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碩煌
Wang Shuo-Huang
論文名稱: 「教」「學」相長?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在職進修角色衝突之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闕月清
Keh, Nyit-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在職進修角色衝突因應策略個案研究體育代理/代課教師
英文關鍵詞: In-service training, role conflict, coping strategy, case study, physical education substitute teacher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63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6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對在職進修的看法,以及學位進修過程中角色衝突情形和採用之因應策略。研究參與者立意取樣選取兩名男性和兩名女性代理與代課之臺北市國中、高中體育教師共四名。研究方法採質性取向的個案研究,用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並以持續比較法將訪談逐字稿進行分類、編碼及詮釋。本研究之可信賴度 (trustworthiness) 以成員查核(member checks)與同儕檢定(peer examinations)作為檢核,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共同確認所有主題階層、類別、關係及概念化之適宜性。研究結果發現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1)為了增進專業能力和加薪晉級而就讀研究所,但過程中獲益導致改變了對在職進修的看法;(2)因三種不同的身分互相影響而產生了角色衝突;(3)採積極面對的方式看待角色衝突,並依據本身狀況採取適當的因應策略。結論:(1)在職進修可提升教師專業知能,有利於改善教學及提升教甄競爭力;(2)產生角色衝突最關鍵原因為「時間的限制」;(3)視角色衝突為自我成長的機會和挑戰,運用適當的因應策略能減輕角色衝突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建議:(1)教育行政機關應明確規定代理/代課教師從事學位進修之相關辦法;(2)針對不同背景之體育代理/代課教師或正式教師探討角色衝突實際情形。(3)採觀察法到校觀察,蒐集更豐富的資料。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persp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bstitute teachers on in-serve training, and the role conflict its coping strategy during the training. The participants were four (2 males and 2 females)physical education substitute teachers from the high/junior high schools of Taipei selected through purposive sampling. The qualitative data of this case study were collected by in-depth interviews. The interview data were transcribed verbatim, categorized, coded, and interpreted by constant comparison method. The trustworthiness was ensured by using member checks and peer examination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opic levels, categories, relations, and conceptualizations were examined through discussion with the adviso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1) The intention to attend in-service training wa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salary raise. However, they changed their perspectives on in-service training after benefited from graduate studies. (2) Experienced role conflict owing to the three different interrelated roles. (3) Confront positively and to apply cop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ir situations. Conclusions: (1) In-service training could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which advantageous to teaching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creening examation for selected teachers. (2)The most critical cause for role conflict was inadequate time. (3) To view the role conflict as self-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to apply coping strategy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role conflict. Suggestions: (1)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should stipulate the related measures for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to engage in-serve training.(2) To examine the role confli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bstitute teacher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3) To apply observation method to collect rich data in school.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學位論文紙本延後公開/下架申請書……………………………………….…...…i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謝誌…………………………………………………………………………….……vi 目次………………………………………………………………………..…..…….vii 表次………………………………………………………………………………….x 圖次…………………………………………………………………………………x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教師在職進修之探討……………………………………………….9 第二節 教師角色衝突之意涵及相關理論…………………………………22 第三節 教師角色衝突相關研究……………………………………………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32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34 第四節 研究工具…………………………………………………………...37 第五節 實施過程…………………………………………………………...3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2 第七節 研究可信賴度……………………………………………………...44 第八節 研究倫理…………………………………………………………...4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48 第一節 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對在職進修的看法………………...…....48 第二節 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的角色衝突情形…………………….......63 第三節 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面臨角色衝突的因應歷程………...……8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結論…………………………………………………………….…..89 第二節 建議………………………………………………………….……..91 第三節 回顧與省思………………………………………………….……..93 引用文獻……………………………………………………..……..…95 附錄........................................................................................................106 附 錄 附錄一 體育教師角色衝突相關研究摘要表…………………………………106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108 附錄三 訪談大綱………………………………………………………………109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121 附錄五 研究者反省札記表……………………………………………………122 附錄六 研究參與者檢核記錄表………………………………………………123 附錄七 同儕檢核同意書………………………………………………………124 附錄八 同儕檢核記錄表………………………………………………………125 表 次 表1 法規規定教育人員之權利義務比較………………………………………21 表2 研究參與教師基本資料介紹表……………………………………………34 表3 訪談時間表…………………………………………………………………40 表4 同儕背景資料介紹表………………………………………………………45 表5 角色間衝突情形異同點……………………………………………………70 表6 角色內衝突情形異同點……………………………………………………78 圖 次 圖1 研究架構圖………………………………………………………………31 圖2 研究流程圖………………………………………………………………41

    一、中文部分
    王秋絨 (1987)。教育需求論於教師在職進修發展上的意義。臺灣教育,439,8-13。
    王文科 (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聖文 (2010)。國中籃球教練角色衝突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成大體育,42(1),
    30-45。
    朱柔若 (譯) (2002)。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揚智。
    李靜芝 (1996)。由銘傳學院在職進修動機談專科畢業生在職進修教育。技職教
    育,33,9-43。
    李鴻昌 (2007)。角色衝突與組織承諾: 工作壓力之中介效果及工作價值觀之干擾效果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呂錘卿 (1995)。國民小學實施以學校為中心的在職進修之探討。國教輔導,34(6),
    55-62。
    呂錘卿 (2010)。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之趨勢與規劃。擷取自
    http://www2.inservice.edu.tw/EPaper/ep2/indexView.aspx?EID=381.
    呂靜淑 (2006)。破繭而出?!少年服務中心社工人員的角色期待、角色壓力與調適歷
    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何雲光 (1996)。從終身教育的意涵談教師在職進修的理念。研習資訊,13 (6),31-34。
    何福田 (1982)。我國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進修制度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
    治大學 ,臺北市。
    何福田 (1998)。教師在職進修現況與展望。載於海峽兩岸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屏東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何文純 (2010)。我國高級中等以下教師分級制度政策之探討。擷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5/85-07.htm.
    宋校年 (2011)。國中棒球教練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運動知識學報,8,
    24-35。
    吳清基 (1979)。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清基 (1993)。教師與進修。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宗立 (1994)。教師角色衝突之調適。國教園地,50,43-47。
    吳芝儀、李奉儒 (譯)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
    吳政憲 (2001)。教師在職進修的新趨勢─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行政雙月
    刊,15,66-76。
    吳武典 (2005)。我國師資培育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資訊,22,37-46。
    吳清山 (2005)。師資培育發展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資訊,22,23-29。
    吳玟潔 (2010)。國中資優班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課程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周立勳 (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孟偉銘、高薰芳 (2000)。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成效之評鑑研究─以臺北市為例。視聽教育,41(5),1-12。
    林清江 (1971)。教師角色理論與師範教育改革動向之比較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
    刊,13,45-107。
    林清江 (1982)。教師的社會責任。輯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編),變遷與調適 —社會
    變遷中的教師角色,72-84。
    林清江 (198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局。
    林玉體 (1988)。教育概論。臺北:東華。
    林益昌 (1996)。成人職業進修教育。技職教育,32,44-48。
    林聯喜 (2000)。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在職進修之需求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北市。
    林佩璇 (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
    研究方法 (頁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天佑主編 (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心理。
    林月娜 (2003)。國小專任行政人員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明珠、林麗華 (2005)。體育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之角色衝突研究-以臺南縣市國民中
    學為例。嘉南學報 (人文類) 31,444-453。
    林明珠、陳世恩 (2008)。國民中學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
    97年度大專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頁104-109)。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紀家雄、林嘉君 (2003)。現行國民中學兼任代理代課教師及教學支援人員權利義務之法規分析。彰化師大教育學報,4,193-219。
    姚良志、盧俊宏 (2007)。已婚女性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調適之探索研究。身體文化學
    報,5,189-211。
    姚良志 (2008)。國小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
    育大學,桃園縣。
    胡耿賓 (2008)。在職進修動機、障礙與意願之關聯研究-以國民小學教師為例 (未出版
    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許義雄 (1991)。體育教師進修-終生學習與自我提昇-就「長青專案」與麥克樂之教師分級談起。學校體育雙月刊,1(3),2-3。
    許瓊云 (1992)。台北市國中體育教師背景因素、控制信念、工作情境與工作倦怠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許寶源 (1996)。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與學校認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文松 (2009)。台灣中小學師資培育的現況及因應策略。銘傳教育電子期刊,1,105-110。
    馮莉雅 (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子軒、曾嘉琪 (1998)。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兼職行政角色衝突與作滿意之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9,1-38。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 (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涂燕玲 (2003)。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
    院,屏東縣。
    教育部 (1996)。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民國85年10月09日。
    教育部 (1997)。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13a)。重要教育統計資訊。取自http://www.moe.gov.tw/pages/detail.asp
    x?Node=3378&Page=14083&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 7aecdf.
    教育部 (2013b)。縣市統計指標。取自教育部網址,http://www.mo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3773&Page=16220&Index=14
    &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黃隆民 (1986)。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敏政 (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中教師專業進修需求及現況之調查研究—以高
    屏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鳳珠 (2006)。女性軍訓教官母職角色衝突、幸福感和親子關係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康思平 (2001)。國民中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士氣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游肇賢 (2003)。國中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鈕文英 (2012) 。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詹志禹 (1999)。「教師進修」新思維。教育研究月刊,78,1。
    張春興 (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清濱 (1996)。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3(6),2-9。
    張育甄 (2003)。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方式及其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張季蓉 (2011)。國中代理代課教師任教歷程及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張國保 (2013)。中小學教師進修研究所的需求性與價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3),44-
    46。
    陳姚貞 (1989)。臺北市國民中小學教師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寶山 (1994)。教師進修活動的具體作法。教師天地,68,35-40。
    陳鴻銘 (1995)。國民小學教師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貞芳 (1996)。花東地區六班國小教師行政職務角色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陳奎熹 (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佳瑩 (2005)。國中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優華、許光麃 (2008)。橄欖球教練身兼體育老師雙重角色之探討。運動知識學報,
    5,122-128。
    陳世恩 (2010)。國民中學體育組長角色衝突之研究。臺中學院體育,6,77- 88。
    陳朝松 (2012)。流浪教師的困境。師友月刊,545,23-27。
    陳世恩、顧毓群 (2012)。高中職體育組長角色衝突之研究。靜宜體育,6,1-17。
    舒緒偉 (2001)。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之沿革。載於楊深坑 (主編),
    各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究 (221-278頁)。臺北:揚智。
    彭譯箴、呂青山、許家得 (2012)。體育教師兼教練角色衝突、身心倦怠現況分析。運
    動知識學報,9,34-45。
    楊桂杰 (1993)。從教育專業角度論教師法中在職進修制度之建立-制訂教師法爭議問題
    研究。立法院院聞,21(6),71-77。
    楊思偉、梁恆正 (1994)。中學教師在職進修的理念與作法。高市鐸聲,9(2),7-21。
    楊思偉 (1996)。在職進修的趨勢與做法。研習資訊,13(6),24-27。
    楊國賜 (1994)。我國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改進芻議。教師天地,2(1),13-16 。
    楊國賜 (199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和地位。師友,241,1-2。
    楊益風 (2001)。國民中小學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卉軒 (2003年03月09日)。北市兼課老師寒暑假無薪。中央日報電子新聞網。檢索日期:2010年06月01日。取自http://www.cdn.com.tw/data.htm.
    葉競聲 (2004)。國中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歐用生 (1994)。國小教師在職進修教育檢討與改進。高市驛聲,1,1-6。
    郭蘭 (2003)。國民中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四縣
    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 (2003)。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觀念與應用(頁1-34)。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碧璉 (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
    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清田 (1997)。以行動研究為依據的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載於中華民國示範教
    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世仁 (1984)。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衝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鄭彩鳳 (1990)。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領導行為取向、教師角色衝突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琇玲 (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金青 (1991)。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水南 (1996)。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分析與策進。研習資訊,13(6),17-23。
    謝文全 (1998)。「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國的教師在職進修教育」。國教之友,40(1),
    4-7。
    謝美蘭 (2001)。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生學習與工作衝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蘇進棻 (1991)。國中小學校長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月琴 (2004)。高中職學校行政人員溝通行為、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簡曜輝 (1999)。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3):我國學校體育發展與策略。臺北
    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簡毓玲 (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Beeby, C. E. (1966).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bakus, E., Cravens, D. W., Johnston, M. & Moncrief, W. (1999). The rol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sales force attitude and behavio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7(1), 58-70.
    Carne, M. E. (1984). Role strain in the returning adult students rol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msin-Madison.
    Chelladurai, P., & Kuga, D. J. (1996). Teaching and coa ching: Group and task
    differences. Quest, 48, 470-485.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Elman, M.R., & Gilbert, L.A. (1984). Coping strategies for role conflict in married
    professional women with children. Family Relations, 33, 317-327.
    Evans, V., & Johnson, D. J. (1990). The relationship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related stres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7(1), 11-18.
    Erlandson, D. A., Harris, E. L., Skipper, B. L., & Allen, S. D. (1993). Doing naturalistic
    inquiry. A guide to methods. London: Sage.
    Erant, M. (1995).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n Anderson, Lorin W(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inted and bound in Great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Edwards, M. A. (1995). Growth is the name of the game. Education Leadership, 52, 72-74.
    Fisher, C. D. (1983). Ameta-analysis of the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8, 326-333.
    Forrester, G. (2005). All in a day’s work: Primary teachers performing and caring.
    Gender and Education, 17(3), 271-287.
    Getzel, W., & Guba, E. G. (1958).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administration process. School
    Review, 65, 423-441
    Grace, G. R. (1972). Role Conflict and the Teacher. London: Routlege & Kegar Paul.
    Gehrke, N. J. (1982).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of beginning teachers’ role Personalization
    through reference group relation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2, 6-16.
    Gilbert, L.A., & Holahan, C.K. (1982). Conflict between student/professional,
    parental, and self-development roles: A comparison of high and low effective
    copers. Human relations, 35(8), 635-648.
    Greenhaus, J. H., & Beutell, N. J. (1985). 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 76-88.
    Graf, J. (1992). The relationship of burnout to coaches’softball in NCAA division I,II,
    and II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Tallahassee.
    Hoyle, E. (1965).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7,
    97.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NY: Random House.
    Hall, D. T. (1972). A Model of coping with role conflict: The role behavior of educated
    wome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4), 471-486.
    Hardy, M. E., & Conway, M. E. (1978). Role theory: Perspective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 Corfts.
    King, E. J. (1966). Educational and Social Change. London: Pergamon.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 Snoek, J. D.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elly, B. C., & Gill, D. L. (1993). An examination of personal/situational variables, stress
    appraisal, and burnout in collegiate teacher-coach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4, 94-101.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London: Sage.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aslach, C., & Leiter, M. P. (1997). The truth about burnout: 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arsons, T. (1961). An outline of the social system. In T. Parsons et al. (Eds.), Theory of
    Society (pp. 41-43). New York: Fress Press.
    Paul, L., & Alison, B. (2002). Subject leader and class teacher: Exploring the conflict of a
    dual role in primary school. Research in Education, 68, 64-73.
    Pedder, D., Storey, A. & Opfer, V. D. (2008). Schools and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in England –State of the nation research proje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tda.gov.uk/upload/resources/pdf/s/stateofthenation_report.pdf.
    Rizzo, J. R., House, R. J., & Lirtzman, S. I. (1970).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5,150-163.
    Report, J. (1972). Enquiry into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Roger, D. L., & Molnar, J. (1976).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in top-level administrator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 598-610.
    Rox, D. W. (1993). Graduating student teacher’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relating to moral
    education. DAI, 53(12A), 4286.
    Stryker, S., & Macke, A. S. (1978). Status and inconsistency and role conflic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 57-90.
    Sliver, P. F. (198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w York: Harper & Row.
    Sparks, D., & Loucks-Horsley, S. (1989). Five models of staff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0(4), 40-57.
    Short, P. M., & Johnson, P. E. (1994). Exploring the links among teacher empowerment
    leader power and conflict.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Alabama.
    Vansell, M., Brief, A. P., & Schuler, R. S. (1981).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Interaction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eature research. Human Relations, 34, 43-
    71.
    Wilson, B. R. (1962). The Teacher’s Rol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8(1), 15-3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