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美螢
論文名稱: 多重表徵理論在理化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波動與聲音的世界單元為例
指導教授: 陳焜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另有概念學習成就學習保留多重表徵
英文關鍵詞: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learning achievement, learning retention, multiple represen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8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多重表徵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對學生於波動與聲音的世界單元的學習成就及學習內容保留是否會有所差異。研究對象為北市某國中二個八年級的班級共48位學生,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方式進行,其中實驗組學生有23人,實驗組之教學方式是「多重表徵教學法」;對照組學生有25人,對照組之教學方式為「傳統教學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學習成就測驗:內容為波動與聲音的世界的概念,並進行前測、後測及延宕測。
    研究結果如下:(一)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在學習前無顯著差異,表示兩組學生起點行為差不多;(二)實驗組學生在學習成就上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三)實驗組學生在學習保留成效上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
    本研究建議如下:(一)教師多使用多重表徵進行教學,不但能提昇學生的學習成就,也能讓教學多樣化;(二)對於較抽象的科學概念,不容易理解及連結之單元,如聲音、光、電磁,教師可嘗試使用多重表徵進行教學;(三)本研究參與的學生人數不多,多重表徵教學組和對照組的人數分別為23 人和25 人,於未來的研究上可增加參與者的樣本人數,讓得到的研究數據將更加具有說服力。

    This study is mainly explored whether or not the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waves and sound of the world
    with applying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Research object is 48 students of 2 Grade 8 classes from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In addition,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is adopted to conduct this research. Experimental group is compose of 23
    students and has been applied with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Teaching”;
    meanwhile, appli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29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tool in this study:the
    self-developed Learning Performance Test by the research: Contents were
    the concepts of waves and sound of the world, and conducting the pre-test,
    post-test, and delayed measurements.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tudent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rning before, that
    almost behavior of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 starting point; (2)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s; (3) experimental group of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to retain the effectivenes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students.
    In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1) teachers make more
    use of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in teaching, not only can improve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also allow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2) the more
    abstract scientific concept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link units, such as
    sound, light, electromagnetic, teachers can try to use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for teaching; (3)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study with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the number of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of teaching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23 and 25, in future research increase the sample
    size of participants, so that the obtained data will be more persuasive.

    摘要…………………………………………………………………………………Ⅰ Abstract …………………………………………………………………………… Ⅱ 目次…………………………………………………………………………………Ⅲ 表次…………………………………………………………………………………Ⅴ 圖次…………………………………………………………………………………Ⅵ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03 第三節 名詞解釋……………………………………………………………04 第四節 研究範圍以及研究限制……………………………………………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07 第一節 另有概念與概念改變………………………………………………07 第二節 表徵與多重表徵……………………………………………………14 第三節 波動與聲音的世界概念的研究……………………………………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4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37 第三節 教學與教材設計……………………………………………………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44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1 第一節 描述及分析自然科學習成就之前測、後測與延宕測驗結果 … 51 第二節 各組內之前測、後測與延宕測驗結果的關係……………………64 第三節 研究問題之回應 ………………………………………………… 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8 第一節 總結………………………………………………………………68 第二節 結論………………………………………………………………69 第三節 建議………………………………………………………………70 參考文獻………………………………………………………………71 一、中文部分…………………………………………………………………72 二、西文部分…………………………………………………………………74 附錄一 聲音與波動的是世界學習成就測驗問卷…………………………75 附錄二 電子教學投影片……………………………………………………81 附錄三 教學活動設計………………………………………………………87 附錄四 教師自編講義………………………………………………………96 附錄五 甩紙泡學習單………………………………………………………102 附錄六 文章導讀……………………………………………………………103 表次 表2-1-1 學生另有概念的成因與來源…………………………………… 08 表2-1-2 學生另有概念的特性…………………………………………… 09 表2-1-3 概念改變的型態………………………………………………… 12 表2-2-1 有關多重表徵用於教學上的部分研究………………………… 25 表2-3-1 國中波動與聲音的課程內容…………………………………… 30 表2-3-2 有關波動和聲音的世界部分研究 ………………………………31 表3-2-1 研究對象的人數分佈 ……………………………………………37 表3-3-1 實驗組多重表徵的教學策略 ……………………………………38 表3-4-1 波動與聲音的世界教學目標 ……………………………………44 表4-1-1 對照組與實驗組教學前學習成就測驗各題答對人數和百分比 …51 表4-1-2 兩組在教學前整體平均答對率之獨立樣本檢定 …………………55 表4-1-3 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習成就測驗各題答對人數和百分比 …………55 表4-1-4 兩組在教學前整體平均答對率之獨立樣本檢定 …………………59 表4-1-5 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習成就延宕測驗各題答對人數和百分比 ……59 表4-1-6 兩組在「聲音與波動的世界」教學單元之學習成就測驗與延宕測驗整體平均答對率比較表 …………………………………………………62 表4-1-7 兩組在教學前整體平均答對率之獨立樣本檢定…………………63 表4-2-1 兩組學生各階段的成績之成對t檢定 ……………………………65 圖次 圖2-2-1 多重表徵的功能……………………………………………………25 圖3-1-1 多重表徵組與對照組的設計………………………………………34 圖3-1-2 研究的架構…………………………………………………………35 圖3-1-3 研究流程圖…………………………………………………………36 圖3-3-1 部分橫波動畫………………………………………………………40 圖3-3-2 部分縱波動畫………………………………………………………40 圖3-3-3 聲音三要素的部分動畫……………………………………………40 圖3-3-4 聲音三要素的部分動畫……………………………………………40 圖3-3-5 聲音製造軟體部分動畫……………………………………………41 圖3-3-6 電子化投影片內容…………………………………………………43 圖4-1-1 兩組在「聲音與波動的世界」單元教學前學習成就測驗整體平均答對率…………………………………………………………………………54 圖4-1-2 兩組在「聲音與波動的世界」單元教學後學習成就測驗整體平均答對率…………………………………………………………………………58 圖4-2-1 兩組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平均答對率比較…………………………6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蘇幼良(2002):以建構主義為教學策略探究國小二年級學童對「聲音」概念的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珍瑩(2007)。運用鷹架理論於國小二年級科學概念學習之研究-以「聲音」教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嫈嫈(1998)。中小學學生關心的科學問題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宜(1994)。我國學生聲音傳播概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昭博(1998)。利用概念圖及V圖進行國中理化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耿舜(2005)。高中職高二學生物理概念差異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沛萱(2008)。問題導向之學習單對七年級學生參觀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俊程(2010)。合作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焦慮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筠(2002)。國內自然科學迷思概念之後設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楊傢雲(2011)。國中學生空氣流動概念及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容君、張惠博(2007):國中學生「燃燒」概念診斷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第十五卷第六期,671-701。
    范承英(2008)。國小六年級學童於概念衝突為基礎之動態評量中概念改變之研究—以聲音概念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葉銘軒(2010)。利用POE策略設計推理實驗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生的成影概念及推理過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敏書(2007)。以PODA研究策略探究國小一年級學童「聲音」概念之概念學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惠芬(2003)。多媒體介面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雪媚(2005)。以人本建構主義教學策略探究國小一年級學童「聲音」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靜儀、余世裕(2002):國小學童對聲音迷思概念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十六期,395-434。
    李健豪(2007)。不同媒介工具影響學生建構心像及連結符號表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郁芬(2010)。空間能力、先備知識與表徵順序對七年級概念理解之影響:以人體呼吸運動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能州(2003)。國小學生聲音概念之探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鍾曉蘭(2006)。以多重表徵的模型教學探究高二學生理想氣體心智模式的類型及演變的途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穎(2008):探討多重表徵教學對聽覺障礙高職生學習血液循環概念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卓憲瑞(2008)。探究多重表徵教學對於八年級學生學習化學平衡概念與概念改變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秀芬(2008)。趣味科學活動國中生對「科學態度」與「對科學的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志庚(2011)。新型多媒體學習平台之初探-以認識電解質與電池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俊義(2010)。多重表徵理論在理化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酸鹼鹽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秀芬(2003)。高中生的波動概念探究與電腦輔助學習教材研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智仁(2006)。多重表徵運用自我解釋策略結合多重表徵對於氣體動力論概念學習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振家(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在動態多重表徵情境下建構分數加法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大學數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蕭登仲、謝哲仁、蔡玉花(2004):國小學生在動態多重表徵視窗環境下學習等值分數成效之研究。南師學報第三十八卷第一期數理與科學類,77∼106。
    黃佩萱(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聲音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世宗(2004)。以迷思概念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材開發─以國中聲音課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顯博(2002)。國二、國三學生的擴散作用概念與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婉茹(2004)。探討動態類別對於化學平衡概念學習之研究-八年級學生概念本體及心智模式之變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盈吉(2004)。探究動態類比對於科學概念學習與概念改變歷程之研究-以國二學生學習氣體粒子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insworth, S. (1999). The functions of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Computers & Education, 33,131-152.

    Ainsworth, S. E., (1999). A functional taxonomy of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33(2/3), 131-152. ISSN 0360-1315

    Ainsworth, S. E., Bibby, P. A., & Wood, D. J. (2002).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different multiple representational systems in learning primary mathematics.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1(1), 25-62.

    Ainsworth, S.E (2006) DeF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learning with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6(3), 183-198., (journal home page)

    Ainsworth, S. (2008).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when
    learning complex scientific concepts. In J. K. Gilbert & M. Reiner & M. Nakhlel
    (Eds.), Visua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cience Education (pp.
    191-208)New York: Springer.

    Buckley, B. C.& Boulter, C. J.(2000).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s and Expressed in Building Mental Models. In J. K. Gilbert & C. J. Boulter (eds.).Developing models in science education(pp.119-135)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Shaaron Ainsworth(2006). DeF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onsidering learning with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Volume 16, Issue 3, June, Pages 183-198
    Kozma, R., Russell, J., Jones, T., Marx, N., & Davis, J. (1996). The use of multiple,
    linked representations to facilitate science understanding. In Vosniadou, S.,
    Glaser, R., DeCorte, E.,and Mandl, H. (Ed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echnology-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Erlbaum, Hillsdale, NJ, 41-60

    Kozma, R. (2000). The use of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understanding in chemistry. In M. Jacobson & R. Kozma (eds.), Innovation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Advanced designs for technologies of
    learning, (pp. 11-46). Mahwah, NJ: Erlbau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