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恆鑑
論文名稱: 大學新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f Personal Factors, Campus Experience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for Freshmen
指導教授: 劉若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大學新生校園經驗能力發展
英文關鍵詞: freshmen, campus experience, capacity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57下載: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新生個人背景因素、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之關係。其中個人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學校別、學院別、住宿情形、工作經驗、父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等;校園經驗包括人際投入、學術投入、課外活動經驗等;能力發展包括創新與學習能力、多元文化能力、自我了解與人際能力、語言與領導能力等。
    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分層取樣方式選取10所大學校院一年級新生為研究對象,運用「大學新生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068份。統計方法包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不同學校類型、學院、住宿情形、工作經驗、父母親教育程度的大學新生在校園經驗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學校類型、學院、工作經驗的大學新生在能力發展的改變有顯著差異。
    三、校園經驗中,人際投入方面,學校類型、學院、住宿情形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達7%;學術投入方面,學校類型、學院、工作經驗、父親教育程度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達9%;課外活動經驗方面,學院、住宿情形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達8%。
    四、能力發展的改變,在創新與學習能力方面,性別、人際投入、學術投入、課外活動經驗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達26%;多元文化能力方面,學院、父親教育程度、人際投入、學術投入、課外活動經驗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達20%;自我了解與人際能力方面,性別、人際投入、課外活動經驗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達28%;語言與領導能力方面,性別、學校類型、學院、人際投入、學術投入、課外活動經驗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達24%。

    本研究依據以上結論,對大學校院建議包括:(一) 加強住宿學生學習方案,促進學生校園經驗發展;(二) 提供學生校內外工讀機會,增加學習能力發展;(三) 針對學院特色與發展,結合學務單位建構學生能力指標;(四) 建立師生互動輔導方案,增加師生關係與學生人際發展(五) 發展師生雙向評量機制,增加學生學習投入與學習成效(六) 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意願,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對大學新生的建議包括:(一) 運用參與工讀機會,增加學習經驗;(二) 積極參與校園活動,提升個人能力發展。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s of personal backgrounds, campus experiences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for freshmen of colleges. The personal backgrounds include sex, disciplines, situations in the dormitory, working experiences and educations of their parents. The campus experiences include interpersonal involvements, academic involvements, and attendan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Capacity development for freshmen in this study consist of their capacity for creating, learning, fitting into multicultural scenes, self-understandings, build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lead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s.
    The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 freshmen of 10 Taiwanese institutions chosen by stratified clustered sampling method, and the valid data was 1068.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ata.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mpus experience among freshmen with different schools, disciplines, situations of student residences, working experiences, educations of their parent, and the occupations of their fathers.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ange of capacity development among freshmen with different sexes, schools, disciplines and working experience.
    3. In campus experiences aspect: schools, disciplines, and situations in the dormitory are th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indexes for interpersonal involvements, R2 is7 %. Schools, disciplines, working experiences, and education levels of their fathers are th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indexes for academic involvements, R2 is 9%. Disciplines, situations in the dormitory and working experiences are the major predictive indexes for the attendan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R2 is 8%.
    4. In Changes of capacity development aspect: sex, interpersonal involvements, academic involvements and attendan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the major predictive factors for capacity for creating and learning, R2 is 26%. Disciplines, educations of their fathers, interpersonal involvements, academic involvements and the attendan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the major predictive factors for capacity for fitting into multicultural scenes, R2 is 20%. Sex, interpersonal involvements, and the attendan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the major predictive factors for capacity for possessing self-understandings and build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R2 is 28%. Sex, schools, disciplines, interpersonal involvements, academic involvements, and the attendan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the major predictive factors for capacity for lead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s, R2 is 24%.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the following are the sugges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student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clude: 1.Improving dormitory program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nd to enrich their campus experiences. 2. Providing part-time job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capacity for learning. 3. Designing courses with college charactors and developing capacities indexes for students. 4. Making different learning and consulting plans f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exes to improve their general capacity.
    Suggestions for students include: 1.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have work experiences to enhance their capacities. 2. Participating campus activities actively to improve their general capacit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新生入學經驗 9 第二節 大學校園經驗相關理論與研究 13 第三節 大學生能力發展相關概念與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0 第五節 資料處裡與統計方法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大學新生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改變現況分析 53 第二節 不同背景大學新生校園經驗之差異 62 第三節 不同背景大學新生能力發展改變之差異 78 第四節 大學新生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改變之關係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08 第二節 建議 11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14 英文部分 119 附錄 附錄一 大學新生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預試問卷 123 附錄二 校園經驗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128 附錄三 能力發展改變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130 附錄四 大學新生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調查問卷 131 附錄五 本研究五個假設及其驗證結果整理表 136

    一、中文部份
    97學年度師生問卷調查(2009)。大一新生遭遇學習困難情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高等教育資料庫,2010年11月22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cat=36。
    王大維(1997)。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文中(2004)。發展評量計劃。戴於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合著),教育測驗與評量,2,頁131-155。台北:五南。
    王仲匡(2007)。大學新生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生活科學學報,11, 33-49。
    王福林(1990)。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分析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甘桂貞(2011)。大一新生不同入學管道及背景對其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影
    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世界日報(2009)1/6大一學生讀不下去。2009年09月21日,取自http://blog.pchome.com.tw/ohcanada/post/1320472121。
    江文慈(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整歷程與發展特徵,教育心理學報,35(3),249-268。
    朱朝煌(2004)。個人因素個人經驗校園環境知覺與大學生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大學錄取率94.87%,2010年8月7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7/today-exam3.htm。
    李大偉(1996)。評量方法-技能領域。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評量,125-140。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育逢(2009)。大學身心障礙學生 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及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領導活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燕鳴、劉文玲和陳福士(2002)。東華大學一年級新生的生活適應。慈濟醫學,14,365-372。
    邱天助(2007)。素質低落 源於學習態度差。中國時報「時報廣場」,2007年9月6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FaliderK/8808420。
    吳京玲、陳正專(2009)。台灣大學生二十一世紀生活與職涯能力之現況與影響因素分析。高等教育資料庫電子報,32。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旻珊(2007)。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對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敬修(2009)。一般與身心障礙大學生的個人、家庭及學校經驗因素對學習成果之影響。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3,79-128。
    武奐君(2004)。大學生兼職工作其消費者決定型態影響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管理學院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施惠雯(2008)。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研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部史(2010)。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2010年11月22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_list.asp。
    陶韻然(2010)。大學應屆畢業生個人背景因素、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研究--以北部地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3)。海洋大學一年級新生輔導需求之調查研究。海洋大學人文數理學報,2,161-183。
    張雪梅(2006)。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評鑑:以學生能力及其與大學評鑑結果關係初探。教育政策論壇,9(4),49-76。
    張雪梅、沈俊毅、劉若蘭、林大森、陳佩英、陳素燕(2006,11月)。以學生為本位的高等教育機構評鑑-建構以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為機構教育品質評鑑指標之研究。高等教育評鑑國際研討會,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研究發展中心,台北。
    張雪梅、劉若蘭、陳新霖、葉昌智、盧欣怡、李育齊(2010)。學生成功學習宣言。載於「2010臺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91-400)。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
    張雍琳(2001)。台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淑柔(2000)。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成果評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旻儀與蔡明學(2007)。社經地位和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後設分析。國教學報, 19,199-222。
    郭生玉(1982)。教師期望與學生內外控信念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5,139-148。
    陳秀菁(2002)。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瓊(2008)大學新生成功轉化相關因素研究-以一所公立大學住宿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教育與活動領導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舜芬、曾正宜、陳素燕(2006)。我國大學生知識教育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3,21-42。
    陳怡潔(2010)青少年朋友越多 學業成績越好。新頭殼newtalk。2010年9月10日,取自: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3257555&option=graph&optionType=recreation。
    許龍君(2002)。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國際高等教育評鑑論壇(2008)。大學生的核心能力評鑑:如何定義和培養大學生核心能力,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16,2008年10月31日,取自:http://epaper.creed.ntnu.edu.tw/index.php?id=1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2010)。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010年3月22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cat=36。
    黃 玉(2000)。大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 玉(2002)。大學生發展理論與應用再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台北:東吳大學。
    黃 玉(2004)。E世代多元背景大一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跨文化研究學會(IAIR)、中國輔導學會、中國心理學會、中國測驗學會、台灣原住民教育學會共同主辦: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台北市。
    黃 玉(2006)。讓不同類型學校、多元背景學生都「入門」學習成功-大學分院不分系後的配套措施。高教研究電子報,4。2007年1月5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
    黃士招(1999)。師院生領導能力、領導類型及其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師範學院為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世雄(2007)。技職院校大一新生校園經驗與學校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以致理技術學院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6,20-45。
    黃世雄(2009)。技職大學生校園人際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台灣高等教育研究,36。2009年08月31日,取自http://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40。
    黃政傑、李隆盛(1996)。技職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瓊瑢、劉玲君(1995)。青少年打工態度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雙月刊,40,126-131。
    彭森明(2008 )。將學生學習成果納入大學評量指標項目之必要性與可行性。評鑑雙月刊,15,9-14。
    彭森明(2010 )。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理論、實務與應用。台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葉紹國(2006)。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台灣高等教育電子報,2。2011年1月5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3。
    葉紹國、何英奇與陳舜芬(2006)。大一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與收穫自評-以淡江、清華、師大三校為例。師大學報,52(3),91-114。
    曾淑貞、呂尚芝(1995)。台南師院大一新生生活適應問題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6,77-101。
    曾寶瑩譯(2007)。Me世代---年輕人的處境與未來。台北:遠流。
    楊極東(1987)。大學教育人生。台北:桂冠圖書。
    楊 瑩(1997)。我國大學教育的檢討與改革建議。理論與政策,11(2),96-110。
    楊 瑩(2010)。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大學教育與教學專題講座。2010年5月11日。台中:亞洲大學。
    蔡振州(2007)。大學生對於族群多元文化態度之建構與測量。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若蘭(2004)。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漢族學生族群互動、校園投入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 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7,23-52。
    劉若蘭(2006,12月)。學生如何成功的學習?-從大學生對學習成果與學校的滿意度談教育品質的提升。高教研究電子報,4。2011年1月5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
    劉若蘭、黃玉(2006)。大專原住民族及漢族學生多元族群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1),93-128。
    劉若蘭(2007)。一所多元族群技術學院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0,1。
    劉若蘭(2008)。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多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長庚科技學刊,9,119-134。
    劉若蘭、楊昌裕(2009)。不同身分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滿意度之關係模式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
    劉若蘭(2009)。大學教育品質與學生學習發展之因果模式研究。教育政策論壇秋季刊,12,3。
    劉若蘭(2010,11月)。不同學校類型大學生校園投入與能力發展模式之研究。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主辦:大專校院校務研究與高等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未出版,台北。
    劉維琪(2010)。推動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的機制。評鑑雙月刊,26,2010年7月,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7/01/3078.aspx。
    劉緬懷(1982)。教學評量種類與方式。戴於中華兒童教育社編,國民小學各科學習效果評量,31-45)。台北市:中華兒童教育社。
    賴美蒨(2008)。大學生背景變項、人際親密、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差異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潘正德(1996)。大一新生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暨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原學報,24,2,頁35-52。
    盧瑞麟(2004)。大學生宿舍經驗對學生心裡社會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
    二、英文部分
    ACPA, NASPA (2004). Learning reconsidered: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experience. Washington, D. C.: Author.
    Astin, A. W. (1975). Prevent students form dropping ou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stin, A. W. (1977), Four critical years: Effects of college on beliefs,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stin, A.W.(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 297-308.
    Astin, A. W. (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loom B. 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I: The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 Inc.
    Bok, D. (2006).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chould be learning mo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ickering, A. W. (1974). The impact of various college environments 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23(2), 82-93.
    Dugan, J. P., Komives, S. R., & Segar, T. C. (2008). College student capacity for socially responsible leadership: Understanding norms and influences of race,gender, and sexual orientation. NASPA Journal, 45(4), 475-500.
    Edgerton, R., Shulman, L., Kuh, G. D., & Associates (2002). NSSE 2002 annual report – From promise to progress. Indiana University: Center for ostsecondary Research and Planning.
    Kember, D. & Leung, D. Y. P. (2005). The Influence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ic capabilities needed for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8(3), 245-566.
    King, P. M., & Baxter Magolda, M. (1996).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Journal of College Development,37, 163-173.
    Kuh, G.D. (1993). In their own words:What students learn outside the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0(2), 277-307.
    Levitz, R. & Noel, L.(1989). Connecting Students to Institutions: Keys to Retention and Success. In M. L. Upcraft, J. N. Gardner, & Associates(Ed.).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 Helping students survive and succeed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ustman,P.J. Sowa, C.J., & O’Hara, D.J.(1984). Factors 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 health: Develepment of the psychologycal distress invente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ty, 31(1), 28-35.
    Margolis, M. (1981). Moving away: Perspectives in counseling anxious freshman. Adolescence, 30, 633-640.
    Pace, C. R. (1984).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ace, C. R (1988). CSEQ: Test manual & nor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Pace, C. R. (1990). The undergraduates: 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and progress in college in the 1980’s. Los Angel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 Terenzeni, P. T. (2005).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Vol. 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Cruce, T., Umbach, P. D., Wolniak, G. C., Kuh, G. D., Carini, R. M., Hayek, J. C., Gonyea, R. M., & Zhao, C. M. (2006). Institutional selectivity and goo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How strong is the link?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 77, 2 , 251-285.
    Rickinson, B. & Rutherford, D. (1996). Systematic monitoring of the 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of undergraduates: a strategy for reducing withdrawal rate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4(2), 213-226.
    Sax, L. J., & Harper, C. E. (2007). Origins of the gender gap: Pre-college and college influence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8 (6), 669-694.
    Shivpuri, S., Schmitt, N., Oswald, F. L., & Kim, B. H. (2006). Individual differencesin academic growth: Do they exist? And can we predict them?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7, 1, 69-86.
    Sirin, S. R. (2005).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5(3), 417-453.
    Terenzini, P. T., Pascarella, E. T., &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89-125.
    Tinto, V. (1986). Theories of student departure revisited. In John C. Smart. (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2), 359-384. New York: Agathon Press.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tson, L. W. (1994). An analysis of Black and White student’ perception, involvement, and educational gains in private historically Black and White liberal arts institu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
    Watson, L. W. (1996).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student learning: A model for administr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Planning and changing: 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Journal. ???
    Weidman, J. (1989). Undergraduate socialization: A conceptual approach. In J.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vol.5). New York:Agathon.
    White, K. R. (1982).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3), 461-48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