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孫筱芝 Hsiao-chih Sun |
---|---|
論文名稱: |
校護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小學為例 Study of School Nurses' Working Pressure in Relation to Their Recreation Sports Participation—Examples from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程瑞福
Chen, Jui-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學校護理人員 、工作壓力 、休閒運動參與 |
英文關鍵詞: | school nurse, working pressure, leisure sports particip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1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瞭解臺北市國中小學校護工作壓力及休閒運動參與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校護在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之相關情形。研究以99學年度服務於臺北市國中小學之校護為研究對象,問卷調查採普測方式,共發出251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41份,有效回收率為96.01%。所得資料使用SPSS for Windows 12.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檢定、Dunnett T3、皮爾森積差相關法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校護工作壓力屬於中等偏高;休閒運動參與程度偏低;不同背景變項之校護感受工作壓力程度具有顯著差異;不同背景變項之校護休閒運動參與程度具有顯著差異;臺北市國中小學校護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程度無顯著相關。本研究提供確切的數據,以供臺北市國中小學校護及行政主管單位重視適宜的工作壓力管理與休閒運動規劃,以促進校護之身心健康。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terpret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New Taipei City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chool nurse’ working pressure and their leisure sports participation,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school nurse’ working pressure and leisure sports participation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t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study samples drew from 251 New Taipei City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nurses, divided by12 districts as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aipei City.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s a general survey. All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in the questionnaire were analyzed by SPSS 12.0 for Windows, such a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test, one-way ANOVA , Scheffe method, Dunnett T3 and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study result showed that firstly, school nurses scale high-medium in working pressure, Secondly, school nurses overall had low leisure sports participation. Thirdly, school nurses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ts also reflected the differences on feeling working pressure and leisure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fact, working pressure and leisure sports participa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relevance. Thus, the study provided precise data as reference for Taipei City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nurse and executive authorities departments to place importance on the working pressure management and leisure sports scheme,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 condition of school nurses.
一、中文部分
中央社(2009)。新流感升溫北市府強調全面防疫。2010年12月28日,取自網址http://dailynews.sina.com/bg/tw/twlocal/cna/20090910/2234658774.html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1983)。學校衛生工作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00)。學校護理實務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07)。學校護理實務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10)。護理人力政策建言書。2010年9月20日,取自校護協進會,網址http://www.schoolnurses.org.tw/index.php?htm=sna13.php&sel=1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11)。學校衛生法。2011年6月6日,取自網址
http://www.schoolnurses.org.tw/documents.php?htm=doc/040425_1.php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11)。學校護理工作職責與現況。2011年6月3
日,取自網址
http://www.schoolnurses.org.tw/index.php?htm=sna3a01_96.php&sel=4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作者。
方光宗(2008)。換個角度看健康管理〔電子版〕。空大學訊,397,85。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
方進隆(1995)。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9(3),62-69。
方進隆(2005)。體適能推廣與全人健康理念。國民體育季刊,34(3),5-10。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宗吉(2010)。運動社會學課堂筆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宗吉、楊聯琦(1999)。臺灣地區運動参與人口調查。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王惠直(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護理人員電腦素養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靜琳、呂桂雲、黃瓊玉、何美瑤(2008)。護理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Chang Gung Nursing,19(3),334-346。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行政院體育委員會88年施政計劃。臺北市:作者。
朱明謙(2001)。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休閒行為、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
江良規(1984)。體育原理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江鴻鈞(1995)。臺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的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余錫堅(2008)。休閒運動參與對紓解職場工作壓力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季刊,7,278-284。
利志明(2000)。談休閒活動的定義,功能及積極涵義。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學系系刊,3,55-62。
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臺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1),49-61。
吳欣蓓、陸洛、顧家祈、張妤玥(2010)。轉換型領導行為、部屬工作壓力及主管
滿意度的關聯一人格特質為調節變項。中華管理學報,11(2),1-30。
吳淑琦(2004)。國小校護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寶珠(1983)。臺北縣國民中小學護士角色及工作困難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佩玲(2010)。女性公共衛生人員工作壓力、挫折復原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忠孝(2007)。桃園縣國小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佩璇(2009)。自行車的休閒化:休閒實作型式的象徵鬥爭。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美慧(2008)。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運動心理因素之關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
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李逸(2004)。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感受、因應策略與壓力結果之探討-以互
動型工作壓力模式為架構。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3(5),398-405。
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曉勇(2010)。對運動強度的表達種類及其關聯的研究。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6
(1),38-41。
李選(1989)。護理人員壓力感疲潰與自我主見度之探討。護理雜誌,36(1),85-98。
李顯鎮(2006)。偏遠地區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沈易利(1995)。臺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周明慧(2002)。臺北地區國民小學學校護理人員性教育執行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探
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院,臺北市。
林佑隆(2006)。彰化地區國小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秀靜(1998)。國中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東泰等(1997)。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美聲(2004)。中小學學校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宜蘭縣中小學學校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英顏(2004)。員工工作投入、工作壓力與休閒需求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耕新(2010)。壓力是敵人還是朋友。啟新健康世界,268,2。
林嘉志〈2009〉。以運動與休閒產業領航臺灣 。98年青年政策論壇。國立東華大學,
花蓮縣。
林碧莉、何美瑤、曾麗琦、呂桂雲(2005)。衛生所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專業承諾之研究。實證護理,1(2),132-139。
林靜怡(2003)。臺灣地區公立高中舞蹈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麗美(1997)。臺灣省中南部國小校護對學校衛生護理工作的認知、態度、實施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邱信憲(1994)。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
興大學,臺北市。
邱偉嘉、蘇世斌、黃建元(2010)。臺灣南部某醫學中心員工工作壓力及相關危險
因子。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7(2),93-104。
施淑芬(199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柯利政(2008)。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朱璋(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師範學院,臺北市。
洪玲茹(2002)。社教機構員之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公立社教機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胡玉華(2009)。學校護理人員兼任行政職務之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紀翠玲(2002)。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桃園縣:志軒。
高靜慧(2010)。臺北市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及工作壓力之關係探討。第10屆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頁6-1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莊憶欣(2009)。做運動、做瑜珈、做性別:男性瑜珈參與者的性別實踐。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漢文。
張少熙(2004)。教師休閒運動行為模式。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
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2)。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歧異詮釋。中華體育,15(1),28-36。
張麗英(2004)。臺灣北部地區國民小學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和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議露(2007)。護理人員休閒活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臺南市。
張馨方(2009)。少子化趨勢對國民小學的衝擊與因應策略-以一所國小為例。學校
行政,63,47-66。
教育部(1983)。學校衛生工作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7)。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7)。學校衛生工作指引。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2)。學校衛生法施行細則。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5)。學校衛生工作指引。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0)。99終身學習行動年331。2010年12月30日,取自網址http://www.edu.tw/societ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2978
教育部(2010)。教育統計。2010年11月25日,取自教育統計資訊網網址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423&CtNode=3635&mp=4
教育部(2011)。教育統計。2011年5月28日,取自教育統計資訊網網址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10)。98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2010
年10月3日,取自教育部,網址
http//csrc.edu.tw/File Manage.mvc./FrontDetail/195
曹文仲、洪敦賓、王嘉淳(2006)。休閒體育相關文獻之探討。淡江體育,9,44-50。
許奉柔(2010)。臺北縣實施健康體能計畫國民中學學生運動認知與行為現況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義雄(1977)。體育學原理。臺北市:文景。
許樹淵、崔凌震(2004)。健康與體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麗姿(2007)。國民小學學校衛生護理人員專業成長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
中部五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0(4),19-51。
陳安妮(2010)。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臺南地區高中教師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138-153。
陳秀卿(2000)。從契合理論來探討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職業倦怠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定雄(1993)。健康體適能。國立臺灣體專學報,2,1-24。
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報,4,1-29。
陳英傑(2006)。國民小學校護角色知覺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紹錦(2008)。工作壓力、休閒因應與健康之研究-以臺北市高中女性教師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陳聖芳(1999)。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陳嘉慧(2006)。壓力、休閒調適與健康關係之研究-以護理人員為對象。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慧霞、許俊傑(2002)。臺灣與美國學校衛生護理之比較,臺灣醫學,6(4),590-596。
陳鴻雁(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鵬仁,楊聖德(2004)。休閒運動的省思。2004雲科大休閒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5-217)。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陳麗華(1991)。臺北大學女生休閒態度參與和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郭鐘隆(1996)。臺閩地區國民小學學校衛生現況調查研究。學校衛生,25,2-26。
彭馨潁(2008)。臺北市青少年休閒運動參與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北體學報,16,193-205。
曾國斌(2001)。不同產業與人格特質從業人員其工作壓力之差異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曾瑞譙、凃柏原(2010)。臺南縣私立幼托園所教保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相關之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幼兒教育,300,45-62。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
師範學院,臺北市。
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
黃文琇(2001)。臺北市國小學童父母對學校衛生工作的期望與學校護士對學校衛生
工作認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院,臺北市。
黃松元(2002)。臺灣地區健康促進學校之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告
書。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黃松元、陳政友、賴香如(2004)。學校衛生工作新模式—健康促進學校。學校衛生,
45,59-71。
黃金柱(1999)。跨世紀體育運動經營管理思潮。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振紅(2007)。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惠雪(2009)。特殊教育學校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黃智慧(2003)。減緩教師工作壓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臺中市。
黃璉華、左如梅、藍美玉、尤嫣嫣、李碧霞、黃秀媚(2005)。學校衛生護理。臺
北市:華杏。
黃璉華、左如梅、藍美玉、尤嫣嫣、李碧霞、黃秀媚(2010)。學校衛生護理(二
版)。臺北市:華杏。
馮意雄(2005)。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中學兼職行政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4。
楊有財(2004)。臺南縣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燕餘(2006)。澎湖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雯婷(2009)。精神科護理人員工作特性及壓力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SF-36量表)之關係性研究—醫院脈絡效果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戴良全(2003)。臺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兆祺(2000)。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葉琇珠(1999)。大學生健康概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葉琇燕(2008)。台北縣國民小學學務人員角色知覺、 工作壓力與自我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葉龍源(198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趙傑夫(1987)。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廖志猛(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型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北市98學年度國中小健康促進方案必選議題學校。2011
年5月30日,取自網址
www.doe.taipei.gov.tw/ct.asp?xitem=1059776&CtNode=27381&mp=104001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1)。教育願景。2011年6月6日,取自網址
www.edunet.taipei.gov.tw/ct.asp?xItem=1230554&ctNode=38271&mp=104001
劉立宇(1995)。運動對改善慢性疾病的效果。國民體育季刊,24(4),99-103。
劉秀枝(2004)。日本學校護理人員(養護教諭)角色及功能。中華民國學校衛生護
理學會。 2011年6月3日,取自網址http://www.acshn.org.tw/
劉秀枝(2004)。臺灣地區國民小學護理人員執行學生健康管理工作現況及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秀枝、尤水菊(2008)。學校護理的奮鬥歷程—看護理角色及影響力之拓展。護理雜誌,55(5),17-24。
劉懿德(2007)。組織再造、學校衛生制度變遷,與專業精神建構:臺灣校護運動的
社會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潘杏惠(2010,8月19日)。長期壓力大假性失智症易上身。自由時報,電子版。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19/78/2bdw1.html
蔡長啟(1991)。我國發展休閒活動的應有措施。國民體育季刊,22(4),4-10。
蔡青華(2005)。要活力,不要壓力。臺北市:三思堂。
蔡芳梅(2005)。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鄭小玉(2005)。花東地區學校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黎萬錩(2007)。企業員工休閒參與對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俊宏(2005)。運動心理學在健康促進上的角色。國民體育季刊,34(3),5-24。
謝維玲(譯)(2009)。運動改造大腦-EQ和IQ大進步的關鍵。臺北縣:野人。(John J. Ratey,MD,&Eric Hagerman,2009)
謝慧妙(2004)。臺北市和宜蘭縣公立國民小學學校護理人員社區資源運用現況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佳玲(2007)。台灣區域醫院以上護理個案管理師之工作現況及其工作特性、工作
壓力與工作承諾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藍采風(2003)。全方位壓力管理。台北市:幼獅文化。
魏國金、王昶閔(2010,11月16日)。工作壓力大婦女易罹心血管疾病。自由時
報,電子版。
羅錦明(2008)。苗栗縣民中小學校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蘇慧蓉(1993)。臨床護理人員壓力源與壓力反應的探討。護理研究,1,83-93。
二、英文部分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6). Leisure & human behavior.(3th ed).
Madison, WI:Brown & Benchmark.
Blair, S.N. (1984). How to assess exercise habits and physical fitness. Behavioral
health: a handbook of health enhanc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New York: Hohn
Wiley and Sons.
Blair, S. (1995).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health. Quest, 47, 338-353.
Broussard, L. (2004). School nursing: Not just band-aids any more.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Pediatric Nursing, 9(3), 77-83.
Callaghan,P, Tak-Ying SA, & Wyatt PA. (2000). Factors related to stress and coping
among Chinese nurses in Hong Kong. J Adv Nurs, 31(15), 18-27.
Charlesworth, J. C. (1964). Leisure in America blessing or course. Monograph. New
Series,(4th ed). Philadelphia: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Cordes, K.A., & Ibrahim, H.M (2006). Appications in Recreation &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rase,D., Hamrick, M.H., & Rosate,F.D. (1974). Emerging consciousness: health
wellness and a quality life style. Health Education, 10, 4-7.
FOX, K. R. (1987).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exercise involve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empe, Arizona.
John J.R., & Eric.H. (2009). Spark :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 New York, NY:Baror International Inc.
Guttu,M., Engelke,M.K., & Swanson,M. (2004). Does the School Nurse-to-Student
Ratio Make a Difference.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4(1), 6-9.
Hobfoll, S. E. (1989).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 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3), 513-524.
Huges, J.R.(1984).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habitual aerobic exercise: A critical revises.
Preventive Medicine, 13, 66-78.
Ivancevich, J.M., & Matteson,M.T., (1980). Occupational stress strain and coping
across the life spa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7, 98-108.
Kando, T. M. (1980). Leis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ransition. St Louis: C.V. Mosby.
Kaplan, M. (1975). Leisure: Theory and polic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raus, R. G.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Landers, D. M. (1994). Performance, stress, and health: Overall reaction. Quest, 46, 1
23-135.
Lazarus, R.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nd health:Stressors and resourc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 382-399.
Linm, G. (2007).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school health nurse in developing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on public policies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Handbook of 14th Biennial School Nurs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ingapore.
Lynn, C. (2007). Health children through school-community partnerships. Handbook of
14th Biennial School Nurs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ingapore.
Maslach, C. (1982). Burnout: The cost of car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cvicar,A. (2003). Workplace stress in nursing: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4(6), 633-642.
Mull, R. F., Bayless, K. G., Ross, C. M., & Jamieson, L. M. (1997). Recreation sport
management. (2nd ed.). Chapaign, IL: Human K.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2nd ed.). Springfield,IL:Charles
C.Thomas.
Petosa, P.S. (1993). Use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o explain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adults. Dissertation service (UMI No. 94011334).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Y:McGraw-Hill.
Siegenthaler, K.L. (1997). Health benefits of leisure. Research Update. Parks and Recreation, 32 (1), 24-31.
Wolfe, L. C. (2006). Roles of the school nurse. In J. Selekman (ed.). Philadelphia: Da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