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映佳
In-chia Lo
論文名稱: 行政區劃與單一選舉區劃分-以高雄市縣合併為例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Single-District Constituency-Case Study of Annexation between Kaohsiung City and Kaohsiung County
指導教授: 紀俊臣
Chi, Chun-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2
中文關鍵詞: 行政區劃地方自治單一選舉區劃分傑利蠑螈單一選區兩票制
英文關鍵詞: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local governance, SNTV, Gerrmanding, single-district constituen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99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選區重劃(reapportionment或redistricting),與行政區劃其實都是相通的,兩者關係非常密切,前者是指各項選舉區域的重新設定,後者則是指行政區域的設定、調整或廢止。自從「國會改革」修憲案通過後,依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之規定,立法委員席次將減為一一三席,其選舉制度亦將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為配合選舉制度之調整,自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開始,其選區勢將有大幅變動;亦即七十三席區域立委之選區,將由各直轄市、縣市依應選立法委員名額劃分同數額之選舉區(單一選區)。選區重劃牽涉了政治人物與政黨的利益,充滿高度政治性,而行政區劃則牽涉人口分布與變動、地理環境等,需要非常專業性的規劃,如何調節兩者,以調整最符合選舉之公平性及代表性,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焦點所在。本文透過文獻分析及整理、深度訪談,分析討論出最適合高雄市縣合併之行政區劃與單一選區劃分方案,並提出研究建議。以下為本研究各章節主要內容:
    第一章是本研究之研究緣起與研究架構,是整個研究的骨幹。
    第二章針對行政區劃的理論與原則作詳細介紹與應用。
    第三章透視臺灣現行行政區劃的缺失與檢討,以對癥下藥。
    第四章介紹高雄市縣地理與政治生態,並分別針對高雄市縣合
    併之可行性質化分析與需求性量化分析進行探討。
    第五章乃以第四章的分析為基礎,中央選舉委員會的建議為
    輔,將高雄市縣區域立法委員單一選舉區劃分的可能方案,作
    優劣分析,以尋求最適方案。
    第六章模擬高雄市縣合併後,二級政府的區劃方案,並嘗試將
    行政區與單一選舉區做出整合方案,接著研究其對高雄市縣政
    治生態的影響。
    第七章為結論,將研究結果與研究發現統整,並提出研究建議。
    本研究係整合行政區劃與選舉區劃分之論述,其結論旨在試圖建構區劃理論或模式,從而為該領域之學術發展做出些許貢獻。

    The idea of “reapportionment (or redistricting)” can be interlinked wit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they are closed together. The meaning of “reapportionment (or redistricting)” is the reset of electoral constituency . The meaning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s the setting , adjustment and abo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Since our Constitution about “the innovation of congress” was amended , according to the fourth amendment clause , our legislators will cut down to 113 , and our electoral system will change to SNTV. In order to cooperate to the change , the electoral districts will change a lot from 2007 Legislative Yuan Election . 73 regional legislative constituencies will be divided to single-district constituency due to each municipality and county’s legislative member. Reapportionment (or redistricting)is a high political considering mission , it’s involve high profit of political person and party. Whil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have to formulate high professionally cause it involve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and natural conditions ,etc. How to connect the equitable and representative missions is the focus of this essay. I will try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relative documents, interview with related administrators, then try to find the best plan that suit Kaoushiung city and county. Besides I will bring up the study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These are the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of the study:
    Chapter1 is the framework of the whole study ,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the study and the frame of the study.
    Chapter 2 is on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academically.
    In Chapter 3 , I try to find out the difficult position that Taiwan’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have to face.
    Chapter 4 introduce the natural condition and political ecology about Kaoushiung city and county , then try to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and requirement on annexation between kaoushiung city and county.
    Chapter 5 is base on the analysis in chapter 4 , and the suggestion by the central electoral council , try to look out the bes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SNTV electoral constituency plan for Kaoushiung city and county.
    In Chapter 6 , I try to simulate the best span of control of two class government of the annexation between Kaoushiung city and county , and study how will it infect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Kaoushiung city and county.
    Chapter 7 is the affect and result of the study , then I support my studying suggestion.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annexation between Kaoushiung city and county , and try to set up the division theories and model to do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area of academic.

    表目次 IV 圖目次 VI 第一章 緒 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0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00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09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 010 第二章 行政區劃的劃分理論與區劃原則 015 第一節 行政區劃的劃分理論 016 第一節 行政區劃的劃分原則 025 第三章 臺灣行政區劃的經驗與作為 037 第一節 行政區劃尚待完成法制化 039 第二節 行政區劃未符政經發展需要 045 第三節 行政區劃調整遭遇政治既得利益者阻撓 051 第四節 行政區劃調整未有長遠的作業整備與規劃 053 第四章 高雄市縣合併的需求性與可行性分析 057 第一節 高雄市縣的政治生態 057 第二節 高雄市縣區劃調整的方案選擇 068 第三節 高雄市縣合併的需求性量化分析 086 第四節 高雄市對合併的可行性質化分析 102 第五章 高雄市縣區域立法委員單一選舉區劃分的可能方案 107 第一節 單一選舉區劃分的原則 107 第二節 高雄市單一選舉區的規劃方案設計困境與作為 117 第三節 高雄縣單一選舉區的規劃方案設計困境與作為 127 第四節 高雄市縣合併的單一選擇區劃分方案比較 145 第六章 高雄市縣合併方案與立法委員單一選區劃分的整合模式 153 第一節 大高雄市二級行政區域的區劃方案模擬 153 第二節 大高雄市區級行政區域與單一選舉區劃分的整合方案 162 第三節 大高雄市行政區劃對地方政治生態的影響 167 第七章 結 論 17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1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83 附錄一:行政區劃法(草案)各版本條文比較與說明 185 附錄二:第七屆立法委員直轄市縣市選舉區劃分原則 198 附錄三:深度訪談紀錄(高雄楊縣長秋興) 200 附錄四:深度訪談紀錄(高雄市湯副市長金權) 207 附錄五:深度訪談紀錄(內政部林次長中森) 212 附錄六:深度訪談紀錄(高雄余前縣長政憲) 217 參考文獻 223

    1.王大立,1996,<單一選區劃分之理論與模擬>,臺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
    2.王世慶,1970,《臺灣省通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王業立,1995,<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政治影響:我國民意代表選舉制度的探討>,《選舉研究》,第2卷第1期,頁147~167。
    4.王業立,1996,《我國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臺北:五南。
    5.王業立,1998,《比較選舉制度》,臺北:五南。
    6.王業立,2001,<未來立委選制調整的幾個方向及其利弊分析>,收錄於蘇永欽主編,《國會改革:臺灣民主憲政的新境界》,臺北: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頁13~26。
    7.王業立,2005,<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影響評估>,臺北:「政府再造與憲政改革」研討會。
    8.王雲五主編,1973,《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行政學》,張金鑑編,臺北:商務。
    9.王保鍵,2004,,<論直轄市與縣市公投合併升格>,《行政暨政策學報》 第三十九期,臺北:臺北大學,頁1~ 32。
    10.王保鍵,2005,<論單一選區之選區劃分-應選名額試算及選區劃分原則>,《立法院院聞》 第33卷第12期,頁51~64。
    11.王保鍵,2006,<立法委員單一選區劃分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立法院院聞》,第34卷第9期,頁88~106。
    12.王榮仁,2003,《臺灣地區行政區域調整規劃之研究-以高雄縣市合併為例》,高雄: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方博亮、林祖嘉,《管理經濟學》,2003,臺北市:智勝文化。
    14.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6,院總第1044號,政府提案第10541號之1。
    15.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6,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會議,法案名稱:第七屆立法委員直轄縣市選舉劃分變更案。
    16.江大樹,2000a,<臺灣行政區劃調整的回顧與前瞻>,《暨大學報》,第4卷第2期,頁51~70。
    17.江大樹,2000b,<精省後臺灣行政區劃方案評估>,行政院研究法展考核委員會地方發展處網站。
    18.江大樹,2001<論行政區劃與府際關係的相互影響性>,《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第6期,頁13~26
    19.江大樹,2001,<行政區劃與府際關係>,收錄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主編,《府際關係》,臺北:暨大府際關係中心出版,元照出版公司總經銷,頁393~424。
    20.江大樹,2005,<「二級制政府」的行政區劃調整>,《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1.內政部,1950,臺灣省各縣市行政區域調整方案檔案。
    22.內政部,2002,《臺北市、高雄市改制直轄市紀要》,臺北:內政部。
    23.內政部,2006,行政區劃法草案總說明。
    24.民主進步黨,1993,《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國土規劃-民主進步黨的國土規劃與開發的藍圖》,臺北:民進黨政策研究中心。
    25.呂亞力,1988,《政治發展與民主》,臺北:五南。
    26.沈靜倫,2001,《單一選區兩票制之適用性探討》,臺北:臺北大學公共行政系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27.李允傑,1999,<地方財政問題的政治經濟分析:統籌分配款爭議之探討>,《地方制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8.李雪莉.汪文豪,2006,<城市群合作才能立足世界版圖>,《天下雜誌》。
    29.何東波,1992,<由公共財政收支觀點論台灣地區行政轄區劃分>,《國家政策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頁195~208。
    30.林繼文,1999,<單一選區兩票制與選舉制度的改革>,《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期,頁69~79。
    31.紀俊臣,2001 a,《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計劃,頁35。
    32.紀俊臣,2001 b,<臺灣之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4卷第2期,頁4~27。
    33.紀俊臣,2001 c,《行政區劃與鄉鎮市自治問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34.紀俊臣,2002,<地方行政區域調整方案之規劃與設計>,政府改造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35.紀俊臣,2003,《永續發展與行政區域設計》,國立暨南大學地方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
    36.紀俊臣,2004,《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臺北:時英。
    37.紀俊臣,2005,<單一選舉區劃分與行政區劃>,《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8卷第10期,頁14~36。
    38.紀俊臣,2006 a,<一個研究上的思考:臺灣行政區域的調整>,「合諧社會與兩岸地方服務型政府比較研究」理論研討會。
    39.紀俊臣編著,2006 b,《都市及區域治理》,臺北:五南。
    40.席代麟,2005,<行政區域重劃與金馬離島自治組織的重構>,「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學術研討會論文。
    41.東海大學,2005,《都市及區域治理:臺灣經驗學術研討會》。
    42.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臺灣心會,2005,《行政區劃與遷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吳瑞山譯,2002,James A. Brickley,Clifford W.原著,《管理經濟學-組織築構之工具與觀點》,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44.吳定,1998,《公共政策》,臺北:華視出版社。
    45.吳連賞,1988,<高雄都會區工業發展的成長過程和其區域發展課題之研究>,《高市文獻》,第1卷第1期,高雄:高雄文獻委員會,頁21~45。
    46.周志龍,2001,<全球化發展與台灣行政區劃再結構>,《經社法制論叢》,第27期,頁159~189。
    47.周志龍,2003,《全球化、台灣國土再結構與制度》,台北:詹氏書局。
    48.周振鶴,1998,《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北京:商務。
    49.郭崑謨、江復明,1984,《管理經濟學》,臺北:五南。
    50.馬傑明,1979,《組織層級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51.高永光、劉佩怡,2006,<臺灣行政區劃方案評估>,2006年臺灣政治學會(TPSA)年會暨「再訪民主:理論、制度與經驗」學術研討會論文。
    52.高雄市政府,2006,《高雄市統計要覽》,高雄:高雄市政府。
    53.高雄縣政府,2005,《高雄縣統計要覽》,高雄:高雄縣政府。
    54.許立一,2002,<行政組織再造之理論基礎的探討:我國行政組織再造方向之建議>,「我國行政組織再造研討會」宣讀論文,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55.陳明燦,1997,<從國土規劃論我國之行政組織體制>,《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2卷第4期。
    56.陳華昇、陳朝政,2005,<健全立委選區劃分制之建議>,《國政評論》,內政(評)094-033號,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57.陳華昇,2002,<推動行政區域重劃,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國政評論》,內政(評)091-002號,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58.陳華昇,2006,<化解立委選區劃分爭議之可行方向>,《國政評論》,內政(評)095-018號,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59.陳敦源,1997,<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調整與衝突的解決──制度設計的觀點>,《國政期刊》,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60.陳清秀,2002,<論新版(馬版)財政收支劃分制度之妥當性與可行性>,《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
    61.陳朝建,《解釋名詞: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部落格化的臺灣政治法律學院http://blog.sina.com.tw/archive.php?blog_id=423&md=entry&id=6947,2005/10/16上網檢視。
    62.陳重廷,2002,《臺灣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兼論大台中都會行政區劃之遠景》,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63.陳慧菁,2006,《選區劃分對政黨生態之影響-以台北市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4.黃錦堂,1995,《行政區劃暨相關法制調整之研究》,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委員研究。
    65.黃錦堂,1996,《當前行政層級暨區域調整的法制問題》,政府行政層級再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6.黃錦堂,2000,<國土綜合開發計劃之法制化>,《瞭望公元2000年焦點研究》,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國展會)主辦。
    67.黃錦堂,2001,<行政區劃之法制與政策概述>,《智庫研究報告》,九月號,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68.黃錦堂,2001,<行政區劃法律草案與實質方案簡介>,《法令月刊》,第52卷第1期,頁5~16
    69.黃爾璇,1998,<從國土規劃與產業發展關聯性探討臺灣產業區域均衡發展及土地政策問題-以日本相關法制為對照觀點>,「民進黨產業政策研討會議國土規劃與產業發展組」報告,臺北:民主進步黨。
    70.黃國鐘,2003,<政府改造與組織重整>,《國家政策論壇》,夏季號,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71.黃國鐘,2006,<拼圖遊戲與選區劃分(上)>,《立法院院聞》,第34卷第2期,臺北:立法院。
    72.黃國鐘,2006,<拼圖遊戲與選區劃分(下)>,《立法院院聞》,第34卷第3期,臺北:立法院。
    73.黃耀南,1988,《考試院組織及職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4。
    74.黃孟男,2004,《原住民自治區內行政區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5.黃明勇,1999,《臺灣地區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76.隋杜卿,2002,<「單一選區」選制改革的政治目標: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的模擬(二)>,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2-016號。
    77.隋杜卿,2002,<立委選制改革的影響-以「單一選區兩票制」為例>,刊於陳健民、周育仁主編,《國會改革與憲政發展》,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143~189。
    78.鄭興弟、林昇德,2000,<我國行政區劃-一個新規劃途徑之探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8卷第2期,頁1-34。
    79.鄭喜夫,1999,<臺灣行政區劃之沿革>,《中國地方自治月刊》,第52卷第8期,頁4~38。
    80.楊鈞池,2005,<單一選區制立委選區劃分問題之分析>,《國政研究報告》,臺北:財團法人政策基金會。
    81.楊泰順,1991,《選舉》,臺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82.張元旭,2000,<我國行政區劃展望>,《研考雙月刊》,第24卷第2期,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44~54。
    83.張正修,2001,《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1)-地方自治概念、國外法制及都市篇》,臺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4.張麗堂譯,Peter Hall著,1995,《都市與區域規劃》,臺北:巨流。
    85.張閔婷,2005,《第七屆立法委員選區劃分對台中市政黨生態影響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6.翁明安,2004,《我國立法院長角色中立化可能性之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7.劉道義,1999,《臺灣新地理》,臺北市:前衛。
    88.劉道義,1997,《為什麼要廢省─我國行政區的檢討與調整》,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9.劉淑惠,1992,<我國地方自治的現況與檢討>,收錄於許志雄、許宗力編著《地方自治之研究》,臺北:業強出版社。
    90.蔡學儀,2003,《解析單一選區兩票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91.薄慶玖,1991,《地方政府與自治》,臺北:五南。
    92.薄慶玖,1997,<論政府層級與行政區劃的調整>,《人事管理》,第34卷第3期,頁4~10。
    93.廖達琪、黃志呈、謝承璋,2006,<修憲對立法院功能與角色之影響-從表演場到表演場>,《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1期,頁27~58。
    94.謝相慶,2000,<日本眾議院議員新選舉制度及其政治效應-以1996年選舉為例>,《選舉研究》,第6卷第2期,頁45~87。
    95.謝相慶,2002,<淺談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單一選區兩票制>,《國政研究報告》,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
    96.應宜珠,1992,《我國地方政府層級與行政區域劃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97.龔意琇,2005,<單一選區兩票制-並立制與聯立制的分析>,國政分析,憲政(析)091-054號。

    英文部分
    1.Brickley , James A. ed al.,(2001), Managerial Economics &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Second Edition, Boston: McGraw-Hill Education.
    2.Chou T.L,(1998), Crisis and Dysfunction of Taiwan’s Metropolitan Economy in Globalization : A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Network. 發表於1999年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3.Diane ,Doran, et al. ,(2004), Impect of Manager’s Span of Control on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Canadian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Foundation.
    4.Duverger, Maurice,(1954),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Harper & Row.
    5.──,(1966), 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New york:Wiley.
    6.Edwin, Mansfield,(2002), Managerial Economics: Theory, Applications, and Cases(Fifth edition),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INC.
    7.E.-H.Klikn, et al.,(1995),Managing Networks in the Public Sector: A Theoretical Study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Policy Networks, Public Administration, pp.437~454.
    8.Gulick, Luther ed al.,(1937), 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Institute of Public dminist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9.Hall, P.,(1999), The future of cities.,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3 , pp.173~185.
    10.Heywood, Andrew ,(2004), Political Theory(Third Edition),New York:Palgarve Macmillan .
    11.Hsieh, John Fuh-sheng,(1996), The SNTV System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s.,In Hung-mao Tien (e.d),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Transition : Riding the Third Wave ., pp.193~212.Armonk, NY: M.E. Sharpe ,Inc.
    12.IMD,(2002),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2, Switzerland: IMD Business School.
    13.Lijphart, Arend,(1982),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Fair Representation : The Plurality-Majority Rule Districting and Alternative Electoral Arrangements. In B.Grofman et al., Representation and Redistricting Issues,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14.──,(1984), Democracies: Patterns of Majoritarian and Consensus Government in Twenty-one Countr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5.──,(1994), Electoral System and Party Systems: A Study of Twenty-seven Democracies ,1945-199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Lucian Pye,(1996), “The State and The Individual” ,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in Chin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7.Marshall , N.J and Jaeger, C.,(1990), Service Activities and Uneven Spatial Development in Britain and Its European Partners: Determinist Fallacies and New Option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2, pp.1337~1354.
    18.Razin, Eran, ed al.,”Municipal Boundary Change Procedure: Local Democracy versus Central Control, Max Barlow ed al., New Challenges in Local and Regional Administration(2004),Chapter 3 p.37~55.
    19.Rae, Douglias ,(1967),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ral Law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Robbins, Stephen P.,(1990),Organization Theory :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21.Smith, Jr. and Jerold L. Zimmerman, 2001., Managerial Economics &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 Taipei:McGraw-Hill Education.
    22.Sharfritz. J. M., & Russell, E. W. ,(1997), Introduc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N. Y.: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23.Taylor, F. W. ,1911,.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N. Y.: Harper.
    24.── ,1992, Scientific Management. In J. M. Shafritz & A. C. Hyde (Eds.),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rd Ed.) pp.29-32. Pacific Grove, C. A.: B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
    25.Simon, H. A. ,1946, The Proverbs of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Winter.
    26.── ,1997,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4th Ed.). New York, N. Y.: The Free Press.
    27.Taagepera, Rein ed al.,(1989),Seats and Votes: The Effects and Determinants of Electoral System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8.Weber, Max, 1925,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 Max Rheinstein and Edward Shils, and Max Rheinstein ,e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