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汪麗鈴 Wang, Li-Ling |
---|---|
論文名稱: |
原住民藝能班-「部落文化田野調查課程」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Tribal cul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Courses in Aboriginal Arts Class |
指導教授: | 黃奇武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4 |
中文關鍵詞: | 原住民藝能班 、文化認同 、部落文化田野調查 |
英文關鍵詞: | Aboriginal Art Classes, Featured Courses, study of tribal cultur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8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4 下載: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藝能專班,符應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基本理念規劃,推動「部落文化田野調查課程」之教學實施歷程及教師教學省思。並探討原住民藝能專班學生對該課程的接受度,及透過此課程達到文化融入生活技能、社交與育樂之情形。綜合研究所得,歸納以下結論:
一、課程設計以認識自己、走進部落,整理知識、肩負傳承。
二、體驗課程與合作學習較適合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方式。
三、課程設計培養學生了解原住民文化,並由做中學體驗傳統藝能。
四、學習態度高的學生在文化融入生活技能、文化融入社交、文化融入育樂、及持續參與課程的意願,呈正向關係。
五、對於文化融入生活技能與文化融入社交兩方面,無顯著水準。顯示大部份的學生為都市原住民,生活技能與社交不會因為學習此課程而有明顯的改變,仍維持目前的都會生活方式。
六、對於文化融入育樂方面,則有顯著水準,表示經過「部落文化田野調查」課程,同學開始在生活育樂方面,聽傳統樂曲、欣賞傳統部落舞蹈,以及關注原住民相關新聞及訊息。
十二年國教提到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態度、能力與知識。期待「部落文化田野調查」此課程,對學生自己族群文化的認識與認同感,從而培養出自信心,以及多元文化的視野,激發學生生活的自信與生命的喜悅。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與結果,對學校教師、行政人員及學生,提出具體建議。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 of the featured courses of the Aboriginal Art Classes, based on the outline of the twelve 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Furthermore, to explore the acceptanc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course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e improvement on cultural awareness after the implement of the course. The conclusions are summed up in the following points:
1、The courses are designed to get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self and the tribes and to shoulder ones heritage.
2、Trial courses and cooperating learning are more suitable for aboriginal students.
3、The courses are designed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respect their traditions and furthermore to experience traditional arts by the method of "learning by doing".
The twelve 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ability ones need to adapt to recent life and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to face the future challenge are the core literacy.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hat the Aboriginal Art Classes could build up aborigine students acceptance and knowledge on their tribe traditions and furthermore to cultivate their confidence and also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cultural world.
Keywords: Aboriginal Art Classes, Featured Courses, Study of tribal cultur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亞雯(2012)。以「課程與教學」為十二年國教推動核心-臺北市推動的策略與行動。中等教育,63(1),183-187。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延煌、張明文(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理念與規劃。教育研究月刊,205,47-56。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吳明清(2010)。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吳清山(2014)。翻轉課堂。教育研究月刊,238,135-136。
林曜聖、簡宏江、李永烈合譯、吳明清總校閱(2010)。教育變革新意義。原著者:Fullan,M.。臺北:華騰文化。
林進材(2012)。實施十二年國教的理想教學圖像。載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改革、問題與期許,199-205。臺北:五南。
周愚文(2012)。穩健推動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歷史工程。載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改革、問題與期許,25-34。臺北:五南。
周愚文(主持人)、洪仁進、陳佩英(協同主持人)(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規畫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吳榕峯(2012)特色課程的規劃。教育部 101 學年度全國高中校長會議。南投:國立暨南大學。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3)。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行政院100年9月20日院台教字第1000103358號函核定)。臺北市:教育部。
林天佑(2009)。學校特色發展的概念與理論。學校特色發展的概念與理論教師天地, 教師天地, 158 ,8-14 。
林志成、林仁煥、田耐青、郭雄軍、蔡淑鈴、田育昆(2011)。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佩璇(2004)。學校課程實踐與行動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慶文(1979)。學習心理學。台北市:臺灣。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官孟璋(2003)。原住民班及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調適:以海星中學「原住民音樂與文化專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浦忠成(2004)。原住民文化。2004年7月2日,取自新聞局網站中文版http://www.gio.gov.tw/info/culture_c/abor.htm。
張如慧(2001)。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尚斌(2004)。綜合高中開辦原住民藝能班之歷程省思與轉化構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世陽(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加樺國際。
西文部分
Scott D.Thomson(Editor)(1993). Problem Analysis. Principals For Our Changing Schools:The Knowledge and Skill Base . Lancaster : Technomic.
Jorgensen, Danny L.(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Newbury Park: Sage.
Lam,P., Foorg, Y.Y. & Moon, S. N.(1995).Work life, career commit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as antecedents of career withdrawal condition among teacher intern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8(4),230-236.
Cooley, E. & Yovanoff, P.(1996). Supporting Professionals at risk : Evaluating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burnout and improve retention of special educators. Exceptional Children, 62(4).
Alderfer, C. P.(1972).Existence, relatendness and growth. New York:a division of the Macmillian company.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2005)。(http://www.dest.gov.au/defaul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