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家蕎
Chen, Chiao-Jia
論文名稱: 漢字評量與補救教學系統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character assessment and remedial system
指導教授: 蕭顯勝
Hsiao, Hsien-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漢字漢字教學偏誤類型評量與補救教學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 Error Analysis, Assessment and Remedial Instru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二十一世紀的現今,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但語言與文字仍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情意與溝通的重要工具。許多學習者因不同需求而學習華語文,對於學習者而言漢字為學習華語文的基礎。透過評量得以診斷學習者的學習成效與發現學習上的困難,給予學習者補救教學對於學習相當重要。因此,本研究以漢字書寫與空間結構建置漢字評量與補救教學系統,以65位華語文程度為華測會基礎級之學習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33位與對照組32位。所有研究對象用系統作評量為前測,接著以不同之補救教學進行教學實驗,實驗組用系統進行補救教學,並透過系統分析學習者書寫生字的偏誤類型,讓學習者釐清書寫上的困難並加以練習;對照組則用紙本進行補救教學,待補救教學完成後,所有研究對象用系統進行評量為後測。
    根據本研究所進行的教學實驗及結果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漢字書寫測驗不同補救教學方式達到顯著差異;另外,空間結構測驗不同補救教學方式亦達到顯著差異;得知,實驗組使用系統補救教學學習成效優於對照組使用紙本補救教學。
    總論而言,漢字評量與補救教學系統可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且學習者對於系統之滿意度表示良好,大多數學習者認為對於學習漢字是有幫助的,透過本研究之結果可以提供予未來進行學習華語文之研究與教學實驗。

    In Twenty-first century, many foreign learners learn Mandarin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esting and need. The language and the written language are still important tools to express individual emotion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 For Mandar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 is a foundation skill to read article and to talk with others. Therefore, this stud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 Chinese Character Assessment and Remedial (CAR) system to diagnose learners learning and provide them with an opportunity to re-learn the Chinese writing.
    We have conducted an empirical study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AR in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CSL).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experiment were 65 students with TOCFL Beginner/Level 2, who was randomly assigne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3 stud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2 students. All participants ne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e-test through the CAR. After that, both of these groups need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medial learning activity according their error of Chinese writing test and Chinese structure tes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ngage in the remedial learning activity by using the CAR,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utilized the paper-based remedial martial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y. Finally, all of the participants took a post-test when the remedial learning activity was comple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 can see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hinese writing test and the Chinese structure tes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CAR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paper-based remedial martial. Moreove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 in learning performance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y considered that the CAR system is useful to study Chinese writing. Accordingly, concerning Mandarin’s learners, the CAR might not only provid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assessment but also offered suitably remedial learning content.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 表次 viii 圖次 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待答問題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研究流程 10 第六節 名詞釋義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漢字教學理論 14 第二節 漢字學習工具相關研究 25 第三節 偏誤分析 28 第四節 評量與補救教學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44 第四節 教學活動設計 4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8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4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分析 64 第二節 漢字評量成效分析 71 第三節 漢字評量學習成效分析總結 117 第四節 系統滿意度問卷分析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6 第一節 結論 136 第二節 建議 139 參考文獻 141 附錄 150 附錄一 漢字書寫測驗試題 151 附錄二 空間結構測驗試題 154 附錄三 紙本補救教材 155 附錄四 系統滿意度問卷 161

    一、 中文部分
    方祖燊(1994)。語體文的教學方法。華文世界,74,24-31。
    方麗娜(2009,6月)。利用教育部網路電子字辭典進行字詞教學的設計與實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第六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213-223),台北市。
    朱志平、哈麗娜(1999)。波蘭學生暨歐美學生漢字習得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6,88-94。
    江文慈(2007)。一個新評量理念的探討:多元智力取向的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20,6-12。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
    余民寧(2009)。精熟學習、測驗診斷、與補救教學。2012年6月2日,取自http://www.irt.org.tw/download/test_teach _all_02.pdf
    吳佳樺(2008)。部首的語義群組分類及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佳諭(2009)。漢字識字學習系統之設計與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裕益、王嘉文(1997)。國小數學診斷測驗之編製。載於國立臺南師範大學舉辦之「教育測驗新近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頁193-215),台北市。
    吳世雄(1998)。認知心理學的記憶原理對漢字教學的啟迪。語言教學與研究,4,85-93。
    呂美娟(1999)。基本字帶字識字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成效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平譯(譯)(2000)。T. Armstrong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台北市: 遠流。
    杜同惠(1993)。留學生漢字書寫差錯規律試析。世界漢語教學,23(1),69-72。
    肖奚強(2002)。外國學生漢字漢字偏誤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79-85。
    周朝肎(2000)。線上即時評量系統設計介紹。資訊教育,71,59-61。
    林本源(1999)。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之識字教學─以本校雙語教學部為例。華文世界,94,1-15。
    林生傳(1996)。個別化教學-IGE的介紹與嘗試。載於個別化教學法(頁15-29)。台北市:師大書苑。
    邱上真(1993)。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載於學習輔導(頁51-113)。台北市:心理。
    信世昌(2001)。華語文閱讀策略之教程發展與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姚榮松(1994)。漢語詞彙學與詞彙教學。華文世界,74,7-13。
    胡永崇(2002)。學習障礙學生之識字教學。屏師特殊教育,3,17-24。
    胡永崇(2007)。直接教學原理在學習障礙學生之教學應用。屏師特殊教育,12,28-36。
    紀壽惠(2010)。漢字教學的設計研究-以歐美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子亮(1998)。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的新思路─對外漢語教學認知規律的探索。世界漢語教學,2,49-54。
    徐子亮(2008)。對外漢語教學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徐子亮、吳仁甫(2008)。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台北市:新學林。
    涂鈺亭(2010)。華語網播教學發展─以中級華語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良民(2006)。全球華語學習熱潮與僑教發展。研習資訊,23(2),9-15。
    張清濱(2001)。學校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張新仁(1996)。教學原理與策略。載於教育導論。台北市:五南。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張曉濤(2005)。 非漢字文化圈學生漢字認讀篇誤及對策研究。漢字文化,1,46-49。
    許宛琪(2006)。數位學習於國中數學補救教學之成效-以國一「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陳文典(2002)。「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評量。2012年06月22日,取自 http://www.phy.ntnu. edu.tw/nstsc/pdf/book4/04.pdf
    陳長春(1992)。加強補救教學的意義。中縣文教,13,17-18。
    陳奕全,葉素玲(2009)。漢字辨識理論模型中的部件表徵。應用心理研究,43,177-205。
    陳瑩漣(2005,6月)。有理據漢字教學法的瓶頸與策略。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舉辦之「二十一世紀華語文中心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93-198),台北市。
    曾乙嵐、吳斯茜、計惠卿(2007,6月)。網路華語文閱讀數位教材體例與互動性分析。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之「ICICE 2007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曾志朗,洪蘭(1984,12月)。從神經語言學觀點探討中文閱讀之視覺歷程。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舉辦之「第一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頁515-527),台北市。
    舒兆民(2005)。母語為母語者來台學習華語的中介語語料庫之分析與運用。載於國立中央大學舉辦之「2005年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頁226-277),桃園縣。
    舒兆民(2010)。漢字心理導入策略教學。2011年9月30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tkucc99/article?mid=142&prev=144&next=-1
    舒兆民、林金錫(2007,6月)。 多媒體正體漢字之策略教學實驗。載於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舉辦之「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頁221-232),台北市。
    黃沛榮(1999)。由部件分析談漢字教學的策略。華文世界,94,16-22。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 樂學書局。
    黃沛榮(2010,6月)。漢字教學的困境與突破。論文發表於台灣華語文教學舉辦之「2010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溫敏淦、何照清、舒兆民、蘇文煜、鄭盟穎、楊少杰、莊惠棋、鄧善鴻(2010)。適性化第二語言漢字初學者教學系統研究。載於輔仁大學舉辦之「第八屆臺灣華語文教學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495–507),台北市。
    萬雲英(1991)。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點與教學。載於高尚仁、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發展與教學篇(頁404-448)。台北市:遠流書局。
    葉德明(1990)。漢字認知基礎-從心裡語言學看漢字認知過程。台北市:師大書苑。
    葉德明(1999)。漢字認讀書寫之原理與教學。華文世界,94,23-35。
    鄒文莉、許美華(2010)。讀者劇場-最佳的英語補救教學法。台北市:三民。
    靳洪剛(2003,6月)。多媒體漢字呈現與漢字習得研究:三個跨語言組的漢字測試分析。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舉辦之「第四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鄧守信、當銘美菜、葉信鴻、吳俊宏、管韻(2008)。漢字教學語法及漢語學習者漢字偏誤語料庫。載於花蓮慈濟大學舉辦之「2008 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78-290),花蓮縣。
    鄭博真(2000)。多元智能論在補救教學的應用與實施模式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補救教學方案」研討會,高雄市。
    韓孟蓉(2003)。不同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榮富(2009)。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台北縣:正中。
    簡淑芬(2008)。政大華語文中心零起點學生的偏誤現象。華語教學工作坊,17,6-7。
    蘇宜芬、簡邦宗、楊政育、陳學志(2008)。認字補救學習系統之建立與效果評估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4),589-602。
    鐘淑慧(2005)。基本字帶字教學結合象形文字圖示法對國小三年級識字困難學生識字成效之探討。台東特教,22 ,23-32。

    二、 外文部分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New York: Verso.
    Block, J. H. (1971). Introduction to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J. H.Block (Ed.),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p.2-28. 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2nd ed. ). 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Corder, S. P.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4, 161-170.
    Cronbach, L. J.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ka, 16(3), 297-334.
    Dick, W, & Carey, L. (1990).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3rd ed. ). U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Dowhower, S. L. (1994). Repeated reading revisited: Research into practice. Reading and Writing Quarterly: Overcoming Learning Difficulties, 10, 343–358.
    Glaser, R. (1962).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R. Glaser (Ed.),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p.1-30. Pittsburgh: Pittsburgh University Press.
    Jacobs, L. C. & Chase, C. I. (1992). Developing and using tests effectively: A guide for facul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Jones, K., Torgesen, J. K., & Sexton, M. (1987). Using computer guided practice to increase the decoding fluency in learning disabled children: A study using the Hint and Hunt I program.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0, 122-128.
    Mohan, M. , & Hull, R. E. (Eds).(1974).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and Learning. Chicago: Nelson-Hall Company.
    Nu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Pany, D., & McCoy, K. M. (1988). Effect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on word accurac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reader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1(9), 546-550.
    Schumann, J. & Stenson, N. (Eds.).(1975).New frontier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owley, Massachusetts:Newbury House.
    Sridhar, S. N. (1976). Contrastive analysis,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Three phases of one goal. Indian Linguistics, 37, 258-281.
    Stanovich, K. E. (1986). Mattew effects in reading:Some consequencw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fluency.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2-71.
    Taft, M., & Chung, K. (1999). Using radicals in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Psychologia. 42, 243-251.
    Torgesen, J. K., & Barker, T. A. (1995). Computers as aids in the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of read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8 (2), 76-87.
    Torgesen, J. K., (1986). Computer and cognition in reading: A focus on decoding fluency. Experimental Children, 53,157-16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