚的態度,更影響了部分嶺南士人看代唐帝國衰亡的態度。
    因為黃巢之亂而興起的諸路嶺南地方勢力中,嶺南劉家最後脫穎而出,並於乾亨元年(917)年建立南漢。南漢立國後有意延續唐代文治,廣州在南漢時期也成為獨立於北方的文化中心。當時的嶺南地區,只有由馬楚控制的連州、桂管地區仍舊視北方為文化中心,這也造成漢宋鼎革以後,同樣是嶺南州縣,卻因為由誰統治,造成入宋以後的發展截然不同。
    最後,嶺南士人確實因為進士科在晚唐逐漸興起,也因為發生於晚唐到南漢再到宋的大大小小事件,導致嶺南士人在參與科考、仕途上的表現不若唐宣宗到僖宗前期般穩定,隨時必須因應局勢做出適當的抉擇。然而嶺南士人家族在將近二百多年的時間內,因為南漢、馬楚保存了唐代留下的底蘊,待時局穩定以後,其家族再次栽培子弟參與科考,也讓嶺南士人得以延續唐代的底蘊,繼續在宋代科場上發揮。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6 第三節 唐、五代嶺南道的相關研究回顧 12 第四節 論文架構 22 第二章 晚唐(847~880)嶺南士人的仕宦 24 第一節 晚唐五代嶺南士人家族概況 25 第二節 宣宗時期到僖宗前期嶺南士人的登科之路 37 第三節 嶺南士人與嶺外的互動 46 第三章 唐末五代之際嶺南士人的抉擇 62 第一節 內亂之下的轉機 62 第二節 廣明以後嶺南士人的仕途 74 第三節 馬殷(898~951)轄下的連州、桂州士人 91 第四章 南漢時期(917~971)嶺南士人的新處境 117 第一節 乾寧到乾亨之際(901~921)嶺南士人的命運 117 第二節 南漢士人的仕宦之路 131 第三節 大寶年間的再一次抉擇 149 第五章 結論 188 徵引書目 192 附錄:圖表 201

    經部:
    漢‧許慎撰,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2006。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季旭昇撰,《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4。
    向熹,《詩經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史部:
    西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杜佑著;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莫休符撰,《桂林風土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89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唐‧劉恂,《嶺表錄異》,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1986。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9。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王溥撰,《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王溥撰,《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2006。
    宋‧司馬光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周去非著;楊武泉校注,《嶺外代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正,《郡齋讀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陶岳撰,《五代史補》,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07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路振撰,《九國志》,臺北:臺灣商務,1968。
    宋‧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歐陽脩、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脩撰,《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4。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元‧黎崱;武尚清點校,《安南志略‧海外紀事》,北京:中華書局,2000。
    明‧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
    明‧張鳴鳳撰,《桂故》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85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明‧黃佐撰;王雲五編,《廣州人物傳》,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清.梁廷柟,《南漢書》,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徐松撰,孟二東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清‧趙翼撰,《廿二史箚記》,臺北:臺灣商務,2010。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上海:開明書店,1937。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李希泌主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李曉路等撰,《國語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傅璇琮,徐海榮,徐吉軍主編,《五代史書匯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子部: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家錫箋校,周祖謨整理,《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
    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樁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南唐‧尉遲偓,《中朝故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35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王欽若編‧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校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宋‧孫光憲撰,林青校注,《北夢瑣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宋‧曾慥撰,《類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73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錢易,《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陶紹清校證,《唐摭言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21。
    集部:
    西漢‧劉安編,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南梁‧劉勰,黃叔琳注,《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南梁‧鍾嶸著,徐達譯著,《詩品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
    唐‧李德裕撰,《李衛公會昌一品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杜牧,《樊川文集》,臺北:漢京文化,1983。
    唐‧柳宗元,吳文治、彭建等點校,《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唐‧張九齡撰,熊飛校注,《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唐‧曹鄴撰,《曹祠部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83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余靖,《武溪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89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6。
    宋‧李昴英撰,《文溪存稿》,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
    宋‧阮閱編,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宋‧周羽翀撰,《三楚新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64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計有功著,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89。
    宋‧徐鉉,《騎省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86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宋‧歐陽脩著,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鄭俠,《西塘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17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蘇轍撰;曾棗莊、馬德富校點,《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胡震亨撰,《唐詩癸籤》,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482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明‧高棅編選,《唐詩品匯》,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清‧王世禎編,《五代詩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翁方綱撰,《石洲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清聖祖御纂,《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清‧陸心源補輯拾遺,《全唐文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黃子高撰,《粵詩蒐逸》,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董浩等奉敕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西安市:三秦出版社,2006。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馬通伯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劉學鍇、余恕誠著,《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地方志:
    宋‧王象之撰,李先勇校點,《輿地紀勝》,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宋‧祝穆撰,祝洙增訂,《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
    明‧林應翔等修,《衢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明‧唐冑纂《瓊臺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1985。
    明‧郭棐,《粵大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清‧史澄等纂,《番禺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清‧史澄等纂,《廣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清‧仲振履等纂,《興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清‧伍義猶等纂,《平樂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清‧朱潤芸等纂,《清遠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清‧何日新、劉樹賢纂,《富川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清‧吳光升,《柳州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1。
    清‧吳道容等纂,《海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李文烜修,《瓊山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4。
    清‧阮元等修;清‧江藩等纂,《廣東通志》,臺北市:華文,1968。
    清‧周碩勛等纂,《潮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林樹訓等修纂,《韶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清‧金鉷等監修,《廣西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65–568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清‧胡虔等纂,《臨桂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清‧胡森等纂,《肇慶府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清‧翁方綱、楊楚枝等撰,《連州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廣東府州縣志》,171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郝玉齡等修,《廣東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62–564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清‧張希京等纂,《曲江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清‧陸履中等纂,《恭城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8。
    清‧溫仲和等纂,《嘉應州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8。
    清‧鄧掄斌等纂,《惠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清‧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民國‧黃旭初等纂,《平樂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工具書:
    任爽,《十國典制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
    李曉傑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郁賢浩,《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郭聲波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臺北市:曉園,1991–1992。
    嚴耕望撰,《唐代交通圖考》,臺北市:中研院史語所,1985。
    今人著作:
    丁如明等點校,《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承文,《唐代環南海開發與地域社會變遷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8。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出版,2000。
    王德威,《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市:麥田出版,2005。
    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吳庭燮撰,《唐方鎮年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
    呂春盛,《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岑仲勉,《金石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周阿根,《五代墓誌彙考》,合肥:黃山書社,2012。
    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匯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2001。
    周質平、Willard Peterson主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2002。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2008。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金瀅坤,《試論中晚唐制舉試策與士大夫的社會意識:以「子大夫」的社會意識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洗劍民、陳鴻鈞編,《廣州碑刻集》,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凍國棟,《唐代人口問題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孫曉主編,《大越史記全書》,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翁俊雄著,《唐後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梁瑞,《唐代流貶官研究》,鄭州市:中洲古籍出版社,2015。
    陳欣,《南漢國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增訂本。
    陳寅恪著,陳美延編,《陳寅恪集》,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01。
    陳登武,《歷史與人生》,臺北:三民書局,2008。
    陳雅欣,《唐詩中的嶺南書寫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9。
    陶紹清著,《唐摭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陸揚,《清流文化與唐帝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傅璇琮主編,《新編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
    曾華滿,《唐代嶺南發展的核心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
    黃玫茵著,《唐代江西地區開發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6。
    黃庭碩,《南國多秀士: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中國文化重心南移》,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9。
    臧嶸著,《隋唐五代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頁301–302。
    廖幼華著,《歷史地理學的應用:嶺南地區早期發展之探討》,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4。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正志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1999。
    薛愛華(Edward H. Schafer)著,程章燦、葉蕾蕾譯,《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顧立誠,《走向南方──唐宋之際自北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
    龔鵬程,《唐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期刊:
    方震華,〈才兼文武的追求──唐代後期士人的軍事參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第50期(臺北:2012年12月),頁1–31。
    毛漢光,〈中國中古賢能觀念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本:3分(臺北:1997),頁333–373。
    王承文,〈中古嶺南沿海甯氏家族族源及華夷身分認同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料》,第31輯(武漢:2015年),頁196–228。
    王承文,〈唐代「南選」制度相關問題新探索〉,《唐研究》第19卷(北京:2013),頁113–153。
    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與嶺南溪洞社會〉,《唐研究》第2卷(北京:1996),頁373–414。
    王承文,〈唐代安南籍宰相姜公輔和文士廖有方論考〉,《學術研究》,第2期(廣州:2018年),頁103–116。
    王承文,〈唐後期嶺南科舉進士與文化發展論考〉,《暨南史學》,第15輯(桂林:2018),頁29–60。
    王承文,〈論唐宋嶺南南部沿海的雷神崇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八十四本,第三分(臺北:2013年),頁387–453。
    王承文、羅亮,〈廣州新出南漢《李紓墓誌銘》考釋〉,《學術研究》,第6期(廣州:2021年),頁111–178。
    王金文,〈宋朝奉郎蕭揔墓誌〉,《中原文物》,第四期(河南:2014),頁123–126。
    王萬雋,〈評《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1期(臺北,2003年6月),頁223–228。
    朱祖德,〈唐代廣州的經濟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1期(彰化:2015),頁79–114。
    朱祖德,〈唐代嶺南地區的經濟──兼論嶺南西道的經濟發展〉,《史學彙刊》,第35期(臺北:2016),頁75–108。
    朱祖德,〈唐代嶺南東道地區之經濟發展〉,《史學彙刊》,第33期(臺北:2013),頁1–37。
    李丹婕,〈薛愛華與《朱雀》的寫作背景〉,《唐宋歷史評論》,第2輯(北京:2016),頁327–340。
    林煌達,〈唐宋州縣衙吏員之探討〉,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 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3》(臺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頁125–148。
    金宗燮,〈五代政局變化與文人出仕觀〉,《唐研究》,第9卷(北京:2003),頁491–507。
    孫廷林,〈宋代嶺南士人家族考論〉,《地方文化研究》第1期(南昌:2019),頁20–27
    高明士,〈唐代私學的發展〉,《台大文史哲學報》,20(臺北:1971),頁220。
    高明士,〈唐朝的文和武〉,《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8期(臺北:1998年6月),頁147–166。
    張金銑,〈近二十年南漢史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第2期(廣東:2001),頁15–19。
    張金銑,〈南漢士人及其政治命運〉,《廣東社會科學》,第2期(廣東:2001),頁94–98。
    戚萬法,〈唐代流人與嶺南開發研究〉,《廣西社會科學》,第10期(南寧:2007),頁107–110。
    陳俊強,〈唐代的流刑──法律虛與實的考察〉,《興大歷史學報》,第十八期(臺中:2007),頁63–84。
    陳俊強,〈唐代前期流放官人的研究〉,《中國古代法律研究》,第八輯(北京:2014),頁178–215。
    陸揚,〈論馮道的生涯──兼談唐末五代政治文化中的邊緣與核心〉,《唐研究》,第19卷,(北京:2013),頁287–329。
    黃庭碩,〈中國中古的「二元世界觀」──引介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史原》,總第23期,復刊第2期(臺北:2011年9月),頁265–274。
    黃庭碩,〈近三十年來台灣學術界唐代士族研究動向的觀察(1990~2017)〉,《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二十三期(臺北:2017),頁229–258。
    黃清連,〈忠武軍:唐代藩鎮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第64本第1分,(臺北:1993),頁89–134。
    楊瑋燕,〈宋朝奉郎蕭揔墓誌再考〉,《文博》,第二期(陝西:2017),頁74–76。
    劉浦江,〈正統論下的五代史觀〉,《唐研究》,第11卷(北京:2005),頁79–94。
    蕭璠,〈漢宋間文獻所見古代中國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地方病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1分,(臺北:1993),頁67–171。
    羅凱,〈略論唐代嶺南地區的世官制與區域流官制〉,《史林》,第4期(上海:2018),頁47–55。
    學位論文:
    吳修安,〈三至十世紀福建開發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4。
    吳修安,〈唐宋時期鄱陽湖流域的環境變遷與地域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16。
    吳書萍,〈七、八世紀江南地域的是人研究:特論其政治和社會背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
    林世清,〈唐代嶺南道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8。
    林牧之,〈梁武帝的析州政策與國家統治〉,臺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2。
    胡雲薇,〈延續與斷裂:唐宋之間北方的士人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7月。
    徐鉞,〈唐代後期劍南地區軍鎮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16。
    張淑惠,〈唐五代宣歙及鄂岳地區經濟活動之比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2010。
    陳欣,〈南漢國史〉,廣州:暨南大學博士論文,2009。
    陳雅欣,〈唐詩中的嶺南書寫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7。
    黃玫茵,〈唐代江西地區開發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95。
    黃玫茵,〈唐宋間長江中下游新興官僚研究(755~96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06。
    黃英士,〈沙陀與晚唐政局〉(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76–77。
    黃庭碩,〈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政治──以楊吳、南唐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7月。
    歐陽儀,〈北宋時期嶺南地區的文教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8。
    鄭介勝,〈從人才來源來看唐代嶺南東道的社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18。
    賴亮郡,〈唐代四川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90。
    網路資源:
    王善欽,〈突然出現的巨大星星與平息輿情危機的天文學家〉。 http://fanpusci.blog.caixin.com/archives/25599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