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淑惠
Shu-Huei Jhuang
論文名稱: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模式研究
A Study of Individual Factor, Campus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outcomes Model for First-Generation and on-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指導教授: 劉若蘭
Liu, Ruo-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第一代大學生校園經驗學習成果
英文關鍵詞: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campus experience, learning outcom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37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差異及各變項之關係模式。研究樣本為「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2學年度大一學生與94學年度大三學生的追蹤資料,共9,752人,其中第一代大學生為5,748人,非第一代大學生為4,004人。統計分析方法包括t檢定與結構方程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
    一、第一代大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家庭年收入、入學成績、社團參與、目標發展、人際關係、課業學習以及領導與溝通能力,顯著低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二、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模式皆具有良好的適配度,第一代大學生模式之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皆達顯著水準,而非第一代大學生除了個人因素對校園經驗的直接效果不顯著之外,其餘皆達顯著。
    三、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模式影響效果的比較,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對於學習成果的直接效果顯著高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本研究歸納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對高等教育增進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進一步研究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individual factor, campus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outcomes between the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FGC) students and the non-first-generation college (NFGC) student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model. Targets of the study are survey data from the “higher education database” built by the NTNU Education Research and Assessment Center, specifically data collected in School Year 2003 on freshmen and data from tracking the junior year (School Year 2005) including 5748 FGC and 4004 NFGC.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done using t-test,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The social economic status, family income, entrance exam score,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developing purpose, interrelationships, academic performance, leadership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the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FGC)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n-first-generation college (NFGC) students.
    2.All the direct effects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FGC) student model are significant. And all the direct effects of non-first-generation college (NFGC) student model are significant except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factor on campus experience.
    3.The direct effects of individual factor on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FGC student model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FGC student model.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learning outcom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esent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大學生校園經驗的意涵與相關理論 13 第二節 大學生學習成果概念、理論與相關研究 23 第三節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5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架構 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87 第五節 資料分析 8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3 第一節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差異分析 93 第二節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103 第三節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模式比較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 130 參考文獻 133 中文部分 133 西文部分 143 附錄 149 附錄一 「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選取題目 149 附錄二 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 153 附錄三 校園經驗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155 附錄四 學習成果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156

    中文部分
    丁月理(2005)。國小學童學習動機、科學批判思考與「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丁慕玉(2006)。探討暑修微積分學生的背景、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的關係—以虎尾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5(4),83-96。
    王淑嬿(2009)。大學生工讀及其與受聘能力關係研究—以台北地區八所公私立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縣:威仕曼文化。
    田芳華、傅祖壇(2003,10月)。數位落差與大學生學習:大學生數位落差相關因素與其對學業成就影響之探究。論文發表於大陸桂林電子工程學院舉辦之「海峽兩岸二十一世紀初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國大陸廣西省。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2006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台北市:作者。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與台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何宜玲(2007)。影響高職電機電子群低入學成績而高學業成就表現學生之因素探討-以台北市立松山工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秀娟(2007)。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就的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京玲、陳正專(2009,4月)。台灣大學生二十一世紀生活與職涯能力之現況與影響因素分析。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32,2009年10月28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58
    吳明隆(2007)。結構方程模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第三版)。台北市:五南。
    吳玥玲(2006)。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有仁(2005)。嘉義地區青少年休閒參與及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未出版,嘉義縣。
    呂雅燕(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 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宜臻(2009)。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杜元載(1955)。杜威教育學說。台北市:復興。
    沈宗瑞、謝小芩(2005)。大學畢業生對大學發展其多元能力的主觀評價。通識教育季刊,12(4),91-112。
    李文益(2003)。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業成績、成就抱負:台東師院學生的貫時性因果分析。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李文益(2004)。文化資本、多元入學管道與學生學習表現—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1),1-32。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李采洪、費國禎(2002)。大陸勤奮湖會不會淹沒富裕台灣的下一帶?商業週刊,788。
    李宜玫(2006)。國小教師專業倫理決定之研究--構念發展與歷程模式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模式軟體Amos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Graphics & Basic。台北市:心理。
    李偉清(2008)。國中小資優生與普通生休閒生活現況與關聯模式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TEPS資料庫資料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1-48。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市:心理。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市:雙葉。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林美惠、郭秋勳(2006)。教師轉型領導對大學生學習動機及學業表現影響之個案研究。明道學術論壇,2(1),45-64。
    林彥岑(2009)。出身背景、父母期望與教育抱負影響補習多寡之研究─以台東縣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淑華(2001)。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未出版,屏東市。
    林義男(1983)。大學師生的非正式互動與學生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6,125-148。
    林義男(1987)。大學生的學習參與情形與其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0,179-221。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3,79-128。
    胡秀娟(2006)。高中職學生家庭結構、自尊、情緒管理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徐昌燕(2007)。大學僑生成功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振坤(2000)。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商業週刊(2007)。學校沒教的大能力。2009年2月3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7770
    教育部統計處(2009)。教育統計(98年版)。2009年10月22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295
    張芳全(2006)。社經地位、文化資本與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測驗學刊,53(2),261-296。
    張芳全(2008)。統計就是要這樣跑。台北市:心理。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郁文(1986)。我國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
    張雪梅(2006)。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學生能力及其與大學評鑑結果關係初探。教育政策論壇,9(4),49-76。
    張雪梅、劉若蘭(2007)。建構以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為高等教育品質評鑑指標之研究。高教發展與評估,23(5),34-44。
    張雪梅、彭森明主編(2009)。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頁288-395)。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張善楠(譯)(2008)。Derek Bok著。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台北市:天下遠見。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台灣原漢族別、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49-178)。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善楠、洪天來、張麟偉、張建盛、劉大瑋(1997)。社區、族群、家庭因素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關係-台東縣四所國小的比較分析。台東師院學報,8,27-52。
    張慈宜、陳曉郁(2009,6月)。台灣大學生之心理社會發展情形初探。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33,2009年10月28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63
    許癸鎣(2006)。念大學不值得驕傲?天下雜誌,360,48-55。
    許崇憲(2002)。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臺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1(2),25-62。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龍君(2002)。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藤繼(2005)。家庭社經背景對大專學生就學影響之調查研究。論文發表於清華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國科會整合型計劃「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新竹市。
    陳伯璋(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NSC 94-2511-S-032-001。台南縣:致遠管理學院。
    陳怡靖、鄭燿男(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 416-434。
    陳怡靖(2004)。台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連性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金貴(2001)。學生涉入理論運用在學生事務的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81-97)。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陳青達、鄭勝耀(2008)。文化資本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5(1),79-98。
    陳建州(2000)。家庭社經地位高低與學業成就差異之因果關係。教育社會學通訊,26,20-23。
    陳建州、劉正(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台東師院學報,12(上),115-144。
    陳建州、劉正(2004)。論多元入學方案與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研究集刊,50(4),115-146。
    陳彥佑(2009,8月9日)。弱勢家庭學生更劣勢了。中國時報,A18版。
    陳麗如(2005)。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121-152。
    郭郁智(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彭森明(2005)。台灣高等教育應如何進一步落實公平化的理念?。教育研究月刊,137,5-15。
    彭森明(2006a)。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九十二學年度大一問卷調查描述性統計表分析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彭森明(2006b)。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九十四學年度大三問卷調查描述性統計表分析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彭森明(2006c)。92學年度大一學生之追蹤調查。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彭森明(2007)。教育次級資料庫研習工作坊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6-2413-H-003-045。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黃世雄(2008,3月)。技職大學生校園人際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9。2009年10月26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40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2001)。另類聲音—大學女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質性探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編號: NSC 90-2413-14-003-038。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松浪(2007)。家庭背景、教育成就與文化複製理論之探討-以台灣之技職教育體系為例。嘉南學報,22,412-428。
    黃芳銘(2004)。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黃芳銘、楊金寶、許福生(2005)。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標發展之研究。師大學報,50(2),97-119。
    黃雅容(2008)。台灣第一代大學生的背景和特質:台灣和美國的發現一樣嗎?師大學報,53(2),111-130。
    黃悅菁(2003)。台中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未出版,台中市。
    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未出版,台中市。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志、楊雅鈞(2007)。背景因素、學業成績與成就抱負—以台東大學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2),31-66。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59。
    楊淑娥(1996)。大學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國賜(2003)。提昇大學教育品質,增進國際競爭力。教育資料與研究,54,75-86。
    榮泰生(2009)。Amos與研究方法(第三版)。台北市,五南。
    潘正德(1996)。大一新生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學業成績的關係暨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原學報,24(2),35-51。
    潘書榮(2008)。影響台灣地區大學生國內外進修教育抱負的因素之探討:教育機會不均等嗎?。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葉紹國(2006,10月)。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高等教育電子報,2。2009年10月31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3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 ,71-110。
    鄒浮安(1994)。家庭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後設分析。教育研究資訊,2(3),38-47。
    劉杏元(2005)。跨越性取向的校園對話:技專女同志學生性取向認同發展與校園同異互動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若蘭(2007)。一所多元族群技術學院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0(1),91-121。
    劉若蘭(2008)。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多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長庚科技學刊,9,119-134。
    劉若蘭(2009a,2月)。大學教育過程品質與學生能力增質成效研究。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9,2009年10月28日,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54
    劉若蘭(2009b)。大學教育品質與學生學習發展之因果模式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2(3),99-124。
    劉佳彤(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未出版,台北市。
    劉靖國(2003)。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勢之探討-教育社會學觀點的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28(11),45-56。
    鄭勝耀、洪志成(2009)。誰是頂尖高等教育學府的學生。載於張雪梅、彭森明(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頁103-137)。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蔡瑞明、林大森(2000)。教育與勞力市場的連結:以台灣的教育分流為例。載於劉兆佳等人(主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頁143-19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蔡毓智(2002)。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之影響─以台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國立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頁181-218)。台北市:時報文化。
    簡茂發(1987)。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市:心理。
    蘇錦麗(2009)。“大學校院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相關內涵分析。評鑑雙月刊,21,58-62。

    西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ACPA & NASPA) (2004). Learning reconsidered: 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author.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stin, A.W. (1975). Preventing students from dropping out.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Astin, A.W. (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Astin, A. W. (1991). 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illson, J. M., & Teny, M.B. (1982). In search of the silken purse: Factors in attrition among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58(1), 57-75.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Brown, H. E., & Burkhardt, R. L. (1999). Predicting student success: The relative impact of ethnicity, income, and parental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Forum of the Association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Seattle, WA.
    Bryan, E., & Simmons, L.A. (2009). Family involvement: Impacts o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al success for first-generation appalachi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50(4), 391-406.
    Bui, K. V. T. (2002).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t a four-year university: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reasons for pursuing higher education, and first-year experience.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6(1), 3-11.
    Chickering, A. W. (1969). Education and ident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hoy, S. (2001). Students whose parents did not go to college: Postsecondary access, persistence, and attainment (NCES Statistical Report 2001–126).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Dennis, J. M., Phinney, J.S., & Chuateco, L.I. (2005). The role of motivation, parental support, and peer support in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ethnic minority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6(3), 223-236.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anhs-Vaughn, D. (2004). The impact of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on college students: An analysis using the beginning post-secondary students longitudinal study 1990-92/94.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5(5), 483-500.
    Hsiao, K. P (1992).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Report No. EDO-JC-00-04).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1079).
    Inman, E. W., & Mayes, L. D. (1999).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first: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first-generation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 26(4), 3-22.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02). The student evaluation standards: How to improve evaluations of students. London: Sage.
    Lapsley, D. K., Rice, K. G., & Fitzgerald, D. P. (1990). Adolescent attachment, identity, and adjustment to college: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tinuity of adapt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8(5), 561-565.
    Lohfink, M. M., & Paulsen M. B. (2005). Compa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persistence for first-generation and continuing-generation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6(4), 409-428.
    London, H. B. (1992). Breaking away: A study of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97(1), 144-170.
    Lundberg, C. A., Shreiner, L. A., Hovaguimian, K. D., & Miller S. S. (2007). First-generation status and student race/ethnicity as distinct predictors of student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NASPA, 40(1), 57-83.
    Magolda, M. B. (1999). Defining and redefining student learning. In E. Whitt (Ed.) Student learning as student affairs work. NASPA Monograph Series no. 23, pp 35-49.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McCarron, G. P., & Inkelas, K.K. (2006). The gap between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and attainment for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ole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7(5), 534-549.
    McConnell, P. J. (2000). ERIC review: What community colleges should do to assist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 28(3), 75-87.
    Nunez, A. M., & Cuccaro-Alamin, S. (1998). First generation students : undergraduates whose parents never enrolled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2008). Skill framework. Retrieved February 6, 2009, from http://www.21stcenturyskills.org/index.php?Itemid=120&id=254&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T., Wolniak, G. C., Pieson, C.T., & Terenzini, P. T. (2003).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of first-generation in 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4(3), 420-429.
    Pascarella, E.T., Wolniak, G. C., Pieson, C.T., & Terenzini, P. T. (2004).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dditional evidence on college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5(3), 249-284.
    Pike, G. R., & Kuh, G. D. (2005). First and second-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 comparison of their engagement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6(3), 276-300.
    Richardson, R. C., & Skinner, E. F. (1992). Helping first-generation minority students achieve degrees. In L. S. Zwerling & H. B. London (Eds.),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Confronting the cultural issues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Series, No.80, pp. 29–4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iehl, R. J. (1994). The academic preparation, aspirations, and first-year performance of first-year performance of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College & University, 70(1), 14-19.
    Teachman, D. J.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 and 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 548-557.
    Terenzini, P. T., Pascrella, E. T., &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Terenzini, P. T., Springer, L., Yaeger, P. M., Pascarella, E. T., & Nora, A. (1996).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7(1), 1-22.
    Ting, S. R. (2003).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non-cognitive variables in 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of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 University, 78(4), 27-31.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1), 89-125.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tudent attrition(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tson, L. W. (1994). An analysis of Black and White student’ perception, involvement, and educational gains in private historically Black and White liberal arts institu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
    White, K. R. (1982).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3), 461-481.

    下載圖示
    QR CODE