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麗雲
Lin, Li-Yun
論文名稱: 佛法學習對高中美術教師創作與創作教學之影響─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為例
The Influence to Senior High Art Teachers on Art-Creation and Creation-Teaching after Learning Buddhism—An Example of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指導教授: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福智文教基金會福智美術教師廣論創作創作教學
英文關鍵詞: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rt Teachers Learning in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Lamrim, Art-creation, Creation-teach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41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3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中美術教師在職涯當中於福智文教基金會學習佛法之後,對其個人創作與創作教學之影響。研究者最初敘明為何聚焦於福智文教基金會之高中美術教師學員,及研究背景與目的等,接著在文獻探討當中深究佛法與美術教育的淵源和關係、福智文教基金會之相關資料與現況、福智文教基金會學習之主要經典廣論之內涵要義、創作與創作教學之理論與內涵等,再提出其質性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本研究將研究問題分成四個部分進行探究:第一、了解福智美術教師創作學習與佛法學習歷程;第二、分析福智美術教師的佛法學習對創作的影響;第三、分析福智美術教師的佛法學習對創作教學的影響;第四、探究福智美術教師學習佛法後之創作與創作教學特色。
    關於「福智美術教師生命歷程與創作特色」之研究問題,研究結果顯示:學習佛法時間長短有關鍵性意義、創作歷程與學佛經驗表裡關係一致。關於「福智基金佛法學習對創作影響」之研究問題,研究結果顯示:創作的優先次序讓位於佛法學習、考慮業果與利他的創作表現。關於「福智基金佛法學習對創作教學影響」之研究問題,研究結果顯示:福智美術教師創作教學具有崇高性與理想性目標、福智美術教師視創作教學為生命教育之實踐、福智美術教師依據佛法反思創作教學之教材與教學媒體。關於「福智基金佛法學習後之創作與創作教學特色」之研究問題,研究結果顯示:福智美術教師透過創作與創作教學詮釋佛法、透過創作與創作教學表達並實踐教育愛、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為創作與創作教學支援系統。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對教育職涯發展等相關建議,以提供教育部、師培單位等教育行政與教學機關參考,及後續研究者之參酌。

    This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to the senior high art teachers learning in the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especially on two aspects- behaviors of art-creation to the teachers and their creation-teaching. The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questions of the study first, then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art education. Deal with the data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dition of the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core content of Lamrim, the theory of art-creation and creation-teaching. Then it provides the frame of the study and interpret the study ways.
    The main questions are the art-learning and Buddhism-learning processes of the cases, the influences on art-creation to the cases after learning in the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on creation-teaching to the cases after learning in the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the last are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n art-creation and creation-teaching to the senior high teachers after learning in the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conclusions have four main parts. First, the length of time on learning Buddhism is key to the study conclusion, the art-learning and Buddhism-learning processes being with close relationship. Second, cases value Buddhism- learning than art-creation and creation-teaching after learning Buddhism, being much consideration of “cause and effect” and “altruism” to creation-teaching after learning Buddhism. Third, the creation-teaching become more worthful after the cases learning Buddhism, and the cases take creation-teaching as the practice of life philosophy education, and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choose suitabl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dia to Buddhists. The last, the cases make use of art-creation and creation-teaching as Buddhists’ practice, expressing love to education through art-creation and creation-teaching, and the Bliss and Wisdom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providing a rich system to support the cases
    The last, induces the study and do the conclusions, and by the stand of a teach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to relative educational and governmental institutes to improve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致謝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美術教育與佛教關係之探討 17 第二節 福智文教基金會之教育內涵 29 第三節 創作與創作教學之內涵探究 50 第四節 相關研究回顧 7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8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9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94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7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99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103 第一節 福智美術教師之創作學習歷程與學佛經驗 103 第二節 福智美術教師佛法學習對創作之影響 135 第三節 福智美術教師佛法學習對創作教學之影響 149 第四節 福智美術教師創作與創作教學特色 1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7 第一節 結論 187 第二節 建議 193 第三節 省思 198 引用文獻 201 壹、中文部分 201 貳、外文部分 211 附錄 215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215 附錄二、訪談提綱 216 附錄三、參與觀察表 218 附錄四、教學回饋表 220

    壹、中文部分
    Arnheim, R.(2003)。藝術的心理世界(周憲譯)。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原著出版於1956年)
    Eisner, E. W.(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郭禎祥譯)。臺北市:文景。(原著出版於1972年)
    Fromm, E.(2009)。愛的藝術(孟祥森譯)。臺北市:志文。(原著出版於1969年)
    Gadamer, H. G.(1993)。真理與方法 :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臺北市:時報。(原著出版於1989年)
    Herrigel, E.(2002)。射藝中之禪(釋法嚴譯)。臺北:福智之聲。(原著出版年於1953年)
    Kandinsky, W.(1998)。藝術的精神性(吳瑪俐譯)。臺北市:藝術家。(原著出版於1912年)
    Kottak, C. P.(2008)。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徐雨村譯)。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於1974年)
    Maquet, J.(2003)。美感經驗(袁汝儀譯)。臺北市:雄獅美術。(原著出版於1988年)
    Nohl, H.(1987)。ドイツの新教育運動(平野正久譯)。東京都:明治。(原著出版年不詳)
    Read, H.(2006)。藝術的意義(梁錦銞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4年)
    Read, H.(2007)。透過藝術的教育(呂廷和譯)。臺北市:藝術家。(原著出版於1956年)
    Ruskin, J.(2012)。藝術與道德(張鳳譯)。北京市:金城。(原著出版於1866年)
    Tatarkiewicz, W.(1989)。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劉文潭譯)。臺北市:聯經。(原著出版於1976年)
    Whitford, F.(2010)。包浩斯(林育如譯)。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於1984年)
    人間福報社。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連續三年榮獲教育部評鑑特優殊榮。人間福報。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55411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1997)。蔡元培全集。杭州市:浙江教育。
    井敏珠(2000)。美感教育思潮。載於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785/?index=6
    仇春霖(1988)。美育原理。北京市:中國青年。
    尤姿云(2010)。福智教育理念對國中生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方永泉(1998)。西方當代宗教教育理論之評析--兼論對臺灣教育之啟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王文科、王志弘(201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勝枝(2006)。創新佛曲與生命教育關係之個案研究-以福智讚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王麗雁(2008)。臺灣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概述。載於鄭明憲(主編),臺灣藝術教育史(頁105-162)。臺北市:臺灣藝術教育館。
    田培林(1977)。教育學新論。臺北市:文景。
    石濤(2007)。石濤畫語錄。江蘇市:江蘇美術。
    朱光潛(1987)。美學再出發。臺北市:丹青。
    朱美怡(2008)。國中數學教師之不同培育背景對教學效能、教師專業承諾及學生數學成就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北市。
    朱啟華(2006)。I. Kant道德教育之方法學探討。教育研究集刊,52(3),21-41。
    朱臺翔(2004)。走過森林的日子-朱朱的心情小故事。臺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
    江郁玲(2014)。國中校園生命教育工作坊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以福智教育理念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臺中市。
    吳金蓮(2004)。陳哲的繪畫與藝術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市。
    吳珮湜(2007)。從佛像圖騰之應用建立福智宗教團體視覺形象設計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吳清山(1991)。培育健全的下一代一談國民教育階段實施「因材施教」之道。教育研究,18,21-27。
    吳勢方(2010)。傳承在愛與關懷之間-國小福智教師生命意義感與關懷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吳耀庭(2002)。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析論(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李亘為(2010)。寧瑪派中陰教授修行次第之詮釋及其對中小學生命教育之啟示(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嘉義市。
    李妙惠(2010)。宗教教育對國民小學道德提昇之研究--以臺北市民生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高雄市。
    李孟委(2014)。學習《廣論》經驗與生命意義關係之研究—以福智團體廣論研討班雲林縣學員經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嘉義市。
    李幸芸(2011)。華嚴境界美學的哲學基礎與美學開展(未出版博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臺北市。
    李章賜(2008)。義工參與動機、參與體驗與參與利益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義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李賢文(2013)。美的軌跡─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夢。臺北:雄獅美術。
    李麗玲(2009)。師資培育政策回顧與展望。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究報告(NAER-97-08-C-1-01-07-2-07)。
    周小安(1999)。美育可以代宗教嗎?-從蔡元培看「五四」啟蒙的偏頗面。道風漢語神學學刊,11,187-201。
    宗白華(1989)。美學與意境 。臺北市:淑馨。
    宗喀巴(2007)。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臺北市:福智之聲。
    松長有慶(1999)。曼荼羅的世界(蔡東照編譯)。臺北市:唵阿哞。
    林文玲(1995)。一位高中美術老師教學信念與教學省思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臺北市。
    林文章(2008)。高雄地區國小教師參加廣論研討班的學習與教學改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林玉体(1974)。教育改造與學校革新。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1980)。何謂教育愛。國教月刊,27(9),3-6。
    林玉体(1986)。教育價值論。臺北市:文景。
    林妤璠(2008)。美育如何充實生命教育的內涵—論美育對人生藝術化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秀慧(2006)。蔡茂松水墨創作與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怡君(2011)。Facebook輔助高中美術教學之效能(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臺北市。
    林建福(1991)。謝勒愛的現象學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美術。
    林雪芬(2008)。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宗教議題之內容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中市。
    林斐文(2013)。《菩提道次第廣論》與《成佛之道》之研究 ——以三學為主(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新竹縣。
    林華鈴(2001)。 自編藝術課程之合作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臺北市。
    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8)。教學媒體。臺北市:五南。
    林銘光(2000)。國小宗教性課程設計與發展現況之研究:以臺北縣市佛教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瓊玉(2006)。林國治藝術教育與繪畫創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市。
    林麗惠(1998)。適性教材之設計開發研究-以中山高中美術科一年級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邱奕叡(2006)。教育的藝術--慈心華德福學校的課程與教學簡介。中等教育,58(3),136-165。
    邱雅蘭(2006)。宗教團體重建教師信念之研究-以財團法人福智寺為例。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
    金維諾、羅世平(1995)。中國宗教美術史。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
    姚麗香(2007)。藏傳佛教在臺灣。臺北市:東大。
    洪菁君(2012)。義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義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洪筱淋(2008)。從多元文化觀點論宗教教育的重要性-自身經驗和國小現況的激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洪漢鼎(2002)。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臺北市:桂冠。
    美國國務院(2014年7月29日)。2013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美國國務院。取自http://www.ait.org.tw/zh/officialtext-ot1407.html。
    美勞教學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3-80。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胡志誠(1995)。美術班學生藝術學習、生涯決定與政府相關文化政策認知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公立高中美術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胡梅子(1987)。佛教般若思想與兒童美育(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臺北市。
    韋心瀅(1999)。李澤藩的創作實踐美術教育暨兩者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新竹市。
    倪鳴香(2003)。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論幼師角色的形成。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童年沃野的變遷與創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37)。
    孫依琳(2011)。大學術科考試對高中美術班教學之影響—桃園地區高中美術班師生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彰化市。
    徐秀慧(2008)。廣論教授用於改善心理困擾之經驗探討-以福智團體學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徐富珊(2011)。福智教師生命教育理念與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徐瑞昌(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以高中美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涂昌裕(2013)。一葉一如來-弘一法師美育特質啟迪書藝創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袁汝儀(1994)。由戰後臺灣的五種視覺藝術教育趨勢探討視覺藝術教師自主性之重要性與培養。美育月刊,54, 43-47。
    袁汝儀(2006)。1930-1960年間的自由畫:臺灣美術教育思想初探。藝術教育研究,11,1-33。
    馬詩淳(2014)。國中藝術與人文課程中的宗教藝術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高雄市。
    馬嘉延(2005)。曼陀羅藝術之造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力中(2012)。高中美術教師教學信念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張立貞(2009)。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宗教題材分析--宗教知識的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兆文(2010)。典範教師專業成長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臺北市。
    張彥遠(2007)。歷代名畫記。江蘇市:江蘇美術。
    張栢烟(2012)。臺灣藝術教育志業者的精神性特質:吳正雄與丘永福的生命敘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張秩瑋(2011)。北魏小金銅佛風格與圖像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臺北市。
    張源泉(2002)。臺灣宗教教育之合憲性研究--國民教育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臺北市。
    張義立(2007)。義工認真性休閒涉入、阻礙、效益與承諾影響關係之研究-以福智教育園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張麗俐(2010)。在家佛教信徒皈信歷程之研究--以福智團體廣論研討班中區學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新竹縣。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重要政策。取自http://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2BB080CF6DA7B089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教美術課綱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梁碧明、連君瑋(2011)。良師典範:優秀特教教師的教師角色與教育信念之探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5,41-81。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臺北市:五南。
    術與人文」研討會論文集,23-33。
    許潔萍(2009)。臺中縣市國民中學國文科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連英華(2012)。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止觀思想與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新北市。
    郭亦儒(2013)。國中教師福智生命教育之學習與實踐—以觀點轉換理論為基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縣。
    郭淑雅(2014)。實務社群成員相互投入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嘉義分苑生命教育工作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郭禎祥(1988)。師資訓練和藝術四領域教育。國教天地,77,7-13。
    郭禎祥、楊須美(1988)。以艾斯納(E.W.Eisner)「學術本位的美術教育」(DBAE)為理論基礎探討現今我國國民美術教育。師大學報,33,1-5。
    郭麗芬(2002)。佛光緣美術館群策略聯盟營運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陳木子(1998)。臺灣藝術教育發展史。臺北市:環宇。
    陳光明(2011)。義工社會支持、參與動機與投入程度關係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高雄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宜君(2003)。國中美術教師教學專業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陳忠雄(2005)。國民小學實施宗教教育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高雄市。
    陳春有(2008)。宗喀巴顯密圓融思想之研究-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臺北市。
    陳昭蓉(2010)。古印度佛教圖像分析與應用以菩提樹、釋迦牟尼佛佛象、蓮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陳昭儀(1997)。良師典範對國中資優生的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6(5),65-85。
    陳郁梅(2005)。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看花非花繪畫創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陳宸如(2008)。高中美術資優班實施現況與成效評鑑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陳淑梅(1990)。美術鑑賞教學對高中生美術創作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陳淑梨(2010)。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三士道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清香(2005)。臺灣佛教美術的傳承與發展。臺北市:文津。
    陳惠敏(2002)。兒童讀經實施策略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陳曉容(1995)。從「陌生」到「熟悉」-性別議題融入高中美術鑑賞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陳靜誼(2003)。靜坐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學習效果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傅斌暉(2008)。走出上河圖.走入長安城-中山女高、中崙高中、故宮博物院數位學習教學合作。美育,162,52-59。
    傅斌暉(2010)。高中藝術教師跨領域領導與協同教學之個案研究— 以中山女中高瞻計畫(2007-2010)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曾昭旭(2013)。經典 孔子 論語。臺北市:麥田。
    曾國安(1997)。我國高級中學美術資優教育現況。美育,84,17-25。
    游振鵬(2004)。Gadamer與Ricoeur語言哲學的比較分析及其教育意義。中等教育,55(1),110-125。
    湯仁燕(2004)。Paulo Freire對話教學理念與實踐之硏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壬來(1996)。創意美勞:新取向的美勞教育理論與應用。臺北市:臺灣書店。
    黃壬來(2004)。以藝弘道-佛教經義與藝術教育的融合。載於得渡鼓鐘(頁187-224)。高雄市:久華圖書社。
    黃心儀(2010)。現代佛教青年的養成機制:以臺灣福智青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新竹市。
    黃冬富(2003)。中國美術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冬富(2004)。 臺灣最早的美術師資養成教育-臺中師範美術師範科(1946-1949)。美育,137,90-96。
    黃冬富(2006)。從臺灣省立師院勞圖科到臺灣省立師大藝術系(1947-1967年)— 戰後初期臺灣中等學校的美術師資養成教育。美育,151,68-77。
    黃怡婷(2012)。福智《廣論》研討班學員的生命態度及其有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臺北市。
    黃政傑(主編)(2013)。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社群與議題。臺北市:五南。
    黃美華(2010)。朝陽中的禮讚-國小福智教師生命態度與班級經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素敷(2008)。國小三年級福智教師生命教育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淑惠(2009)。影響義工參與原因-以福智佛教團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臺中市。
    黃琦威(2005)。佛教團體辦學的成效探究--以福智教育園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黃祺惠(2015)。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教學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楊孟哲(1999)。日治時代臺灣美術教育。臺北市:前衛。
    楊孟哲(2011)。太陽旗下的美術課。臺北市:南天。
    楊深坑(1996)。Plato美育思想研究。臺北市:水牛。
    楊蕙如(2009)。宗教型非營利組織推廣生命教育初探:以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桃園縣。
    董陽孜(2015)。移動中的雕塑。臺北市:天下文化。
    詹溫玉(2014)。從儒家倫理看「觀功念恩」的品德教育(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哲學系,新北市。
    賈馥茗(1994)。教育學方法論。臺北市:五南。
    賈馥茗(2004)。教育倫理學。臺北市:五南。
    達賴喇嘛(2014)。教育心靈。西藏的天空,15,2-7。
    鄔昆如(1978)。哲學十大問題。臺北市:東大。
    鈴木大拙(1953)。序。載於射藝中之禪(頁2)。臺北市:福智之聲。
    夢參法師(2012)。佛陀教育基金會影音集成。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
    漢寶德(2012)。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臺北市:天下文化。
    福智之聲(1997)。師愛。臺北市:福智之聲。
    福智之聲(2014)。加拿大教育官員來臺交流。福智之聲,218。取自http://www.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index.php/2013-09-24-06-03-09/1718-218-%E5%8A%A0%E6%8B%BF%E5%A4%A7%E6%95%99%E8%82%B2%E5%AE%98%E5%93%A1%E4%BE%86%E5%8F%B0%E4%BA%A4%E6%B5%81
    福智文教基金會(2010)。觀功念恩在校園。臺北市:福智之聲。
    趙春英(2013)。陳處世的兒童美術教育思想與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文藻外語學院創意藝術產業研究所,高雄市。
    趙惠玲(1996)。從我國國中美術教育現況談師資培育的一些課題。師大學報,41,573-606。
    趙惠玲(2003)。典範與妥協:我國中學階段視覺藝術師資之培育。藝術教育研究,5,49-81。
    趙惠玲(2004)。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惠玲(2012)。臺灣藝術教育百年薪傳。臺灣教育,674,61-67。
    趙碧華、朱美珍(2000)。研究方法。臺北市: 雙葉書郎。
    趙曉薇(2002)。參與佛教團體辦理活動教師的宗教信仰生活實踐與專業態度之研究─以國際佛光會教師成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宜佳(2011)。以CORPS模式檢視福智讚頌合唱團之經營管理(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高雄市。
    劉明欣(2007)。信徒對宗教活動的參與分析─以福智團體放生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劉郁嘉(2013)。生活場域的美感實踐—以《華嚴經.淨行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嘉義縣。
    劉真(1973)。師道。臺北:中華書局。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佳雲、張家園(2000)。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宗教教育可行性之探討。臺南師院學生學刊,21,77-9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孟恬(2012)。高中美術教育視覺設計單元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高雄市。
    蔡彥婕(2010)。陳育濬藝術創作分析及其對地方中學藝術教育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市。
    蔡濟行(2009)。《菩提道次第廣論》引用文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新北市。
    鄧又甄(2012)。A/r/tography信念之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鄭吟雀(2012)。福智廣論研討班學員之生命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臺北市。
    鄭秀英(2014)。退休教師擔任全職義工觀點轉化歷程之研究:以福智團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研究所,臺北。
    黎蘭(1992)。高級中學美術班甄試入學的資優生學習適應狀況及甄試入選方式之研究。美育,28,42-56。
    蕭淳方(2004)。弘一大師持戒宏律創化美感人生之教育啟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賴信宏(2008)。福智教師工作情緒經驗與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宜蘭縣。
    謝里法(1981)。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市:藝術家。
    簡吉君(2013)。《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七因果教誡」和「自他相換」修心法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樂活生命文化學系,宜蘭縣。
    藍靜義(1995)。美術教學與評量之研究---以學習檔案之應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顏娟英(2001)。風景心境。臺北市:雄獅美術。
    譚祥安、劉仲嚴(2010)。高中生在考試情境下的藝術評論模式。藝術教育研究,20,1-31。
    蘇冠榮(1999)。從教師信念與理論閱讀心得檢視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教學實務的連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系,嘉義縣。
    蘇郁雯(2004)。普普藝術創作理念在高中美術的教學應用。藝術教育研究,7,87-118。
    蘇郁雯(2010)。高中A版美術教科書中生命教育主題之內容分析。藝術教育研究,20,97-120。
    蘇郁雯(2015)。生命教育議題融入高二美術課程之行動實踐。藝術教育研究,30,97-120。
    蘇桂慧(2012)。「歷程性繪畫」藝術治療團體對受霸凌高中生情緒特質與自尊之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市。
    蘇錦皆(2010)。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評估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釋日常(1999)。射藝中之禪導讀。臺北市:福智之聲。
    釋日常(2014)。教育‧人類升沉的樞紐。臺北市:福智之聲。
    釋日常(2015)。儒家精神。臺北市:福智之聲。
    饒宗頤(編)(2010)。莊子。臺北市:中華。
    饒宗頤(編)(2012)。老子。臺北市:中華。

    貳、外文部分

    Allen, B., & Montell, L. (1981). From memory to history :Using oral sources in local historical research. Nashville, TN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Anonymous(1848). Drawing for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NY:Charles S. Francis.
    Ashton, D. ( 1983). About Rothko.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tkinson, M., & Hammersley, P. (2003). Ethnography : Principles in practice (3rd). New York, NY: Routledge.
    Banks‚ J. A., & Banks, C. A. M. (200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ew York, NY: Issues.
    Berg, B. L.(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MA : Allyn &Bacon.
    Brown, M., & Korzenik, D. (1993). Art making and education.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arey, M. A. (1994). The group effect in focus groups: Planning, implementing, and interpreting focus group research. In Morse, J. M.(Ed.), Crit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aerch method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Century. New York, NY: Basicbooks.
    Chao, H. L.(趙惠玲)(2000). Art, lives, stori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eliefs of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Taiwanese secondary preservice art teacher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State College.
    Clark, C. M., & Petersons,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 255-269). New York, NY : Macmillan.
    Cole, A. L., & Knowles, J. G.(2001). Lives in context: The art of life history research.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Cooper, K., & White, R. E.(2012).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post-modern era: context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nada: Springer.
    Corbin, J., & Strauss, A. (2015).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Macmillan.
    Dewey, J. (1939).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NY: Capricorn.
    Duncum, P. (2002).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Why, what and ho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1(1),14-23.
    Eisner, E. W. (1972). Education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NY: Macmillam.
    Ericsson, K., & Herbert, S. (1993). Protocol analysis: Verbal reports as data, (Revised eds.) Cambridge , UK:MIT Press.
    Feldman, A. (198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art education: Two fields at the crossroads.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1(2). 243-259.
    Fernandez-Balboa, J., & Stiehl, J. (1995). The generic nature of pedegogical contentknowledge among college professors.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1(3), 293-306.
    Fontana, A., & Frey, J. H.(1998).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g & Y. S. Lincoln(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Fowler, J. W. (1981). Stages of faith.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Fowler, J. W. (1991). Weaving the new creation:Stages of faith and the public church.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Freire, P. (1993).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NY : Continuum.
    Gadamer, H. G. ( 1982).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NY : Crossroad.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oodson, I., & Sikes, P. J.(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uba, E.G. (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In Guba, E. G.(Ed.), The Paradigm dialog.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Haney, J. P. (1908). Art education in the public schools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NY: American art annual.
    Hirst, P. (1974). Knowledge and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NY: Routledge.
    Husen, T., &Postlethwaite, N.(1985)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New York, NY: Pergamon press.
    Irwin, R. L. (2004). A/r/tography: A metonymic métissage. In Rita L. Irwin &; Alex de Cosson (Eds.), A/r/tography: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based living inquiry (pp. 27-40). Vancouver, BC: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Irwin, R. L. (2008). A/r/tography. In Lisa Given (Ed.),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pp. 26-29). Thousand Oaks, CA: SAGE.
    Jackson, P. W. (1998). John Dewey and the lessons of art.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D. W., & Johnson, R. (1994). Leading the cooperative school. Edina, MN: Interaction.
    Joram, E., & Gabriele, A. (1998). Preservice teachers’ prior beliefs: Transformingobstacles into opportuniti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4 (2), 175-191.
    Jorgensen, D. L.(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JStake, R. E. (1994).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236-247). Thousand Oaks, CA: Sage.
    Kleiner , F. S., & Christin J. M. (2004).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Lasswell, H.D., & Kaplan, A. (1950). Power and society-A frame 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New Haven, CT :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coln, 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l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Lofland, J., &Lofland, L. H. (1995). Analyzing social w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Lowenfeld, V. (194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New York, NY: Macmillan Co.
    Lowry, B. (1965). The Visual exper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art. UK: Prentice Hall.
    Matisse, H. (1908) . Notes of a painter .( Humphreys, G trans. 2013). New York, NY: Phaidon Press.
    Maxwell, J. A.(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inifie, W. (1854). Popular lectures on drawing and design. Delivered at the public meetings of the school of design. Baltimore, MD: Mayland Institute.
    Pajares, M. F. (1992).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arch,62(3),PP307-332.
    Richardson, V. (1996).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beliefs in learning to teach. In John Sikula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 pp. 102-119). New York, NY: Macmillan.
    Richardson, V. (1996).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beliefs in learning to teach. In J. Sikula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 (pp. 17-43).New York, NY: Macmillan.
    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 London, UK : Sage.
    Roskill, M. (1989).The interpretation of pictures. Boston, MA: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Schmid, P. (1846). The common school drawing-master. Boston, MA: E. P. Peabody.
    Smith, J. K. (1990). Alternative research paradigms and the problem of criteria. In Guba, E. G.(Ed.). The Paradigm dialog.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Stake, R. E. (2008).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In Denzin, N. K.& Lincoln, Y. S.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pp. 119-149). Los Angeles, CA: Sage.
    Stewart, D. W., & Shamdasani, P. N.(1990). Focus group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Strauss, J., & Corbin, A.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London, UK : Sage Publications, Inc.
    Thompson, L. S. (1877). Some reasons why drawing should be taught in our Common Schools. Louisville, KY: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Tolstoy, L. (1930). What is art. (Maude, A. Trans.). New York, NY:Oxford.
    Wolgemuth, J. R., Erdil-Moody, Z., Opsal T., Cross J. E., Kaanta, T., Dickmann, E. M. & Colomer, S.(2015) Participants’ experiences of the qualitative interview: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paradigms. Qualitative Research,2015, 15(3), 351–372.
    Yin, R. K. (2005). Introduction. In R. K. Yin (Ed.), Introducing the world of education: A case study reader (pp. xiii-xxii).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