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正絢 Chen Cheng Hsuan |
---|---|
論文名稱: |
女性自我認同與名牌意識之研究: A Study on Female Self-Identity and Brand Consciousness Exemplified by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
指導教授: |
黃靖惠
Hwang, Jing-H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品牌意識 、自我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brand consiousness, self-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5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品牌的使用已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生活中品牌經驗氾濫,名牌似乎成為一種對自己或對他人的個人價值判斷的方式,而如此的名牌符號的使用可否真能滿足或是幫助個人認同真實的自我,為本研究想要探求的議題。因此本研究以20至35歲的上班族女性為研究對象,以深度訪談的方式來探討自我認同與名牌互動之情況與意義。
本研究的整理歸納如下:
一、在女性名牌意識及經驗之分析方面發現,名牌的定義因人而異,而名牌意識及使用與同儕、大眾傳媒的普遍與催化有關;最後名牌的經驗會促使使用者更加重視名牌。
二、在女性自我認同與名牌意識間的互動情形方面,名牌成為自我認同過程中的媒介,如名牌能帶來自信心的提高、自我的肯定、幫助自我的印象整飾,並能提供人際關係的建立,因而產生自我歸屬感。亦即自我透過名牌的使用,肯定自己、區分出並呈現出獨特的自己。然而,在如此的使用過程中,它是矛盾的。因為名牌的普及化應該是消滅階級,但是卻更反映出社會的階級觀。
三、探討名牌意識如何影響女性對於他人看法方面,名牌是在職場上建立它人第一印象看法的重要評估媒介,對於使用相同品牌的人與不相同品牌者相較下,會對相同品牌者較有好感。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how women’s self-identity interacts with the usage of prestigious brands. The usage of prestigious bran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day and it seems to have become a way to judge people. However, does it really satisfy or help people to develop their true self-identity?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20 to 35 year olds, and the method of in-depth interviews was utiliz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and meaning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lf-identity and prestigious brand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I. In the analysis of women’s brand 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 the perceptions of prestigious brands are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women interviewed. Brand consciousness and brand usage are influenced by family members, coworkers and peers, as well as the widespread catalysis of mass media. The very experience of using prestigious brands motivates the user to necessitate the prestigious brands themselves.
II.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lf-identity and brand consciousness, brands become facilitators in the process of self-identification. For example, the use of prestigious brands builds self-confidence and validates self- confirmation. This interaction helps with impression management, as well as build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which provide subjects with a feeling of belonging. It is through the use of prestigious brands that people can confirm, distinguish and uniquely present their desired selves. However, it is ironic that the widespread use of prestigious brands does reflect social values about status and not necessarily can recognize and promote personal status.
III. Brand consciousness acts as a medium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not only in the instance of the first impression, but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s. Furthermore, in comparing the reaction to the use of a favored brand versus an alternative brand, subjects typically have better feelings towards those who use the preferred brands.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7-11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成兵(譯)(2005)。Griffin, D. R.著。后現代精神。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台北縣:生智。
王國讚、黃旭立(譯)(2000)。Dominick, J. R.著。大眾傳播。台北縣:風雲論壇。
方詩佳(1998)。女性消費者對廣告情感訴求之情感反應。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方鏘傑(1993)。台北市女性消費者生活型態對不同廣告訴求方式、產品特性、廣告態度之研究:以保養化粧品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朱柔若(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縣:揚智文化。
朱儀羚(2003)。犯行青少年之自我敘事與自我認定。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龍祥(1997)。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態初探。國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汪仲(譯)(2001)。Popcorn, F.著。爆米花報告III:用價值行銷打動女人的心。臺北市:時報文化。
杜世洲(1991)。女性消費者對促銷傾向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杜瑞澤(2004)。生活形態設計。台北市:亞太圖書。
杜聲鋒(1998)。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譯)(1997)。Smart, B.著。後現代性。台北市:巨流。
李在光(2003)。旅韓華僑的文化認同-以漢城、仁川華僑中學為例。「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臺北國父紀念館:2003 年12 月5 日到12 月6 日。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
李佳芬(2003)。雙語及具意義的新品牌研究設計。逢甲大學國際貿易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孟蓁(2005)。大專女性消費者對飾品選擇偏好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李美華(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時英。
李振昌(譯)(2005)。Lindstrom, M著。收買感官信仰品牌。台北市:商智文化。
李振任(2001)。國民小學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感之研究:以萬丹鄉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淑娥(譯)(1998)。Hamachek, D.著。面對自己。台北市:心理。
李麗珍(2005)。女性消費者選購化妝品決策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光庭(2005)。直銷業女性消費者體驗行銷之探索性研究:以玫琳凱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英奇(1988)。大專學生之責任感與自我統整:艾立克森青年自我統整理論之倫理分析。教育心理學報,21,77-98。
何振維(2004)。品牌關係的質性研究:以Chrome hearts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桂霖(1991)。大眾傳播媒介對政治態度與行為之影響。復興崗學報,45,385-426。
沈雲驄、湯宗勳(譯)(1998)。Aaker, D. A.著。品牌行銷法則:如何打造強勢品牌。台北市:商周。
宋學軍(2006)。一次讀完26本心理學經典:走過經典感受大師的震撼。臺北市:海鴿文化。
別蓮蒂(2001)。成年消費族群白皮書:東方E-ICP生活形態調查報告出爐(下)。廣告雜誌,120,72-83。
吳正德(2003)。女性消費者購買行為與行銷策略之探討: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克振(譯)(2001)。Keller, K. L.著。品牌管理。台北市:華泰。
吳芝儀(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慎慎(2001)。連結與婦女學習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30,81-116。
吳曉雯(2002)。影響職棒球迷選擇支持球隊的因素及其與忠誠度、滿意度的關係。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車先蕙等(譯)(1997)。Schultz, D. & Schultz, S. E.著。人格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邱莉雲(2005)。名牌服飾「迷」探索。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順應(譯)(2005)。Neumeier, M.著。品牌魔力丸。台北市:藍鯨。
周宇寬(2002)。女性消費心理面面觀。台北市:國家。
林子文(2004)。金融機構女性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火旺(1998)。公民身分:認同與差異。載於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頁385-393、396-397)。台北市:中研院社科所。
林文琪(譯)(2006)。Woodward, K.著。認同與差異。台北縣:韋伯文化。
林心慧(1995)。品牌忠誠度分組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東泰(1987)。傳播理論之應用。台北市:正中。
林佩穎(2000)。女性保養品牌忠誠度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重光(2004)。女性消費者美容護膚保健食品通路及購買動機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縣:揚智文化。
林資敏(1998)。X+Y+N世代行銷。台北市:奧林文化。
林憶萍(1996)。女性消費者生活型態之區隔對汽車屬性、汽車銷售廣告訴求之偏好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柯素月(2001)。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胡榮、王小章(譯)(1995)。Mead, G. H.著。心靈、自我與社會:從社會行為主義者的觀點出發。台北縣:桂冠。
侯雅齡(1998)。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1),11-23。
侯蓉蘭(2002)。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對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高偉修(1995)。色彩偏好與服飾消費之關係:以台北市女性消費者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Maxwell, J. A.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唐乙弘(2004)。投資型保單對女性消費者之行銷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Goffman, E.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縣:桂冠。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出版。
徐淑珊(2005)。女性消費者對運動服裝品牌忠誠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麗棻(2004)。女性消費者購買行為之研究:以生技保養品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縣:揚智。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市 : 南宏。
陳志銘(譯)(2003)。Gad, T.著。品牌密碼。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陳妍容(2006)。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怡君(1994)。女性消費者對觀光旅館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昌文等編著(2004)。社會心理學。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縣:揚智文化。
陳坤虎(2001)。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佩秀(譯)(2001)。Mariotti, J.著。品牌。台北市:遠流。
陳美岑(譯)(2001)。Kilbourne, J.著。致命的說服力。台北市:貓頭鷹。
陳皎眉等編著(2001)。社會心理學。台北縣:空大。
陳淑琴(2004)。自我認同與親密關係:以祖孫家庭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琇玲(譯)(2002)。Lewis, D. & Bridger, D.著。新消費者心理學。台北市:臉譜。
莊惠婷(2003)。知覺風險對線上購物意願之影響:以女性消費者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懷義等編著(1990)。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許秋珥(2004)。美國女性消費者選購結婚禮服評估準則與造型偏好之研究。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許殷宏(1997)。談戲劇論對學校教育的啟示。中等教育,48(4),37-45。
許馨云(2005)。女性消費者對於保養品購前資訊來源信任程度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梁濃剛(1989)。回歸佛洛伊德。台北市:遠流。
焦經隆(2002)。女性消費者產品涉入對知覺風險、資訊搜尋及散佈之影響:以「健康食品」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Robert Bocock 著。消費。台北市:巨流。
張春興(1987)。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7)。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寶蓮(1994)。國小兒童楷模認同與價值觀念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4)。Newman, P. R.著。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台北縣:揚智
黃彤雲(2004)。品牌性格對品牌權益之影響:以麥當勞,肯德基及摩斯漢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厚堅(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彥憲(譯)( 2001 )。Rifkin, J.著。付費體驗的時代。台北市:遠流。
黃郁君(2001)。品牌聯想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銘惇(譯)(2000)。社會科學研究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台北市:桂冠出版。
黃麗婷(2002)。產品情感與自我認同對衝動性購買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曬莉 (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與父權社會。本土心理學研究,15,3-62。
曾如憶(2004)。女性消費者對彩妝品品牌忠誠度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游梓翔、吳韻儀(譯)(1994)。Schramm, W. L. 著。人類傳播史。台北市:遠流。彭梅蘭(譯)(1988)。日本博報堂生活總合研究所著。新女性:風尚的主流:透過女性了解消費者的動向。台北市:書泉。
傅琇悅(2000)。年輕女性工作者生涯阻隔、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幼蘭(譯)(2004)。Barletta, M.著。女性行銷。台北市:藍鯨。
楊珮茹(2002)。消費者購物動機、涉入與心流經驗關係之研究:以百貨公司女性消費者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國樞,張春興(1969)。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賈馥茗、楊深坑(1993)。教育學方法論。台北市:五南。
溫世頌(2000)。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詹火山等編著 (1987)。社會學(上)。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榮泰生(1996)。消費者行為。台北市:五南。
廖珮君(2004)。澳洲回流臺灣年輕移民在臺、澳社會間的適應與自我認同。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旭東(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縣:左岸。
趙政豪(1999)。品牌與消費者間人格自我狀態互動之研究。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千嘉(2002)。大陸新娘的台灣經驗:一個社會學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象愚(譯)(1993)。Hassan, I.著。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
市:時報文化
鄧文玲(2002)。女性購買開架式彩妝品品牌忠誠度的研究:以北區某專科學校為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莉嫺(2004)。女性內衣消費者購買行為與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台北市女性消費者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宜蓉(2003)。來源國形象、品牌聲譽、品牌個性對複合品牌知覺品質的影響。博士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佳琪(2002)。國中生自我認同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員林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美瑛(1992)。青少年傳播行為、自我認同與其消費行為關聯性之研究:自我表達消費動機與衝動性購物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曉楓(2004)。解讀少年的自我統合與追尋:一個少年小說閱讀討論會的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秀美(譯)(1986)。電通行銷戰略研究會編著。感性消費、理性消費:你是那一種消費者。台北巿:業強。
鄭惠如(2005)。美容保健類商品網路拍賣高度忠誠消費者決策過程之探索性研究:以Yahoo!奇摩拍賣女性消費者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志偉等編著(2003)。消費者行為。台北縣:空大。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賴威嬑(2005)。女性消費者對Day Spa商店印象與再購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志從(1987)。我國消費者教育情意教學目標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如寧(1990)。洗髮精女性消費者市場區隔與產品定位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謝高橋(1989)。社會學。台北市 : 巨流。
謝雅惠(2000)。影響國內女性消費者上網購物的決策因素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蕙瑩(2000)。台北市女性消費者購買美白保養品品牌轉換行為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貞玉(1996)。消費者行為學。台北市:五南。
瞿海源、王振寰主編(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顏秀美(2003)。公立高中學生新聞媒體閱聽行為與政治信任感之研究。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顧萱萱、郭建志(譯)(2001)。Schiffman, L. G. & Kanuk, L. L.著。消費者行為。 台北市 : 學富文化出版。
蘇登呼(2000)。政府官僚組織內部創新傳佈之研究:以台北市戶政事務所與高雄市衛生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英文部分
Aaker, D.A. (1991). Manage brand equity. N.Y.: Free Press.
Aaker, D.A., & Biel, A. L. (1993). Brand equity & advertising: Advertising's role in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Aaker, D. A.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Y.: The Free Press.
Aaker, D. A. (2000). Brand leadership. N.Y.: The Free Press.
Aaker, J. L. (1997). 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5, 347-356.
Adams, G. A. (1992).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CA.: Sage.
Alt, M., & Griggs, S. (1988). Can a brand be cheeky?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4(1), 9-16.
Batra, R., Lehmann, D. R., & Singh, D.(1993). The Brand Personality Component of Brand Goodwill: Som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In Aaker, D. A. & Biel, A. (Eds), Brand Equity and Advertising (p.p.83-96). Hillsdale, N. J.: Lawrence Erlbaum.
Biel, A. L.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 8.
Dittmar, H. (199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aterial possessions: To have is to be. N. Y.: St. Martin Press.
Dobni, D., & Zinkhan, G. M. (1990). In search of brand image: A Foundation Analysi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7, 110-119.
Dodds, W. B., Monroe, K. B., & Grewal, D. (1991). 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 307-319.
Doyle, P. (1990). Building successful brands: the strategic opt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7(2), 5-20.
Elliott, R., & Wattanasuwan, K. (1998). Brands as symbolic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7(2), 131-144.
Emery, E., Ault, P. H., & Agee, W. K. (1965). 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Dodd, Meed and Company.
Engel, J. N., Blackwell, H., & Miniard, R. E. (1995). Consumer behavior. N. J.: Prentice-Hall.
Featherstone, M. (1988).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Giddens, A. (1991). A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wal, D., Krishnan,R., Baker, J., & Borin, N.(1998). The effect of store name, brand name and price discounts on consumers’ evaluation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Journal of Retailing, 7(3), 331-352.
Hamachek, D. E. (1982). Encounters with others. N.Y.: Dryden.
Jordan, J. V. (1991). Empathy and self boundaries. In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 Surrey, J. L.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 from Stone Center (p.p. 67-80). N. Y.: Guildford.
Kapferer, J. N. (1994).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New approaches to creating and evaluating brand equity. N. Y.: The Free Press.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 1-22.
Kleine, S. S., Kleine, R. E. III, & Kernan, J. B. (1989).These are a few of my favorite things: Toward an explication of attachment as a consumer behavior construct.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6, 359-366.
Kleine, S. S., Kleine, R. E. III, & Allen, C. T. (1995). How is a possession me or not me? Characterizing types and an antecedent of material possession attach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2, 327-343.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N. J.: Prentice-Hall.
Krishnan, H. S. (1996). Characteristics of memory associations: A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3, 389-405.
Levy, S. J. (1959). Symbols for Sal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7, 117-124.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Adelson, J.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159-187). N.Y.: Wiley-Interscience.
Marconi, J. (1993). Beyond branding. Chicago: Rye 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Mertens, D. M. (1998).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integrating diversity with quantitative & qualitative approaches. California: Sage.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rk, C. W., Jaworski, B. J., & Macl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0, 135-145.
Pettis, C. (1997). Using a brand to increase stock price. Marketing Computers, 16(6), 27-28.
Plummer, J. (1985). How personality makes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4, 27-31.
Popcorn, F., & Marigold, L. (2001). Eveolution: The eight truths of marketing to women. N. Y.: Hyperion.
Richardson, P. S., Dick, A. S., & Jain, A. K. (1994).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cue effect on perceptions of store brand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8 (4), 28-36.
Riley, F. D., Ehrenberg, A. S. C., Castleberry, S. B., Barwise, T. P., & Barnard, N. R. (1997). The variability of attitudinal repeat-r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4(5), 437-450.
Solomn, M. R. (1991). Consumer Behavior: Buying, having and be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三、網站部分
Image Fashion Forum (2005)。Increased brand consciousness。2006年6月10日,取自:
http://www.imagesfashion.com/Cover_story7_jan05.html
Raussh, L. (2002). Cross cultural analysis of brand consciousness。2006年6月18日,取自:
http://murphylibrary.uwlax.edu/digital/jur/2002/rausch.pdf
9999汎亞人力銀行與333Beauty「水水女人國」網站(2004)。2004年粉領族對名牌精品消費態度大調查。2006年6月18日,取自:
http://pj.9999.com.tw/act/p940309/
行政院勞委會(200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婦女勞動統計」94年版。2006年6月18日,取自:
http://statdb.cla.gov.tw/html/woman/womanmenu.htm
行政院勞動委員會(2006)。婦女勞動力參與率。2006年7月4日,取自:
http://statdb.cla.gov.tw/statis/webproxy.aspx?sys=210&kind=21&type=1&funid=qw6001&rdm=COfyYFxF
潘小莘、馮惠宜、陳美文(2007)。北中南開打 搶購環保袋8人濺血。中時電子報。2007年7月7日,取自: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society/200707/20070707459300.html
尹德瀚(2009)。丹麥行銷鬼才:菸盒警語 反激發菸癮。2009年1月25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Print/0,4634,110504x1120090125001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