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尤懿心
You, Yi-Xin
論文名稱: 舒曼C大調幻想曲作品十七詮釋報告
Schumann Fantasy Op.17
指導教授: 蔡中文
Cai, Zhong-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畢業學年度: 8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0
中文關鍵詞: 舒曼奏鳴曲式幻想曲音樂音韻學
英文關鍵詞: Music, MUSIC, PHONOLO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詮釋報告分成三個部分。第一章即點出「舒曼幻想曲作品十七」之特色—以奏鳴曲式為經,幻想曲特質為緯,交織而成的第一樂章,故試著先對此作品出現之前半個世紀,奏鳴曲與幻想曲的發展作一概括性的探討。直到十八世紀末,它們仍屬於兩個不同範疇的曲式,其架構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嚴密、緊湊,有固定的和聲設計,以強調曲式純粹的均衡美感;後者則於同時代提供了作曲家另一種表現想像力的徒徑。其實,從十八世紀一些奏鳴曲之發展部中,可看出作曲家即興、幻想的創意;莫札特奏鳴曲的最後樂章亦常見華麗的裝飾奏(cadenza);貝多芬的奏鳴曲更是各種曲式的實驗、組合,突破傳統奏鳴曲之束縛。另一方面,少數巴哈(J.S. Bach)與莫札特之幻想曲,雖標題為「Fantasy」,卻有著奏鳴曲快板樂章(Sonata-allegro)的形式,但較之奏鳴曲有更自由的調性關係...以上皆預示了十九世紀此兩種曲式的結合。舒曼這首作品最初即是以奏鳴曲構思,但最後以「幻想曲」之名出版之作品。第二章對此作品的創作背景、音樂內容、曲式結構等一一剖析,即可看出他不以原「大奏鳴曲」(Grosse Sonata)之名出版之例證:第一樂章雖是奏鳴曲式-有呈示、發展、再現部,有兩個對比的主題;但其和聲設計異於傳統的主調→屬調→主調之主從關係,主調直到尾奏才明確地交代。此外,音型結構及情緒驟變、不經意的延長記號及速度轉換,在在顯示無限熱情的幻想特質。第二、三樂章分別是迴旋奏鳴曲式及慢板的複二段體,與傳統的奏鳴曲樂章排列不同。第三章是筆者於實際彈奏之餘,針對樂曲之詮釋及演奏技巧問題提出探討,分別以三節說明三個樂章。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