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珮婕 Yang, Pei-Jie |
---|---|
論文名稱: |
卓溪與中正部落1967年布農族音樂的再研究 The Restudy of the Bunun Tribe in Panitaz and Sinkan Villages in 1967 |
指導教授: |
呂鈺秀
Lu, Yu-Hsiu |
口試委員: |
吳榮順
Wu, Rung-Shun 曾毓芬 Tseng, Yuh-Fen 呂鈺秀 Lu, Yu-Hsiu |
口試日期: | 2023/07/2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9 |
中文關鍵詞: | 民歌採集運動 、布農族音樂 、布農族遷徙 、tusasaus 、malastapang |
英文關鍵詞: | Folk Song Collection Movement, Bunun music, Bunun migration, tusasaus, malastapang |
研究方法: | 參與觀察法 、 民族誌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田野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58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0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透過對於採集過程、部落遷移史、歌者生命史、音樂分類與分析的探討,勾勒出1967年這次民歌採集的樣貌。
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發起人之一的史惟亮,1967年7月22日帶領東隊成員葉國淦、林信來三人,在當地居民協助下,至卓溪村的Panitaz卓溪部落與Sinkan中正部落進行採集,其成果有36首布農族歌謠。
從日本學者馬淵東一與布農族學者海樹兒・犮剌拉菲的研究,可得知卓溪村的早期遷徙歷史。經本論文研究,卓溪村的形成可分為三個階段。此外,本論文建構了歷史錄音中的歌者生平背景,發現歌者間具有的氏族關係,除有姻親關係,還有家族間合作換工關係。再將錄音資料中的歌謠重新認定曲數後,以族內觀點,將錄音資料分類,並進行歌謠探討與分析。布農族歌謠劃分為兩個種類:不具專屬名稱以及具專屬名稱。從36首歷史錄音中,卓溪村布農族人稱前者為tusasaus,tusasaus亦指演唱行為;具專屬名稱的形式,這36首曲目則包含malastapang、pisidadaidaz、pistahu、pislahi、manvavai形式。且不管演唱具或不具專屬名稱的歌謠,族人都會認為是在「進行tusasaus」——唯有歌唱malastapang時,則不會被認定是「在tusasaus」。本錄音中依據族人觀點劃分,有tusasaus 24首、malastapang 3首、manvavai 3首、pisidadaidaz 2首、屬於pistahu或pislahi的祭歌1首。另外還有1首歌謠受到教會影響的歌謠,以及2首日語歌謠,足見布農族族群遷徙與歷史發展的痕跡。
現今有關布農族音樂的研究,大多以西部為主,東部地區的成果較少,本研究對於東部布農族人的歌謠文化,提供了認知的可能性。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collecting of folk songs that took place in 1967, including the collection process, the history of tribal migration, the life stories of folk singer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music.
In 1967, Shih Wei-Liang, one of the initiators of the Collecting Folk Song Movement launched in mid-1960, led a team, including Ye Guo-Gan and Calaw Mayaw, to collect folk songs. On July 22n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local residents, they visited the Panitaz and Sinkan Tribes in Zhuoxi Village. They collected a total of 36 Bunun tribal songs.
The research of Japanese scholar Mabuchi Toichi and Bunun scholar Haisul Palalavi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early tribal migration history of Zhuoxi Village. Through the study presented in this thesis, the formation of Zhuoxi Vill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is thesis also delves into the life backgrounds of the singer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records, leading to the discovery of clan (Siduh)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These relationships not only included marital ties but also involved cooperative labor exchange relations between families.
After reidentifying the songs from the recorded materials, the songs are categoriz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a Bunun Tribe insider perspective. Among the 36 historical recordings, the Bunun song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ose without specific names (called "tusasaus") and those with specific names. "Tusasaus" also refers to the act of singing. The songs with specific names include malastapang, pisidadaidaz, pistahu, pislahi, and manvavai. Whether the songs have specific names or not, the tribe members consider them as part of the act of singing (tusasaus), except for the malastapang songs. Based on this insider perspective, the recordings are categorized into 24 tusasaus songs, 3 malastapang songs, 3 manvavai songs, 2 pisidadaidaz songs, 1 song belonging to either pistahu or pislahi, 1 song influenced by the church, and 2 songs in Japanese.
Currently, most of the research on Bunun music focuses on the western region, with limited contributions relating to the eastern areas. This study aims to shed light on the song culture of the eastern Bunun people and hopes to increase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musical traditions among a broader audience.
專書
Calaw Mayaw林信來,Ado Kaliting Pacidal阿洛・卡力亭・巴奇辣口述;藍雨楨撰述。《那個用歌說故事的人 Radiw no O'rip》。臺北市:阿洛無限有限公司,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
Conrad Phillip Kottak.《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徐雨村譯。臺北:巨流圖書,2009。
Danny L. Jorgensen原著。王昭正、朱瑞淵譯。《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臺北市:弘智文化,1999。
丁立偉(Olivier Lardinois,SJ)、詹嫦慧、孫大川合著,輔仁大學神學院原住民神學研究中心主編。《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臺北市:光啟文化,2004。
天主教男女各修會。《阮的腳步阮的情:天主教各修會在台簡史》。臺北市:天主教修會會士協會,2009。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臺北市:允晨文化,2015。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市:臺大圖書館,2008。
史惟亮。《論民歌》。臺北市:幼獅書店,1967。
史蒂芬・溫尼克(Stephen)& 彼得・巴第Peter Bartis合著。江巧雯譯。《民俗文化與田野工作文化記錄工作指南》(Folklife & Field An Introdction to Cultural Documenttion)。宜蘭縣:傳藝中心,2018。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布農族傳統文化誌》。臺中市:晨星,2019。
田哲益。《台灣古代布農族的社會與文化(上冊)》。南投市:投縣文化,1996。
田哲益。《台灣布農族文化》。臺北市:師大書苑,2002。
田哲益。《玉山的守護者——布農族》。臺北市:五南,2013。
伊能嘉矩、粟也傳之丞。《臺灣蕃人事情》。傅琪貽譯註。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
朱亦凡。《中國兒歌》。臺北市:純文學,1977。
朱自清。《中國歌謠》。臺北市:教育部出版,1977。
江冠榮。《雲端上消失的獵人——再現八通關布農族的聚落原貌與遷移》。臺北市:瀚盧圖書,2014。
何佳龍。《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研究:以東臺灣「集團移住」與「蕃地稻作」》為例。臺東市: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
何佳龍。《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研究:以東臺灣「集團移住」與「蕃地稻作」為例》。臺東市: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
何聯奎、衛惠林。《臺灣風土志》。臺北市:中華書局,1956。
吳榮順、曾毓芬。《我用生命唱歌-布農族的音樂故事(含CD)》。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9。
吳榮順。《Bunun Tu Sintusaus布農音樂》。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5。
吳榮順。《布農族音樂在傳統社會中的功能與結構》。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3。
呂炳川。《台灣土著音樂》。臺北市:東方文化複印,1988。
呂炳川。《台灣土著族音樂》。臺北市:百科文化,1982。
呂炳川。《呂炳川音樂論述集》。臺北市:時報文化,1979。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第二版)。臺北市:五南,2021。
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台灣原住民族布農族樂舞教材》。臺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10。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
海樹兒・犮剌拉菲總編纂。《卓溪鄉志》。花蓮縣卓溪鄉:花蓮縣卓溪鄉公所,2015。
馬淵東一著。《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佈》。楊南郡譯註。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許常惠。《臺灣山地民謠:原始音樂帶》。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76。
郭美女。《布農族音樂符號與傳達》。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0。
鳥居龍藏,楊南郡譯《探險台灣 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臺北市:遠流,2012。
曾毓芬。《布農族人的歌・樂・與生命:一部建立於音樂普查基礎之上的布農族音樂行為分析與文化詮釋》。臺北市:南天,2020。
黃應貴。《布農族》。臺北市:三民,2006。
黃應貴。《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1992。
黑澤隆朝。《臺灣高砂族之音樂》(台灣高砂族の音楽)。王櫻芬主編,王櫻芬、劉麟玉、許夏珮譯註。臺北市:南天,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2019。
葉家寧。《布農族史》。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2。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台灣的原住民布農族》。臺北市:台原出版社,2003。
達西烏拉灣・畢馬、達給斯海方岸・娃莉絲。《布農族神話與傳說》。臺中市:晨星,2003。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臺北市:原民會,南天,2011。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蕃族調查報告書 第六冊 布農族前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編譯。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200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理蕃之友中文初譯本》第一卷。陳連浚、黃幼欣、陳瑜霞譯。新北市:原住民委員會,201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理蕃之友中文初譯本》第二卷。黃幼欣譯,新北市:原住民委員會,201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理蕃之友中文初譯本》第三卷。陳瑜霞譯,新北市:原住民委員會,2016。
鄭安睎。《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族巒郡舊社》。臺北市:采繪軒文創美學,2019。
謝深山監修;吳淑姿主修《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〇年》。花蓮縣:花蓮縣政府,2005。
蘇德豐(Suter Gottfried)。《Is-atumashig tama Dihanin tu Hudas--布農族彌撒本》。不明,1980。
顧恒湛。《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的形塑(1945-1984)》。臺北市:南天,2022。
碩博士論文
王宏恩。〈布農族古謠的認知與實踐-以羅娜部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22。
余明淳。〈布農族音樂之變遷——以高雄市建山村為1950~2011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2。
余明德。〈布農族崙天部落史〉。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0。
吳嘉瑜。〈史惟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0。
吳榮順。〈布農族傳統歌謠與祈禱小米豐收歌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8。
林依辰。〈史惟亮德國檔案研究—紙質文件保存與影音紀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林怡芳。〈布農族射耳祭音樂之宗教與社會功能〉。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3。
林庭宏。〈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布農族巒社群的遷徙探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15。
洪嘉吟。〈一九六○年代臺東長光阿美族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席名彥。〈臺灣歷史詞彙的形塑與轉變—以「出草」為例(1717-199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朗蔚・瑪拉斯拉散。〈祈禱小米豐收歌的圓滿經驗:台灣布農族吟唱pasibutbut意識狀態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7。
張怡仙。〈民國五十六年民歌採集運動始末及成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8。
陳秀如。〈布農族射耳祭的沿革與族群意識的關係-花蓮縣卓溪鄉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
陳怡妃。〈花蓮縣古風村現代化布農族傳統歌謠的文化再造與傳承危機〉。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5。
廖珮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4。
趙聰義。〈拉庫拉庫溪流域語言、權力、空間的命名-從panitaz到卓溪〉。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8。
劉千甄。〈台東布農族的人名:戶籍登陸與改姓名〉。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7。
蔡儒箴。〈1967年卑南族的祭儀歌聲—《歐樂思—史惟亮檔案》錄音資料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戴文嫺。〈落入凡俗的聖詠:臺灣原住民天主教儀式音樂的本地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20。
徐景湘。〈台灣地區天主教中文彌撒音樂研究——以劉德義天主教聖樂作品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6。
期刊論文
Charles Seeger. 'Prescriptive and Descriptive Music-Writing'."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 44, No. 2 (Apr., 195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4-195.
巴奈・母路。〈襯詞所標記的時空〉。《音樂的聲響詮釋與變遷——2005國際民族音樂學術論壇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190-208。
丘延亮。〈現階段民歌工作的總報告〉。《草原》(No.2,1968),70。
古仁發。〈布農族祭儀音樂MA-LAS-TA-PANG(馬拉斯達棒)調查研究〉。《原音繫靈:原住民祭儀音樂論文選》(花蓮縣:財團法人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2002,175-188。
史惟亮。〈台灣山地民歌調查研究報告〉。《藝術學報》No.3(十二月號,1968),88-110。
史惟亮。〈再釋民歌〉。《幼獅月刊》No.27(十二月號,1967),134-136。
史惟亮。〈釋民歌〉。《幼獅月刊》No.27(十月號,1967),71-73。
余錦福。〈原住民音樂採集〉。《原住民教育季刊》No.9(2月號,1998),71-87。
吳榮順。〈布農族的「八部音合唱」的「虛幻」與「真象」。《後山音樂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77-100。
吳榮順。〈南投縣境巒社群和郡社群布農族人的「八部音合唱」現象:破壞、重建與再現、循環原則下的複音結構〉。《臺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1-19。
吳榮順。〈傳統音樂的即興〉。《藝術評論》(臺北:國立藝術學院,2000),51-62。史惟亮。〈初入卓溪〉。《幼獅月刊》No.26(九月號,1967),75-76。
林武憲。〈兒歌的認知和創作〉。未出版之文稿。
許常惠。〈本省民謠工作的歷史與現階段工作的總報告〉。《幼獅文藝》No.28(四月號,1968),47-50。
郭美女。〈原住民傳統祭儀歌謠數位化傳承之價值-以布農族為例〉。《台灣教育》No.690(12月,2014),4-11。
曾毓芬。〈布農族的歲時祭儀、生活文化與傳統音樂的關係——從功能性角度審視布農族重統歌樂的系統化分類報告〉。《2012南投學研討會》。(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12),96-131。
黃均人。〈淺談音樂檔案的保存策略與方法: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的工作為例〉。《音樂研究》No.26(五月號,2017),34。
賴靈恩。〈回歸部落之歌: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的歌謠分類〉。《臺灣音樂研究》No.21(十月號,2015),97-135
報紙
葉國淦。〈採集民族歌謠-東台山行日記(一)〉。《小世界》No.137,第1版(1967/8/20)。
葉國淦。〈採集民族歌謠-東台山行日記(二)〉。《小世界》No.138,第1版(1967/8/21)。
葉國淦。〈採集民族歌謠-東台山行日記(三)〉。《小世界》No.139,第3版,(1967/8/22)。
史惟亮。〈民歌採集隊東隊日記〉。《臺灣新生報》,第5版,(1967/8/24)。
研究報告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二期計畫成果報告書〉。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9。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三期計畫成果報告書〉。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1。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四期計畫成果報告書〉。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2。
汪明輝、潘英海、鄭安睎。〈台灣原住民族傳統聚落(含古道)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劃案八通關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
明立國。〈呂炳川教授音像資料數位化計畫(第一期)期末報告〉。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民族音樂資料庫,2003。
許常惠。〈臺灣山地民謠原始音樂第二集〉。臺灣省山地建設學會,1978。
陳積群。〈109年度許常惠教授採集之錄音資料轉製與詮釋著錄計劃案節結案報告數〉。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20。
黃俊銘。〈玉山國家公園拉庫拉庫溪布農族舊部落調查研究〉。南投縣: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9。
楊南郡、王素娥。〈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東段調查研究報告〉。南投縣: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88。
音樂專輯
《台灣原住民音樂紀實1:布農族之歌》/吳榮順製作。臺北市:風潮音樂,1993,專輯。
《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Vol.01:聽見1967:長光部落》/呂鈺秀,洪嘉吟文稿。臺北市:師大,2020,專輯。
《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Vol.02:聽見1966:五峰鄉賽夏族》/呂鈺秀,趙山河,陳信誼文稿。臺北市:師大,2021,專輯。
《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Vol.03:聽見1967:第三屆全省客家民謠比賽》/呂鈺秀,官曉蔓文稿。臺北市:師大,2022,專輯。
《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Vol.04:聽見1967:寒溪村泰雅族》/呂鈺秀,廖英杰,余錦福,黃志堅文稿。臺北市:師大,2022,專輯。
《波昂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館藏Vol.05:聽見1967:馬蘭阿美族》/呂鈺秀,孫俊彥文稿。臺北市:師大,2023,專輯。
《臺灣山地民謠-原始音樂帶 第一集》許常惠採編/。臺灣省政府民政廳,不詳。
網路資料
Suter Gottfried(1980)。[原文標題:is-atumashig tama dihanin tu hudas]。《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5/60/4d.html(2023/06/22瀏覽)。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瀏覽日期202210/17)。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統計年報」,https://cip.nhri.edu.tw/annual_report/stat/pop(瀏覽日期2023/03/2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9臺灣音樂年鑑」https://taiwanmusicyearbook.ncfta.gov.tw/2019/idea(瀏覽日期2023/03/30)。
花蓮縣卓溪鄉戶政事務所網站,6月份人口統計月報https://jshr.hl.gov.tw/News_Content.aspx?n=31793&s=127709.(瀏覽日期202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