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素琴 Liao, Su-Chin |
---|---|
論文名稱: |
漢代字辭書「陰陽五行」詞源研究——以《說文解字》、《釋名》聲訓為中心 The Study on the Han Dynasty Dictionary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Etymology — Based on the Phonetic Gloss of " Shuowen Jiezi " and " Shiming "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4 |
中文關鍵詞: | 《說文解字》 、《釋名》 、陰陽五行 、詞源 、聲訓 、編輯體例 |
英文關鍵詞: | Shuowen Jiezi, Shiming,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Etymology, Phonetic Gloss, Dictionary collatio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42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7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討論《說文解字》、《釋名》蘊含陰陽五行思想之聲訓詞源,透過探討被訓釋詞與聲訓詞之關係,一方面論析被訓釋詞稱名之所以然,即命名之「理據」;另一方面考察其中符合「合理聲訓」的數量。
並由「內容」與「形式」兩層面,討論漢代重要字典辭書中,蘊含的陰陽五行思想。「內容」方面,鉤沉漢代訓詁學家在陰陽五行思想橫領學術領域之際,如何透過析形解義,呈顯其思維模式與當際學術風氣的互動。「形式」方面,尤其注意字典辭書「編纂體例」中透顯的陰陽數術色彩。
本研究內容分為三大部份:一、論述陰陽、五行觀念各自的來歷起源,推衍兩者從自然概念到形上義理的質變,並揭示涵括宇宙萬物的系統學說。二、以《爾雅》、《說文》、《釋名》中編輯形式體例為觀察焦點,著重研討篇目編次、部首秩序、類中詞條排序等,藉以考察形式篇章的規則以及內涵精神底藴。三、藉由探究《說文》、《釋名》陰陽五行被訓釋詞、聲訓詞的本形初義,來辨析兩者的關係,若為「合理聲訓」,則以出土文獻材料以及傳世經典中的「古文字字形」與「辭例」,輔助佐證其音義關係;若為「不合理聲訓」,則從依聲立說角度觀察許慎、劉熙對字義的闡釋,試圖建構漢代字典辭書中蘊涵的陰陽五行思想理論依據。唯有解析這些詞條稱名之所以然,才能瞭解許慎、劉熙的說解非主觀空言,而是藉音表義以宣揚思想。
The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etymology of phonetic gloss connoting the perceptions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in “Shuowen Jiezi” and “Shiming”.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preted words and words of phonetic gloss, the study examined the origin of explanation for interpreted words, that is, the “rationale” of explanat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qualified numbers of “logical phonetic gloss” .
This paper studied the implicit perceptions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on the Han dynasty dictionari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ontent” and “Format”. From the aspect of “Content”, by exploring and tracing back words’ meaning, this pap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thoughts of exegetics scholars in the Han dynasty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perceptions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which prevailed in academia at that time. From the “Format” aspect, that the collations on these dictionaries revealed indicative utilization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was focused.
The study divides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elaborat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perceptions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inferred their changes from natural conception to the metaphysics and further unveiled the system applicable to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The second part focused on the collations in “Erya”, “Shuowen Jiezi”, and “Shiming” and analyzed such as arrangement of categorization, system of radicals, sequencing of lexicons so as to clarify the rules of collation and implicit connotations. Lastly, by exploring the initial meaning of interpreted words and words of phonetic gloss connoting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in "Shuowen Jiezi" and "Shim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se two was distinguished and analyzed. If it was classified as "logical phonetic gloss", this paper utilized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examples" from the unearthed documents and classics to prove the relation in the phonetic aspect and meaning; if it was not "logical Phonetic Gloss", Xu Shen’s and Liu Xi’s interpretations to words’ meaning were observed from the angle of advocating thoughts to try to demonstra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at the dictionaries in Han dynasty were influenced by the perceptions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Only by analyzing the origin of meaning of these entries can we understand that Xu Shen’s and Liu Xi’s interpretations are not unfounded but to advocate their thoughts.
一、古籍
周人撰,黎翔鳳校注:《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
周.左丘明撰,三國.吳.韋昭注:《國語韋昭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周.老子:《老子》,北京: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83年。
周.莊子,清.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周人撰,宋.陸佃注:《鶡冠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秦.呂不韋主編,許維遹集釋:《呂氏春秋集解》,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郭壽祺輯:《尚書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收入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新校本二十五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漢.劉向編集,漢.王逸章句:《楚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經韻樓臧版),臺北:洪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漢.許慎撰、嚴一萍輯:《淮南子注》《叢書集成三編》第十八之三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收入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新校本二十五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漢.劉熙:《釋名》,臺北:育民出版社,1970年。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叢書初編集成本),1966年。
隋.蕭吉:《五行大義》,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道光十九年依景宋鈔本重彫),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鄭樵:《通志》,臺北:新興書局,1959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清.紀昀編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國語‧周語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錢大昕:《潛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清.王念孫撰,虞萬里主編:《廣雅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5月。
清.王筠:《說文釋例》,武漢:武漢古籍書店,1983年。
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版。
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二、字典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5月。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4月。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林尹、高明:《中文大辭典》,臺北市: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出版),1962年11月。
故宮博物院編:《古璽文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
孫海波:《甲骨文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65年9月。
高 明:《古文字類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
高 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
容 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
徐中舒:《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徐中舒、蔡宗陽:《漢語大字典(繁體字版)》,臺北:建宏出版社,1998年10月。
殷寄明:《漢語同源詞大典》,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
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1983年。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
陸宗達:《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證》,北京 : 學苑出版社,2019年。
張世超、孫淩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全三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
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湯余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著:《漢語大字典》,成都:湖北辭書出版社1992年12月。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劉鈞杰:《同源字典補》,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劉鈞杰:《同源字典再補》,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羅福頤:《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
三、專書
丁福保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于省吾:《殷契駢枝全編》,臺北 : 藝文印書館,1975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王寧:《漢語詞源的探求與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王寧:《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7年。
王衛峰:《上古漢語詞彙派生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年。
王艾彔、司福珍:《語言理據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方俊吉:《釋名考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方俊吉:《音訓與劉熙釋名》,臺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著:《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王世偉、顧廷龍:《爾雅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王忠林、應裕康:《說文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1991年。
王蘊智:《中國的字聖——許慎》,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王寧、謝棟元、劉方:《《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皮錫瑞撰、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古風主編:《經學輯佚文獻彙編》第20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7月。
甘勇:《清人小學著述五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史佩信主編:《紀念羅君惕先生語言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朱祖延:《爾雅詁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任繼昉:《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邢玉瑞:《黃帝內經理論與方法論》,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法)李維.布留爾著(Claude Lévi-Strauss)、丁由譯:《原始思維》(The Savage mind),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英)艾蘭(Allan Graham)、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伊利亞德(M. Eliade)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閱:《聖與俗:宗教的本質》(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岑仲勉:《兩周文史論叢》,上海:商務印書館,1958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維新書局,1968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4年。
李國英、章琼合著:《「說文」學名詞簡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約瑟撰(Needham Joseph),陳立夫等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李約瑟撰(Needham Joseph),何兆武等譯:《中國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李圃、鄭明主編:《古文字釋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何宗周:《釋名釋天繹》,臺北:香草山出版公司,1981年10月。
何景成:《甲骨文字詁林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0月。
余嘉錫:《古書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永培:《《說文》漢字體系與中國上古史》,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宋會群:《中國數術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中國經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吳錘:《釋名聲訓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11月。
吳澤順:《清以前漢語音訓材料整理與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周立升等編:《春秋哲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知原:《人之初——華夏遠古文化尋蹤》,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季旭昇:《說文新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林慶勳、竺家寧:《古音學入門》,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林義光:《文源》,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
俞曉群:《數術探秘——數在中國古代的神秘意義》,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8月。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0年。
胡文輝:《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姜亮夫:《古文字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姚師榮松:《古代漢語詞源研究論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5年8月。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增訂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唐君毅:《哲學概論》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孫永選、闞景忠、季雲起:《訓詁學綱要》,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1996年2月。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馬重奇:《爾雅漫談》,臺北:鼎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高亨:《文字形義學概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63年3月。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
高文:《漢碑集釋》(修訂本),開封:河南大學,1997年。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徐芳敏:《釋名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9年。
殷寄明:《漢語語源義初探》,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1月。
殷寄明:《語源學概論》,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郭為:《陰陽五行家思想之述評》,高雄:復文書局,1979年。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臺北:民文出版社(手寫影印本),1952年。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陳久金:《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曆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雅雯:《《說文解字》數術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張世祿:《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
張其昀:《「說文學」源流考略》,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張博:《漢語同族詞的系統性與驗證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崔樞華:《說文解字聲訓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莊雅州:《會通養新樓經學研究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黃永武:《形聲多兼會意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
黃永武:《許慎之經學》,臺北 : 學生書局,1970年。
黃侃:《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黃宇鴻:《《說文解字》與民俗文化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黃德寬、常森:《漢字闡釋與文化傳統》,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5年。
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臺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許威漢:《訓詁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曾昭聰:《古漢語神祀類同義詞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5月。
楊樹達:《增訂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上海:上海書局出版,1996年。
楊儒賓、黃俊傑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楊端志:《訓詁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11月。
楊懷源:《西周金文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月。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3月。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雷漢卿:《《說文》「示」部字與神靈祭祀考》,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3月。
董蓮池主編:《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現當代卷》第12冊,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
義士出版社編:《字源》,臺中:義士出版社,1972年。
鄢良:《三才大觀——中國象數學源流》,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6月。
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趙平安:《隸變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
趙振鐸:《訓詁學綱要》,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0月。
齊佩瑢:《訓詁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臧克和:《中國文字與儒家思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臧克和:《說文解字的文化說解》,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國鈞主編:《小學研究》,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9月。
劉九生:《循環不息的夢魘——陰陽五行觀念及其歷史文化效應》,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劉又辛、李茂康:《訓詁學新論》,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劉志基:《漢字文化綜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劉國忠:《五行大義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信芳:《楚簡帛通假彙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劉青松:《《白虎通》義理聲訓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7月。
蔡信發:《說文部首類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魯實先著,王永誠注:《文字析義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
《慶祝陽新成楚望先生七秩誕辰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盧國屏:《爾雅語言文化學》,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
盧國屏:《爾雅與毛傳之比較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禤健聰:《戰國楚系簡帛用字習慣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陸玉林、唐有伯:《中國陰陽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年。
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8月。
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
龐樸:《稂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龐樸:《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龐樸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饒宗頤:《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蘇寶榮、武建宇:《訓詁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5年2 月。
顧頡剛編:《古史辨》冊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臺北:天山出版社,1985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8月。
四、期刊、會議論文
丁原植:〈月令架構與古代天文的哲學思索〉,《先漢兩漢學術》,第一期,2004年,頁79~88。
王顯:〈談談許慎及其《說文》跟讖緯的關係〉,《古漢語論集》第一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58年6月,頁16-56。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歷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第3分,1971年12月,頁489-532。
王玉堂:〈聲訓瑣議〉,《古漢語論集》第一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頁261-278。
王寧:〈古代語言學遺產的繼承與語言學的自主創新〉,《語言科學》,2006年第2期,頁53-57。
方環海:〈論《爾雅》的語源訓釋條例及其方法論價值〉,《語言研究》,2001年第4期(總45期),頁83-88。
王飛華:〈《爾雅》《釋名》比較略述〉,《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頁5-9。
尹榮方:〈比目魚、比翼鳥、比肩獸、兩頭蛇原型語義說〉,《中文自學指導》,1998年02期,頁19-25。
江乾益:〈陰陽家之思想及其對漢代經學之影響〉,《中央大學文史學報》,23期,1993年3月,頁15-41。
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編:《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第四輯,1980年。第二十輯,1999年。
沈兼士:〈右文說在訓詁學上之沿革及其推闡〉,《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1933年,頁777-853。
李昭和:〈青川出土木牘文字簡考〉,《文物》,1982年第1期,頁27。
李良達:〈《說文》部首次序及其「始一終亥」思想來源的探究〉,《古文字學論集》,1983年,頁537-547。
李國英:〈試論『同源通用字』與『同音通用字』〉,《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頁53-57。
李弘毅:〈許慎與儒學斷想——從《說文》訓釋「人」「仁」談起〉,《西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82-85。
李振興:〈釋名研究述略〉,《中華學苑》,第53期,1999年8月,頁55-80。
李新城:〈試論漢代鏡銘中的通假字〉,《中國文字研究》,第七輯,2006年,頁107。
李零:〈讀上博簡〈周易〉〉,《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4期,頁7。
李海霞:〈《說文》的部類及其文化探索〉,《松遼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0年6月。
李學勤:〈《說文》前敘稱經說〉,《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第2卷第2期,2003年6月,頁76-78。
吳琦幸:〈「文心雕龍」聲訓論〉,《漢學研究》,第17期,1991年6月,頁17-43。
肖丹:〈五經無雙許叔重——許慎生平事迹考〉,《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4期,1992年,頁43-47。
宋均芬:〈從《說文敘》看許慎的語言文字觀〉,《漢字文化》,1997年第2期,頁20-24。
那瑛:〈天上人間的同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空間概念與社會秩序的建構〉,《學術交流》,2007年07期。
林尹:〈說文與釋名聲訓比較研究〉,《木鐸》,第9期,1980年11月,頁41-56。
林金泉:〈周易與陰陽五行思想〉,《孔孟月刊》,第20卷1期,1981年9月,頁4-9。
林金泉:〈陰陽五行家思想究源〉,《孔孟月刊》,第24卷1期,1985年9月,頁34-41。
周藝:〈《說文解字》中的陰陽五行說〉,《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總第35期),頁101-107。
周天令:〈陰陽五行的衍變及其發展〉,《嘉義農專學報》,43期,1995年11月,頁111-131
周祖謨:〈《爾雅》之作者及其成書年代〉,《問學集》下冊,1996年,頁675-682。
胡楚生:〈釋名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八期,1964年,頁139-361。
胡錦賢:〈論《爾雅》篇目編次的名義〉,《孔孟月刊》,第35卷第6期,總414期,1997年2月,頁1-7。
柯明傑:〈聲訓析論〉,《第八屆語文教育與思想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主辦,2018.12.21,頁339-351。
高明:〈許慎生平行迹考〉,《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18期,1968年12月,頁1-27。
高婉瑜:〈試論《說文》中的陰陽五行〉,《大陸雜誌》,第101卷第6期,2000年12月,頁267-276。
陳槃:〈論早期讖緯及其與鄒衍書說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1948年,頁159-187。
陳志信:〈論許慎作《說文解字》的意圖——一個思想史的解釋〉,《大陸雜誌》,第93卷第4期,1996年12月,頁181-192。
陳永豐:〈《說文解字》中的五行思想〉,《樹仁學報》(香港)創刊號,2000年5月,頁63-71。
陳五雲:〈漢代「六書」三家說申論〉,《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3期(總第28期),頁33-37。
陳德興:《殷周至兩漢陰陽五行思想的天人關懷》,《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2期,2009年12月,頁129-152。
陳贇:〈《易傳》對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認識〉,《周易研究》,2015年第1期(總129期),頁41-51。
陳師麗桂:〈從循環、代勝到主從、尊卑——戰國、秦、漢陰陽五行說的源起與演變〉,《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10期,2015年10月,頁3-24。
張正烺:〈六書古義〉,《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10本,1948年,頁1-22。
張志毅:〈詞的理據〉,《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3期,頁115。
張濤:〈經學與漢代語言文字學的發展〉,《文史哲》,2001年5期(總第266期),頁2-8。
許國璋:〈從《說文解字》的前序看許慎的語言哲學〉,《許國璋論語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年8月),頁65-75。
許嘉璐:〈說正色─《說文》顏色詞考察〉,《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第3期,頁7-14。
許嘉璐:〈《爾雅》分卷與分類的再認識——《爾雅》的文化研究之一〉,《中國語文》,1996年第5期,頁321-329。
黎千駒:〈論《說文解字》中的陰陽五行學說〉,《懷化師專學報》,第16卷第4期,1997年12月,頁411-415。
郭星宏:〈《爾雅》研究文獻綜述〉,《語文學刊》,2014年12月,頁45-46。
陸宗達、王寧:〈淺論傳統字源學〉,《中國語文》,1984年5月,頁369-377。
黃德寬、常森:〈《說文解字》與儒家傳統——文化背景與漢字闡釋論例〉,《江淮論壇》,1994年第6期,頁77-82。
馮寬平:〈《說文解字》釋義與《老子》用字辯證擷闡〉,《青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36-38。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天地同道」——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477-519。
楊儒賓:〈五行物論與原物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9期,2016年9月,頁83-120。
鄒曉麗:〈論許慎的哲學思想及其在《說文》中的表現〉,《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頁27-35。
廖名春:〈楚簡〈周易.大畜〉卦再釋〉,《清華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頁32。
鄭吉雄、楊秀芳、朱歧祥、劉承慧:〈先秦『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5期,2009年9月,頁89-127。
劉文清:〈鄭玄《三禮注》「之言」訓詁術語析論——兼論其術語意義之演變〉,《臺大中文學報》,第41期,2013年6月,頁33-84。
錢劍夫:〈試論《說文》和《緯書》的關係〉,《漢語研究》,1989年第2期(總3期),頁7-10。
賴師貴三:〈符號與思維——由《周易》卦爻象反思文字意義的詮釋深度〉,《第九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3月,頁169-180。
賴師貴三:〈許慎《說文解字》引《易》補釋與《易》理蠡探〉,《春風煦學集——黃慶萱教授七秩華誕受業論集》,2001年4月,頁87-130。
謝美英:〈從《爾雅》看中國古人的空間觀〉,《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05期。
龐子朝:〈論《說文解字》的文化意義〉,《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5期,頁105-111。
龐子朝:〈《說文解字》與陰陽五行說〉,《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5期,頁114-121。
嚴軍:〈爾雅地名訓詁與中國地名語言學〉,《殷都學報》,2002年04期。
顧海芳:〈漢語顏色詞的文化分析——關於《說文解字》對青、白、赤、黑的說解〉,《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4期,頁55-57。
五、學位論文
王浩:《鄭玄《三禮注》同源詞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林明正:《《說文》陰陽五行觀探析及對後世字書之影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夏金波:《《爾雅.釋地》及其注文之文化闡釋》,武漢:湖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陳美華:《說文干支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1985年。
陳芬琪:《漢代詞書與社會文化》,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陳明宏:《《《說文》中之巫術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建初:《《釋名》考論》,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陳雅雯:《《說文解字》數術思想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張文文:《《爾雅.釋天》與《釋名.釋天》比較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黃立楷:《《釋名》語言文化發展》,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黃立楷:《從《爾雅》到《釋名》的社會演進與文化發展》,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趙芳媛:《《說文.示部》神靈祭祀類詞語命名理據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趙昕芮:《《說文解字》和《爾雅》祭祀類詞語文化闡釋》,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羅嘉文:《《管子》陰陽五行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鐘明彥:《聲訓與《說文》聲訓研判》,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竇福志:《先秦文獻中的陰陽五行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